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換為有聲語言的過程,是一種眼、口、耳、腦協同作用的創造性閱讀活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是一種最重要最經常的訓練。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的朗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征著其語文能力。如何通過加強朗讀訓練,切實有效地優化閱讀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是一個需要在理論上、實踐上著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課題。
一、朗讀訓練的功能
(一)朗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發展學生的語言。語言是一種由語音、詞匯、語法構成的復雜系統,學生要掌握語言,必須將這些因素“內化”。朗讀形成的信號刺激強度,遠遠超過學生默讀、教師講解等。朗讀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書面語言系統“內化”在大腦之中,逐漸建構、完善一個處理語言的“格式塔”,從而把語言學習過程變成語言習得過程。
(二)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時注意力穩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思維、理解和記憶。此外,課文是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的,學生僅憑默讀和教師的講解固然也能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輔之以朗讀這一重要的聲音因素,使幾種器官并用,就可以通過語音的停頓、輕重、抑揚、急緩等,把書面上無法用文字表達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現出來,這樣也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古人所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即說明了這個道理。
(三)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表達,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容具體、清晰等。如前所述,學生發展語言是一個不斷從“內化”到“外化”的過程,其中“內化”是基礎,沒有這一基礎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讀,可以使學生對讀過的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掌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張中行先生所說:“讀,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變為身內之物,并積少成多,這就成為寫作的資本。”他又指出:“你不讀,或讀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達框架茫茫然,拿起筆就難于得心應手。反之,多讀,熟了,筆未著紙,可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
(四)朗讀可使學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思想性、藝術性都很強。在朗讀課文過程中,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會受到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熏陶,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二、朗讀訓練的要求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明確指出:“從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培養朗讀的興趣。”
正確地讀,是指朗讀要用標準的普通語,把每個字的字音讀得正確、清楚(聲母、韻母要讀得準確,調值讀得要“到位”),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顛倒,不重復,不唱讀(拖尾韻)。尤其是課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和輕聲、兒化及“一”“不”“啊”等字的變調、音變,朗讀時要能讀得正確。
流利地讀,是指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讀得通順流暢,不頓讀,不讀破句子,不中斷朗讀,并能根據課文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確定合適的朗讀速度。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朗讀時經常出現頓讀、中斷朗讀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朗讀時不是以詞或短語為單位停頓,而是把雙音節或多音節詞語都割裂開來,一字一頓地讀;而且,由于心理緊張,往往用手指指著課文中的字讀,這也是造成學生頓讀的一個原因。學生為了把課文讀得連貫流暢,還沒有把每個字辨識清楚就急于朗讀出來。這樣,就會出現讀錯字、丟字、加字等現象。當他們意識到讀錯了想要加以改正時,又造成了朗讀的中斷。有關研究表明,要做到流利地讀,主要是擴大“視音距”。所謂“視音距”,是指在朗讀過程中要先用眼睛看,然后再讀,閱讀心理學中把這種看先于讀稱為“視音距”。剛上小學的學生視音距幾乎為零。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知識的豐富,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視讀能力也會不斷提高。由于視音距加大,視知覺也漸趨擴大。這時,學生開始進入以詞句為單位進行朗讀的階段,朗讀不流利的現象也就減少了。
有感情地讀,是指在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能準確讀出詞語、句子的重音,能正確處理語法停頓、邏輯停頓,語速合適,節奏自然,能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語調。以語調為例,句子的語調主要有四種:升調,一般表示疑問、設問、反問等;降調,一般表示陳述、肯定、贊許、感嘆等;平調,一般表示莊嚴、悲痛、冷淡等;曲調,一般表示幽默、含蓄、驚奇、夸張、雙關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感情地讀既是朗讀訓練的最高要求,又是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的普遍要求。實際教學中,切不可只重視對少數學生的訓練,而忽視或降低對大多數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要求。
