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經濟學 32.經濟活動中的是非觀(下)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32.經濟活動中的是非觀(下)

“不患貧而患不均”,這是中國人的傳統信條。可是至今我們未能發明一種分配方式,可以保證所有的人齊步致富,于是先富的人在他人眼中總是橫豎不順眼,他難免受非議、遭怨恨,甚至被抄家被瓜分。“不患貧而患不均”的結果是“大家一起受窮”。改革以來,黨的政策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立刻改變了大家受窮的僵持局面,10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改善不但有目共睹,而且是親身感受。可是上述這條傳統信條在大家的觀念中究竟改變了多少實在很難說,一遇氣候適宜,它恐怕又會慫恿一些人出來“造富人的反”。

貧富懸殊有可能但并非必然引起社會的不安定,理解這一關系的關鍵因素是弄清貧富不均的原因。如果富人是靠偷盜、欺詐、貪污、勒索而發家,貧富不均成為社會的不公,這將引起社會不安;但如果富人是靠勤勞、創新、敏捷、靈活而致富,則在一定程度內貧富差距大反而成為鼓勵社會成員創造更多財富的動力。我們需要的是鏟除社會的不公,而不是完全消滅貧富差別。

然而“公”和“平”是有聯系的,歷來的政治家、革命家都把公平作為奮斗的目標之一。貧富懸殊極易造成社會上的丑惡現象。盡管錢的來路正當,但富人的頤指氣使,窮人的委曲求存,仍然會使許多人感到壓抑。于是難題就出現了,什么樣的貧富差距算是適當的?在一個法治社會里這一類純屬價值判斷的問題可以通過議會中的辯論、投票,最后制定所得稅法來解決。美國的經濟學界和政界不斷在搜集社會收入分配的變化動向資料,并展開討論,以確定當前對富人課的稅應增加一些還是減少一些。對于合法收入(不論這種收入有多高),美國人幾乎從來不用“剝削”這一易使人情緒激動的說法。他們用收入分配差距這種中性的指標:最常用的衡量辦法是看收入最高的20%的人的人均收入是收入最低的20%的人的人均收入的幾倍。從20世紀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25年中,美國人的收入差距明顯地縮小。但50年代以后,收入差距變化甚微,1965年以后略有縮小,近三五年來又略有擴大,現在最富有20%的人的平均收入約為最窮20%的人的平均收入的7.5倍上下。在國際比較中,這樣程度的收入差距屬于中等偏低,換句話說,算是比較平均的。至少比德國、法國、荷蘭、丹麥等國平均。

美國用累進所得稅來調整收入分配中的過度懸殊,越是高收入的部分稅率越高。不過,從最高部分的稅率演變可以看出美國人不斷變得更加容忍高收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最高稅率超過90%,以后降到70%,1984年降到50%,而1988年又降到33%。最后的一次減稅發生在里根當政的時代。這位共和黨總統一向以觀點右傾保守著稱。在醞釀減稅時許多人攻擊他是劫貧濟富,可是最后在國會投票表決時卻順利通過。除了個人所得稅,美國還有公司所得稅、遺產稅、債贈稅,這些稅雖然并不明確針對富人,但富人的這類活動遠多于窮人,因而有助于縮小收入差距。

嫉妒別人的富有,如果說這是一種毛病的話,原也是人之常情。問題是如何避免這種情緒被挑動和被激發,保持社會的安定與和諧。打上豪分浮財,斗地主抄家,都靠了激發這種情緒才能成功。美國人有一些習慣有利于保持人際關系的平衡。他們互相不打聽收入水平,問別人“你一個月掙多少錢?”是很不禮貌的,正好像問一位女士“你多少歲數?”一樣。除了在正式社交場合,人們不注重衣著,所以很難從衣著上去猜測此人是闊老還是寒士,當

