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整體教學改革的探索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張升利 廣昌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小學作文整體教學改革是以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為指導,以培養小學生自能作文為目標,以系統有序地訓練為途徑的教學改革。
   一、改革的思路
  小學語文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而作文教學又是語文教學任務中很重要的一塊。但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存在著費力多,負担重,實效差的弊端,以至于學生上作文課總是“提起作文直搖頭,看見題目皺眉頭,打開本子咬筆頭,想了半天沒開頭。”究竟小學作文教學在哪一環節上出了問題,如何來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呢?
  首先需要找出問題的所正。通過聽課,分析作文練習,對學生進行調查,我發現有這么幾個方面阻礙著學生作文能力的發展:
  (1)作文教學嚴重脫離學生實際,學生普遍在未動手之前就有一種怕寫、畏難心理;(2)作文教學無序,教師往往是就一個題目教一篇作文,沒有從整體上把握整個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要求與一個年級段作文訓練重點之間的關系,新舊知識點銜接得不夠好;(3)作文教學方法簡單、呆板,不能激發學生興趣。課堂教學指導不夠,課外練習沒有指導。
  基于此,我們認為光是東抓一點,西補一點無疑是杯水車薪,顧此失彼。必須從整體上進行作文教學改革,從低年級到中年級至高年級系統有序、螺旋上升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全面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作文能力。
  (一)指導思想: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完成語文教學任務,減輕學生負担,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二)改革內容:口語訓練——回答問題、造句練習、復述課文、看圖說話、演講、表演;寫話訓練——書面造句、連詞成文、看圖寫話、書面記敘、聽寫、改寫;作文訓練——片斷練習、命題作文、自由作文。
  (三)改革要求:
  較好地完成國家教委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規定的關于說話、作文的教學任務,使學生能“自能作文”。
   二、改革的做法
  (一)明確要求 循序漸進
  在實驗中,首先確定每個年級段在口語、寫話、作文三方面的訓練內容與要求,對學生的作文能力進行整體訓練,形成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
  1.口語訓練。
  (1)口頭回答問題,從低年級開始引導學生用一句完整的話回答問題,說清楚、不重復。隨著年級段的升高,提問由簡單到復雜,由單個提問到連續提問。
  (2)口頭造句。低段可仿照課文例句口頭造句,要求注意意思的完整,形成完整的句子概念。無論什么句子總含有“誰,干什么。”“什么事物,怎么樣了。”高年級口頭造一些復句“不但……而且……”、“一面……一面……”進行敘事性練習。
  (3)復述。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聽到的、看到的故事的主要內容說出來。低段可進行課文復述;中段可找一些短小精悍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童話、寓言練習口頭復述。高段則可進行創造性的復述。
  (4)看圖說話。低段多采用連續性圖畫,高段采用單幅、富有想象力的圖畫。從說一句話到說幾句連貫的話,逐步過渡到根據圖畫內容編故事。
  (5)演講。這種口語訓練在高段進行。根據課文大意叫學生編成簡單的演講稿。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清楚地講出內容,別的同學注意他的話是如何組織的、說話的方式、以及語音、聲調、情態等。
  (6)表演。對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可采用表演短劇的方式進行口述教學。低段只要求說話清楚完整,高段則可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2.寫話訓練。
  (1)語句訓練。為使學生升入中高年級學習作文打好基礎,在低年級注意抓好這些類型的語句訓練:擴句、縮句、重組詞序、重組句子、填詞成句。
  (2)書面造句、連詞成文。低段進行簡單的書面造句,中高段教師提供適當的詞語,讓學生連綴成文。
  (3)看圖寫話。 一年級的看圖寫話選用故事性強、情節簡單的聯圖,高年級則可選擇一些故事情節較復雜的聯圖或單幅圖。
