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清”還是“旁觀者不清”?  ——偏向知覺的非對稱性研究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分類號 B849:C91
  中國俗語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意指人們自己往往很難認清自己,或自己所處的情形,而只有旁觀者,即自己以外或所處某種情形以外的人,才能作出完全客觀的評價。非常有趣的是,在生活中,說這句話的人常常扮演著“旁觀者”的角色。也就是說,人們總是傾向于認為自己的知覺過程和知覺結論是客觀公正的,而他人的知覺過程和結論卻被這樣或那樣的偏向所影響。在社會心理學界,這種對自我與他人的偏向知覺的非對稱性現象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有充分的證據顯示人們對自我與他人知覺過程中的偏向知覺存在明顯的不對稱性。
  1 知覺偏向與偏向知覺
  心理學中的偏向(bias),亦稱偏見、偏差、偏性[1]。而知覺偏向(bias in perception)是指在人的知覺過程中,由于知覺主客體的特殊性,以及一些外界環境因素的作用,會產生一些與客觀現實不相符合的知覺結論[2]。知覺過程中的偏向很早就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家的廣泛興趣。Asch從1946年開始研究首因效應,Kelley(1950)通過實驗證實了暈輪效應的存在,Luchins(1957)提出了印象形成中的近因效應等等,這些研究都屬于對知覺偏向的研究范圍。
  知覺過程中的偏向是客觀存在的,那么人們對這些隱藏于知覺過程中的偏向是否知道呢?在深入探討之前,首先要分清知覺偏向和偏向知覺(perception of bias)兩個不同的概念。知覺偏向是知覺過程中存在的偏向,這種偏向所指向的知覺客體是客觀的人、物或社會事件。偏向知覺,是指對某種知覺過程中的偏向的知覺,這種知覺所指向的知覺客體是偏向。圖1表明了知覺偏向與偏向知覺的差異與聯系。值得指出的是,圖1中的知覺主體一和知覺主體二有時是同一個個體,有時則不是。社會心理學家現在所關注的問題是:普遍意義上的偏向知覺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又有什么特點,和哪些因素相關聯。
  盡管社會心理學對偏向知覺的研究要落后于對知覺偏向的研究,但關于偏向知覺研究的理論源頭也可以追溯到對自我知覺與社會知覺差異的研究。Pronin認為,自我知覺和社會知覺的關系成為社會心理學家眼中的一個有趣課題是始于Cooley(1902)的“鏡像自我”(looking glass self)的報告;Bem(1972)的“自我知覺”(self perception)報告,進一步明確了自我知覺與社會知覺的差異,指出相似的情形不一定會導致對自我和他人的相似評價與判斷[3]。這兩種知覺差異的客觀存在,和對偏向的知覺過程聯系起來,就引發了對偏向知覺非對稱性的研究。
  2 對偏向知覺非對稱性的研究
  在研究偏向知覺的最初階段,社會心理學家關注的是個體對存在于自身的某種特定偏向是否能夠知覺。Nisbett等人關于暈輪效應的研究顯示,被試在呈現出暈輪效應的時候,自身無法辨別存在于知覺過程中的偏向[4]。Wilson等人的研究顯示,即使內省也無法使被試更多地認識到自己的偏向,更不會減少個體在知覺過程中使用這種偏向[5]。20世紀80年代的心理學家開始關注個體對存在于他人身上的某種特定偏向的知覺,如Krueger在有關自我增強的研究中發現,被試能夠非常準確地指出他人知覺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我增強偏向[6]。Gilbert在論證人們對“相應偏向”的評價實驗中,主試并沒有提及任何有關“偏向”的事項,被試在猜測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時,都認為他人的看法會表現出“相應偏向”的影響[7]。從90年代末期開始,心理學家不再滿足于單純研究個體對自己或對他人的偏向知覺,轉而側重于比較兩種偏向知覺的差異。Friedrich關于自我評價的實驗研究顯示,被試對他人的偏向知覺比對自身的偏向知覺更為敏感,研究的偏向仍然是某個特定的偏向[8]。與Friedrich類似,這個時期的研究者都關注于人們對某種特定知覺偏向的來源的敏感程度,而不是對偏向的知覺過程本身。
