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藝術教育二十年回顧與展望(1978—1998)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引言
  高等學校音樂教育由來已久,早在1897年浙江大學(前身為“求是書院”)就設有音樂選修課。
  1922年,在北京大學創立音樂研究所,蔡元培兼所長,蕭友梅主管教務。提出“以養成樂學人才為宗旨,一面傳習西洋音樂,一面保存中國古樂,發揮而光大之”的著名主張。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平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等高等學校的音樂社團十分活躍。尤其是三四十年代,抗日戰爭和愛國歌詠活動對大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對大學生走向革命道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事過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教師有蕭友梅、劉天華、趙元任、豐子愷等。担任音樂課程的外籍教師有范天祥(美籍)、嘉祉(俄籍)、庫普卡(德籍)等。建國后,許多大學發揚了優良傳統,藝術社團活動起到了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的作用。歷年普通高校接受過藝術教育的人才有音樂家、科學家、國家政府各級領導等。
  高等學校以審美和素質教育為目的的藝術教育真正得到發展是1978年以后。從1978年到199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蓬勃發展反映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的藝術教育得到了較大的改革與拓展。也反映了從事高等院校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和部分專業音樂教育家在黨的教育方針的指引下,以極大的熱情和責任感投入到這場宏偉的變革之中并為之作出的艱苦努力。盡管發展是曲折的,但取得的成果令人矚目。這二十年可以說是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發展史的最好時期。
      一、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部分高校領導的重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面臨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培養跨世紀的高素質人才成為高等學校一個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得到了部分普通高等學校領導的認同與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藝術教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進步與發展。清華大學是具有幾十年藝術教育傳統的高校,校領導認為,“沒有美育的教育就不可能培養出完善、健全、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才。”他們于1978年恢復了音樂室(音樂室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壞)。上海交通大學的領導鄧旭初提出“力求使交大的學生不僅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而且有寬闊的視野和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并成立了文學藝術部,任命孟曉禾担任藝術部部長。北京外國語學院分院的院長周啟驥(1978年從國際教科文組織回國工作)提出“藝術教育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學習外語的學生更應具有廣而博的知識面,才能與國際接軌。”他一上任就成立了藝術教研室,開出音樂及美術課程共十余門。學院規定藝術這門課程本科生為限選課(每位學生在音樂與美術中必選一門),不及格者不予畢業。專科學生藝術作為必修課程(專業為主,藝術為輔,畢業后能做兼職的藝術教師),不及格者只能做肄業生。
  1986年在音樂教育學會成立大會上何東昌代表國家教委發言中指出“希望大學的領導同志重視這件事。大學黨委和校長都是辦教育的,辦教育不能只關心本校的專業,而必須關心學生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否則就不是辦教育。”藝術教育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提倡內容健康、格調高雅、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中特有的作用受到部分高校部分領導的重視,從工作角度出發,領導并參與藝術教育。北方工業大學仇春林校長積極提倡美育教育,著書立說,并在學校建立了相當規模的藝術館;北京工業大學的校長親自担任合唱隊領隊,書記韓鐵成担任指揮;華西醫科大學校長參加樂隊拉小提琴;中山大學副校長親自主持音樂講座。更多的高等學校領導醞釀如何開展藝術教育并成立藝術教育機構。二十年來的實踐表明,領導對藝術教育的重視與否是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發展或制約根本的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得到了難得的機遇和較大發展。
