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著名學者程千帆先生在自撰學術生涯的《閑堂自述》中,深情地寫道:“我至今懷念在中學時代給我教益的幾位語文教師,帶著濃重安徽口音的張劍秋先生,他的詩人風度和抒情性的講授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泰州林從周先生永遠是那么容止閑雅,談笑從容,知識便在不知不覺中流進了學生的心田腦海。余姚黃云眉先生,向來是海內外知名的明史專家,在上高中三年級的課時,一個學期就只為我們講了一篇曾國藩的《圣哲畫像記》,事實上卻是以此為綱,上著國學概論的課。這種概論式的宏觀論述是我在私塾學習所不曾接觸的,所以‘受之者其深思’。由于我在作業中發表了一些對李商隱詩的謬論,黃先生還特地將我叫了去,勉勵有加。這些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事,是我難以忘懷的。”這是程先生對他當時幾位中學語文老師的講授——文化品位高雅,人生價值博大的由衷贊譽。這段文字,我們每個中學語文教師讀來,也無不怦然心跳:今天,我們的語文課都能像程先生追憶中的張劍秋老先生那樣,講得富有“詩人風度和抒情性”,像林從周先生那樣,“容止閑雅,談笑從容”,像黃云眉先生那樣,從容論道,概而宏議,善于“從宏觀上論述”,那該是很道地的“素質型”教學,那樣的教學口語該是文化高品位的。由此,提高教學用語的文化品位,當是中學語文“素質教育”這一時尚課題中的一個“子項”,亦非掠美之舉。
—、教學口語:文化因素的自然融入
呂叔湘先生曾指出:“語言是什么?說是‘工具’。什么‘工具’?說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可是打開任何一本講語言的書來看,都只看見‘工具’,‘人們’沒有了。語音啊,語法啊,詞匯啊,條分縷析,講得挺多,可都講的是這種工具的部件和結構,沒有講人們怎樣使喚這種工具。”這至理名言,可謂是一面偌大的鏡子,從中可以窺出中學語文教學的種種瘤疾,最明顯的有:一是“為語言教學語言”,所教語言帶留在靜態“工具”規范層面,而忽略“人們怎樣使喚這種工具”的言語實際行為。二是“就知識講知識”,所教知識成了一堆干癟的概念,把知識載體的文化意蘊、豐腴內含抽沒了。
其實,語文教學并非單純的語言“工具”的規范,始終離不開“人們怎樣使喚這種工具”,并以此為旨歸。教學語言,除了傳遞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外,語言本身對學生的知識遷移、文化熏陶諸方面,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從嚴格意義上說,教學語言是密集型文化信息的載體,與日常交際中的語言理應有雅俗之別,也即是文化品位的區別。具有較高文化品位的教學語言,十分注重語言與社會文化的聯系,教師在“使喚這種工具”時,適時、適量地導入或融入與該語言承載的文化因素,使自己的語言實踐行為、過程和結果,從整體上滲透出一種秀雅、典麗之氣,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以更好地浸染感化學生,培養他們的文化氣質。每個有造詣的教師,無不在鉆研、把握學科內容信息的同時,精心選煉自身輸出內容信息的方式,尤其是輸出信息的語言載體。下面,我們將錢夢龍老師上的文言文《愚公移山》課堂實況,部分節錄:
師:好。那讓我們回到本題上來,再來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來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經多大年紀了?/生:就要到90歲了。/師:這么大年紀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嗎?/生:看不到。/師:這一點愚公自己也知道。你們看,他是怎么說的?/生:“雖我之死”。/師:你能解釋一下好嗎?/生:即使我死了。/師:這里的“雖”為什么不解釋“雖然”?/生:“雖然”,說明他已經死了。/師:對,這里要用個假設的意思。可見愚公移山時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移山之利嗎?/生:(齊)享受不到。/師:這看起來似乎有點傻了,對不對?但我們用另外一種觀點來看,用什么觀點呢?(一學生插話,為子孫……)啊,很好,請你講下去,為子孫什么?/生:為子孫后代造福。/師:哎,講得真好。同學們都講得這樣好,真叫老師高興,我們如果用“為子孫后代造福”的觀點去看愚公,他不僅不笨,而且還不是一種小聰明,而是……/生:(接話)太聰明。/師:對了!有句成語就叫“大智大勇”,還有一句成語也許你們還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書)。你們看看,這個成語誰能解釋?/生:大聰明的人看起來很像愚蠢的。/師:為什么?知道嗎?/生:因為他有遠見,深謀遠慮。
