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隨想錄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我不是詩人,不是散文家,更不是哲學家。然而,在我看來,母語教育和母語課程教材改革就是一首最美妙動人的詩,其中蘊含著豐富而深邃的哲理。我想,只要樸樸實實地把關于語文教育的獨自的感受“傾吐”出來,即使只是“碎片”、“零料”,也能讓人們領略到一點母語教育和母語課程教材改革歷程中的詩意和哲理。
  追問“起點”
  一個不愛母語的教師,必定教不好母語;一個不愛母語的教材編者,永遠也編不出好的母語教材。
  自幼讀書塾始,母語便為我奠基,伴我成長,鑄我理想,成就我的事業,在我的生命中它如影隨形,與我結下不解之緣。
  在母語中覺醒,在母語中感動,在母語中陶醉,這使我一次又一次地堅定著自己的教育信仰,也使我的每一天都生活在對母語教育價值的執著追求中。
  在諸多教學科目中,語文學科歷來是非最多、爭論最多、曲折最多,左也不是、右也不行,進亦憂、退亦愁,甚至目不識丁的人都可以對語文“說三道四”,可以對語文教師和語文教學評頭品足。
  批評是必要的,語文教育的確存在不少弊端。然而,單純的批評是永遠不能奏效的。語文教育要得到發展,重在改革和建設。而改革與建設的戰略,首要的是回眸總結我國千年,特別是設課百年,無數語文教育前輩、志士仁人的經驗以及各種有益的實驗,把老祖宗留下的行之有效且至今仍有活力的傳統語文教育經驗繼承下來;同時登高望遠,從全球化的視野,以“拿來主義”的勇氣,汲取國外一切可以充實我國母語教育的先進理念、策略和經驗。其次,必須在中外比較中加強理論研究,從中探求不同地域、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不同政治體制、不同經濟文化水平的國家和民族的母語教育的共同規律和不同特點。力求做到:既有立足本土的立場,又有借鑒國際的情懷;既要“東張西望”,又要腳踏實地;既堅持科學的實驗探索,又注重扎實的理論提升;既在繼承的基礎上求創新,又在創新的過程中求發展。
  建設母語,就要熱愛母語,呵護母語,就要發展母語教育,提升母語的地位和擴大它的影響。我一生愛戀母語,親近母語,探究母語,弘揚母語,鐘情于母語教育。我曾說:人一生一般只能做一兩件大事。我孜孜矻矻數十年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學習與研究母語和母語教育,建設母語課程教材。
  更新理念豐滿羽翼
  在語文教育中,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共同體,語文課程文化只有借助語言才能表達出來;學習者也只有在語言研習的過程中才能感受、涵泳語言文化之美,獲得文化熏陶。于是,我們便得出這樣的命題:研究語言就是研究文化。
  母語教育、母語課程教材建設的根本目的,正是更好地弘揚祖國的文化、人類的文化。所有母語課程教材改革者都必須直面母語課程教材的文化價值,致力于加強民族優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創造和發展。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符號系統,它反映了一個民族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方式,蘊含著民族精神的深厚積淀;它是維系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心理紐帶,是民族生命的組成部分。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視母語僅僅為工具,這一觀念在我的教學及理論研究中可謂根深蒂固。改革者往往會執著地堅持自己的信念,因而我常常對此“自以為是”,原則問題上一著一步不讓;然而改革者又必須與時俱進。與時俱進,完全不同于盲目追風,就如鳥類不斷脫毛才能羽翼豐滿一樣。因此,我常常“三省吾身”,又常常勇于“自以為非”。二十多年的語文教材改革、發展,或許取得了某些進步,事業“有成”,其原因之一是,我力求達到“自以為是”與“自以為非”的統一。
  教材編寫始終受著教育思想、理念的制約。理念的更新和深化是推進教材改革的關鍵。中外教材編寫史已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若干年來,我國內地的圈內外人士在語文教育的討論中,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揭示了語文教學和教材不同程度存在的問題,比如在教學中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淡化人文精神,片面追求語文知識系統的完整性;有些教材連點成線,有上百乃至幾百個知識點。這樣,作為有機整體的血肉豐滿的一篇篇課文,被肢解為一個個機械零件,學生只能到“知識樹”上去摘下果子,再裝進自己的“罐子”里。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根子在哪里?“百仞之松,本傷于下,而末槁于上”。顯然,除了應試教育的影響之外,就是因為既往的課堂教學、教材編寫以及大綱的制定,都不同程度地置于“學科本位”、“課堂中心”等等舊教育理念的直接支配之下。因此,教材編寫要創新,首要的便是更新理念。
