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唐伯虎點秋香》電影劇照
“唐伯虎點秋香”可謂是古代才子佳人故事傳說中的經典,也為中國老百姓傳為美談。不僅在傳統戲曲里被演繹,在電影、電視劇里也大同小異地出現過數個不同的版本。人們意識里,唐伯虎也成為風流才子的一個典范。然而,殊不知,這些風流韻事其實都是由后世渲染甚至杜撰的歷史“緋聞”,而唐伯虎真實身世卻極為坎坷,實難用風流快活來形容。
唐伯虎生于1470年,因其出生時恰逢寅年寅月寅日故而得名唐寅,又因為寅即虎,故又得名唐 伯虎。當時他們一家人住在蘇州,他的父親唐廣德做酒肆生意,他的母親丘氏可謂小家碧玉,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賢良女子。
唐伯虎自幼聰明伶俐,平時常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和來往切磋,四人皆為才華橫溢的飽學之士,時人稱之為“明四家”。在16歲的時候唐寅即考中秀才,19歲的時候迎娶了妻子徐氏。一時間衣食無憂生活甚為幸福美滿。
當時文徵明父親文林去酒店喝酒,見唐寅才學過人,決定讓唐寅與文徵明一起拜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為師。從此唐寅的繪畫天賦得到了充分展現。后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為明四家,與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合稱為吳中四杰。他的畫風纖柔委婉、清雋生動,尤擅長山水仕女畫,而且兼善書法,詩文俱佳。唐寅家住今蘇州城北桃花塢,故自稱桃花塢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
然而正當唐寅意氣奮發之時,他的父親卻突然中風,不久離開了人世,他的母親因為喪夫而悲傷過度,不久也隨夫而去。可是他命運的浩劫并未就此結束。在他還為雙親的相繼離去而悲痛不已的時候,又傳來他妹妹在夫家病逝的消息,他的妻子徐氏也因為產后熱死去,而襁褓中的孩子出生不足三日便匆匆離開人世。此時的唐寅可謂經歷了他這一年齡段可能遇到的最大打擊,接踵而來的喪親之痛使他幾乎沒有氣力去面對余下的人生。
幸好有文徵明等好友的安慰和鼓勵,極度消沉的唐寅漸漸從絕望的廢墟中站立起來,并重新拿起詩書發奮圖強,一世才子的聰慧因而也再次得以顯現。29歲的時候,他在舉行的鄉試中取得了第一名,一時間“解元唐伯虎”可謂名動南京城。
次年,30歲的唐伯虎幾乎掃除了喪親帶來的陰霾, 滿懷信心地到京城參加會試,在途中遇到了出身江陰富戶人家的徐經,二人情投意合,相見恨晚,隨成莫逆,這位徐經即是后來的大旅行家徐霞客的曾祖父。徐經才學疏淺與唐寅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他深諳“世路難行錢做馬”的行事哲學,在臨考之前他重金買通的主考官的家童,拿到了考試題目,并在唐寅不知情的情前提下讓他代筆預先寫好了文章。
然而,事情很快敗露,二人同時鋃鐺入獄,意氣奮發想博取功名的唐寅意外地再次陷入人生的低谷。在天牢里他受盡了凌辱與折磨,在給文徵明的書信里他寫到:......吏卒如猛虎、舉頭抱足,涕淚橫急。其遭受的苦痛可見一斑。接下來的審訊也沒問出個所以然。案子最終不明不白的了結。雖然唐寅沒有被判以重罪,但是此時他以聲名掃地,仕途上已經沒有了出頭之日。
出獄不久,唐寅27歲時的續弦何氏離他而去,他的弟嫂也要求分家,這使已經身心憔悴的他再次遭受打擊,幸好他的青樓知己九娘時時給他以撫慰,不久他和九娘結為夫妻。
唐寅三十六歲時選中城北桃花塢,建了一優雅清閑的家園,度其清狂生活。桃花塢原是宋人章莊簡的別墅,但經風雨滄桑,早成一片廢墟。不過這里景色宜人,環境十分幽靜,一曲清溪婉蜒流過,溪邊幾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幾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賣畫的錢建成了桃花塢別墅。雖只幾間茅屋,檐下卻懸著雅致的室名 “學圃堂”、“夢墨亭”、“蛺蝶齋”等匾額。唐寅一生酷愛桃花,別墅取名“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并作《桃花庵歌》如下。春日,園內花開如錦,他邀請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來此飲酒賦詩,揮毫作畫,盡歡而散。。“日般飲其中,客來便共飲,去不問,醉便頹寢。”(祝允明《唐子畏墓志銘》)此時唐寅過得清閑而超脫。
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唐寅畫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唐寅在晚年潛心向佛,字號六如(謂人生如幻、夢、泡、影、露、電),著有《六如居士全集》。1523年54歲的唐寅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的書畫多有文徵明等好友保存得以流傳。
如同玄宗和楊貴妃以及其它的一些歷史愛情經典一樣,如今人們意識里風流的唐寅同樣是后世的文人墨客們筆墨渲染出來的。流傳甚廣的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雛形比較完整的版本見于馮夢龍《唐解元之笑姻緣》,除此之外明朝還有《風流韻響》等不同的版本。有人說唐寅娶過九個老婆,甚至有人還做了《九美圖》,其實這也與事實不符,唐寅只有過三個老婆,即先娶的徐氏,性格不合被休的何氏以及陪伴他終老的九娘。至于“秋香”如同故事本身一樣不過是杜撰罷了。(參考《明史》等)
網載 2010-08-25 22:40:3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