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讀付宜紅《日本語文教育研究》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讀付宜紅的《日本語文教育研究》,作者在中日兩國語文教育比較視野下從課程、教材、教法以及學生狀況等幾個方面,比較全面地闡述了日本語文教育的現狀、存在問題以及中日兩國存在的差距,同時分析了日本語文教育近半個世紀以來的發展脈絡,進一步提出了對于我國語文教育課程改革的建設性意見,但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比較視野下揭示的關于我國語文教育中教材、閱讀教學、教學理念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建設性的建議。
  一、關于語文教材
  以日本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光村圖書》和發行量位居第二的《教育圖書》這兩家的國語教科書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教材的編輯方針、選文依據、教材內容等幾方面進行系統研究后,她認為日本的語文教材具有以下的優勢:
  1. 主體化的教材設計。教科書面向全體學生,在單元、教材內容的設計上,表現出鮮明的主體化、綜合化和活動化的特點。教科書凸顯的是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活動,教科書通過活動單元把活動內容、方法呈現給師生,讓師生在活動中共同完成探索知識的過程,共同創造知識,感受自主獲得知識的過程和快樂。
  2. 教材內容的時代性。為了使教材內容更加符合兒童特點,體現時代精神,許多教材是由教科書公司特聘作家來專門,或編者自己創作的。
  3. 教材體裁的創新。說明性文章教材是戰后日本教科書中教材類型改革的一大突破,用一種描述性的方式,夾敘夾議,內容無所不包,形成獨特風格。說明性文章教材和文學性文章教材二者在教科書中所占的比例是基本相同的。
  而這些正是我國的語文教材所缺少的,很值得我們借鑒。除此之外,她指出我國的語文教材還存在以下的不足:
  1. 傳統的語文教材,考慮更多的是怎樣為教師提供一個明晰的教學思路,便于教師教學,而考慮學生方面,大多僅停留在插圖設計以及文字表述等形式層面。
  2. 記敘文教材,一般力求短小精悍,淺顯明了,用兩三課時即可完成理解任務。學生或者不必反復思考即可找出文章的中心,達到老師要求的目的;或者無暇顧及文章的細節,揣摩人物微妙的心理變化,對人物細微心理心情的變化體察不夠,閱讀僅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作品的真正內部。
  3. 在教材改革中,有時往往走極端,要么過于注重系統性,要么強調綜合性而完全忽略了系統性。
  4. 語文(初中)教科書中的說明文并不少,但在內容上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枯燥乏味。
  5. 我國到目前為止還很少有專門的聽說教材,帶有較強的隨意性。它們通常附屬于讀寫教材,缺乏自身的體系與系統研究。
  針對以上的現象,為更好的提高教材的適應性,處理好新課程中教材與教學的關系,她提出以下建議:
  1. 以豐富的素材為教師、學生提供再創造的平臺。即教材編者應在內容的設計上更多地著眼于學生,倡導“素材型教科書”。
  2. 突破傳統經驗模式,開拓新型的教材類型和單元模式。
  3. 教材應最大限度地適應不同地區差異。要使我們的教材更具有適應性,要在教材中留出空間,增強彈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4. 教科書應處處考慮兒童的生活經驗、兒童的興趣和接受能力,從內容到形式都表現出以兒童為主體,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向一種誘導型、輔助型發展。
  5. 聽說能力的加強,除了在觀念上重視外,還要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的目標要求,并通過具體的教材來加以體現,不能成為讀寫的附屬品。
  二、關于閱讀教學
  通過選擇閱讀素材日本《小狐貍昆兒的故事》、中國的《獵人海力布》、俄國的《跳水》這三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材,作者設計問卷題目,對中日小學生中高年級的閱讀反應進行調查、分析,她發現我國學生的閱讀特征,相對來說是站在比較客觀的立場,更加關注事件發生、發展、結果以及作品所表達的思想主題和主人公行為等,學生對作品的理解以及對一些人、事作出的反應相對集中,顯示出比較一致的特征。而日本學生表現出一種主體閱讀的姿態,盡量地站在或貼近作品中的人物的立場去理解人物的行為,關注人物內心心理變化和當時的心情,在豐富的想象力驅動下,去感受作品,在感動中接受作品。這種閱讀傾向造成日本學生在閱讀反應中表現出更多的是對人、事的感性的、情緒化的評判,從而也造成閱讀反應相對多樣化的特征。
  通過以上中日兩國兒童不同閱讀特征的比較,她認為我國的閱讀教學存在著以下問題:
  1. 在學習記敘文時,強調劃分段落、歸納段意、概括主題、中心思想,學習作者表現手法等,這些教學內容和活動使得學生與文學作品接觸時,始終需要與作品保持一定的距離(即站在第三者的立場),把注意力放在對情節發展、人物行為等的分析和主題挖掘上。但學生以一個自由讀者的身份,通過想象主體地去閱讀,主體地去感受文學作品的能力則有所忽視。
  2. 把思想道德教育和語言學習分離開來,過于強調思想品德教育,使得我們的孩子在閱讀時習慣運用道德尺度對作品中的人、事進行評判。
  3. 課堂中,往往以老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交流,在老師牽強的引導下去刻意追求統一、標準的答案,使得閱讀結果流于一種統一型、總結教訓型,而忽略了兒童與作品碰撞的瞬間所產生的主體的、自然的感受和感動,特別是對閱讀多樣化的追求。
  4. 在說明文教學上,演習著老一套的分段、寫段意、歸納說明方法的教學方式。
  5. 文學教育被長期忽視,文學作品大多被作為語言訓練的素材來使用,文學自身的獨特價值無法得到體現。“課文”的閱讀指導側重分析、推理、歸納等基本技能,缺乏文學閱讀方法的指導。
  因此,她認為日本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以下優點,值得我們借鑒:
  1. 低年級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努力創設情境,精心設計一系列閱讀活動。如利用插圖,把握好插圖與讀文的關系,明確把插圖的作用定位在調動興趣,激起閱讀愿望、加深理解上。
