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驕,誰與爭鋒---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蒙古這一名稱始見于唐代。當時,分布在大興安嶺北段的室韋諸部中有一蒙兀室韋部,居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之東。蒙兀即蒙古的唐代漢文譯名。遼、金、宋時代,又有萌古、朦骨、盲骨子、萌古斯、蒙古里、蒙古等異譯,或與其他部落一起被泛稱為韃靼,又稱黑韃靼,以別于漠南的白韃靼(汪古部)。大約在唐代末葉,蒙古一部逐漸遷到原來鐵勒人的居地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上游不兒罕山(今蒙古肯特山)地區。蒙古人傳說,遠古時,蒙古部落被他部所滅,僅兩男兩女幸存,逃到名為額爾古涅昆的山中,后來子孫繁衍,分為許多支,山谷狹小不能容納,因而移居草原。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名叫孛兒帖赤那,妻子名叫豁埃馬闌勒,他們遷到斡難河源頭不兒罕山居住。蒙古人的祖先傳說,反映了他們的先人從額爾古納河西遷的事實,以及蒙古人遠古的圖騰觀念。


  蒙古原為森林狩獵部落,進入草原后,游牧畜牧業很快發展起來。在遼朝的統治下,他們與中原地區的聯系日益緊密。中原先進經濟、文化的影響,特別是鐵的輸入,促進了蒙古各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始的氏族制度迅速瓦解,私有制日益發達。部落中的伯顏(富者,蒙語bayan的音譯)多担任首領,社會分化成世代當首領的那顏(貴族,蒙語noyan的音譯,意為“官人”)和依附于貴族的哈剌抽。貴族通過掠奪戰爭獲得更多財富,并俘擄人口作為孛斡勒,世襲占有。有勢力的貴族擁有從屬于個人的那可兒大首領還組織了護衛軍斡孛黑(氏族,蒙語oboq的音譯)組織的形式雖還存在,但已不是原始的血緣氏族,其成員包括了貴族和來自不同氏族或部落的侍從、屬民與奴婢。貴族的兒子繼承父親分配的一份屬民和奴婢,分別自立家業,并繼續擴展,由此不斷分衍出新氏族。在頻繁的相互掠奪戰爭中,一些氏族和部落為了保全自己,擴大勢力,結成了聯盟。約11世紀上半葉,蒙古部首領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攻滅了斡難河南的強部――札剌亦兒部,從此“形勢浸大”。海都次子察剌哈寧昆(又譯察剌孩領忽)受有遼朝的“令穩”(即領忽,小部族官)官號,其子想昆必勒格升號“詳穩”(即想昆,大部族官),父子相繼任遼屬部官。金初,全蒙古各氏族和部落組成大聯盟,推舉海都長子之孫葛不律(又譯合不勒,成吉思汗的曾祖父)為汗(qan,意為君主),蒙古部首領自此始用汗號。察剌哈寧昆的后裔號泰赤烏氏葛不律汗家族號乞顏氏(Qiyan),各自都擁有許多部眾,成為蒙古部中最有勢力的貴族。


  葛不律汗曾入朝金朝皇帝。金朝君臣深恐蒙古勢力強大會成為邊患,企圖將他殺死,蒙古于是叛金。此后數十年,蒙古與金朝經常發生戰爭。金朝利用屬部塔塔兒攻打蒙古,俘殺咸補海(又譯俺巴孩)汗等蒙古首領,并派兵到蒙古剿殺擄掠;蒙古也多次攻掠金朝邊境地區。此時,蒙古高原上勢力強盛的部落集團除蒙古外,還有塔塔兒(Tatar,居地在今呼倫湖、貝爾湖之西、南)、克烈、乃蠻和蔑里乞(Merkid,居地在今色楞格河下游一帶)等部。各部貴族為了掠奪人口、牧畜和擴大統治地域,也互相爭戰不休。蒙古與其鄰部蔑里乞、塔塔兒是世仇,更經常處于敵對之中。