從片斷實錄中可以看到:(1)錢老師適時地提出“雖我之死”關鍵句,并對“雖”的義理進行考辨,揭示出隱含義,令眾生徹悟。(2)順勢用學生的答案“為子孫造福”來論理,以情語來激情,情理融融。(3)由“小聰明”引出“大聰明”,再推引出成語“大智大勇”、“大智若愚”,從已知推及未知,認知在深化,詞義在擴張,文化的張力正洞開學生理智的新天地。可見,整個教學用語的高品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
二、教學口語:文化意蘊的整體提升
高品位的教學口語,其文化意蘊豐潤可觸,是“人師”們學識積蓄、品德修養的深厚功底的外象,為了教學言語文化意蘊的整體提升,許多優秀教師的寶貴經驗,彌足珍貴。現擷取二、三。
1.“標準”的職業口語。口語規范是職業規范的一部分。教師的口語規范為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從法律上確立了規范的漢民族共同語的地位和作用。學校理應成為推廣普通話——漢語最規范、最標準的有聲語的堅實陣地,講臺是“推普”的最佳景點。這就要求廣大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下番真功夫,切實過好普通話關。就目前口語情況而言,廣大方言區的教師所說的“普通話”都可視為普通話口語的變體,與廣播電視、電影話劇的播音員、演員的口語相比,有不小的差異,即使說普通話時聲、韻、調都咬得比較準的教師口語,也少有北京話所獨有的大量兒化、輕聲以及某些特殊語調,總感覺缺少北京話的特殊韻味。但只要刻苦磨礪,年復一年,這種差異定然會縮小,北京話的特殊口味也會多起來。在普通話的學習、磨礪中,先要以《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普通話三千常用詞表》等為基本教材,練好普通話聲、韻、調基本功。與此同時,有意識地學習、摹仿廣播電視、電影話劇播音員、演員的普通話,端正自己的口語,使之咬音準確,行腔舒緩,抑揚頓挫,輕重分明,和諧中聽。實踐表明,說普通話往往比說方言顯得文雅和更有教養,因而方言區的教師能否說一口準確、清麗、柔和的普通話,可以作為衡量其文化程度、文明涵養、師德水準的標尺。從這個意義上說,能說“標準”的普通話,是語文教師職業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
2.接近書面語的精粹口語。口語活動是語言和思維的綜合活動,是全身心的協同投入,是多種能力的綜合運用過程。在這過程中,語言的運用和思維的反應,往往在幾分之一秒的瞬間完成,口語的強弱也集中體現在一個“快”字上,也就是通常說的“現想現說”、“口若懸河”、“對答如流”。由于口語交際的“快速”運行,加上其問答充滿著復雜變化,便容不得人們像寫文章那樣反復推敲、廣事搜尋修辭手段等,因此口語的遣詞造句難免有些粗糙、蕪雜、冗余、不連貫等瑕疵。這些語弊正是教學口語之大忌,是對中學語文教材“文質兼美”的典范之作的偏離。教學口語,在“莊重、正式、通常、脫略”四種口語風格中,顯然歸屬于“正式”類:既有日常語的通俗平易、自然活脫的優點,又十分講究得體、集中及勻稱性、洗煉性,它要大步走近書面語,攝取書面語的嚴謹、精確、典雅,又形象生動、創新活用等精華,常常散溢出沖鼻的“書卷氣”。下面,看個實例——
上海于漪老師講《雨中登泰山》,是這樣導入課文的:“同學們游覽過祖國的名山大川嗎?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岳,孕育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們,民族自豪感就會充溢心頭。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月之姿的泰山就是這樣一座山。歷代多少文人墨客寫詩撰文,謳歌贊美。杜甫的五律《望月》就是其中之一,詩中那‘一覽眾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絕頂,才能領略到無限風光。今天,我們學習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一課,請作者作向導,帶領我們去攀登、游覽那高聳雄偉的泰山吧!”
