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建構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學校心理教育在我國現階段是一項開創性的新興事業,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場教育思想的革命。在現代教育視野中,學校心理教育具有體現自身特質和規律的教育范式,即以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為前提,以人格現代化為目標,以全體為對象,以成長為中心,以發展為重點,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以尊重為基礎,以自助為目的。這一“范式”既是現代學校心理教育基本理念和精神實質的體現,也是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的基本要求。學校心理教育領域理念研究的凸現,既是對心理教育實踐理性的呼喚和回歸,又是對心理教育科學理性的反思、建構與價值整合。根據筆者多年從事學校心理教育研究的體會和感悟,本文將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的基本理念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心理教育觀
  所謂全心理教育觀,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心理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而不只是少數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二是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學生心理的全面和諧發展,而不是片面的或單方面的發展,要實現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大腦左半球機能與右半球機能發展的協調統一;三是心理教育主體的全員化,即學校全體教師都應重視和參與心理教育;四是心理教育影響的全方位,堅持把課內心理教育和課外心理教育連為一體,把心理教育貫穿于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貫通于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堅持全方位的心理育人。可見,全心理教育觀的內涵和外延極為豐富,包括全人心理教育,全面心理教育、全員心理教育和全位心理教育。
  全心理教育觀的提出,是社會發展的時代需求,也是主體發展的內在需求。未來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必須具有理性的價值觀念、全新的思維方式、健全的身心素質、科學的生活態度和文明的行為方式。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21世紀國際教育研討會的專題報告所明確提出:理想、責任感、自立精神、堅強意志和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21世紀人才的主要特征,“21世紀最成功的勞動者,將是最全面發展的人,是對新思想和新的機遇最開放的人”(注:原國家教委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秘書處:《未來教育面臨的困惑與挑戰》,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頁)。學校心理教育理應承担起培養心理全面和諧發展、人格健全的現代人的任務,為實現個體的人格現代化服務。
  實踐和建構全心理教育觀,我們需要對現有的學校心理教育觀念和實踐進行理性的反思。事實上,一些學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在認識上和實踐中已經不自覺地陷入了“誤區”,如“心理教育就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忽視了培養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機能等根本性的重要目標,認為“心理教育是針對少數有心理問題學生的補救性教育”,忽視了心理教育對象主要是心理正常發展的學生;認為“心理教育應當由少數合格的專業工作者承担,普通教師無能為力也不宜承担”,忽視了“心理育人”是全體教師、各學科教師都應當承担的育人任務。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不但阻礙學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而且很可能使我國學校心理教育事業偏離健康的發展軌道而誤入歧途。當然,同樣需要強調的是,實踐的建構全心理教育觀,我們要把全體學生心理發展的普遍性和個體心理發展的特殊性有機結合起來,因人施教,因心施教,不搞“一刀切”“一鍋煮”;強調個體心理的“全面發展”也決不是“平均發展”,而是建立在個體心理基礎上實現個性最優化、人格現代化的全面發展。只有這樣,全心理教育觀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二、類心理教育觀
  人是心理教育的主題和實質。人的問題既是心理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理解心理教育的支點。未來的人將是以類為本位的一體化的存在,他將揚棄個人主體的“唯我性”,而融入“類”的意識,成為具有類本質,類意識的個人主體。(注:馮建軍著:《當代主體教育論》,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頁)類主體的出現,要求未來的學校心理教育必然是類主體的心理教育。所謂類心理教育觀,就是用類哲學思想對作為類主體的人和心理教育的一種全新理解,因此,它不是一種具體的心理教育模式,而是體現為一種現代教育理念。從根本上說,類主體心理教育觀體現為一種本體心理教育思想,它追尋人的生命的本身價值和心理教育的本體價值,致力于使心理教育真正地促進人的自為的價值生命的成長。類心理教育觀把人的本體作為其核心支點,心理教育是關于人的、為了人的心理教育。因此,類心理教育是一種真正的使人“成人”的心理教育,是一種“完整人”的心理教育,是一種“自由人”的心理教育。