  B4RB01.JPG
  圖1 偏向知覺與知覺偏向的差異與聯系
  進入21世紀以后,心理學家對偏向知覺的研究由最初的對特定偏向的興趣開始逐漸轉移,研究者不再局限于某個具體的偏向,研究的重點也不在于對某一偏向的知覺,而是試圖研究人們在所有偏向的知覺過程中的共同特征。研究者也不再關注個人對自己或者他人偏向的知覺程度,而傾向于比較個人對自己和對他人偏向知覺的差異[3]。普林斯頓大學的Pronin等人(2001)通過實驗證實了對自我與他人偏向知覺的不對稱性,并指出了兩種偏向知覺中存在著特殊現象。
  2.1 偏向盲點(bias blind spot)
  Pronin等人通過系列研究,首先證實了“人們在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際與內心狀況時,都認為自己對他人的了解遠甚于他人對自己的了解”[9]。在此基礎上,Pronin等人(2002)又測試了一種名為“偏向盲點”的偏向知覺[10]。
  第一項實驗以斯坦福大學的學生為被試,要求他們填寫一份問卷,來了解他們自己與他們眼中的普通美國人所表現出的一些具體偏向及其程度。這八種偏向包括:①對成功的自利歸因;②自由選擇后失調減少;③積極暈輪效應;④將新信息有偏向地同化到先前的信念;⑤對談判對手所提議案的貶值;⑥對敵意媒體偏向于某群體或事件的知覺;⑦由于情境壓力和限制導致的結果反而“責備受害者”的基本歸因錯誤;⑧認可人們自利影響“大好處”的判斷。為了避免被試對每一種偏向的理解出現不一致,研究者把每一種偏向都用幾個簡短的句子并盡量以中性化的詞語加以描述,避免出現“偏向”之類的詞語。比如,關于“自利主義”的歸因偏向是這樣描述的:“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常常在看待自己的學術或工作成績時,會表現出利己主義的傾向。人們傾向于把成功歸因于自己而否定自己對失敗的責任:他們認為成功是個人素質的結果,比如動機或能力,而失敗卻是由于很多外界的因素造成的,比如不合理的工作要求或不恰當的指令。”實驗結果顯示:被試可辨識出存在于其他人身上的八種不同的知覺偏向,以及偏向所造成的影響。但是幾乎所有的被試都認為他們自己與那些普通的美國人相比,較少受到這些偏向的影響。為了進一步研究這種偏向盲點是否只存在于擁有高威望的名牌大學生中間,實驗者還進行了另外兩個相關的調查,一個是要這些大學生把自己和同一研究小組的學生進行比較,另一個是要舊金山機場的旅客把自己和同一天從同一個機場出發的旅客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這三個研究的被試都認為他們比那些進行比較的對象更少地受到偏向的影響。
  在以大學生為被試的另一項研究中,Pronin等人首先采用九點量表,在三個積極和三個消極的人格維度上把自己和其他大學生做一個比較。接著讓被試看一段關于“優于平均值”效應(better than average)的描述,然后要求他們對自我評價的精確度做一個判斷。實驗結果顯示:大多數被試認為自己在積極維度上的得分高于其他學生,而在消極維度上的得分低于其他學生,此外,87%的被試認為自己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其他的學生。盡管主試事先提醒了被試可能會出現這種“優于平均值”的偏差,并請他們重新考慮先前評估的結果,但仍有63%的人堅持認為他們的評價是客觀的,還有13%的人甚至認為自己太過于謙虛了[11]。