  21世紀初國標實驗教科書的編寫過程,實質上就是提升、更新教育理念的過程。編者要向自己舊有的經驗、舊有的價值觀挑戰;要超越自我,努力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并建構科學的教材體系和呈現方式。可以說,轉這個“彎子”,要經歷長時間的“痛苦”的思索,乃至要有“自以為非”的勇氣。正是在這樣的“痛苦”中,逐步形成了多種版本的語文實驗教科書編寫的一些基本理念。這些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的發展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注重知、情、意、行的結合,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這些理念也是實驗教科書的靈魂及理論支柱,它使教材的中心價值發生了根本轉移。因為它注重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并以此為出發點,構建新的語文綜合實踐系統;它扭轉了舊的語文教育觀、教學觀和教材觀;它繼承了民族語文的優良傳統,又充滿時代氣息和改革銳氣。
  更新理念當然是痛苦的,但每個堅定的改革者都必須有甘受痛苦的心態和思想準備,要把觀念更新看作提高教材質量的強大動力。排除一次干擾,就會前進一步,就能跨上一個新臺階。改革的過程猶如鳥兒脫毛的過程,每個改革者都要不斷脫去舊毛,才能長出新羽。倘能如此,必然會飛得更高更遠。脫毛是痛苦的,但也只有在脫毛中才能獲得新生。在致力于母語教材編寫的改革中,我甘愿享受痛苦,在“脫毛”嬗變中獲得新生。
  為漢語文教育開窗
  一說起母語教育借鑒外國,有人常常會聯想到“搬”,并諄諄告誡:“千萬不能照搬外國。”這個提醒有必要,很重要,但也反映了有的人對學外國存有一種“杞憂”心態。機械模仿實屬大忌。然而,對“搬”不可籠統地反對,不可絕對化,關鍵在于“為什么要搬”、“搬什么”、“怎么搬”。外國的東西未必都好,毒品不可“搬”,洋垃圾不能“搬”;財富、知識、智慧,包括母語教育經驗,未必都是“中華牌”的最好,其實,中外各有長短。我之長,當然要弘揚;我之短,可以用他人之長來補。這樣,我們的知識會更扎實,經驗會更豐富,智慧才能更有靈性。
  G31S304.JPG
  我以為,“搬”是前提,為我所用是目的,以我為主是原則,鑒而用之是途徑。
  事實上,中國語文課程從清末廢科舉興學堂開始,便引進西方課程。1904年我國語文設科的第一套課本即有外國學者介入。百余年來,以杜威為代表的西方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一定意義上推動了我國語文教育的現代化追求,而我國眾多的語文教育家在語文教育探索之路上,總是把繼承我國傳統教育的精華與吸收國外先進教育理念的“他山之石”結合起來,使那些對我有用的“舶來品”本土化。建國后,眾多外國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源源而來,學習國外語文教育的思想理念和經驗,從總體上促進了我國包括語文課程教材在內的母語教育的發展。語文教育需要打開窗口,讓真正對我們有用的東西進入我們的視野,為我所用。
  世紀之交的十多年間,我們先后與國內外109個單位的200多位學者合作研究中國百年和當代世界40多個國家、地區的母語課程教材,先后撰寫母語教材研究著作17卷,凡800余萬字,目的也是盡其所能,為我國母語教材的建設打開一扇扇千姿百態的窗口,展示出五彩斑斕的世界母語課程教材的文化長廊。從而以開放的心態,站在母語教育國際化、全球化、現代化的制高點上,登高望遠,力求使我國的母語課程教材建設在國際視野與本土情懷統一的新起點上有突破性進展。
  為漢語文教育開窗,這并不是權宜之計,乃是我國母語教育、母語課程教材建設的戰略目標和適應當前國際潮流的時代要求。
  G31S305.JPG
  鑄就語文教育“鏈”
  有人質疑:“你提出語文教育‘鏈’,是不是意味著要把語文肢解?”這其實是誤解。天地之間,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有規律的、有序的。語文概莫能外。
  所謂語文教育“鏈”,是指從宏觀與微觀的結合上相對客觀地反映語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內部規律,揭示語文各要素之間的邏輯聯系及其體系建構的基本原理。肢解語文是荒唐的,否定語文教育的規律性是愚昧的。提出語文教育“鏈”,就是試圖探索語文學科的科學的序,揭示語文內部的各要素間的構成關系。