  從類心理教育觀來觀照我國學校心理教育,我們在價值取向上應當是“以人為本”的,即把人視為自身心理發展與建設的主人,把人作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從人出發,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于人,一切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重視人的生命和生活,關懷人的價值和使命,關照人的精神和信仰。因此,從根本上說,心理教育是人之為人的教育,而不是社會的工具,“成人”是心理教育的核心旨趣。從類心理教育觀出發,學校心理教育應當以積極的人性觀為指導,促進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諧發展,引導青少年的人格現代化,提升青少年作為類主體的人的地位。具體反映在發現人的存在價值,發掘人的心理潛能,發揮人的精神力量,發展人的個性人格。這四個方面反映了類心理教育觀的基本價值取向,也真正體現了現代“人本心理教育”的真諦和使命。
  學校心理教育應該自覺地走在素質教育的前列,有責任帶頭糾正現實中不合情理甚至是極不人道的教育情形,也就是要使人屬的心理教育真正成為屬人的類心理教育,使非人化的心理教育真正轉變為人性化、人本化的類主體心理教育。類心理教育觀并不排斥學校心理教育社會取向的基本功能,關鍵只在于要實踐把心理教育作為發展個性、提升人性的一種手段,真正確立起學生作為人的類主體地位。我國學校心理教育只有定位在“人本心育”的基本點上,實踐和建構“以人為本”的類心理教育理念,其長遠效益和發展前景才會是非常美好,燦爛的,這樣的心理教育才是最受歡迎,最富有生命力的。
    三、自心理教育觀
  所謂自心理教育觀,是指在心理教育過程中充分貫徹主體性原則,引導學生學會自助、自律,自覺、自主實現自身發展的一種教育理念。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教育過程不只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的過程,而且更應該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過程。學生是自己心理發展的主體,是自身心理建設與心理資源開發的主人,心理教育影響必須通過學生主體“自己運動”才能發揮作用,即通過當時所具有的心理狀態、心理活動而發生教育作用。一般來說,學校心理教育的效能與學生主體的參與程度呈正相關,沒有學生積極主動的自覺參與,學校心理教育就會“形同虛設”“可有可無。”許多學校心理教育工作者都有這樣的感悟和共鳴:自心理教育觀是真正體現“以學生成長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它對學校心理教育實踐產生的影響將遠遠超出其自身。
  建構自心理教育觀,學校心理教育要注重突出學生作為現代人的主體性,注意學生的自覺認同、自主接受與自我內化,強調引導學生自己認識自己的問題,自己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斷與選擇,自己學會對自己負責,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鼓勵和支持學生的自主探索和活動,通過引導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真正“使學生成為自主自動的思想家”(布魯納語)。總之,學校心理教育要承認和尊重每個學生都具有作為人的獨立的價值、尊嚴與權利,把學生生命與活動的自主權交還給他們,這也是我們做好心理教育工作的一個基本理念。
  實踐自心理教育觀,學校心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教育觀,強化服務意識,弱化干預觀念,既不“越俎代庖、包辦代替”,又不“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而是引導和幫助學生自覺、自知與自助,“通過他助學會自助,由他律變為自律”,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心理修養。學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職責是為學生創造新的“最佳發展區”,為學生引路,指導學生學會走路。正如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所說:“好比產婆和媒婆,產婆的任務是幫助孕婦順利生產,媒婆的任務是為青年男女牽線搭橋(注: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開明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頁)。”這對我們理性地扮演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多重角色,如學生心理發展的促進者、心理健康的維護者、心理問題的診斷者、心理困惑的輔導者,是富有啟發意義的。
    四、本心理教育觀
