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新世紀走向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在20年間,中國高等教育的規模獲得了近10倍的增長,并且從單一的學科體系和院校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門類齊全、層次合理的高等教育體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在新世紀到來之際,對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新時代實踐思路作一番探討,就顯得很有實際意義。
      一、繼續推進高等教育的世紀性轉型
  中國高等教育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啟動的教育現代化運動,集中體現為世紀性高等教育轉型。這種轉型旨在策應世界高等教育現代化運動之洪流,第一次從根本上轉變幾千年來脫離生產實踐、推行文憑等同于官職的文憑主義、“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舊教育。這場運動也第一次改變了建國以來政治斗爭為綱的教育宗旨,把教育發展扎根于滿足人類發展的最根本需要——生產實踐之中,深刻地納入現代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軌道,即:高等教育現代化運動就是要使高等教育從封建的、貴族式的封閉學術堡壘中走出來,走向與人類生產實踐相結合;現代高等教育的每次成功的改革,在本質上都表現為與生產實踐結合得緊一些,結合的水平高一些(注:馮增俊:《比較教育學》,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111頁。)。面對新世紀,中國高校將繼續推進這場運動,秉承變革的宗旨,并根據新世紀人類生產實踐,尤其是中國實踐,努力開創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發展新模式。在新世紀中,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轉型將表現在:一是進一步強化高等教育發展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更緊地與中國產業實際結合起來,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現代化服務。二是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徹底轉變精英型高等教育,建立起高等教育的終身教育體系,并向基礎教育輻射,從而在根本上改變爭擠獨木橋而導致的“應試教育模式”。三是轉變偏重于狹窄的專業教育、書本教育的高等教育辦學模式,強化高等教育的效益觀,注重培養知識面廣、適應性強、面對多元世界的專門人才。四是注重品牌意識,這是中國高等教育觀世紀性轉型的突出表現。在新世紀中,中國高等教育名流將深刻地認識到現代高等教育的世紀作用,在領會現代高等教育內在蘊義中奮力創建代表時代追求的高等教育品牌。這種“品牌”將在中國高等教育大力促進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完成,屆時一批國際知名的中國高校將出現,并使中國高等教育整體形象發生轉變,世界由此對中國高等教育將刮目相看。中國高等教育的世紀轉型也將表現在高等教育發展的各個方面,貫穿于以下各點之中。
      二、建立區域特色的高等教育發展新態勢
  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推行市場經濟以來,區域發展已成為中國最突出的重要特征。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在高等教育發展規模和建設上,專業設置及學科體系上都存在許多重大差異。為此,中國高等教育的最突出的世紀性行動,就是要謀求一個在全國整體發展指導下建立起富有區域發展特色的高等教育體系,使高等教育發展緊密地配合該區域發展的實際。從這一目的出發,當前中國高等教育除國家必須加大力度扶持和保障的少數大學之外,基本上各地大學都應由區域加以統籌,從區域實際出發建構區域高等教育模式,以便對區域發展起更大作用。從世界大學發展史看,把一些重要大學放到區域發展之中,不僅不會削弱其發展,而且還將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區域高等教育模式的核心有:一是該區域所有高等教育應在服務區域發展前提之下,形成一個層次合理、多元互助、分工合作的體系;二是根據區域實際形成相應的高等教育發展特色。如天津市建構的“一頂四梁八柱”的區域高等教育模式,廣東的“箭體結構”、多元推進的高等教育區域模式。眼下各省市大力推行的“共建”正是積極朝此方向發展的重要步驟。
      三、實行梯級推進型高等教育發展體系
  中國經濟及社會處于重大轉型的歷史階段,形成了一個層次多樣、形式不一、布局復雜、速度不等的發展格局,中國高等教育必須放棄以一種標準度量全國高校的“大一統”發展模式,從實際出發,實行梯級推進型發展策略(注:馮增俊:《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路》,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49頁。)。 這種梯級推進型發展一是較好地體現高等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性,允許存在區域間的差異;二是強化了一種動態的發展過程,使高校都處在相應的競爭狀態之中,有利于不同層次高校按各自的方向發揮自身的作用。