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題
2005年6月11日,高考后的第三天,我收到了一條短信——“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上輩子殺人,這輩子教語文。”發送短信的正是一個“上輩子殺人”的老同學。我有理由相信編寫這則短信的人肯定是位語文老師,而且還應該是位曾經深愛過語文而又被它深深“傷害”過的同志。短信不免夸張,但至少反映了相當一部分語文老師“迷惘”、“困惑”、“尷尬”、“痛苦”的真實處境。為什么引領人們去感受“真、善、美”的語文卻沒能給語文老師帶來欣慰與快樂呢?我一直都很固執地認為語文教學所恪守的“真”,主要應該表現為指導學習者用得當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也只有在此基礎上所進行的語文學習才能真正體悟“善”,發現“美”。那么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是否做到了這點呢?下面我想通過透視高考語文閱讀的某些“失真”現象,結合日常的課堂教學來談談自己的點滴思考。
透視一:思維訓練失真
鑒賞文學作品是一種積極的審美活動,主體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躍是根本的要求。而雕琢矯情的文句,言語陌生化程度一般都比較高,學生往往會被外在的“美”所震懾而導致主體精神活動處于迷茫狀態,不能真正走進文本中去與作者對話,這樣勢必造成閱讀思維的“弱智化”傾向——學生可以整體粗略把握,但解讀無法深入或展開。于是,學生在應答時也只能說一些套話、空話。而這樣的閱讀考查還會引發學生寫作上的嘩眾取寵之風。這種風氣在近幾年的某些高考滿分作文中也時有發現,當我們把一些乍讀感覺不錯的作文那華美的語言外衣扒掉,便會發現在一排排整句之后,在一個個看似生動的比喻之后,在一段段的引語之后,隱藏著的是或空洞或幼稚甚至還有謬誤。
思維的弱智化還表現在命題上。命題者為了不使自己的題目因說不清而引發爭議,就先在文本中找到可以作為答案的信息點,然后圍繞它再設計問題。比如,2005年浙江卷第19題,作者認為“生而為人,我們不可能拒絕人群”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人群是欲望的集結,而我們無法泯滅欲望。或:人總在人群里尋找道路、回聲、利潤、表情。而這個答案就是對閱讀材料中“人,在人群里行走尋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說話尋找他的回聲……人群是欲望的集結,是欲望的洪流。一個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內心里涌動的不可能不是欲望……”這段文字的某種組裝。這固然是一種答法,但除此外就不允許另有個性、創造性的答法了嗎?試問,這跟我們一直批判的那種在課堂教學中總想把學生引向自己預設的答案的老師又有何區別呢?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我們的學生心里一個勁地揣摩著命題人的意圖和評卷者的喜好,哪里還有什么思想的火花呢!閱讀過程中“自我”的喪失,就是最典型的弱智化傾向。于是乎一些善于尋找規律、提煉技巧的應試指導獵手們就發明了諸如“按圖索驥法”“尋章摘句法”……但我不知道這樣的解答題目有多少思維密度和思想含量。倘若如此,那命題者的目的又何在呢?難道說是為了顯示自己高超的技巧就不動聲色地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力,輕而易舉地扼殺了人們的批判精神和創造活力?!這種急功近利、淺嘗輒止的命題方式也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方式和習慣。
透視二:考試評價失真
據統計,每年高考18分的現代文閱讀題,平均得分只有8~9分,也就是說大多數學生是不合格的。深究其中原因,最為關鍵的便是考試評價失真。高考閱讀所提供的參考答案都是分點的,評分的方法即“踩點給分”。我認為這有悖于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我們主張閱讀的個性化,其中就應該包括解讀角度的個性化、答案的多樣化。答題無須面面俱到,只要能抓住主要一點說深說透,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能自圓其說即可,不應該有對錯之別(除非整個是非顛倒)。錢鐘書先生說:“側出其言,傍通其情,觸類以感,充類以盡。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讀者于書,隨心施為。所謂公認準確之讀法,初無其事。讀書乃自由操業。”然而,我們的考試評價,偏偏還要“踩點給分”。如果“點”真能踩得準的還好,可有些所謂的參考答案給出的“點”真還有點莫名其妙。比如,2005年浙江卷的第20題的第二問:“文章列舉這些人物有何作用?”答:“作用:(1)表明了偉大的靈魂和精神創造是如何產生的,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2)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其實只要答出第一點即可得分了,因為第二點純屬空洞的術語、套語。再者,“說服力”和“感染力”是屬于兩個交叉概念,答全了兩點反有重復啰嗦之嫌。