然也很少憑衣著取人的風氣。大學教授過去上課時還打領帶,但最近幾年有些年輕教授穿著卻非常隨便。在大城市,鄰里之間的交往非常有限,多半只限于說一聲“Goodmorning”之類的問候話,很少串門聊天。家里開宴會,出席者很少僅僅因為是鄰居而受到邀請,這避免了比闊氣比排場引起的鄰里糾紛。

別人富有,本來就是引人羨慕甚至令人眼紅的事,如果再懷疑富人的錢恐怕是從自己身上刮去的,不平的情緒便會油然而生。所以避免產生不平心理的重要條件是“把賬算清楚”——在每一筆經濟往來中既不讓別人占了便宜,也不要去占別人的便宜。其實對于社會來講,占別人的便宜和被別人占了便宜是同一件事的兩種不同的說法(對個人講當然完全不同)。只要設想:如果一個社會內沒有一個人被別人占了便宜,則其必然結果是沒有一個人占了別人的便宜。因為不可能存在只有人揀便宜而沒有人吃虧的事。剛到美國時,我對電話收費制管理之嚴格感到吃驚。大機關里的電話分兩種,一種是無人看管可以隨便使用的,但此種電話只能撥通本單位內部;另一種可以撥市內、長途、乃至國際電話。后一種電話都有人看管,如果要借用(事實上等于揩油)必須事先聲明撥往何處征得主管同意。美國人有一句口頭禪“免費搭車”,他們對于白吃、白拿、白占十分敏感,所以創造了這樣一個專門名詞,不像我們習慣成了自然,見怪不怪。

防止免費搭車最有效的手段,并不是用道德說教去勸阻,而是賦子每個人有保衛自己正當收入的權利,從財源上杜絕別人揀便宜的機會。相反,如果每個人自覺自愿把自己創造的財富交出來,這樣匯集的巨額財源便成為喜歡揀便宜的人的可趁之機。稅收從表面上看是不與權利相稱的義務,但從根本上看,正因為每個人享受了國防、治安、道路、公共服務(例如路燈),才有納稅的需要。所以納稅并不完全是無權利的義務。美國人納稅意識很強,常說“納稅和死亡是人生逃不了的兩件大事”。但同樣強烈的是百姓對政府開支的監督意識,幾乎每天報紙都有文章或消息,直接間接議論這件事。凡此種種,其原則是每筆錢的來龍去脈都要弄清楚。用我們的話說,就是盡量做到各負盈虧,不吃大鍋飯。

生產力越發達,分工必定越精細,其結果是交換越頻繁。美國種小麥的農民仍在市場上買面包吃,因為自己做面包的成本比買面包的價格高。此時農民生產的商品率達到100%。不僅農民如此,幾乎每一個人全都靠交換來獲得自己生活用品,于是金錢成為主宰一切的因素。美國之成為金元帝國恐怕與這一點有關。在美國,人人都談錢,也不避諱談錢,錢成了推動一切經濟活動的動力。然而對每一個人有價值豹事物卻不限于能通過交換得到的東西,例如健康是有價值的,但錢卻買不來健康;新鮮空氣是有價值的,但窮人和宮人呼吸同樣的空氣。此外,成就、友誼、壽命、理想等對生命的價值絲毫也不比物質享受次要,而都不是用金錢可以買到的。美國人重視錢,與前商品經濟社會中的價值觀比較是一個進步。但物質享受相對滿足之后,又發現了人生還有更多的東西值得追求。有一些美國人覺悟到了這一點,近幾年環境保護熱風起云涌,自然主義提倡回到自然去,宗教熱忱久盛不衰,也許指出了下一個世紀人們將逐漸從熱衷于追求物質享受,回復到一個比較均衡的人生價值觀。

小結:收入差距大未必引起社會動蕩,關鍵在于造成差距大的原因何在。把賬算清楚,可以避免產生忿忿之情,剝削也就不再可能。經濟交往中的糊涂賬往往成為內部摩擦的原因。


茅于軾 2013-08-23 15:29:04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31.經濟活動中的是非觀(上)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33.個人和社會的致富之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