梯級推進型發展體系的主要內涵為:一是按不同水平使專業發展從沿海發達地區向內地欠發達地區推進,而內地欠發達地區又憑借發達區域研究型大學的骨干支撐,大力發展高等技術教育,以培養應用性人才為主,適應并配套引進高尖人才,以發揮更大作用;二是發達區域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將會有力地推進和帶動后進區域高等教育的發展,使各種水平的區域高等教育都逐步得到提升;三是建立層次更加多樣的高等教育體系,使二年制專科學校、三年制專科學院、四年制本科大學實現內在銜接,形成梯級發展態勢,使其隨經濟發展和辦學水平提高而逐步提升,以產生水漲船高的發展效應,在相互競爭中,不斷提拔推進辦學出色高校的升級。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西部地區如桂、黔、滇、藏、陜、甘、青、寧、新等9個省區,除新疆外,都處于低收入地區,因此要大力接受沿海地區研究型大學的輻射,而根據實際集中大力發展高等技術教育,不必為國家承担培養高尖研究型人才責任而耗財費力。目前該區域有普通院校 178所,學生33萬人,分別占全國比重為17.25%和10.91%,校均辦學規模僅1851人,遠低于4000人的達標數,因此具有發展的巨大潛力(注:參閱《有色金屬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廖才英文。)。
      四、推行可持續發展的辦教方針
  中國高等教育面臨世紀性的一個重大發展選擇,就是積極推行可持續發展的辦教方針,這是整合后發型現代化跳躍性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的重大舉措。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發展觀,要求在高科技條件下轉變剝奪性生產模式,建立資源互換、資源再生的生產機制,使社會與自然與人之間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互動的良好循環體系。因此,這種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社會必須以高等教育作為堅強基礎:一是高等教育可推發這種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產和傳播;二是可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理論和方法的人才,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工作;三是高校可利用學科齊全、專家眾多的特點建立綜合決策機制,綜合不同學科的優勢來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對此,中國高等教育要首先轉變辦教模式,走出閉門辦學、一意孤行于以探求高深學問自居的舊路,努力把當前社會發展和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研究和解決當前最緊迫的社會大問題。高等教育只有參與社會發展,才可能支持可持續發展。中國高等教育近20年來發展迅速,但在辦教方針上還未能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機制。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不僅要培養大批高質量的高級人才,更重要的還在于要建立起作用生產的辦學機制,在使生產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高等教育才可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經濟支持,提供大量的研究課題以及提供良好生源,并為畢業生提供無窮無盡的就業機會。這是高等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之本。其次,中國高等教育要有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自覺性,積極建立相應機構,謀劃可持續發展策略,并在資源的可再生利用以及生態環境平衡、控制人口及消滅貧困等方面進行創造性工作。中國高等教育只有把自身置于中國社會發展之中,積極參與社會變革,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辦教方略,才能真正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五、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
  為面對新世紀發展挑戰,中國必須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這也是推行高等教育區域發展模式,啟動可持續性發展策略的必然要求和順理成章的結果。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具體表現為:(1 )放棄中央集權式的高等教育行政運作方式。新世紀將是一個多元化、彈性化及個別化的新時代。中國幅員遼闊,區域多樣,推行分級行政管理的方式有利于各地根據實際發揮積極性進行創造性管理。中央只負責教育立法、統籌、協調及執行工作。與此相適應,中國應致力于促使辦學體制從單一國有體制向國辦、民辦和私辦等多元化體制轉變,建立起與地方分權適應的、以國立學校為骨干、民辦和私立高校為輔,正規院校為主體,非正規高校為補充,學歷高校為主渠道、非學歷高校為輔助的一種系統復合、體制多元的高等教育運作方式。(2)精簡過于龐大的行政管理系統: 一是堅決撤消某些無用機構;二是削減大批冗員,節約教育經費,提高辦事效率;三是下放有關權限,減少審批程序。(3 )轉變管理職能:一是應使以往強制的國家管理變為監督指導性管理,建立一系列完整的評估制度和咨詢制度,充分發揮專家參與高校管理和高校發展決策,成立各專業咨詢委員會,廣聘各階層知名人士專家參與教育咨詢決策。二是應使單一行政功能向多元化功能轉變,在發揮行政領導功能、督導、監督功能的同時,還應當發揮開發、應用、推廣以及實驗等方面的管理功能,在教育改革和推進高新科技發展,建立高等教育科技、生產開發一體化的過程中發揮強有力的管理作用,這是中國高等教育走向新世紀的重大歷史更新。(4 )從單一行政決策向多元科學決策轉變,這是中國高等教育跨向新世紀的重大管理體制轉型:一是中國高等教育將逐步放棄政治化體制,建立起獨立法人體制,從而使高校能根據黨的政策,結合實際情況,主動參與社會事務,更好地服務本地,服務經濟。二是變黨委決策為黨委領導下的校董會決策的機制,從而把黨的領導和行政辦學區別開來,發揮多方積極性,引導民主人士參與辦學,吸引海外各方的支持。把決策權與行政執行權分開,建立科學規范的決策程序,是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走向新世紀的重大革命。
