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難的成因及對策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013(2006)04-0046-04
  高校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自主創新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知識創新的重要主體之一,也是技術創新的重要源泉。科學知識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屬于“公共產品”,它也是技術發展的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十五”期間,高校作為第一承担單位承担973計劃項目共85項,占立項總數的54.5%。承担的863計劃項目數和經費額始終保持在全國總數的40%左右。“十五”前4年,全國高校共承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8921項,占立項總數的77.9%;承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56項,占立項總數的56.2%;承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393項,占立項總數的63.3%;獲準建立創新研究團隊42項,占立項總數的52.5%。“十五”期間,全國高校累計承担各類課題61.9萬項,爭取科技活動經費1300多億元,年均遞增18.5%[1]。
  高校作為中國科技界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其科技成果特別是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已在中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04年底,全國高校擁有專利2.2萬件,其中發明專利1.2萬件。截至2004年底,全國高校共創辦了2355家科技企業,凈資產501.89億元。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806.78億元,利潤46.05億元,上繳稅金38.48億元,上交學校8.25億元[1]。截至2005年底,共獲得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250項,獲得國家資助超過1.7億元,經推廣和轉化的各類鑒定成果逾500項,推廣和示范面積超過幾十萬公頃,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幾十億元[2]。這些科研項目的完成和科技成果的推廣,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高校科研成果中可轉化的仍屬少數。據統計,高校所鑒定成果中,至少有30%屬低水平的重復研究[3]。一些高水平的成果,有相當一部分尚屬實驗室技術,還需進行中試,才能進行規模化的工業生產。有些成果雖然本身成熟了,但由于缺乏配套技術,在實踐中還是難以轉化。某省高校2005年的1059項課題中,能形成成果的僅351項,成果中具備轉化條件的僅49項。高校每年的科技成果轉化后,能產生經濟效益的大約只有9%。在某醫科大學10年間所取得的282項科技成果中,產生經濟效益的僅有14項,占5%[3]。此外,可轉化成果中能夠產業化的較少。由于高校科研本身與市場結合緊密度不夠,科研項目在立項時,并沒有充分考慮市場需求,造成科研項目中形成的成果中可產業化的極少。因此,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制約因素,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制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原因
  1.與市場結合度低
  選題不考慮市場需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高校科研人員自身特點和項目立項兩方面原因造成了科研選題考慮市場需求少。
  (1)高校研究人員自身特點。由于高校用人制度的僵化,絕大部分高校研究人員都是象牙塔的產物,本科、碩士和博士一路讀上來,然后留校任教,從事科研工作。尤其是多數學校的多數老師都是本校畢業生[4],雖然理論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延續性,但缺乏對社會和對市場的了解,這必將造成研究思路受限,選題時缺乏對市場需求的考慮。
  加之高校研究人員的思維習慣,重理論研究,輕應用研究,重跟蹤國外研究,輕國內產業研究。由于缺乏在第一線工作的經驗,對產業化沒有深入認識,對一些理論并不精深、但產業前景很好的項目不屑一顧,習慣于紙上談兵,不愿深入企業解決產業化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高校研究人員自身的思維習慣嚴重約束了高校成果轉化率的提高。
  (2)項目立項的不足。縱向課題項目中,重大專項和攻關項目等都是經過了大量項目搜集和論證確定下來的,充分考慮了市場需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但大部分一般項目,在項目指南中往往缺乏針對性,沒有規定明確的商業應用,造成了立項時選題的不足。
  橫向課題一般有很強的針對性,是由企業直接出資資助的。企業之所以采取與高校聯合研發,其目的是要降低研發成本,快速實現利潤。這部分課題成功率較高,但有時也會因為企業不愿承担過高風險而中途撤資等問題。
  (3)結題不考慮市場接受程度。一個項目完成后,一般以論文等形式作為結題依據,某些項目還需進一步開展研究,由于資金問題或學術價值或開發難度大等原因,項目只能草草結題,造成前功盡棄的結果。
