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定不知道,6歲前,不要輕易教孩子畫畫!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孩子在家很喜歡亂涂亂畫,若沒人管她,她自己能坐在那里畫上好幾個小時。于是,我就想帶孩子去上美術課,課堂上,老師在上面示范,別的小孩都跟著一步步地做,只有我們家小孩,拿上筆,要么根本不聽指揮,自己亂涂亂畫;要么就盯著老師老,自己不動手,急得我恨不能抓著他的手畫了兩筆。”


我問:“孩子多大?”媽媽回答:“3歲半。”我從心里感到很痛。


在大人看來,孩子畫的東西無非就是一些點、線或圓,但對孩子來說,不同的點、線、圓都代表著不同的形象、有著不同的意義。如果問孩子他畫的是什么,可能他會告訴你這是媽媽,那是爸爸……而這么早就將孩子送入美術班,無疑于揠苗助長,其實質就是扼殺了孩子的繪畫想象和創造過程。


繪畫之于孩子意義重大。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小畫家,畫畫的過程對他們來說就是創造的過程,是鍛煉手部肌肉的過程,是手眼協調的過程,是智力發育、表達情感的過程,甚至是與人交往的過程。


一歲的孩子畫出來的一歲孩子的所思所想,兩歲孩子的畫帶有兩歲孩子的視角,表達的是兩歲孩子獨特的看法和觀點……每個“小畫家”不是在畫他看到的世界,而是在用畫呈現他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因此,繪畫應該成為父母了解孩子、認識孩子的一種方式、一個通道,而不應只關注于是否畫出一個東西、學到了哪種技法等。父母要戒除用成人的觀點來看待孩子的畫畫和孩子的作品,否則,父母不僅會錯失了解、認識孩子的機會,而且還可能會扼殺孩子的繪畫天賦和想象力。


關于孩子繪畫的那些事,父母有必要知道如下幾點:


1) 孩子的畫是用來“聽”而不是用來“看”的。

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專心致志地涂涂畫畫時干涉或打算甚至詢問,不妨等孩子畫完之后或孩子畫煩了停下來再問孩子,“這是什么呀”,聽聽孩子怎么說,對于大一些的孩子(4歲以上的孩子),父母可再問問:“他們在做什么呀”,通過傾聽孩子對所畫內容的描述,來探究孩子的感受。


2) 孩子的畫不是教出來的,是孩子的創造和表達,每個孩子都擁有與生俱來的繪畫能力。


生活中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孩子興致勃勃地舉著自己的畫讓媽媽分享,得到的卻是媽媽的打擊,“這都是些什么呀,亂七八糟的。”一次兩次之后,孩子不僅對繪畫失去興趣,還可能因此變得不自信。


一位媽媽這樣說:“都說孩子是天生會畫畫,可是我家孩子,每次讓他畫畫,他總是說,‘我不會。’拿著筆遲遲不敢下手。再催他,他就一副要哭的樣子。”通過溝通發現,這位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指導孩子畫畫了,比如,自己先給孩子畫一個蘋果,然后讓孩子照著畫出來,甚至還手把手地教孩子畫。等孩子大一些,媽媽會給孩子出命題,如“今天咱們畫根香蕉吧。”導致孩子拿著筆就發憷。說來很可惜,孩子從來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畫過畫,自然地,他對畫畫也就沒有興趣,也不知道該如何去畫。

仔細觀察會發現,一兩歲的孩子拿上筆就能畫,確切地說很果斷、行云流水,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被限制住,那時的父母對待孩子繪畫的態度是,沒有過多期望,而是給他一支筆,讓他隨意畫。而不管孩子畫得如何,我們大都保持鼓勵和欣賞的態度,對孩子說:“畫得真棒/真有意思/真美呀……”相反,孩子越大,父母的要求越多,“貓怎么長得一點兒也不像呀,頭應該是這樣畫的,腳應該怎么怎么畫……”可以想見,孩子對繪畫的熱情會直線下降。