  在另一項關于“偏向盲點”的實驗中,Pronin等人先把被試分成兩人一組,完成所謂的“社會智力”測驗,實際上,這個測驗的效度是沒有經過驗證的。然后被試會接到一個關于他們測驗成績的錯誤反饋,目的只是要小組中的某一個被試相信他表現得很好,而另外一個被試表現得很差。被試獲得分數之后,要求他們評價這個“社會智力”測驗的效度。之后,主試安排了一個對成績和評價的討論會,在討論會上,所有的被試會接到一個關于“自利主義”偏向的書面說明,因為這種偏向是適用于測驗效度的歸因的。討論會之后再要求被試根據自己與同伴的成績,以及自己和同伴對測驗效度的評價,來推測“自利主義”偏向歪曲他們自己和同伴對測驗效度評價的程度。結果與預期完全相同:被試都傾向于認為同伴在評價中的偏向比他們自己的偏向更加嚴重。例如:那些獲得高分的被試認為測驗是有效的,同時又認為他們的低分同伴關于測驗是無效的判斷反映了同伴的“自我防御”偏向;相反,那些獲得低分的被試傾向于認為測驗是無效的,同時認為那些獲得高分的同伴關于測驗是有效的判斷是“自我增強”偏向的表現。
  一系列的實驗研究證明了以下事實:被試對自己與他人知覺過程中的偏向都有所知覺但知覺的敏感度與程度都不同。圖2形象表現了兩種知覺的不對稱性。其中知覺主體一是自我,知覺主體二是他人。
  2.2 內省錯覺(Introspection Illusion)
  除了“偏向盲點”之外,心理學家還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傾向:人們對于判斷和行為的潛在影響因素,更加相信自己的內省,對他人的內省卻不大相信,這種不對稱的內省知覺,心理學稱之為“內省錯覺”[12]。的確,人們有時承認自己的判斷或決定受到了某種偏向的影響。比如“我總是認為中央電視臺的新聞更及時,更真實,更深入,因為它是國內最大最有實力的電視臺”。于是,適當的內省使我們意識到這些偏向的存在。當人們為自己所持有的某些偏向感到有失公允甚至慚愧時,卻忽略了這樣的內省過程本身可能也難保公平,即人們對自我的內省與對他人的內省的判斷存在不對稱現象。
  人們也許會對知覺到的偏向忐忑不安,卻對內省的偏向心安理得。一種基本的邏輯推理是:如果我們認為自身的內省有偏向,那么要么放棄內省,要么調整對自身內省的認知,直至我們認為我們對自身的內省公平為止[3]。所以,人們把對自身的內省看做是通向自己內心世界,洞察自己各種行為之后的真實動機的有效途徑。與此相對的是,我們不認為他人的內省有這樣的功能。比如在某次比賽之后,一位評委說:“雖然比賽有我的學生,但我絕對是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來進行評判。”人們不會認為他是在客觀的進行內省之后對自己判斷做出的合理評價,相反一定會認為他是在欲蓋彌彰。在內省錯覺中,人們不相信自己做到的事情他人也能做到,此所謂:吾所行者,汝未能矣[11]。
  Pronin等人將內省偏向看作偏向盲點的原因之一,并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了這個觀點[12]。其中一項實驗以247個哈佛大學的學生為被試,要求他們完成一個問卷,問卷中給出了對自我認識偏向,積極暈輪效應,基本歸因誤差三種偏向的某一種的描述,被試被要求針對自己和同樣實驗條件下的普通哈佛學生回答兩個問題:一是在什么情況下個體會出現這種偏向,二是他們在評估中究竟是試圖“進入”自己(他人)的頭腦,去找到能顯示這個偏向的想法或行為的證據,還是考慮這個描述和人們表現之間的合適度。
  B4RB02.JPG
  圖2 對自我與他人偏向知覺的非對稱性
  實驗結果顯示,在人們評估自己和他人是否有偏向時,偏向盲點出現的原因包括:人們重視的價值觀、信念以及有關行為的內省信息。在評估偏向時,被試考慮到的是內省的信息,而不是行為的信息,所以當觀察者判斷行動者內省信息存在偏向時,偏向盲點就會長久存在。關于此現象在自我和他人身上的非對稱性,實驗給出的解釋是:在自我評價中對想法考慮得比行為多,而對別人的評估則考慮行為比想法多。
  可見,內省并不是我們了解自己的不二法門。Nisbett和Wilson曾有一項研究表明:涉及持有偏向的認知或決策過程是典型的無意識過程[13]。Wilson和Brekks也認為:人們之所以難以避免偏向,就是因為它們所造成的相關影響頻繁地出現于意識的控制之外[14]。所以,伴隨著有偏向的內省,人們如何能夠獲得公正評判的黃金法則呢?