三、朗讀訓練的原則
(一)整體性
朗讀訓練是語文閱讀教學中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朗讀是吸收和表現相統一的過程。朗讀訓練是聽說讀寫的整體性訓練,需要綜合運用字詞句段篇等語文基礎知識。要充分發揮朗讀訓練的作用,就必須處理好朗讀訓練與其他語文訓練、教學方法、閱讀形式的關系。
1.朗讀與理解的關系。理解課文內容是朗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理解了課文內容,才有可能通過朗讀準確傳達出作者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朗讀又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課文思想感情的體會也將更加深入。
2.朗讀與講解的關系。在閱讀教學中,朗讀和講解都是經常運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講,朗讀也是講解,而且是更加深入、具體、生動的講解。有人曾這樣概括朗讀與講解的關系:“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面;講解是推平、擺開,朗讀是融貫、顯現;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賦給作品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更能使人感受。”
3.朗讀與默讀的關系。默讀是閱讀的另一種主要形式。默讀時,學生不用把視覺感知的每個字都讀出來,可以直接從文字符號轉化為意義單位,因此,默讀的速度比朗讀快。默讀時,靠視覺和思維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概括,以達到理解,便于學生反復揣摩、體會,這也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獨立思考等非智力因素的訓練和發展。一般來說,低年級朗讀訓練的比重較大,隨著年級的升高,默讀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就課堂教學的訓練程序而言,先朗讀,再默讀,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給學生提供了機會、學習作者是如何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機會;先默讀,再朗讀,既能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切、具體的感受,又能檢查學生對課文掌握的程度。
(二)層次性
1.閱讀教學的不同階段,朗讀訓練的目的、要求不同。初讀課文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了解主要內容,朗讀的基本要求是正確、流利。分段講讀課文時,朗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學習作者是如何遣詞造句的。這時的朗讀不僅要求正確、流利,還應能傳達出每部分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習全篇課文之后,朗讀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對課文能有一個更高層次的整體與部分相結合的把握,要求學生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
2.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朗讀訓練的要求和指導要有所不同。基礎較差的學生朗讀時可能出現讀錯字音、讀破詞語等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一些字詞不熟悉,不理解。教師應幫助他們掌握生字生詞,朗讀的要求應著眼于正確、流利。有些學生雖能比較流利地朗讀,但卻讀不出感情來。這些學生或者是因為對課文思想內容理解不深,不甚了解課文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或者是因為雖已體會到應讀出什么樣的感情,只是不知道究竟該怎樣讀。對于前一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還可以啟發學生想象課文描繪的形象、意境,使理性認識和感性體驗相互作用,把抽象的文字符號轉換為具體的視覺表象,令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對于后一種情況,教師應著重對學生進行停頓、重音、語速等朗讀技巧的指導。
(三)實效性
1.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朗讀訓練的安排要合理,目的要明確。什么時候進行感知性的朗讀,什么時候進行理解性的朗讀,什么時候進行表現性的朗讀,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課文特點、學生實際等因素作細致而科學的安排。此外,還要把握住朗讀訓練的恰當時機。一般在學習課文重點句或重點段落時進行朗讀訓練。
2.要重視和加強具體的朗讀指導。閱讀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但是,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教師在學生朗讀課文前,只是說:“我們要帶著喜悅的感情朗讀”,并認為這就是朗讀指導。其實,嚴格說來,這不是朗讀指導,而是朗讀要求。學生之所以讀不出感情,常常不是因為不知道應該讀出什么樣的感情,而是不了解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感情。教師應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在朗讀技巧上給予具體的指導。例如,《繁星》第三段寫作者在海上看星天,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深藍色的天空懸著無數半明半昧的星。”朗讀這句話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在“深藍色的天空”后稍作停頓,表現出星空的廣闊無垠。“懸著”要讀得輕一些,并稍作停頓,使人感到“懸”字所體現的那種四面無依無靠的形態。“無數”要重讀,以突出夜空星星數量之多。“半明半昧”要讀得慢一些,語調輕柔一些,“半明”之后稍作停頓,體現星光閃爍的情態。
責任編輯 郝傳連
教學研究哈爾濱2-4G39小學各科教學于志強19971997 作者:教學研究哈爾濱2-4G39小學各科教學于志強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