      二、高等學校藝術教育機構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70年代末,有藝術教育機構的只有清華大學等少數的高校。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為了保證藝術教育的實施,一些高等院校陸續成立藝術教育機構,如清華大學(1978年恢復音樂室)、北京外國語學院分院(1978年成立藝術教研室,現名為首都師范大學外語學院)、上海交通大學(1979年成立文學藝術部,1981年成立音樂研究室,后改為音樂教研室)、華北水利電力學院(1980)、沈陽航空學院(1981)等。隨后,上海同濟大學(1982)、北京大學(1984)、浙江大學(1984)、人民大學(198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986)等高校成立了藝術教研室。有些大學雖然成立藝術機構較晚,但大都于80年代初開設了藝術課程,由教務處主管。后為了適應普通高校的實際情況,便于更好的開展工作和進一步加強管理,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理工大學、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相繼成立了藝術教育中心。由校級直接領導或由校級和教務處雙重領導。
  1986年國家教育委員會為了推動全國各級學校的音樂教育,成立了“國家教委藝術教育委員會”,并設立教委直屬藝術教育處。198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下達了《在普通高等學校中普及藝術教育的意見》(國家教委[88]教辦字025號文件); 《全國藝術教育總體規劃》(1988年——2000年,征求意見稿)等藝術教育文件。黨中央、國務院、國家教育委員會領導對于美育工作的重視,極大地推動了高等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藝術對人的素質教育的“特殊”教育作用受到了高校領導層的不同程度的重視,保護了廣大藝術教師的積極性。藝術教育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繁榮的階段。以北京為例,在60所高等學校中,主管藝術教育工作的校領導占被調查總數的83%,校內無人主管和沒有開展藝術教育的高校的只占11.7%。與1981年北京高校中僅有3 所高等學校開設藝術課程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一時期,藝術教育機構情況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成立藝術教研室和藝術教學科研機構的院校已占被調查總數的33.3%。
  1986年,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在北京成立,由瞿維、方kūn@①任理事長。成立大會上國家教委副主任何東昌指出“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這一講話精神給高等學校藝術教師極大的鼓舞并為藝術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機構得到了迅速的擴大,從1986年成立的101個會員到1990年增長到638個會員。為了便于開展工作,學會先后在武漢(1987)、北京(1988)、廣東(1988)、山東(1990)、陜西(1990)建立了分會。這些分會不僅開展學校教學、藝術社團交流與科研活動,還配合當地有關部門開展藝術教育工作。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的成立使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
      三、確立藝術課程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地位,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80年代初、中期,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的調查中顯示,不識譜和不怎么識譜的學生占被調查總數的83.3%,大部分學生不具備基本的藝術方面的知識,缺乏基本的審美教育。在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中,國家教育委員會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進行了大學生藝術素質基本狀況的調查。269 份有效問卷顯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將藝術欣賞作為“陶冶情操、接受教育、藝術享受”,有260人作為第一目的和第二目的。由此可以看出, 盡管大學生的藝術基本素質低下,但是,大學生看重并渴望通過藝術教育形式作為提高人生修養的美育途徑。藝術課程的開設成為普及藝術教育的最好形式,受到了大學生普遍熱烈的歡迎。如北京大學1981 年開設400人的音樂欣賞課程,報名的人數多達1600人。有的高校選修的比例極高,在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藝術課程成為不是必修的“必修課程”。由于師資及教學設備的限制,許多高校不得不限制藝術課程選修的人數。