  我所提出的語文教育“鏈”,其主要內涵是:語文知識是基礎,通過歷練轉化為技能;技能熟練后定型化,形成習慣,獲得方法;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和養成習慣、獲得方法的過程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使語言與思維同步發展,形成語感、文感、情感,逐步達到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目標。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猶如語文教育大廈的墻基,必須夯得扎扎實實。要提倡書要仔仔細細讀,字要認認真真寫,一絲不茍,一字不忽。當今社會和語文教育發展過程中,語文“雙基”的核心內容更加豐富了,比如語文知識,包括了靜態的知識和動態的知識,其范疇擴大了,其內容涵蓋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語文技能除了傳統的讀寫聽說外,還可以包括思維能力、視聽能力、展示能力等。語文“雙基”始終是語文教育的基礎。
  要獲得這些知識和技能,毋庸諱言,需要經過嚴格而科學的訓練,但這種訓練并不是既往的單純機械操練,它與生活、語境、情境緊密結合,重在應用,重在探究,重在發展思考力和創造力,它融入了語文教學的全程和各個環節,這不僅讓語文站了起來,更讓它“活”了起來。
  語文課是兼具工具性與思想性(含人文思想、哲學思想、科學思想等)的學科。要使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和提高語文技能的過程中,同時提高思想道德素養,發展情智,關鍵是達成教材的選文和讀寫聽說內容的優化。只要文本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先進而深邃的思想,教師又能自覺地在讀寫聽說等語文能力訓練過程中有目的地、持之以恒地“滲透”思想道德品質教育,注意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文化觀,培養他們具有熱愛祖國、關注科學、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合作和諧、保護生態等方面的意識,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達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標。
  良好的語文習慣的養成和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把握以及學習興趣、動機的培育,是語言、思維能力發展定型化的結果。它們是語文素養的至為重要的部分,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領域達到終身發展的必要保證和重要條件。
  鑄就語文教育“鏈”,構建語文教育的科學體系和理論框架是艱巨的語文教育工程。作為一種探索,一項研究課題,我認為它應當受到關注。
  教師是教者,也是編者
  傳統語文教科書往往重視學習的結果,或者僅僅把課本看作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的范例,甚至把教材定位于學習語言知識和語法規范的“公式”。它追求的主要是知識價值。實際上語文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習過程,是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情感態度、思維能力、探索精神和學習方式,是在綜合的學習活動中逐步掌握的語文規律。它們是語文學習追求的更高目標。有鑒于此,我們不能把語文教材僅僅看成是“語文教學之本”,確切地說,教材是“幫助學生自主學習之本”,“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之本”,“促進學生創造性學習之本”。它是引領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獨立思考的“路標”,是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自我構建的“催化劑”。
