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與日軍的火槍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綜述:火銃:明代的火銃在元代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種類繁多,從明初的洪武手銃到以后的永樂手銃,造工越來越精細。永樂手銃口徑14-15毫米,誤差不超過1毫米;長度為35-36厘米,誤差不超過1厘米。由現存火器上的出廠編號做最保守的估算,當時明銃至少也有十六萬四千多支。明軍當中已經編成有專職使用火銃的部隊,號稱神機營。
日本鐵炮的來歷:――元朝入侵日本時,讓日本第一次認識到了火器的威力,自此之后,火銃逐漸從中國傳入日本。但是日本火槍發生質的飛躍是在公元1543年,當時一條由廈門開往寧波的葡萄牙商船,被臺風吹得迷失了航向,來到了日本種子島(在鹿兒島附近),種子島家第十四代當主,年僅十六歲的種子島時堯同意這些南蠻人的船只停在赤尾木港,從南蠻人手中以兩千兩金子的巨大代價購得了日本最初的兩挺鐵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給雙方做翻譯的,是個叫五峰的明朝人,居說也不懂日語的,雙方通過寫漢字做筆談,這個五峰其實就是明代倭亂時的首領王直。)他將其中的一把鐵炮交給了家中的“鍛冶棟梁”八板清定(即八板金兵衛)叫其仿制,結果經過數月的研制,卻以失敗告終,然后過了一年,不甘心失敗的八板清定以自己的漂亮女兒為交換代價,從再次來航的葡萄牙人那里學到了先進的鐵炮技術,成功的制造了所謂“國產第一號”的鐵炮。從此,鐵炮便由這里傳到了日本的每個角落。
明朝鳥槍的來歷:――從元朝開始,中國就有筒形發射式火器,稱之為火銃,但是性能并不是很高。公元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明軍在收復被葡萄牙人侵占的雙嶼戰斗中,俘獲了一些善于制造火繩槍的日本人及槍枝。由馬憲、李槐等人,學習了制造火槍的方法,并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于公元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造出了“比西番尤為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一萬支,稱之為“鳥嘴銃”,即鳥槍。
中日火槍性能比較:明軍鳥槍――鳥槍槍管用熟鐵打造,重約5―6公斤,有準星、照門,安裝木托之上。銃口長出木托2寸,托后7寸向下彎曲,通條一根,重3兩,另有火繩,每次裝粒狀黑色火藥3錢,鉛子重3錢。火門有蓋,使用龍頭類火繩發火機。發射時將火繩點燃安入龍頭,右手開火門后緊握槍尾,用食指扣板機向后,龍頭落在火門,燃藥發射。《武備志》說:“后手不棄把,點火則不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成為當時戰斗中的“利器”。
鳥槍口徑在9―13毫米之間,射程可達300米左右[編者按:似乎不太可能,另有一種說法有效射程在80米左右,比較可信]。槍全長112厘米―150厘米,和明代中葉以前的各種火銃(類似西方同時期的火門槍)相比,具有身管長、口徑小、重量輕、便于步、騎兵使用的特點。明代后期,鳥槍已經是明軍的主要裝備。每名鳥槍手配備火藥罐2個,一個裝發射藥,―個裝引火藥,攜帶鉛彈300發。
日本鐵炮――鐵炮槍管由鑄鐵制成,重約6―8公斤,有準星、照門,安裝木托之上。所使用的鉛彈,包在棉布塊中在火藥之后由槍口裝入,棉布塊可使彈丸不至于從槍口滑出,這樣由上至下的攻擊就可能了。再有每發彈丸所用的黑火藥使由固定容器量裝的,一般發射一發用的藥量為6克左右。
鐵炮口徑一般在8.5―20毫米之間,槍全長110厘米―130厘米,而武士頭領所用的鐵炮稱為侍筒,全長約100厘米,口徑18毫米,這種火繩槍,其射程使用直徑13毫米標準彈丸時,可達130米,有效射程在五十米內,不過,由于侍筒比較粗,所以發射的彈丸最大可達200米左右,有效射程相應的有所增加。
射擊戰術:總論――說到十五、十六世紀火槍戰術,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段射擊術了,能夠把這種遠程火器的殺傷力,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密集的方式施加于敵方身上,是當時兵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包括后期歐洲戰場上壯觀的方陣槍隊,都是從三段射擊術引申而來。其實這種陣法古已有之,只不過內容不是火器,而是弓弩。
從理論上講,經過嚴格訓練的弩隊,配合掩體完全可以戰勝早期的火槍隊。我的這種信心,來源于春秋戰國時代的秦軍弩兵。
弩兵是秦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秦軍是中國古代史上表現最出色、實力最強大、最不可思議的軍隊,它的強大,不僅來自于軍隊建設本身的強大,更來自于極具活力的軍事思想。
明――早在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大將沐英征討云南叛軍思倫發,根據敵象兵打前陣的特點,他命令“置火銃、神機箭為三行,列陣中,待象進,則前行銃箭俱發;若不退,前行退后,次行繼之;又不退,次行退后,三行繼之。”