  3 偏向知覺非對稱性的原因
  從理論上來看,自我與他人偏向知覺的非對稱性其實也是偏向的一種表現形式,只不過它和我們以往所關注的偏向所指向的知覺對象有所區別。因此,幾乎所有可以用來解釋偏向的理論都可以用來解釋偏向知覺的非對稱性。
  3.1 素樸實在論(NaB4RB03.JPGve Realism)的理論解釋
  素樸實在論的基本觀點是: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即確信我們自己是非常客觀的,或者說是按照這個世界的本來的狀態去知覺并做出相應反應的[15]。在日常情況下,這種信念是不可避免而且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哪怕我們知道我們所知覺到的一切客觀存在都是客觀世界與人類特殊的感官過程之間的交互作用的反映,我們仍然堅持按照我們對客觀世界的樸素信念對相關刺激做出反應。
  一旦遇到別人和我們做出的判斷或反應不一致時,我們會怎么解釋呢?按照Ichheise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做出這樣的推測:決定他人所做出的判斷以及相應的反應的因素是自身的因素[3]。所以,當人們無法把他人的反應歸因于事件或事物本身時(因為人們認為自己的不同反應是由事件或事物本身的客觀性因素所主導),人們只能認為是他人的觀點受到了某種偏向的影響,這使得人們對他人認知過程中的偏向表現出更高的敏感性。
  3.2 歸因的理論解釋
  在對他人的行為或判斷進行歸因時,人們明顯缺少獲得一定數量信息的途徑,這其中包括:他人是否對自己知覺過程中的偏向做了適當的內省。所以,哪怕他人保證他沒有發現自己有任何的偏向,人們仍懷疑這種保證的價值。相反,人們對自己的這個問題充滿了信心。Nisbett曾經有研究發現,人們對自己和同伴在女友和學術的選擇上,將同伴的選擇歸因于內在特質,而對自己則不然。在這種不對稱的歸因前提下,個體很難對知覺和判斷的過程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16]。Jone則認為,人們傾向于完全嚴格的承受某些歸因理論家所描述的抽象法則,因此,當別人的判斷與他們之前所持有的某些偏向相關時,人們就認為,應該為這種把手頭證據與那些偏向同化而感到內疚;特別當他人的判斷與明顯的動機高度相關時,人們更加會認為動機在他人的判斷中起了主導的作用[3]。
  3.3 自我增強的理論解釋
  從動機角度來解釋偏向知覺的非對稱性是最直接的。自我增強是一種提高自我價值感的動機,它促使人們強烈地要求獲得對于自己的積極反饋或評價[17]。在這種動機下,人們認為自己好的意愿明顯強過證實自己的信念或了解真實自己的意愿[18]。Pronin(2004)認為“偏向”這個詞的負面意義足以使人們否定或者隱瞞,或者干脆阻止自己知覺到存在于他們判斷和決定中的偏向。反過來,卻不存在類似的動機使我們忽略別人身上的偏向,除非別人與我們的關系,對我們的看法,或者對我們的觀點的支持能使我們這樣去做[3]。出于對積極自我概念的認同需要,人們即使知覺到了自己認知過程中的偏向,要客觀的面對它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對他人偏向的判斷則沒有這樣的困擾。
  4 評價及啟示
  4.1 偏向知覺研究的意義
  偏向知覺是心理學對社會知覺(包括自我知覺,他人知覺,人際知覺)研究深化的一個新領域。知覺偏向和歸因偏向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但是對于知覺偏向的認知及歸因近年來才被人們重視。與社會知覺研究中重視內隱社會認知相呼應,偏向知覺的研究初步揭示了人們知覺過程中的偏向盲點和內省過程中的心理偏向,有利于認識人們社會知覺的一些新特征。
  Pronin等人關于“偏向盲點”和“內省錯覺”的一系列實驗突破了之前只重視知覺偏向及歸因的局限,沒有深究對某一種偏向的知覺,擺脫了偏向知覺研究在研究對象上的片面。他們的研究以及對自我和對他人偏向知覺的非對稱性特點的發現,整合了對偏向知覺的零散研究,逐漸形成社會知覺領域的一個分支,并從2001年延續至今,形成了有豐富內容的體系。
  4.2 偏向知覺的非對稱性及其應用價值
  “偏向盲點”與“內省錯覺”是偏向知覺不對稱性的典型表現,也是不對稱性的心理機制在客體與主體屬性上的反映。偏向知覺以人們的認知偏向為知覺對象,“偏向盲點”揭示了偏向知覺非對稱性的對象與范圍特點,即人們對自己的偏向存在知覺盲點,而對別人的偏向能夠知覺。“內省錯覺”則從知覺主體的角度揭示了非對稱性的意識或無意識盲點及動機和歸因的不對稱性。以這兩方面為重心的探索,對于我們從主體和客體角度認識偏向知覺的特點,有重要啟發。
  人們不僅更容易發現他人知覺過程中的偏向,而且對這種偏向的歸因也表現出明顯的不對稱。偏向知覺研究的這一結論大概會使堅信客觀的人們感到沮喪,但偏向知覺其實也和其他一些普通的知覺偏向一樣,有著很多積極的意義。Shelley認為[19]:錯覺,偏向對人的精神健康是有著積極意義的,與幸福感也有著密切的聯系。特別當個體接受到一些消極的反饋或威脅時,積極的幻想與偏向會特別有用并能讓我們適應這種情形,高估自己良好品質的傾向,以及高估自己對結果的控制的傾向和無根無據的夸大的樂觀主義,是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適應中的一個普遍成分。所以人們也大可不必談“偏”色變。生活中,很多與偏向知覺有關的現象正在被我們習慣甚至被利用。如廣告中,越來越多的廣告拋棄了一味感性訴求的,盲目吹噓的做法,以一個更為理性的訴求方式來宣傳自己的產品,觀眾常常會對感性訴求中的誤導非常敏感,但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的觀點與廣告中的理性訴求不謀而合[20];又如在一些有爭議的社會或政治事件中,比如最近中國一些城市的“養狗風暴”中,人們總是傾向于夸大對立觀點的極端程度,并都極力以西方發達國家關于養狗的政策來證實自己觀點的正確性[21]。