  所謂本心理教育觀,就是指本土化的、富有特色且適合自身發展的心理教育理念。“本土化”一詞在涵義上既不同于“本土法”,也不代表心理教育的任何一種具體方法。就學校心理教育實踐而言,負責施教者是本地區的教師,接受教育的是本地區的學生。因此,任何有關心理教育的問題,全都是本土性的。針對本土性的學校心理教育問題,選擇適當的方法策略以謀求解決,以實現學校心理教育目的的一切構思與實際運作,即是心理教育的本土取向。本土化的目的在于考察本土文化中的特定心理行為,在于考慮到反映本土文化傳統的心理生活的意義,在于發展能夠解釋特定心理行為的模式和理論,在于建構適合本土的心理教育體系。本土化既是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生命力和希望之所在,也是一項極其艱苦、任重道遠而且必須為之奮斗的發展目標。(注:崔景貴:《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的研究困境與變革》,《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我國學校心理教育不是教育系統的“贅生物”,也不是現代教育發展中的“舶來品”。反思我國整個教育系統,我們有理由認為,心理教育是原生的,是伴隨教育現象起源的最古老的教育內容,是素質教育系統有機的構成要素。我國過去的學校教育中心理教育沒有得到彰顯,并不表明不存在心理教育,只是說明它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正由于對當今西方心理教育模式(主要是心理咨詢)的不滿,由于對現存學校心理教育過度西化傾向的認識,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的一些專家學者和實踐工作者發出了日益高漲的心理教育中國化的呼聲,展開了逐漸深入的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努力。當然,本土化的學校心理教育并不意味著堅持文化的相對主義,相反,它不僅會提供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心理行為的理解與服務,而且也會對全人類共同的心理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探索中國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建構本土化心理教育發展理念,我們應當遵循的基本思路是:學習借鑒國外心理教育(主要是心理咨詢)的基本思想,在不盲從的前提下對其進行理性的批判和合理的對抗,這對推進學校心理教育的中國化是大有助益的;充分發掘和繼承發揚中國傳統的心理教育思想,“取其精華、去其槽粕”,這對探索本土化心理教育發展路向是非常必要的;總結新時期我國學校心理教育鮮活的新經驗,如心理一道德教育模式、把班級心理教育作為學校心理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創辦“家長心理教育學校”形成學生心理發展的社會支持系統。(注:班華:《探索中國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創刊號)概括地說,我國學校心理教育更需要貼近現實國情,社會文化的氛圍,重視研究和挖掘我國傳統心理文化的底蘊,逐步形成適應于本土文化圈的校本心理教育模式。
    五、泛心理教育觀
  所謂泛心理教育觀,是從生活世界觀出發把心理教育本身視為生活,即把心理教育看作人生活的一種形式,當作學生生活或存在的方式,當作學生自我生成、自我實現、自我完善的生活過程。在這里,心理教育不再是工具,而成為目的,成為人的生活或人的存在本身。在反思20世紀教育時,人們認識到“一個人是通過共同生活的過程來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別人所教育的”。(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頁)當前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的一大誤區就是心理教育與生活世界的剝離,因而當前學校心理教育的內容應注重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面向生活中不斷擴大、拓展,以滿足和適應社會發展和青少年發展的需要。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歸是20世紀人類精神的重要發展趨向,因而可以預見,重返生活世界,提升生活質量,引導青少年學會生活是未來國際化時代學校心理教育的基本指向。
  “回歸生活世界”是現代教育的共同走向,我國學校心理教育更應建構和凸現這一理念。以泛心理教育觀來認識學校心理教育,實質上是從“生命意義”和“生成論”的意義上來把握心理教育,將心理教育視為學生的“生活形式”和“生命形式”,從而更有可能釋放心理教育的生活活力和展示心理教育的生命價值。這一理念主張從學生的心理實際出發,在生活世界中。選擇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典型材料,在具有現代化生活氣息的活動情境中通過學生自主的認知、體驗、反省與實踐來促進心理發展。簡而言之,泛心理教育觀的理想目標是將知能的培養、情意的陶冶、人格的完善與生活的境界、生存的智慧、生命的價值等有機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學生活的知識,學生存的技能,學生命的意義”,(注:這是臺灣教育家高震東先生在《忠信教育法》一書中談及的學生的概念。轉引自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開明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頁)讓學生的現代化人格和精神生命得以自由地生長。
  泛心理教育觀強調認識生活的心理教育意義,目的在于發揮學校和教育對社會生活的簡化、凈化和平衡作用,更好地聯系學生生活來開展心理教育,通過生活來實施心理教育。正因為心理教育具有生活意義,以及生活具有心理教育意義,關注生活、聯系生活和回歸生活的策略,體驗生活、建構生活和提升生活的策略,才成為新時期我國學校心理教育必要的基本策略,也是筆者提出泛心理教育觀的立意所在。
思想·理論·教育滬G382中學政治及其它各科教與學崔景貴20032003崔景貴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黨委學工部 作者:思想·理論·教育滬G382中學政治及其它各科教與學崔景貴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0:50:51

[新一篇] 學校應該有自己的教育哲學追求

[舊一篇] 學校教育中的師生關系之我見——兼與孫喜亭教授商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