  2. 以學生的問題為中心設計、展開教學活動,閱讀教學與課本讀書相結合,教師只發揮指導作用,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各種能力的培養都不是教師直接教授,而是通過學生主體的活動,在自然而然中滲透、形成。
  3. 在整個指導過程中重視學生的閱讀感受交流。教師有意識地把學生關注的焦點集中到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及課文的具體內容上,使得學生的交流不放任自流。
  4.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有明確的要求和目的。
  5. 明確技能的學習并不單純是為了掌握技能而學習技能,技能學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思考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
  三、關于教學理念與方法
  通過研究日本的語文教育的各個方面,她認為日本在教學中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
  1. 重視表達(說、寫)能力的培養。當然,重視表現能力的培養并不是忽略理解能力,日本通常是以充足的課時數來保證學生說、寫的時間;而通過教材的篇數,保證學生閱讀量與閱讀體驗的豐富,培養理解能力。
  2. 注重學習興趣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完成教學任務,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理解、掌握新的知識與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誘發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調動起繼續學習的興趣。
  3. 注重方法、經驗的積累和交流。如每一個單元學習完畢,幾乎都要召開班級“發表會”,教師隨時注意對各種方法進行總結、歸納、提煉。
  4. 注重引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特別注重通過學校與社區的連攜,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社區中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相比日本的語文教育,在教學觀念上,她認為我國存在著以下誤區:
  1. 對“讀”的認識:“讀”即理解,“讀”是為了讀懂,更多的是為了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2. 對“教”與“悟”的側重:我國側重于“教”,事事要教,處處要教,生怕哪一點沒教或少教,孩子就會有所欠缺。
  3. 課堂教學與教學目的的關系: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目的不夠明確,為活動而活動,面面俱到,使得一些教學活動流于形式,沒有任何教學效果。
  4. “以讀寫帶聽說”的傳統教學觀念深深影響著教材編寫者和廣大教師。這種觀念正是造成重視聽說、加強口語交際愿望只停留于口頭,在具體的實施與效果上尚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5. 絕大多數教師把創造性使用教材理解為僅等同于“更換內容”或“活動內容的更換”,忽略了自主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等其他因素的關注,出現了對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狹隘、片面的理解。
  針對以上我國語文教育的現狀,她指出:
  1. 重視文學體驗,即個人的愉悅的、自由的情感釋放。通過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貼近,主體地想象,使兒童進入作品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產生一種共鳴,獲得感動。
  2. 每個人具有不同的個性、品格,不同的靈性、悟性,不同的興趣、愛好與能力,教育的目的,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是幫助他們自身發現他們的特長和潛能,創造條件幫助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邁進。
  3. 無論課堂以什么樣的活動形式來呈現,教材編者也好,教師也好,應對教學目的有一個十分具體、明確的把握。并不是為了讓學生活動而設置活動。活動是手段,是途徑,為目的而服務。如果教師在把握總體目標的同時,又明確教學每一個環節的具體目標,那他的課堂就不會流于形式。
  4. 聽說教育需要獨立的目標體系,但它不是與其他領域教學相獨立割裂進行的。首先聽與說的學習是密切聯系不可分的;其次,聽說教學與讀、寫其他領域及其他學科教學密不可分。同時,有效的表達與交際的成功,更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發言者的人格魅力。
  5. 要進一步樹立課程意識,以新的課程觀(學生觀、教材觀、課程資源觀)來重新審視、規劃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以更高、更寬的眼光來設計教學、看待孩子,而不僅僅局限在教材和一時的教學效果上。
  除此之外,她對我國的語文教育還提出了其他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提出了一些類似如“文學的閱讀是否需要區別于記敘文的閱讀”等具有爭議的問題,來引發我們對我國的語文教育做進一步的思考。無可否認,付宜紅這本《日本語文教育研究》給我們借鑒他國母語教育的先進理論和經驗提供了一個窗口。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語文學刊:基礎教育版呼和浩特12~14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盛敏20072007
盛敏,云南昆明人,云南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作者:語文學刊:基礎教育版呼和浩特12~14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盛敏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49:56

[新一篇] 他山之石    ——美國高中語文教材評介

[舊一篇] 令人矚目的西方教育研究領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