這是最早的火器戰術,但并沒有作為制度流傳下來,西方和日本軍隊在十五世紀末期,開始使用火器并排輪放戰術,就時間上來講,比明軍晚了一個多世紀。
在明成祖時代,提出了一種“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后”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到神宗年間,火槍戰術分為兩種,一種是依托戰車,把鳥槍和佛郎機銃搭配在一起進行作戰;一種類似于日本的三段射擊,《明實錄》里邊記載:神機營銃手分三排站中間,刀手和槍手站在兩翼。
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對鳥銃戰法更是做了詳盡闡述。但隨著明朝的日趨沒落,在后來的實際運用中,明軍似乎沒有一次嚴格執行過這些戰術紀律,最典型的當屬薩爾滸之戰,明軍面對后金騎兵的堅決沖鋒,立即“火器齊發”,然后就完了。
日本――織田信長的“三段射擊法”――將士兵分為三組,一組射擊時,另兩組填彈引火。每一擊之間有7、8秒的間隔,如此輪番射擊,再配合防馬柵,這種戰法充分體現了信長超前創新的能力,歐洲出現類似的戰法是在十七世紀后。
鈴木重秀的“鐵炮狙擊法”――每一桿鐵炮由四人使用。在射擊手左右后各設一人。每擊一發后,左邊的人填入******,右邊的人填入火藥,后面的負責點火。每一擊之間只要4、5秒,實在是最快的鐵炮術了。
另外還有伊達政宗的“騎鐵”戰術,以裝備火槍的騎兵沖前,冷兵器騎兵次后,步兵在最后的一種進攻戰術。
結論:在朝鮮戰爭中,明軍火炮技術和裝備水平占壓倒性優勢。火槍方面你追我趕,雖然最后在技術上優于日本、理論上也采取了輪替射擊術,但由于兵制和軍事思想的落后,實際運用水平并不如日軍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明軍在火器運用上以火炮為主,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日軍的火槍優勢,這也是朝鮮戰爭中日軍竭力避免和明軍在平原進行野戰的重要原因之一。
附一現代輕武器口徑:前面是槍彈口徑,后面是槍械口徑。
――十九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德制STG44(7.62×51mm)、蘇制AK47(7.62×39mm)、美制M14自動步槍(7.62×51mm)均采用口徑7.62毫米步槍彈;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蘇制AK74(5.45×39mm)、美制M16(5.45×39mm)自動步槍口徑為5.45毫米。
九十年代以后,俄制AK101(5.56×45mm)、美國M16A2(5.56×45mm)自動步槍使用5.56毫米槍彈、中國95式自動步槍使用5.8毫米口徑槍彈。總的來說,隨著時代發展,通用步槍彈口徑越來越小,很少有超過9毫米以上的;而實用威力則越來越大,有效射程一般都在四百至八百米之間。
附二日軍鐵炮的裝填與射擊:1.首先,將“胴亂”別在腰的右面(如果是右撇子的話),火藥袋別在右胸上。“胴亂”是個小金屬筒,里面正好裝了一回射擊時用的火藥和彈丸的,它名字來源于表面精致的涂繪。還有制作非常精美的彈筒帶(尤如今天裝彈匣的背心),上面大多寫上使用者的姓名。
2.將火槍槍口朝上立起來,用火藥袋向巢口注入用于一回射擊的火藥。不能絕對盯著手來補充火藥,視線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敵人。
3.接下來就是裝填彈丸。火繩槍用的是鉛彈。
4.聽到“咔咔”的聲響就知道彈丸被固定住了。使用槍通條時不要用力過猛,力量適中的話一次就可以把彈丸送到位。
5.拿下火蓋(火皿的蓋子,純銅的。后來被延伸為導火線的意思),打開火皿(槍上的小洞,純銅的,和槍的內部有聯系),為了引燃最初放入的火藥,只在里面放一點火藥。關上火蓋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火藥溢出來。
6.點火,夾起火繩。實戰中要注意火種千萬不能熄滅。
7.決定了射擊姿勢之后,就三點成一線瞄準焦點。盡量等敵人逼近了再扣扳機射擊。后坐力相當大,用右臉頰固定的槍托后退的時候,注意臉頰要有意識的避開。
附三明軍鳥銃的裝填與射擊:1鳥銃火藥預裝在小竹筒內,約銃口可容幾錢鉛子一枚,即每桶裝藥幾錢。藥多則鉛化,藥少則子無力。
2射擊時首先裝藥入銃,用搠杖送實,方下鉛子一枚,又搠杖送下,至藥際。
3將火門取開,用另裝細火藥傾入鳥銃火門內,向上振搖,藥入線門,將火門閉之,以火繩安入龍頭。
4前手托銃架中腰,后手開火門,即拿銃架后尾,人臉貼架尾之上,用一只眼看后照星對前照星,前照星對所打之人。
5用右手大食指撥板機向后,機勾入龍頭,落在火門,藥燃銃響。
鳥銃之所以打的準,在于槍管長且直;火藥之所以不奪手,在于前手拿在銃腹;瞄準之所以精確,在于兩手俱托銃身,不用考慮臨時點燃火繩。鉛子之利在于合藥之方,其神機銃用木馬繁而多誤,勢難再發;手執木柄火銃,戰斗時需要用另一只手去點火繩,這樣就妨礙了瞄準,所以說都趕不上鳥銃之妙而速也

網載 2013-09-10 20:56:21

[新一篇] 明軍與日軍的戰船

[舊一篇] 明軍與日軍的火炮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