  在高等學校中,藝術課程設置為必修課、選修課和課外講座三種課型(通稱第一、第二課堂)。開設藝術選修課程(包括必修課程)和課外講座的高校在北京的高校中占被調查總數的45%,學期課時一般為30—51課時,學分2—3分不等。學期聽課人數平均為13000 人(次)左右。還有一些院校學期課時2—30課時不等,不計學分,聽課人數達37009人(次)左右。三種課型聽課總人數達50000人(次)左右。以1989 年為例,開有藝術教育課程或講座的院校在有的省已經達到50%左右。如廣東省有43所高校,開設藝術課程的有24所院校。尤其是廣東、北京、山東、河北等省市開課率達30%左右。北京大學開設了音樂、美術、舞蹈、戲劇、電影、攝影等二十余門藝術課程,每學期有近萬名學生(人次)選修。
  國家教委在抽樣的364 所《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調查報告》顯示,高等學校中開設藝術公共選修課的共301所, 占被調查高校總數的82%。在被調查的33所綜合院校中,藝術課程開設6門以上的有6所,占被調查高校總數的45%,開設3—5門的有6所,占被調查高校總數的17 %。在被調查的127所工科院校中,開設藝術公選課6門以上的有35所,占被調查高校總數的27%,開設3—5門的有27所,占被調查高校總數的21%。在被調查的98所醫、農、財經、政法、外語、體育等院校中,開設藝術公選課6門以上的有5所,占被調查高校總數的5.1%,開設3—5 門的有24所,占被調查高校總數的24%。在被調查的106所師范院校中,開設藝術公選課6門以上的有22所,占被調查高校總數的19%,開設3—5門的有31所,占被調查高校總數中的29%。
  藝術選修課和必修課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教會學生幾首歌曲或培養幾個藝術天才,重要的是使每個在校的大學生提高藝術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實踐證明藝術教育對豐富大學生的情感,培養大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健康的人格,激發他們對真理、對科學的追求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不斷地根據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學特點,加強對課堂教學的內容、形式特點、規律、要求和實施途徑的研究,不斷地改革不適應或偏離普通高校藝術素質要求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克服初開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形式過于專業化的傾向。開設的課程也由專業知識過深過細而改革成綜合課程。如:“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別改為“中國音樂史及作品賞析”;“外國音樂史及作品賞析”;“合唱”與“指揮”合并為“合唱指揮”;“視唱練耳”、“音樂基礎理論”合并為“樂理與視唱”、“名曲賞析與樂理”或“中外名曲學唱與樂理”等。這些藝術課程的改革受到了大學生的普遍的歡迎。許多高校的藝術選修課已逐步走向正規,有相當一部分院校已有適合于普通高校大學生的教學大綱與實用教材。這些教材大部分都是自編的,有的教材已經形成自己的特點。相對固定的課程有“中外音樂史及作品賞析”、“中外美術史及作品賞析”、“音樂欣賞”、“美術欣賞”、“交響樂欣賞”、“名曲賞析與樂理”、“歌劇欣賞”、“聲樂”、“舞蹈欣賞”、“民歌演唱”、“中外名曲學唱與樂理”、“合唱與指揮”、“美學基礎”等。還有些相對固定的課程是為社團或一部分藝術愛好者設立的如“弦樂演奏技法”、“管樂演奏技法”、“視唱樂理”、“鋼琴”、“和聲”、“木管樂吹奏技法”、“歌曲作法”、“手風琴”、“電子琴”、“吉它演奏”、“素描”、“山水畫”、“色彩入門”、“油畫技法”、“攝影藝術”、“藝術體操”等等。這些課程大部分是選自專業院校的教材,也有個別的教材是教師自編或根據專業教材選編。課外講座形式也被認同并相對固定,改變了以前臨時觀點所造成的知識的不系統。這時的外聘教師相對固定,講座也成為系列,受到學生的歡迎。講座的內容除了以上的藝術選修課程,還有“歐美流行音樂”、“音樂入門”、“中外名歌學唱”、“影視藝術”、“形體訓練”、“藝術體操”、“藝術概論”、“中國文學”、“外國文學”等百余門課程。這些課程不僅受到了文科學生的歡迎,也吸引了理科的學生。加強對課堂教學的內容、形式特點、規律、要求和實施途徑,不斷地改革不適應或偏離普通高校藝術素質要求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反映了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側面。據不完全統計,開設藝術課程的高校已經超過240所,接近全國高校總數的1/4, 綜合性大學與師范院校開課的比例較高。據清華大學穆禮第等人的調查統計,武漢地區35所高校中有22所開設了藝術課程,航空航天類的8 所大學全部開設了藝術課程。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時也是全國高等學校集中的地方。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等藝術教育機構雖然成立較晚,但都從80年代初陸續調入音樂教師,開設藝術選修課程,有的高校學生在在校期間能修到1—2門的藝術課程。
  這一時期高校藝術教育的共同特點為:教師具有極大的熱情和奉獻精神,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趙元修老師,在專業課負担重的情況下,業余為大學生開設音樂欣賞等課程,編寫教學大綱和教材。他經常晚上來不及吃飯,十幾年如一日的奉獻精神受到了大學生的歡迎與愛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范。沈陽航空航天大學伍湘濤老師的教學受到航空工業部教育司教學檢查組的高度評價。他的事跡在《航空教育》和《中國教育報》進行了專題報道。這樣的例子在高等學校具有代表性。