  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非忽視和削弱教師的作用。相反,要提高教師自身的責任感。我總覺得,教師不應僅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應該是不可或缺的教材編者。歷來用語文教科書教學生學,是語文教師的本職,其實只要是成熟的語文教師,往往都能引導學生自己去學會用教科書學,把教本轉化為讀本、學本。而更高層次的學者型教師,他們還能在用教科書教和教學生學會用教科書學的過程中,和學生一起用慧眼去鑒別教科書的編寫水平,判斷教科書內容和體系的適切性,評價教科書的優劣長短,甚至指陳教科書中的白璧微瑕,并提出種種修改教材的意見和建議。這些建議有的是一字一個標點的推敲,有的撰寫成論文,提出獨到的見地。
  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成千上萬的教師眼盯著課本,天天都在評價、修改教材。這些教師在盡了教書育人的職責的同時,又盡了提高、完善教材的職責。新教材好不好,最有發言權的還是教師和學生。不管你把教材的優勢、特點如何說得天花亂墜,課堂教學終究是試金石。教材是否符合時代發展方向,體系是否適合學生心理發展規律,設計能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只要到課堂上一檢驗,就涇渭分明了。因此,可以這樣說,每位教師都是教材編者,都是為教材建設作貢獻的“無名英雄”,都是教材改革的積極參與者和專家。教材建設作為一項塑人的系統工程,特別需要廣大教師在實驗、研討、評價、修訂過程中具有參與意識。正是這種意識,我雖為教師,卻并沒有把自己當成教材建設的局外人。
  教材編寫,說到底是塑人的事業,是功德無量的千秋大業。每位教材編者都必須把促進人的發展作為自己的第一境界、最高境界。幾十年來我不只是用手和筆在編寫教材,而是懷著對莘莘學子的愛,用赤熱的心和沸騰的血在鑄造一座座母語教材大廈。我和我的同仁們常說的一句箴言是:手中有筆,目中有人。
  不妨做做廚師和琴師
  教材體系科學簡明、合理合度,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中國語文教材體系從純文選發展到多項子系統整合,是一大進步,但進步中也暗含著失之繁瑣的隱患。要構建母語教材的科學體系,必須加強統整,削枝強干,壓縮體積,化繁為簡,輕裝上陣。
  體系問題看似形式問題、策略問題,實則為理念問題、編寫認知問題。我在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文字“五說語文教育觀”,對語文的多元目標、繁雜內容進行了嘗試性梳理,初步厘清了多重語文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當然未必很科學,也談不上完善。但我力圖把研究的重點瞄準體系的“整合”,因為母語教材的“統整”,已是世界各國母語教材編者共同面臨的課題。
  整合是一種藝術,需要精心研究語文和語文教育的規律,科學分析各種語文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君臣佐使”各有位置。語文教材包羅萬象,酷似微型的百科全書,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譯,語、修、邏、文、思,越來越復雜了。假如不合成,各自為政,各自封閉,互不相通,互不融合,教材就不會有特色了。“合成”好比燒一個菜,編者要把菜料、醬油、醋、味精、蔥姜先準備好,然后再加以“合成”。這種“合成”是有高下之分的,名廚師的“合成”和普通廚師的“合成”就很不一樣。“合成”又如演奏交響樂,許多樂器一同鳴奏,都能和諧、協調,聽起來旋律優美。成熟的教材編者,就像是技藝高超的廚師和樂師。我運用這兩個比喻,試圖概括語文教材元素合成的基本理念和價值,顯示了“分之系列清楚,合之互相為用”的特點。當然,“合成”只是一種形式,是否有最佳形式,還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用教科書把學生引進思考的王國
  歷來語文教學使用課本有兩種狀況:一種是照本宣科,把書教死;另一種是善于引導學生自己使用教科書,把教科書用活。因此,修煉教學引導的藝術,也就成為教師成功的關鍵。
  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思維能力參差,個性特點不同,心理狀態不一。然而,他們的內心深處都蘊藏著充足的思維能。
  教師是學生心理奧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又是學生思維能的辛勤開發者。
  在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是深層次的智力開發。它的價值不亞于開發一座金礦。成熟的語文教師,都會考慮充分融會課本內容,把握學習目標,運用自己的教學藝術,在讀寫聽說訓練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把學生引進“積極思考的王國”。
  一般來說,在課堂上,只會有不善于啟發引導的教師,不會有不愿思考或不能思考的學生。