  一方面企業不愿冒風險采用新技術,另一方面高校為企業服務意識淡薄,其成果不完善不配套,與企業需求存在差距,在推動行業和企業的技術進步中還沒有起到應用的作用。這勢必造成結題產生的成果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市場認可度低。
  2.投入不足
  (1)科研經費投入不足。中國歷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率最高的年份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為1.23%,但與中國有關法規規定的1.5%還有差距[2]。投入不足直接影響到科研成果本身的質量,先天不足的科技成果,其轉化率自然低下。
  (2)成果轉化投入比例過低。知識創新的主體是高校,技術創新的主體是企業,知識創新的現實意義還在于為技術創新服務。高校的科技成果要被企業所應用,被市場所接受,還需要大量成果轉化資金的投入。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和工業化生產三個階段的資金投入比例為1:10:100,轉化成果的投入通常比研究成果的投入還要多,而中國為1:0.1:100,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比例明顯過低[5]。成果轉化投入的不足,加劇了成果轉化率低這一現象。
  (3)投融資體系不健全。目前,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很多,很多有識之士都想對科研進行投入,將科技成果產品化,推向市場,但由于投融資體系不健全,導致社會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探索建立一個完善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風險投資體系,這對從根本上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加速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化,無疑是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3.知識擴散機制不健全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知識的生產者,企業是知識的接受者。知識擴散是知識相互擴散、相互集成的過程[6]。成果轉化實際上就是將產生的新知識、新技術擴散至企業,從而面向市場,服務于經濟建設。目前,擴散機制不健全加大了成果轉化的難度。
  (1)政策引導不當。長期以來,在政策導向上一直存在著重“引進外資”,輕“引進技術”;重“硬技術”(設備)引進,輕“軟技術”(專利和許可證、技術訣竅、工程管理知識等)引進;重單項技術引進,輕技術整合;重技術引進、輕技術吸收、擴散與改造的傾向[3]。知識擴散僅浮在表層,沒有充分發揮其效能。
  (2)評價體系欠妥。傳統的項目管理體系為:選題立項—研發—結題—申請成果—申請獎勵,這套體系本是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而設置的,但由于高校科研評價體系將科技活動的終點過多地鎖定在專著、論文、項目鑒定、課題結題上,對有市場前景的課題研究成果的轉化未作要求,造成高校科技成果市場轉化能力不足。
  (3)中介機構不發達。知識擴散需要專業程度高的中介機構作為擴散、傳播的紐帶。原有的一些承担知識擴散功能的研究所,在轉制過程中被逐步市場化,這塊工作被逐漸削弱,而民營公司又不愿意承担知識擴散中的公共成本。加之與創業投資發展相配套的各種中介服務機構不健全,知識產權評估和交易機構不發達,造成知識擴散中間環節的缺失,嚴重制約了科技成果的轉化。
  4.文化與體制的局限性
  (1)傳統文化的局限。“學而優則仕”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有很強的生命力。從某種意義上,這種儒家思想給高校科研人員的研究行為打上了明顯的功利色彩。高校科研做得好的科研人員,不是自己要致仕,就是上級領導覺得不致仕,實在是委屈了人才。這便誤導了高校科研人員。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的學者對金錢漠視的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
  (2)現行教育體制的局限。現行教育體制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高校作為計劃經濟的“最后堡壘”缺乏危機感。當前,高校還明顯地存在著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種種弊端,教師工作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人才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觀念更新不夠,重基礎和級別,輕應用、開發和轉化的現象依然存在。二是片面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對科技工作不夠重視;三是服務地方經濟與經濟的意識不強。四是由于成果評獎、職稱評聘等方面不恰當標準的導向作用,人們往往重視缺乏微觀針對性的縱向項目,尤其是高級別項目,輕視甚至忽視具有商業針對性的橫向項目,尤其是經費少的項目。研究和開發成果不是以市場為導向,不是從企業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出發,而是為了完成科研任務,為了寫論文、晉升職稱,阻礙了成果的轉化。
  二、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的對策