再者,就是題目的分值設計不夠合理,一個題目分值最高才6分,如此小的分值很難準確地區分優劣。我們在評卷中經常會碰到很尷尬的事情,兩個學生的答案差不多,但存在明顯分差。這是因為閱卷時給的都是比較分,一松一緊就有可能相差2分,而這2分相對于本就不高的分值來說確實是不公平的。我想要改變這不公平的現象,就應該減少題量,增加分值,盡量杜絕因趕時間而只找關鍵詞不看句子表達、句意邏輯這樣的非正常評分情況的發生。這樣的情況在每年的高考評卷中屢見不鮮,當評卷老師每天要面對一千多份卷子時,在高強度的機械勞動中,大腦容易疲勞,所以到最后基本上就是跟著感覺走了,感覺在哪里?就在那幾個關鍵詞。于是乎,老師和學生為了應試,紛紛探究如何抓準關鍵詞,閱讀的快樂也就蕩然無存了。因此,在應試閱讀中,要想做到“真”似乎是一件很浪漫奢侈的事。因為有一個緊箍咒——“標準答案”總是形匿(按:所謂“形匿”本文是指:在目前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幾乎所有教師都不吝在學生前表態“不唯標準答案”,以標榜自己對創新教學的追求)神不離地扣在你的頭頂上。
透視三:課堂教學失真
這些年來“人文”一直是人們重點關注和探討的熱門話題之一。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欣欣然地打開窗把這股“人文”的春風迎進來。一時間,“對話式教學”“自主、合作、探究”“研究性學習”等等新的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某些應運而生的新的教學模式的確能體現“以生為本”的思想,讓一部分學生能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課堂的沉默給打破了,課堂熱鬧了。但同時也出現了語文課堂“卡拉化”,小組討論“形式化”等“母語教育迷失,語文本體淪喪”的現象。這樣,課程資源的泛化,教學方法的泛化,重口語表達、輕筆頭落實,思維訓練不明確、表達要求不嚴格等等,都給學生將來語文素養的提高埋下了隱患。我們的閱讀教學應該幫助學生成為真正會讀書的人,而不是閱讀的機器。但是,考試評價是我們每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必須面對的現實,它畢竟關系著大部分學生的前途命運。所以,我們在努力實踐“人文精神”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為高考積累一些、落實一些。有人無奈地戲稱這是“一科兩制”或“帶著鐐銬跳舞”。
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訓練學生準確的語言表達,提高學生深刻的思維品質等等,這些都應該成為語文課教學的主要任務,應該讓它們落實到每次教學活動中去。通過對平時教學的反思,我認為關鍵是在高一、高二時要保證課堂閱讀的時間和規范表達。高三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閱讀的另一個原因就在我們平時的課堂閱讀教學沒有落到實處。反思一下我們的課堂“對話”,我們會發現其中有很多都是“廢話”,對于學生在表達時出現的語言的貧乏和思維的混亂,我們很多老師沒能及時加以指導。平時課堂重口語表達,書面表達訓練也只在寫作訓練時略有涉及。殊不知書面表達的要求要比口語嚴格得多,許多句子在口語里可以不計較是否有語病,但一旦轉化為書面語便要字斟句酌。所以,很多學生一到高三面對語用題、語病題、閱讀表達題就犯難,大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恨。所以,從高一開始,我們就應該在閱讀教學中強調寫正每個字、寫對每句話、寫好每段文的重要性,在閱讀教學中強化語言訓練的意識,踏踏實實地還語文學習以“本真”。
結語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我想對于閱讀教學來說,“真教育”就是在教學中給學生以真正閱讀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以真正閱讀的權利,在一定的范圍內尊重學生的閱讀選擇,盡可能地滿足學生不同的個性需求,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一個博覽群書、思想自由馳騁的環境。當某一天社會各界都共同為語文教學創造一個“綠色生態”的學習環境時,在我們呼喚語文教育“人文關懷”的同時,也能給我們語文教育以“生態關懷”,那時,我們的語文老師也許就不再會有“吃力不討好”的悲情了,讓語文的教與學成為一種快樂的享受將不再是奢侈的夢想。相信那時的語文教學會和大家一起分享“講真話、寫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幸福與成功。
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45~46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蔡瑞琛20072007
蔡瑞琛,浙江省瑞安中學。325200
作者: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45~46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蔡瑞琛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