  樂思方有思泉涌。樂思,猶如童話中的魔杖,觸及之處,智慧之花燦然開放。
  教師要想啟動學生的思維機器,必須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巧妙安排每一個教學環節,從而使學生始終有新鮮感、新奇感、追求感。為此,可設懸置疑,層層激思;可故擬相反答案,預設思維岔道;可投石激水,引起爭論;可把學生帶入特定情境,觸景生思;也可別出心裁,策劃智力游戲,引逗思維的樂趣,這些是我的經驗之談,也是我進行的理論歸納。
  總之,要使學生感到,積極思維的確是一種需要,一種趣味,一種享受。
  課堂上五十雙眼睛就是一個個教學信息窗口。學生的眼神意態,就是無聲的教學反饋:有的透出自信,有的含著怯懦;有的表露強烈的表達欲,不吐不快;有的顯得胸有成竹,不屑一談;有的鎖眉沉思,有的茫然淡漠;有的表示心領神會,有的則百思不解……
  教師“引”的藝術是否到達最佳點,能不能使思維反應慢的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這是一塊試金石。
  每個班級總有少數學生的思維能呈潛藏狀態,他們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有待開墾的“處女地”。教師啟發調動學生思維時,往往在他們身上“卡殼”。因此,要善于用睿智的目光,去發現他們一絲一毫的表達欲望,愛護他們一閃一爍的思考,點亮他們一星一點的思維火花,即使一時“啟而不發”、“調而不動”,也要耐心地等待。“等他60秒”,是藝術,是對學生思維積極性、自尊心的保護。在60個“嘀嗒”中,學生思維的火花最終會燃燒成絢麗的彩霞。
  思維的淺表性和直線性,是一些學生的明顯弱點。教師宜設法引導他們主動探求:或生疑興波,從無疑處生疑;或由此及彼,啟迪聯想;或藏答于問,曲“問”通幽,向深處開掘。
  高明的畫家會在畫面上留下耐人尋味的空白,出色的樂師常把聽眾引入“無聲勝有聲”的境界,有經驗的教師往往給學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所謂的畫留空白,課留“思地”。
  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天天都在訓練學生的語言和思維,也天天在修煉著自我。教師把學生引進了“積極思考的王國”,也使自身進入美不勝收的“教學藝術的王國”。只有這樣,教科書的使用才能“活”起來。
  50平方米的教室,空間是有限的;45分鐘一堂課,時間也是有限的。教師應當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運用自己活用教科書的教學藝術,去發展學生無限的思考力。
  讓創造思維的火花燃燒起來
  十多年對中外母語教育和母語教材的比較研究,我清晰地看到一個重要軌跡:創造力的培養是各國母語教育發展的總趨勢,創造性教育是各國母語教育的主旋律。我們要走出“贏在起點,輸在終點”的困境,必須重視運用教科書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心理學實驗證明,除了智力上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每個學生內心深處都深藏著創造思維的潛能。
  一個成熟的教師,一名優秀的編者,往往會運用自己的教學藝術和創新設計,積極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用心去點燃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
  創造思維并非深不可測的大海,亦非高不可攀的峰巔。它是在已知的基礎上求未知,在繼承的基礎上求創新,在變革的過程中求突破。其基本特征是求新,求異,求變,求活。
  創造思維的基礎是豐富的知識積累,而知識的運用是關鍵。多讀書,讀名著名篇,這是積累的重要途徑,但在讀中更須多體悟、多思考、多應用。要使學生懂得不能只滿足于“繼承”性的讀書,而要在閱讀實踐中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有創意的看法,不滿足于只有一個所謂的“正確答案”。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同一問題,站在不同側面,處于不同心理,選取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思路,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只有擺脫預設“唯一”答案的這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的禁錮,才能爆出燦爛的創造思維的火花。