  建設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創新體系,發揮高等院校知識創新的重要作用,增強知識創新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度,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1.改進科技管理模式,使科研從“橄欖型”變成“沙漏型”
  高校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必須健全管理體制,建立一種既能加強科技創新、適合高校特點,又與市場經濟相協調、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技評價模型。從選題、研發和結題三個環節把好關,變過去的重中間,輕兩頭為項目從市場上來,又服務于市場需求。選題環節重在選題前的廣泛調研和技術預測。研發環節重點關注是否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條件和資源。結題環節則對項目實施分類結題,對于基礎研究項目,重在理論創新,論文質量通過文章觀點的引用率和轉載率等方式判斷;應用研究項目,重在專利、標準和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授權量;開發研究在技術應用后產生的銷售額和利潤等(圖1)。
  N1QA04.JPG
  圖1 科技管理模式
  2.建立開放型大學
  提高大學的創新能力,需要開放的心態和胸襟、開放的眼界和膽識、開放的制度和政策、開放的社會人文環境。具體體現為:
  (1)形成開放的學術氛圍。應當努力營造出鼓勵創新、鼓勵創造的學術環境與社會環境。在基礎研究方面,應該努力使大學成為最重要的研究主體。要大膽地鼓勵科學家進行自由探索,通過制度和政策的調整努力營造出環境寬松、支持有力、允許失敗的研究環境。
  (2)建立開放的用人機制。建立開放的人才選拔機制。當前高校評價人才的標準幾乎集中體現在學歷與學位上,客觀上將相當一部分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排斥在外,這種單純以學歷(學位)為本位的人才評價體系不利于自主創新人才的成長。高校應加大人員的合理流動,打破終身制,規定一定比例的兼職人員,不斷吸收各類人才。
  (3)建立開放的大學邊界。在大學周圍建立高新技術開發區,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優勢、實驗條件等,吸引社會的風險資金,使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優勢與高校的研發優勢形成合力。這一方面可繁榮區域經濟,另一方面也可促進學校人才培養,提升研究水平。
  3.健全區域創新服務體系
  (1)建立區域創新服務平臺。結合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構建一個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服務平臺。平臺通過信息技術和現代網絡技術充分整合區域內企業、高校和政府以及國內外的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和專供服務。
  建立一個24小時全開放的項目征集平臺,讓高校科研人員了解市場經濟需求,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整合政府各部門科技經費,避免低水平項目重復投資,節約項目論證費用開支。
  對結題項目取得的成果進行分類整理,并加強對國內外科技資源的整合和知識的應用,充分利用人類一切科技文明成果解決區域創新,尤其是企業技術創新中的遇到的問題,服務于區域經濟建設。
  (2)健全創新服務機構。科技創新服務機構是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創新服務機構須圍繞區域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和區域科技先導型產業,提供技術檢測、技術轉移、技術培訓、創業孵化、科技咨詢、競爭情報等服務。創新服務機構通過加強信息共享和建立良好的協作機制,加速知識擴散,以提高成果轉化率。
  收稿日期;2006-03-27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長沙46~49N1科技管理周文燕20062006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知識擴散/區域創新服務體系
高校是中國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然而,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仍然很低,主要表現為高校科技成果可轉化的成果少和可轉化成果中實現產業化的少。制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原因主要是市場結合度低、投入不足、知識擴散機制不健全和文化與體制的局限等。因此,改進科技管理模式,使科研從“橄欖型”變成“沙漏型”;建立開放的學術氛圍;開放的用人機制和開放的大學邊界以形成開放型的大學,使高校真正融入到市場經濟的建設中;建立區域創新服務平臺和健全創新服務機構是勢在必行。
作者: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長沙46~49N1科技管理周文燕20062006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知識擴散/區域創新服務體系

網載 2013-09-10 20:54:27

[新一篇] 高校女生女性觀論略

[舊一篇] 高校藝術教育的春天還有多遠?  ——我省普通高校、中師音樂教育研討會綜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