      六、注重高等教育人文精神建設
  高等教育人文精神是一種體現高等教育、高校精神風貌及發展狀況的綜合特征。它包含道德精神、藝術精神、人生態度、高等教育價值取向、辦學理想、辦學方向等等方面,反映于學校課程、校風、學生的具體行動以及種種辦學行為之中(注:參閱《江蘇高教》1997年第3 期王洪才文。)。在新世紀的推動下,中國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將受到格外重視,并會產生世紀性的轉型,即:從重溫飽、重謀生的高等教育人文精神轉向重人的本性塑造和重民族精神弘揚以及重人類共同理想的新高等教育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與科學素養在經歷了長久的分離之后將在中國高等教育中再次逐步走向統一,并從兩者形式上的需要達到內在的協調一致。首先,新時代對人才的人文素質提出了時代要求,更加關注大學生的人格內涵和精神形象,把“做人”和“人格”看成是人才的最重要因素,把具有豐富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養的大學生作為適應21世紀挑戰、走向成功的最基本條件。目前流行的“EQ”,即情緒智力商數可看成是這一趨向的早期信號。其次,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將促使高校的教育教學模式實現世紀性變革,重視高校人文精神建設。中國21世紀高校的人文精神建設是建立在全國系統的知識教育之上,是科技文化與人文學科內在合成的結晶。因此,高校人文精神是全部高校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的綜合物,又是高校自身的價值取向、倫理取向,對真、善、美的崇尚和追求的集中表現。在時代的促進下,中國高校將以各自的方式建造出一種人文關懷、人文素養、人文追求、人文抱負的校園氛圍,在有形無形之中,教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克服困難,如何孕育人生并邁向輝煌。中國高校人文精神建設將克服道德教育中過度政治化傾向和知識教育中過度科技主義的弊端,把人文素質教育與科學技術教育有機地協調統一起來,使兩者都獲得新的升華;不僅提高科技知識的品位,使之得到人文精神的有效支持,而且科技知識使人文精神得以充實有力,真正貫注入人生之基座中,構建成特定高校的時代價值取向和精神面貌。第三,在高校人文精神的推動中,中國高等教育的整體人文精神建設將受到重視,在辦教的指導思想及對價值指向上突出表現為對人類發展的強烈關注及對社會進步和民族興盛的極大重視。那時,中國高等教育對人類遠大理想的熱烈追求和對高等教育的歷史責任將會有更清晰的理解,并對民族傳統及時代使命有更深刻的把握。這時高等教育已全面走出文憑主義、功利主義以及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弊端,建立起培養完人的新世紀教育體系;同時,高等教育與社會已建立起相輔共進的良好機制,自覺地把弘揚民族文化精華和培養21世紀新人作為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
      七、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
  國際化是社會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和基本特征,這是中國圖強的必由之路和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向。首先,新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將義無反顧地面對信息化時代到來和知識經濟的興起,更廣泛地同國際社會建立起密切聯系,進入世界信息網絡,大膽開辟知識經濟新領域,參與國際性競爭。其次,新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也將更廣泛地引進各國先進的科技成果,實現高等教育知識更新,并引導學生接觸當代科技前沿,以磨練參與國際競爭的基本素質。第三,新世紀中國高等教育將鼓勵高等教育與國外重要大學進行學術上的密切交流和合作,同時鼓勵大學教育的進出口,即在引進國外大學推行“本土留學”的同時,把中國大學推向國外,在國外建立相應的分校或分部,在弘揚中國文化的同時使中國文化得到時代性發展,也從而促進辦學模式的國際化轉型。第四,新世紀中國高等教育將建立起多種形式的留學體制,積極選送優秀人才到國外留學,學習國際先進文明成果,同時鼓勵各高校聘用外籍優秀教師和接受留學生,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
江蘇高教南京49~52G4高等教育朱康全19981998作者系廣東行政學院公務員培訓處處長。廣州 510631 作者:江蘇高教南京49~52G4高等教育朱康全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2:59

[新一篇] 論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教育的影響

[舊一篇] 論中學歷史教學模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