  4.3 研究方法的不足
  Pronin等人設計的一系列偏向知覺的研究,不僅使人們對于自身的認識,尤其是對于偏向知覺的認識更進一步,而且提供了一些新穎的研究范式,拓展了更為廣闊的研究領域。但由于他們研究偏向知覺的不對稱現象,所應用的實驗方法都是使用問卷為工具,實驗結果多依賴于被試的自我報告。Samuel認為自我報告中,被試極易產生積極的歪曲傾向[22],所以這種不對稱的結果究竟是發生在知覺的過程中還是發生在報告的過程中,還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Pronin(2006)的研究也發現所評價對象所處的時間階段(過去,現在,將來)與評價的結果有密切關系。那么若要求被試報告過去的自我在知覺過程中的偏向,是否會得到類似的結果,這是值得研究的[23]。
  4.4 跨文化研究的啟示
  雖然社會認知已經成為當今心理學領域的熱點問題,但是我國心理學界對社會認知的研究還比較分散、薄弱[24]。而且,國內研究的偏向只局限于自我增強這一種具體偏向,并未涉及更為普遍的偏向層面,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目前對偏向知覺還沒有相關實證研究報告。通過對自我增強動機在東西方文化差異下的比較,人們發現:中國人的自我增強動機具有含蓄性和隱蔽性[17],東方人的自我增強動機可能更多表現在對面子的維護上[25,26]。西方的偏向知覺實驗方法,特別是問卷方式是否可以在東方文化下做相同的實驗,是否能得到相似的結論,都需要開展跨文化的研究。雖然如此,“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觀點在我國常常在人們處于旁觀者的地位時被津津樂道,是否也暗示了中國人對自我與他人偏向的知覺也存在不對稱性呢?這需要我們通過一系列實證研究來加以檢驗。
  致謝:對Pronin女士在本文寫作過程中給予的幫助表示感謝。
  收稿日期:2006—10—19
心理科學進展京695~701B4心理學張瑋/佐斌20072007
知覺偏向/偏向知覺/偏向盲點/內省錯覺/非對稱性
  social perception/perception of bias/bias blind spot/introspection illusion/divergent.
“The Onlooker Sees the Game Best”?  ——Divergent Perception of Bias in Self versus Others Recently,social psychologists began to focus their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n the perception of bias which exists in social cognition.After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n bias and the perception of bias in this paper,we expl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bias blind spot”and“introspection illusion”and analyzed the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bias.Finally,the significance and apocalyps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erception of bias were touched upon.
心理學家近年來開始重視人們對社會認知偏向的知覺的研究。文章回顧了心理學對偏向以及對偏向知覺的研究歷史,重點介紹了“偏向盲點”與“內省錯覺”兩種偏向知覺的實驗,分析了偏向知覺的相關理論解釋,并提出偏向知覺研究是社會知覺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作者:心理科學進展京695~701B4心理學張瑋/佐斌20072007
知覺偏向/偏向知覺/偏向盲點/內省錯覺/非對稱性
  social perception/perception of bias/bias blind spot/introspection illusion/divergent.

網載 2013-09-10 20:54:47

[新一篇] “接著講”與理學的“被講”  ——馮友蘭、張岱年先生的宋明理學三系說研究

[舊一篇] “王安石變法”的前奏曲---慶歷新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