  (4)書面記述、聽寫。隨著年級段的增高,內容可逐漸加長,速度可逐漸加快,要求可逐漸加高。
  (5)改寫。改寫一般在高年級進行,主要有這幾種形式:擴寫,把一篇短文加以擴展充實,敘述得更詳細。縮寫,讓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減去次要內容。改變體裁,如把一首詩改寫成散文,或把一段記敘改為描寫等。改變人稱,把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或由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
  3.作文訓練。
  (1)片斷練習。在閱讀課文中可摘取一些精彩的片斷提供學生仿寫,包括寫一片景色,一個場面,一段對話,一個人的外貌,心理活動等。更要注意引導學生留心各種各樣的事物多進行寫片斷訓練,為進行作文的綜合訓練打好扎實基礎。
  (2)命題作文。命題作文從三年級開始練習,在練習中注意做到:在學期開始,要訂出作文計劃,確定題目,擬出目的要求。題目要適合學生興趣和年齡特征。一般統一命題,在高年級則可以出一組題目供學生選擇或指定范圍,即定出主題,由學生根據主題擬副標題。體裁多樣化,除主要寫記敘文外,也可寫點說明文、小故事、童話、游記、謎語等。
  (3)自由作文。即讓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打破各種禁錮,既不限制體裁,也不限制題材,讓學生自由地幻想,盡情地抒情。
   (二)激發興趣 競賽練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最初動力,但小學生的興趣難以持久,特別是作文能力的培養,需要持之以恒的練習。因此,必須將暫時興趣轉化為長久動力,學生作文水平才有提高。
   1.課內以趣指導學生入門。
  (1)提問式。如,指導學生練習寫作《一個夏天的晚上》,教師可提問“一個夏天的晚上,微風輕輕吹來,涼爽極了。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晚上會發生什么事呢?”問題一出,學生立即興趣盎然地思考開了。
  (2)實物式。如描寫一種水果,教師可將紅蘋果、黃香蕉、橙色桔子帶入課堂,色彩斑斕的水果頓時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3)表演式。指導學生表演后,再引導學生寫作,學生因歷歷在目,寫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
  (4)情境式。出示幻燈或播放錄音,把學生帶到創設的情境中去引導他們說話、寫話。
  2.課外競賽引導學生練習。
  (1)低段著重練習說話、寫話。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布置學生每人配備一本日記本,開始進行“每天一句話”的練習。要求學生在日記本上每天寫一句話,只要做到意思清楚完整即可。每天早讀輪流讓十名同學到講臺上練習說自己寫的這句話,并讓學生評議哪個同學說得最好,記錄下來,一學期評出“最會說話的孩子”。到二年級則相應地要求增加到說幾句連貫的話,寫幾句連貫的話。
  (2)中段著重練習寫片斷,寫精寫實。除課堂作文教學落到實處外,還要讓學生多讀范文、多積累詞匯。因此在三年級,我又布置學生配備讀書筆記本。要求“每天讀一篇文章”,并要做好讀書筆記。筆記內容包括:文章的題目;文章的類型;文章的主要內容;摘寫好詞好句。并要求學生每周仿寫一篇。學期結束評出優秀“小詞典”。
  (3)高段著重篇章練習,立新意選新材。要求學生每人配備一本“佳作本”,班上也有一本“佳作本”。把自己平時寫得好的文章,抄錄到自己的“佳作本”中。教師則在每一次作文練習后,選擇二、三篇優秀作文,抄錄到班上的“佳作本”中。每學期結束時開一次展覽會,展出各自的佳作本,互相交流,并且比一比誰入選“佳作本”的篇數最多,評出“佳佳本”。
   三、改革成效
  小學作文整體教學改革經過五年的嘗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表現在:
  1.學生寫作興趣濃厚。學生對作文不再有畏難心理,說話、作文課上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并且養成了寫日記、周記的習慣,還勇于向外界投稿。如二年級時何新同學的日記《拍照》刊登在《江西電視報》上。
  2.學生作文能力得到提高,在一至五年級的學期抽測考試中,學生作文成績大多數得高分。在各級作文競賽中頻頻獲獎。校作文比賽年年獲前二名,五人次獲縣級獎,三人次獲地區獎,二人次獲省級獎。多篇優秀習作在刊物上發表。
  3.轉化差生效果顯著。一些留級下來作文差的同學,作文能力得到迅速提高。畢業會考無一不及格的。學生在說寫方面全部達到大綱要求。*
  
  
  
江西教育南昌29-30G39小學各科教學張升利19971997 作者:江西教育南昌29-30G39小學各科教學張升利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1:08

[新一篇] 小學作文教學的性質和任務

[舊一篇] 小學數學探究教學中若干問題的反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