      四、課外藝術社團活動蓬勃發展,為部分大學生提供了鍛煉和增長才干的機會。
  高等學校的校園文化生活十分活躍,每所院校都有藝術社團,數量多少不等。有的院校可達幾十個。如北京大學僅注冊的就有四十多個文藝社團(各系的社團沒有計入)。社團的名稱有合唱團、管樂隊、民樂隊、室內樂隊、書法社、舞蹈隊、話劇隊、攝影隊等。
  清華大學音樂室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配合校宣傳部與團委舉辦短期音樂學習班,每天通過廣播播放世界名曲欣賞。輔導軍樂、民樂、弦樂、合唱、鍵盤、舞蹈、話劇隊等。還面向青年教師開設音樂普及班、提高班。并成立了青年教師合唱團,在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了帶頭作用。上海交通大學聘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瞿維兼主任,組成了上海交大的室內樂團,音樂家黃貽鈞、樊成武、王云階為顧問,并聘請錢仁康、朱踐耳、馬革順等音樂家來校舉辦講座。清華大學合唱團、浙江大學合唱團、北京工業大學合唱團、上海交通大學室內樂隊、天津大學、中國刑警學院、深圳大學等高校軍樂團都能堅持常年活動,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北京大學的藝術團下設聲樂、舞蹈、合唱隊等。藝術教研室一方面積極面向全校開設藝術課程,一方面指導學生的藝術活動。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業的音樂教師李以明和史秀玉成立了校園文化建設指導委員會,統管學校的校園文化活動。該校學生文藝社團的演出曾28次在市、省、部及全國匯演中獲獎,并多次受到學院及省、部級嘉獎。北京外國語學院分院藝術教研室在港臺音樂中的低格調歌曲在大陸泛濫時,堅持高尚藝術,定期請國際獲獎者來校舉辦音樂會,請世界著名導演伊文斯(荷蘭)、世界著名作家韓素音(美籍華人)作報告,與學生座談,還定期舉辦學生畫展與音樂會,成立課外音樂研究小組“德國音樂研究”“俄羅斯音樂研究”等,并與美國、法國的一些高校建立了交流關系。
  每年每所高校除根據上級主管的教育部門的通知舉行一年一度的“五月的鮮花”歌詠活動和“一二·九”文化藝術節的相對大型演出活動和各種比賽外,還有各種藝術講座、競賽、展覽、演出等活動。不少高校的藝術活動已經制度化,其中參加人數最多的是合唱節,如北京市高教局和北京市高等學校音樂教育研究會舉辦的“大學生理想之歌合唱比賽”等。一些藝術團體也為高校組織了非盈利性的演出活動。這些藝術活動對活躍大學生的精神生活,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陶冶大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實踐證明,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
  大學生的社會藝術實踐活動得到了廣泛的開展。1995年國家教委發出《關于舉辦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的通知》,在北京舉行了由國家教委、廣播電影電視部主辦,北京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1996年國家教委發出《關于加強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意見》的通知。北京市教委在各所院校藝術教育的基礎上,建立了以北京師范大學為基地的大學生合唱團、以首都師范大學為基地的大學生軍樂團、以清華大學為基地的大學生交響樂團、以北京大學為基地的大學生民族樂團、以北京工業大學為基地的大學生戲劇團;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基地的大學生歌舞團等。全國的各種藝術比賽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如1988年全國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在北京舉行的全國“首屆大學生合唱夏令營”;1991年在青島舉行第二屆音樂舞蹈夏令營、1993年在天津舉行的第三屆大學生夏令營首屆吹奏樂比賽。1995年在首都體育館舉行的萬名大學生《黃河大合唱》及1998年全國部分高校交響音樂周首都專場音樂會等大型的藝術活動都得到了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并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五、科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高等學校普遍重視開展藝術教育科學研究,特別是藝術理論實踐、藝術對人的培養教育的研究。1983年武湘濤在《人民音樂》發表《中國工科院校開設音樂選修課的情況與分析》《“為虎添翼”論——音樂,優化高等工程教育成果的特殊手段》的文章,并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優秀論文獎。1985年沈建軍在《音樂愛好者》發表了《愛因斯坦的音樂腦》。1987年與1989年方坤、穆禮弟、趙元修對全國的藝術教育現狀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并在《中國教育報》發表了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現狀的調查與思考的文章。馮蘭芳、李以明研究藝術教育對培養人才的重要意義,分別寫出了《音樂與大學生》《芻議音樂教育在工程技術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的文章,在《人民音樂》和《水利電力高教研究》發表。