  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復雜的多維的綜合體。語文教學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具有廣闊的空間和得天獨厚的優勢。語文教師必須也必然要在教室的有限空間里,在課堂的有限時間內,運用教科書啟迪學生積極地想,合理地想,全面地想,辯證地想,從而打開他們創造思維的門扉。
  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的創造思維、非凡的靈感,往往產生于極其細小的一閃念、極為普通的一瞬間。教師要特別留意這“一閃念”和“一瞬間”。在引導學生讀寫聽說的過程中,要善于察言觀色,透過學生的一言一行、一姿一容,把握學生的情緒和心理變化,相準“稍縱即逝的瞬間”,發現學生創造思維的嫩芽,排除堵塞思路的障礙。
  亞里斯多德說,思維是從驚奇開始的。教師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必須使學生始終有新鮮感、新奇感和追求感,讓他們把積極思維、突發奇想、標新立異、刻意創新作為一種需要,一種追求,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創造思維絕非貝多芬、莎士比亞、瓦特、愛迪生這些偉人的專利。我相信,任何人哪怕是最平凡的人都具備創造思維的潛質,處在創造思維萌發時期的青少年尤其如此。
  如果我們能把教科書編活、教活、學活,必然能使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燃燒起來。
  路,在自己腳下
  我主持的教材編寫組與課題研究組,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又協調和諧的合作群體,它包括編者、出版家、教授學者和中小學師生所形成的四個圈圈。圈內的每個成員,都忠誠、敬業、積極、樂于奉獻,他們時時給我勇氣和力量。我仿佛每天都生活在一個溫馨甜美的大家庭里。一位百里之外的農村教師用籃子拎來了100只雞蛋,說送來的是使用教材的孩子們的100顆亮晶晶的童心;實驗區教師寄來4000份使用教材的調查研究資料和完善教材的建議,凝聚了一線教師的智慧和情結;國內眾多高校的教授為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問題,經常與我開“電話會議”,反復切磋,為我排難解疑;一些高層課程教材專家,包括國家課程標準研制組的專家,用先進的理念、科學的思想,提升了我的著作、教材、課題成果的價值和水平。在我患疾住院的108天里,教材編寫組的主要編委不僅每天來醫院看護,關心,而且堅守崗位,保證編寫、研究的“機器”照常順利運轉……面對這些,我怎么能不為之動容?可以肯定,沒有集體智慧,沒有群體的合作,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課程教材改革和課題研究的累累碩果。
  有人說:“改革了一輩子,怎么始終走不出一個大圓圈?”我以為,如果人生真是一個大圓圈的話,圓上的每個點既是起點,也是終點;而每個終點,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所以越有成就,越難前行,成就最大的時候,也最易潛伏固步自封的隱患。而前進中最困難的時候,往往也是最有希望的時候。因而,不斷自我超越是走得更遠、飛得更高的關鍵,也是超越他人和超越自我的重要前提。許多人不理解:“洪宗禮已經獲得了可以說中學教師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而且年逾古稀,為什么還要做‘拼命三郎’?還有年輕時演肖繼業那樣的激情?”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事業永駐,為自己鐘愛的母語教育事業奮斗到生命盡頭,才是我的幸福與快樂。生命有限,事業無限,人總是有終點的,但事業永無止境,為事業而不輟勞苦,不懈奮斗,就能加大生命的容量,成為事業上的“高壽者”。所以,我天天都在走路,有時則在跑步。我所追求的已不是生理上的高齡,而是事業上的“長壽”。
  改革是艱難的,改革者又是幸福的;改革之路是崎嶇坎坷的,改革的道路上又是開滿鮮花的。
  有些青年教師、青年學者常問:改革難,路在哪兒?
  ——路,在自己的腳下。

人民教育京50~55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洪宗禮20082008
作者:人民教育京50~55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洪宗禮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0:53:46

[新一篇] 語文教育“發現學習”教學模式研究

[舊一篇] 語文是一道詩意的風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