教學即交往,沒有交往就沒有教學,教學交往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具有一定意義的語言為中介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活動。教學交往的時間結構是教學交往的具體表現形態,它反映交往的不同性質和功能。
為了掌握目前課堂教學交往的時間構成規律,我們運用自然觀察法對中小學課堂教學交往進行一年的跟蹤觀察,對5所學校30個班210多節課進行了實證研究。
為了掌握課堂教學交往的時間分配、頻率、次數,我們運用兩種方式進行記錄觀察:
方法一:分時段記錄交往情況。以10秒鐘為一時段,將每10秒鐘的交往情況填寫在交往記錄單上(見下表)
課堂教學交往時間記錄單
教師所占 的時間 學生所占 的時間 課堂靜默 時 間
最后分析出師生對話的次數、教師獨白的時間、學生獨白(回答問題)的時間、課堂靜默的時間。
方法二:分類型記錄交往情況。將交往分成不同的類型,記錄不同類型交往所占的時間,從而得出不同類型的課。
教師—全班交往型 教師面向全班學生的交往。
教師—小組交往型 教師面向小組學生的交往。
教師—學生個體交往型 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交往。
學生個體—學生個體交往型 學生個體與學生個體的交往。
學生個體—學生小組交往型 學生個體與學生小組的交往。
學生個體—班級交往型 學生個體與全班學生的交往。
學生小組—學生小組交往型 學生小組與學生小組的交往。
學生小組—班級交往型 學生小組與全班學生的交往。
觀察統計結果
根據各種交往類型在一節課中所占的時間比例,可以總結出以下幾種類型的課:
1.教師—全班交往型課:
在一節課中教師面向全班學生的交往時間占總時間的60%以上,這種類型的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堂交往主要是單向溝通,只有很少的時間是學生回答提出的問題或是學生練習、板演等。在我們所觀察記錄的210節課中,有44節左右是屬于此種類型,占21%左右,經過統計,用平均數,表示教師和學生所占的時間(見下表)
小 學 初 中 高 中教師所占時間 28' 24' 30'學生所占時間 10' 12' 10'課堂靜默時間 2' 9' 5'
2.教師與全班交往和教師與學生個體交往型課:
在一節課中,教師全班交往和教師學生個體交往各占總時間的40—50%,這種類型的課堂教學,教師既注意面向全班學生交往,又注意和學生個體進行交往,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交往所占的時間與師班交往相比有明顯的增加,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交往,主要是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的,同時伴隨著少量的學生向老師提問。這種類型的課堂教學是目前教學實踐中最常見的。在我們所觀察的210節課中, 有92節左右屬于這種類型,大約占總數的44%,經過統計得出92節課中師班交往與師個交往所占的時間的平均數(見下表)
小 學 初 中 高 中全班交往所占時間 17.2' 17.8' 19'教師與學生個體 18.1' 19.5' 23'交往所占時間 其他交往時間 5' 8' 3'
3.師個交往型課:
在一節課中,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交往時間占總時間的60%以上,這種類型的課,主要是以教師與學生個體對話、提問等方式進行交往為主,因此又可以稱為對話型課。在我們所觀察的210節課中,有38 節屬于這種類型,大約占18%左右。經過統計,得出這38節課中,師班交往與師個交往所占時間的平均數(見下表)
小 學 初 中 高 中教師與全班交往 8.5' 8' 10.2' 所占時間 教師與學生個體 27' 29' 30.8' 交往所占時間 其他交往時間 4.5' 8' 4'
4.混合型課:
在一節課中,由多種交往類型組成,各占一定的比例。比如:
由師班交往、師個交往、學生個體間交往、學生個體與班級交往所組成的課。
由師班交往、師個交往、學生小組與小組交往、學生小組與班級交往等組成的課。
由師班交往、師組交往、師個交往、學生個體與小組交往等所組成的課。
在這種課型中,師班交往與師個交往所占的時間的總數大約占一節課總時間的60—70%,其它時間則由其它類型的交往所占,除了師班、師個交往以外,其他類型的交往所占的比例增加。 在我們所觀察的210節課中,有33節是屬于這種類型的課,大約占16%左右。經過統計,得出這33節課中,師班交往,師個交往與其它交往所占時間的平均數。(見下表)
小 學 初 中 高 中教師與全班交往 10' 14.3' 20.2' 所占時間 教師與學生個體 14.8' 13.6' 10.8' 交往所占時間 其他交往時間 15.2' 17.1' 14'
根據上面的統計分析,我們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目前我國中小學的課堂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嚴格控制著課堂教學進程中的一切,其課堂教學交往也主要是由教師—全班交往、教師—學生個體交往所組成,而教師與小組之間的交往、學生間的交往嚴重貧乏。從交往的時間視角可以反映我國目前課堂教學仍以教師向全體學生“滿堂灌”為主,教師面向全班同學的單向交流為主,這種單向交流缺乏反饋,教師只是用獨白語言面向全班學生進行講授。
這種交往現實的存在是有其一定社會意義的:教師是社會的代表,他要按社會的要求,完成社會教化,承担著按著社會要求對學生施加影響的社會責任,教師所承担的社會角色對學生來說,具有權威性,所以教師必須運用自己的權威去領導和控制課堂教學的進程,努力完成社會賦予他的神圣使命。促進個體社會化,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有用的人才;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起著引導定向的作用,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
2.學生間的交往嚴重缺乏,在教學交往中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在觀察的210節課堂教學中,高中的一節政治課, 組織學生討論“人的一生應該怎樣渡過?”這節課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間的交往所占的時間達到60%以上,而這種交往也主要是指學生個體與教師,以及學生個體與全班學生的交往。除了這種以討論為主的課堂教學以外,其余80—90%的課堂教學交往中學生間的交往所占的時間都在10—20%左右。
這點少得可憐的學生間的交往也只是單向的靜態的溝通,比如一個學生領讀課文;到黑板上板演;按教學內容分角色表演等。
在學生交往中,群體間的交往則顯得更為缺乏,只在小學的少數課堂中,有極少數的組際間的群體交往,這也只是部分老師運用競爭機制,以便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因而組織了組與組之間的競賽,但所占用的時間一般在5%左右。
由此可見,在教學交往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主體性得不到發揮,社會性發展受到抑制。人的主體性和社會性是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和發展的。個體的主體性和社會是在主動的交往實踐中形成和發展,并且在主動的交往實踐中表現出來。因此,對學生個體來說,其主體性和社會性主要是在學校的多種交往活動中形成、發展的,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交往中形成和發展,因為學生在課堂中的時間占了在校時間的很大比例。在教學交往中,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交往的主人,重視學生的主動性交往,充分保證學生主動交往的權利和時間,特別是同學之間的相互交往,這樣才能保證其主體性和社會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有效的發展。
然而,目前我國中小學課堂交往的實際狀況是,學生在教學交往中處于被動狀態,教師總是主動的。
現代中小學教育長春14~16G3中小學教育陳旭遠/張捷19981998130024東北師大教科院 作者:現代中小學教育長春14~16G3中小學教育陳旭遠/張捷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