余甲方、胡企平分別發表了《關于普通高校的中國音樂教學》《“民歌欣賞”選修課的教學設計》論文等。從1987年與1989年,程民生、曾炎宣、沈建軍發表了《音樂欣賞方法論》《音樂——人生的伴侶》和《音樂與科學》專著。高等學校公開出版的較有影響的教材有《樂理基礎教程》(孫從音著)、《西方音樂史教程》(陳東編著);《大學生合唱選》(清華大學音樂室編)、《音樂大師與世界名作》(劉樸編著)、《合唱與指揮》(徐定中編著)、《大學音樂教程》(黃正剛、周復三編著)等20余種,共幾百萬字。1984年,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沈陽航空工業學院發起部分理工院校參加的音樂教學經驗交流會,探討了高等學校開設藝術選修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還多次組織《音樂欣賞》等課程教法研討,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會刊《高校音教》刊登了大量的關于高等學校音樂教育特色的論文,對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起到積極的意義。一些教師還參加了國家教育科學規劃“七五”、“八五”、“九五”重點研究項目取得了研究成果。另外,一些專業音樂家也參加到科研隊伍年中來,如1985年山東藝術學院孫繼南教授的《中外名曲欣賞》,1988年沈陽音樂學院的薛金炎教授的《交響樂世界》,1998年首都師范大學王安國教授為大學生寫的《交響音樂欣賞》等專著。
  注重邊緣學科的研究,向邊緣學科拓展也成為高校的一個研究的課題。許多教師在音樂與科學研究方面獲得了研究成果。如王和芳論證的《藝術與科學方法論》,馮蘭芳、周錦虎、廖紅薇等教師論證發表了《音樂與外語》的文章,肖云莉、李培庚論證的《音樂與美術》,陳從周、曾炎宣、徐靜論證了《音樂與建筑的關系》,另外還有《音樂與商業》《音樂與醫學》《音樂與數學》《音樂與美學》《音樂與心理學》《音樂與文學》《音樂與聲學》《音樂與物理》《音樂與生物學》等。擴展了音樂的功能的探討,推動了科學的研究。
      六、藝術師資狀況
  普通高校的藝術教育師資來源主要渠道是專業藝術院校或師范院校(部分有職稱,高級職稱較少)、其他來自文藝專業團體的演員。藝術師資隊伍狀況特點為以專職為主,兼職為輔。這些教師為高校藝術教育的不斷發展與壯大做出了重要貢獻。不少的教師被評為優秀教師受到省、部甚至國家級的表彰與獎勵,有的教師提前或破格晉升。據國家教委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在《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調查報告》中顯示:在33所綜合院校中,藝術師資3人以下的有12所,3人以上的有20所;在127所工科院校中,3人以下的有45所,3—10人的有33所,10 人以上的有9所;在106所師范類院校中,3人以下的12所;3人以上的46所;在98所其他院校中,3人以下的22所,3人以上的17所。師資隊伍有了較大的發展。由于大學生數量多,許多高校的藝術師資狀況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為了緩和藝術教師的不足,有些高校采取了聘請本校有藝術專長的教師兼課。聘請著名的教授有北京大學西語系的嚴寶瑜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火箭發動機系的趙元修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的數學教授周建樞、山東工業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程民生、貴州工業大學力學系張炳謙教授、江蘇工學院農產品加工系吳守一教授等。這些教授為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邊緣學科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許多高校還邀請著名的音樂家開設音樂講座,如錢仁康教授、王安國教授、孫繼南教授、梁茂春教授等。指揮家嚴良kūn@①、秋里、吳靈芬等到大學生講合唱藝術。這些專業音樂家為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七、困難與問題
  1986年在音樂教育學會成立大會上何東昌代表國家教委發言中指出“各種藝術形式中,最重要、在大學生中影響最大的是文學和音樂,在大學生中加強音樂教育尤為重要,它能形成一個學校的好的校風,關系著大學生能否有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情趣,還涉及到大學生的內心世界是否健康。”二十年來,高等學校的藝術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但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在一部分高校中,藝術教育得不到領導的重視,有的教師義務為學生開辦講座竟被看作是“不務正業”。藝術教育機構仍屬于臨時措施;有的掛靠在團委名下;有的掛靠在德育或馬列教研室名下,由于專業不對口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影響了藝術課程的開設和藝術教育工作的開展。師資不足,一部分高校由于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同而存在著臨時的觀點,不愿調入專職藝術教師。為了完成每年上級布置的大學生文藝匯演,采取臨時聘請方式做指導。由于藝術教育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藝術教師在評定職稱、增加工資、分配住房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難,是高校一部分藝術師資流失的主要原因。藝術教育經費與教學設備嚴重不足給藝術教育的開展帶來困難。