3) 5歲之前不要教孩子畫畫,9歲之后再系統教授孩子繪畫的技法。


所謂畫畫,其實是作畫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運用手的一項活動,這項活動可以從動手能力、手眼協調能力、語言和情感的表達、社會能力等幾方面鍛煉孩子。而越是早地干預孩子畫畫,即越是早地將成人的想法強加給了孩子。


而通過分析不同年齡段孩子繪畫的形象表達方式,研究者發現:5歲之前最好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繪畫。5歲以后,可以尋找比較好的兒童繪畫班,尤其是那種限定少、更多自由的創意班,帶孩子多去體驗各種色彩、工具,接觸不同作品等。


如果可能最好等9歲之后,再系統地教授孩子繪畫的技法。這是由孩子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決定的,過早地教孩子畫畫反而會妨礙孩子創造能力的發展。


9歲之前的孩子,畫的是“自己對事物的感受”,所以,不管他畫得怎么樣,父母要做的不是評價一番或提出建議,而是多傾聽、多贊揚,這樣孩子才會對繪畫產生興趣并逐漸樂于通過圖畫來表達自己。9歲之后的孩子,才會真正追求“畫得像”,即追求寫實,這個時候若孩子仍對繪畫充滿興趣,可對孩子做進一步的系統繪畫技能訓練。


當然,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如果父母仍然不知道如何判斷,該如何引導、支持孩子的畫畫興趣,那么可以了解下,對照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處于哪一個繪畫階段:


涂鴉期(1-3歲)


還記得孩子第一次握筆時的情景嗎?這之前,筆對他來說就是個玩具,只是偶爾地愛紙上留下了印跡,這個變化對孩子來說十分神奇,也讓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他們根本停不下來,墻上、紙上、地上……無一幸免,全都被孩子的畫圖占滿。


仔細對比孩子的涂鴉過程,細心的父母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孩子畫畫更多的是手的運動。從一歲左右以肩為軸帶動肩和手臂的運動,到一歲半左右以手肘為軸心做的左右往返運動(畫出來的圖形是半圓的弧線),到兩歲左右的以手腕為軸心的運動(這時孩子能畫出連續的圓圈了)。這個階段,父母只需給孩子提供環境,讓他自由發揮即好。

到兩歲半左右,孩子的繪畫能力有一大進步,即,孩子的手指功能進一步分化和有力量,孩子能用指尖來抓握筆,而且隨著孩子眼睛追隨手的運動能力的增強,孩子有意控制線條的能力增強了,也就是說孩子能畫有始有終的線段了,這不啻為一個里程碑式的變化。如果說之前孩子的畫是單純的圓圈和線條的話,那么這之后他的畫開始向形象、自然過渡了。


孩子的畫也開始有了內容,并被賦予了特殊意義。這時,如果耐心傾聽,孩子會告訴你他畫了什么,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問,孩子表述的內容會大相徑庭。有的父母會很吃驚,甚至認為孩子在撒謊,殊不知,孩子接觸的事物越多、想象力越豐富,越能更好地對畫面進行解釋和演繹,而且越是多地表達自己,孩子的用詞會越加精準。可見,孩子的畫不僅要“看”,還要認真去“聽”,而繪畫的過程,本身就是孩子不斷創造的過程。


象征期和符號表現期(3-5歲)


所謂象征期兒童畫,就是用符號來表現事物的兒童繪畫作品,用一些象征性符號(如,圓形、三角、方形)等表現對象。

如果說三歲之前,孩子畫畫,是先“豪邁”而隨意地畫出來,然后再賦予畫面意義,那么,三歲之后,孩子畫畫之前會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事先有一定的想法了。可能在大人看來,同樣是畫圓,沒有什么區別,但對孩子卻不同,它不再能單純地是一項“手先行”的運動了,而變成了有象征意義的、“用來表達的”畫。孩子所畫的內容是動態、有故事情節的,這就更要求父母耐心傾聽了哦。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表述出來的內容比畫面更豐富,父母會比較著急,比如看到孩子畫的人物只有頭時,會忍不住指責孩子,“為什么沒有手和腳啊?”并積極地指導孩子加上,千萬不要這么做。