這則導語,文化意蘊豐厚:詞句典雅,不少工整的對偶句,還著意征引杜甫的佳句,激起學生“神往”之情。選用的辭格句、描述句,增添不少文氣。“描述句”是指在中心語前修飾、限制成分的句子,以表達更為豐滿的信息內容,且層次清晰,思維縝密,有著日常的口語所不及的表現力。教者如此開講,足以看出其文化品位。
3.貼緊生活的鮮活口語。目前正處在新舊經濟體制的轉機時期,開放性、高效率是它的顯著特點和實際要求。對口語來說,在準確無誤的前提下,以最簡潔、明快、易懂的手段,達到理想的效果。順應這一社會的要求,大批新詞新語不斷涌現。1992年,“專家們估計,近年來國內已出版和即將問世的新詞新語詞典不下20種”;“與此同時,臺灣也出版了新詞語辭書,國外(日、韓等)也陸續有一些漢語新詞語詞典問世。”至于報紙、雜志、影視等媒體所載用的新詞語,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如“影視”、“失控”、“的士”、“香波”、“優勝劣汰”、“廣而告之”、“老化”、“持平”等,或是新復合詞,或是新外來詞,或是新四字格,或是固有語語的衍化等,它們在言語天地,有如滾滾春潮。在創構新詞的群體中,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群體創造的流行語最令人注目。這個群體,包括數量龐大的中學生在內。在新時期,面對富有創新求異精神的中學生群體,教師的教學言語必定要貼緊社會發展實際,注意社會文化心理諸因素,以發展的眼光多角度的審視現實語言生活,既強調口語的形范,說成段成篇的有條理,且連貫呼應的話語,又正視、研究各種變異。至于詞語,只要運用得體,不必太多地計較它本身的規范性。呂叔湘先生說:“有些新詞新義是來去匆匆的過客,還是要就此定居下來,也準以預測。在這個問題上,我個人意見是與其失之過嚴,無寧失之于寬。”可見,課堂用語運用新詞語的環境,宜寬松、忌苛求。筆者有次到市一所重點中學聽課,老師講到陳勝起義“天下云會響應,贏糧而景從”時,板書“贏糧景從”四字,并解釋說:“‘贏糧景從’是什么意思呢?贏,背、担;景從,像影子跟隨物一樣。如果按時髦話說,這就是‘自賞造反’”頓時,笑聲滿堂,這種訓釋及“新調套用”,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確,有取舍地應用新詞新語,教學用語鮮活有力,容易在學生中產生語用共振,但要審慎而為,絕不可讓那些常態變異詞進入教學語,影響口語的文化品位。
4.應接趣雅的機智口語。口語的過程充滿著復雜的變化。即使課前周密的準備,也會有臨場的變異、曲折,甚至出現“沖突”或偶發事件,打亂、干擾原教學計劃。因此,權宜的處置,即言語的反饋、檢驗和調整、修改,以致交際過程向著預定目標持續發展。這是每位成熟的中學語文教師所必備的教學機智。筆者有過這么一段親歷:
一位教師講《赤壁之戰》,叫一名學生簡單介紹作者。這位學生脫口而出:“作者司馬遷,宋代人,……”話音未落,班里笑聲四起。這位同學察覺口誤,十分尷尬。待稍稍平息,老師平靜地說:“雖是一字之差,卻讓司馬遷從漢代活到宋代,多活了一千多年,但這能全怪我們同學的錯嗎?誰讓司馬遷、司馬光兩人名字挨得這么近——只一字之別?誰讓他倆又都是史學家、文學家?誰讓《史記》、《資治通鑒》又都是史學經典、文學名著?誰讓我們剛學完司馬遷的文章旋即又學司馬光的文章?”學生的誤答經老師的彌合后,教學井然,情緒昂然。課后,不少聽課老師噴嘖稱贊這種“教學機智”:一是對學生問答中的偏差,并非簡單、粗劣地否決或不滿,而是及時“轉移”,保護和珍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是“借機”拓寬知識面,作些橫向比較,辨析一、二;三是“委婉”其言,四個“誰讓”的設問而非問句,很有理趣,應該說,課堂上教師口語應接得如此雅趣橫溢,其背后的深層因素是平時思維能力和意識修養的廣博積蓄。
5.饒有情味的幽默口語。教學呼喚幽默:為加強教學效果,教師的教學口語,不僅要追求科學性、準確性,還有講究藝術性。大思想家羅素在《教育的目的》中說:“教育就是獲得運用知識的藝術。”在這門藝術中,教學口語的“幽默情趣”,似為其中應有之義。
例如,一次,錢夢龍老師在武漢給近千名教師上示范課。課前,氣氛顯得過于嚴肅、緊張。上課時,錢老師從容走上講臺,面帶微笑,親切地對學生說:“我打個謎語給你們猜一猜,好不好?”經過剎時的驚諤,學生高興地回答;“好!”“‘雖然發了財,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你們認識的人。”場上靜得出奇。一會兒,一位女生舉手,站起來,信心十足地回答:“錢夢龍”。頓時,全場歡聲雀躍,緊張氣氛即消,錢老師這個有趣的“謎語”,給學生留下風趣幽默、可親可敬的師長的美好記憶。這堂課始終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中。
言語千古事,功夫寸心知。教學口語的文化品位,說到底就是教師學識和修養的品位。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師“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養,在多大程度上使這種教育和教養成為自己的財富,他就只能在這樣大和這樣多的程度上對別人發生培養和教育的影響,而且必然會發生這種影響。”所以,提高教學口語的文化品位,必須著眼于教師學識、修養整體素質、自身文化意蘊的提高。言如其人,人如其言,道理斯是。
本文獲全國首屆教學與管理論文評選一等獎
教學與管理6太原28~30G31中學語文教學張冠湘19981998湖南省郴州 作者:教學與管理6太原28~30G31中學語文教學張冠湘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