      八、展望
  從1978年至1998年,中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當我們今天回顧這翻天覆地的偉大歷史時,心中更是感慨萬分。站在今天的立場再來審視這一歷史性的變化,我們更認識到普通高校開展藝術教育的偉大意義。人們不會忘記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時,大學生由于缺少藝術方面的知識而在工作與交往中害怕“驢唇不對馬嘴”不敢開口說話的尷尬,也不會忘記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因沒有機會接觸高雅音樂而沉湎于港臺流行音樂的局面,人們同樣不會忘記大學生為了提高審美能力、培養高尚情操、加強人生的修養、成為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而對藝術教育的渴求。高等學校的藝術教育正是順應了這一歷史的潮流,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培養了大批具有藝術素質、知識結構合理的科技人才,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北京大學于1996年成立藝術系,培養專業藝術理論和管理人才。上海交通大學藝術系(1996)、山東大學藝術系為擴大兩個覆蓋面,總結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規律,培養21世紀高素質人才提供了較好的經驗。首都師范大學音樂系于1990年創辦音樂輔修專業,目的在于使“一部分學有余力的本科生學好本專業的同時,輔修兩年半的音樂專業”,符合師范教育“師范生既能教一門文化課,又有當班主任、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的培養目標,做到“兩專”多能,為基礎教育培養質量較高的兼職藝術教師,擴大了藝術師資的培養渠道,成為開展藝術素質教育的骨干。增加就業的機會。8 年來,近百名畢業生活躍在中等學校第一線,受到各級領導、教師、學生及家長的好評。實踐證明:這是探討師范教育的一條新路。
  李嵐清副總理說:“美育是整個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老一輩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先生等都非常重視美育,對美育有過很多的論述。蔡元培主張‘以美育代宗教’,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質,可見美育之重要。”高等學校的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教育,培養人才的有效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十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點。1999年3月, 朱róng@②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大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如果認真總結二十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規律,培養人才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將會對我國教育事業和教育思想的發展產生影響和推動,藝術教育的地位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人民音樂京33~37J6音樂、舞蹈研究馮蘭芳20002000馮蘭芳 生于1951年。1975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院音樂系。現為首都師范大學音樂系副教授。1987年—1998年任北京市高等學校音樂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參加國家教育委員會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大課題《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年教育史》(何東昌主編),《學校藝術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武照令主編)等。參加全國“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藝術欣賞的《音樂》部分、《交響音樂欣賞》大學生交響音樂教材(王安國主編)。曾在《人民音樂》《中國音樂教育》等發表《音樂與大學生》《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欣賞課探討》等有關音樂教育文章三十余篇。 作者:人民音樂京33~37J6音樂、舞蹈研究馮蘭芳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0:52:13

[新一篇] 晚清條約:中國近代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課程資源

[舊一篇] 普通高校藝術教育喜憂參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