  在諸部爭戰中,成吉思汗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成吉思汗,原名欽木真,是蒙古部落集團內孛兒只斤部的貴族,生于1162年。他從小習武,成年時已是一個能征善戰的貴族青年了。他率眾打敗前來侵襲的部落,壯大了自己的勢力,不少蒙古貴族投奔他。鐵木真被推戴為“合罕”。他先是爭取到札答刺部首領札木合和克烈部首領王罕的支持,打敗了塔塔兒、蔑兒乞等部;又與王罕合兵擊敗札木合。接著,他與王罕決裂,在1203年攻滅了王罕的克烈部。這時,漠南汪古部首領也遣使獻降。1204年鐵木真舉兵攻滅乃蠻太陽汗部,又先后兼并了蔑里乞殘部和乃蠻不欲魯汗部,1206年完成了蒙古高原的統一。在東起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至大沙漠,北達貝加爾湖的廣大地區,建立起蒙古歷史上第一個軍事奴隸制國家。同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舉行忽里臺,奉鐵木真為大汗,尊號成吉思汗(“成吉思”是“強大”的意思)。


  成吉思汗將全蒙古游牧民統一編組為數十個千戶,《元朝秘史》記載最初編組的千戶數為九十五個,但其中包括了一些后來組成的千戶),分授共同建國的貴戚、功臣,任命他們為千戶那顏,使其世襲管領,并劃定其牧地范圍。千戶既是軍事組織單位,又是地方行政單位。成吉思汗又命大將木華黎為左手萬戶,統領東面直到哈剌溫只敦(今大興安嶺)的各千戶軍隊;博爾術為右手萬戶,統領西面直到按臺山的各千戶軍隊;納牙阿為中軍萬戶。萬戶是最高統兵官。成吉思汗將原來的護衛軍擴充為一萬人,包括一千宿衛,一千箭筒士,八千散班,從各千戶、百戶、十戶那顏和白身人子弟中選身體健壯、有技能者充當。護衛軍職責是保衛大汗金帳和跟隨大汗出征,平時分四隊輪番入值,因此總稱四怯薛,由“四杰”博爾術、博爾忽、木華黎、赤老溫四家子弟任四怯薛之長。大汗直接掌握這一支最強悍的軍隊,足以“制輕重之勢”,控御在外的諸王和那顏。又設立了“治政刑”的札魯忽赤(斷事官)一職,掌管民戶分配和審斷案件,命養弟失吉忽禿忽担任,這是蒙古國的最高行政官。千戶制、怯薛制和斷事官的設置,是蒙古國初建時最重要的三項制度。按照傳統的分配財產習慣,成吉思汗將一部分蒙古民戶分封給其弟、子,各得一份子(忽必,qubi)。后來又劃分了諸弟和諸子的封地。弟搠只哈撒兒封地在也里古納河(今額爾古納河)、海剌兒河和闊連海子(今內蒙古呼倫湖)地區,合赤溫封地在兀魯灰河(今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烏拉根果勒)南北,鐵木哥斡赤斤封地在哈勒哈河以東,別里古臺封地在怯綠連河(今克魯倫河)中游,總稱東道諸王;子術赤、察合臺、窩闊臺封地在按臺山以西,總稱西道諸王。分民和封地均由受封宗王世代承襲,管轄分民的千戶那顏即成為所屬宗王的家臣。大部分民戶和蒙古中心地區歸成吉思汗領有,按照傳統的幼子守產習慣,由幼子拖雷繼承。


  蒙古人原來沒有文字,蒙古高原西部的乃蠻人使用畏兀兒文。蒙古滅乃蠻后,即借用畏兀兒字母書寫蒙古語,從此蒙古有了通行的文字,用來發布命令、登記戶口、記錄所斷案件和編集法律文書,使蒙古人的文化大大提高了一步。蒙古人原有許多從古代相傳下來的約孫(yosun,意為道理、體例),成吉思汗滅克烈部和建國以后,又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札撒。1219年,成吉思汗召集大會,重新確定了札撒、約孫和他歷年的訓言(bilig),命用蒙古文記錄成卷,名為《大札撒》。其后每代大汗即位或處理重大問題,都必須依例誦讀《大札撒》條文,以表示遵行祖制。