其實,孩子繪畫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拿人物畫來說,三歲左右的寶寶所畫人物是典型的頭部人像,只有一個頭;三歲半左右,人物畫像變成為頭足像,即直接在頭部加上腳;四歲到五歲,寶寶的人物像有了身軀和手;五歲到六歲階段的寶寶,他們所畫的人物開始穿上了衣服,并對服飾有了進一步的修飾。當然,孩子也越來越重視細節,人物的表情動作也越來越豐富。


一些父母反映,“漸漸能看懂這個階段的孩子所畫內容了,通過傾聽孩子講圖畫卻發現,孩子翻來覆去總是那幾件事,不是吃飯,就是打架。怎么回事呀?”這是因為,孩子所畫內容是生活情景的縮寫,只有不斷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如多跟同伴交往、多觀察大自然、多跟他人接觸、多看繪本、多聽故事等,孩子繪畫作品所呈現的內容、孩子表述出來的圖畫情節將變得豐富起來。


圖式期(5-9歲)


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有的父母反映自己能關在屋子里畫上兩三個小時不厭煩,而且他們的畫相比四歲之前要復雜得多。這是因為,隨著經驗的增多,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繪畫圖式,即以一定的平面結構、一定的造型、一定的色彩來反映多維空間,來表達他認識或想象的世界、他眼中的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等,他們的畫有了自己獨特的特點,因此這個孩子的畫也叫做“主觀感覺表現期”。

這個階段孩子繪畫的一大變化就是出現了基線——所有的事物都被有序定放在了一條線上,這與孩子對空間關系的認識能力有關,但又由于孩子對時間的理解還不是很到位,因此一幅畫中可能會同時呈現過去、現在、將來發生的事。這個階段也是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爆發的時期,再加上孩子心理發展的自我中心性和泛靈傾向,因此這個階段孩子的畫往往是現實與想象交織,過去與現在交融,夸張、充滿想象……難怪連繪畫大師畢加索都說孩子的畫難以習得和模仿呢。細心的父母可將孩子的畫作收藏起來,因為每一幅都是難得的“想象力大師”之作。

孩子的畫作是孩子內心世界的表達,因此,父母可多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進一步擴大知識面,唯有此,孩子的繪畫作品才會不枯燥乏味,才能豐富多彩。


有的媽媽問:“現在讓孩子照著東西畫可以嗎?”最好不要如此,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畫的是仍是心里想的,而不是現實中的。


還有的媽媽反映自家孩子特別喜歡畫動畫片里的鎧甲勇士,每天可以畫四五張,是否合適?這跟孩子心理特點有關,他們畫的都是印象深刻的東西,可以想見,一方面孩子對鎧甲勇士十分感興趣,另一方面,父母需要反思是否給孩子看的電視太多了,不妨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活動,將他對電視的興趣轉移到更有益的事物上去。


視覺寫實期(9-15歲)


很多父母問:“怎么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繪畫天賦?”9歲之前不宜作為衡量的標準,而應該在9-15歲這個年齡段來判斷,若是這個時期的孩子仍然十分喜歡繪畫,那么父母可以斷定孩子在這方面是有天賦的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繪畫有一大轉折——孩子追求“畫得真實”。如果說之前的兒童畫大都是隨“心”所做的話,孩子畫的是自己的內心,并不太關心畫得好壞;現在的他們,則會帶著批判的眼光看自己的畫,他們開始關注眼睛所看到的真實世界,并試圖想要將它們畫在紙上。


成長公社 2015-08-23 08:54:19

[新一篇] 關天茶舍 文化是為人類服務,而不是人類為文化服務

[舊一篇] 媽媽自制的金黃蓬松油條,寶寶可以吃健康早餐啦!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