  成吉思汗建國以后,就開始向鄰境發動掠奪性戰爭。1205年、1207年和1209年三次攻入西夏,迫使夏國稱臣納貢。西夏既降,接著全力攻打金朝。1211年,成吉思汗統兵攻入金西北路邊墻,取昌州(今內蒙古太仆寺旗九連城)、桓州(今內蒙古正藍旗北郊)、撫州(今河北張北)等山后諸州,于野狐嶺(在今河北萬全西北)北擊潰金三十萬守軍,追至澮河堡,殲其大半。1213年,于懷來再滅金軍精銳。因居庸關防守堅固,成吉思汗采用迂回戰術,率主力從紫荊口入關,進圍中都(今北京)同年,分兵三道南下,破黃河以北數十州縣,大肆殺掠。1214年,金宣宗獻公主、金帛請和,乃退駐魚兒濼(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里諾爾)。金宣宗南遷汴京(今河南開封),駐守中都南的軍叛金降蒙,蒙古軍再入。1215年,攻占中都,置達魯花赤等官鎮守,成吉思汗退回漠北。1217年,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命統汪古、弘吉剌、亦乞列思、忙兀、兀魯諸部軍以及投降的契丹、女真、、漢諸軍,專責經略中原漢地。木華黎逐漸改變以前肆行殺掠、得地不守的作法,著重招降和利用漢族地主武裝攻城略地。自1217~1229年,除先已歸降的永清土豪史秉直父子兄弟等外,易州(今河北易縣)張柔、東平嚴實、濟南張榮、益都李全等地方武裝頭目相繼降蒙,兩河、山東大部分地區為蒙古所占。蒙古對各地歸降的官僚、軍閥,多沿用金朝官稱,授以元帥、行省等官銜,使世襲其職,在其所獻地繼續統軍管民,稱為世侯。


  1217~1218年,蒙古相繼征服北境的火里(Qori)、禿麻(Tumat)諸部(在今貝加爾湖地區)、吉利吉思及其他森林部落,攻滅被乃蠻貴族屈出律所篡奪的西遼政權。1219年,以花剌子模殺害蒙古商隊和使臣為理由,成吉思汗親統大軍西征,分兵攻下諸城,進圍其新都撒麻耳干(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先已棄城逃亡,成吉思汗遣哲別、速不臺率軍追趕,摩訶末避入寬田吉思海(今里海)中島上,病死。1221年,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攻克花剌子模舊都玉龍杰赤(今蘇聯土庫曼庫尼亞烏爾根奇);成吉思汗與幼子拖雷分兵攻取呼羅珊(今阿母河以南興都庫什山脈以北地區)諸城,繼而會師擊潰花剌子模新王札闌丁的軍隊于印度河上,札闌丁退入印度。1223年,成吉思汗置達魯花赤等官鎮守撒麻耳干,率軍回蒙古。哲別、速不臺軍在抄掠波斯各地后,超過太和嶺(今高加索山),攻入欽察。1223年,于阿里吉河(在今蘇聯烏克蘭日丹諾夫市北)戰役中擊潰斡羅思(Oros=Ros)諸國王公與欽察汗的聯軍,進掠斡羅思南境,又轉攻也的里河(蘇聯伏爾加河的突厥名,又譯亦的勒)上的不里阿耳國,然后東返蒙古。


  1226年,成吉思汗又出兵攻西夏,連取肅(今甘肅酒泉)、甘(今甘肅張掖)等州,于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附近黃河邊殲滅西夏主力,進圍中興府(今寧夏銀川)。1227年,西夏國主李投降。同年七月,成吉思汗病逝于寧夏六盤山下的清水縣行宮,由幼子拖雷監國。


  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窩闊臺即汗位。他率蒙古軍隊從南宋的統治區內通過,繞過金朝的軍事重鎮潼關,一舉攻占了汴京。1234年,南宋和蒙古聯軍攻破蔡州,金朝滅亡。蒙古貴族占領了黃河流域,金滅亡后,蒙宋戰爭揭開了序幕。1251年,窩闊臺汗死,他的侄子蒙哥繼承汗位。后來,蒙哥汗在釣魚城戰役中流矢而死。1260年,忽必烈取得了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1279年,南宋滅亡。忽必烈統治了中國,史稱元世祖。


  成吉思汗所領導的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結束了草原上長期分裂混戰的局面,使復雜、眾多的部落聯合成統一的蒙古民族。他建立了蒙古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規定了它的一套制度。這些,對于蒙古民族的發展,蒙古社會經濟的進步,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金朝的戰爭,也具有反抗民族壓迫的正義性質。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同時也是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網載 2013-09-10 20:54:51

[新一篇] 一個曾以亂倫為榮的墮落王朝

[舊一篇] 一代宗師與京劇定型 百年前的“四海一人”譚鑫培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