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采茶戲,是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以黃梅采茶調為主的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而成。其中一支東移到以安徽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用當地語音歌唱,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黃梅戲的發展大致經過了3個階段。第1階段,約從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從歌舞發展成“兩小戲”和“三小戲”,后又吸收當地流行的一種叫“羅漢樁”的說唱藝術,并受青陽腔和彈腔(指徽調)的影響,產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戲。這一階段,積累的劇目,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多表現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斷,如《打豬草》、《賣斗籮》等。演唱時,只用打擊樂器伴奏,人聲幫腔,以載歌載舞為特點,表演著重對自然生活的細致模擬,而無固定程式。這個時期的黃梅戲,基本上還是農村勞動者一種自唱自樂的文藝形式。第2階段,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黃梅戲逐漸職業化,并從農村草臺走上了城市舞臺。1926年,著名演員丁永泉(旦)和曹增祥(生)、丁和壽(丑)等進入安慶市區,先是分散清唱,影響日漸擴大,后進入固定場所,作營業性演出。到1931年,安慶市區已有兩家演出黃梅戲的劇場,即新舞臺和愛仁戲院。1931年和1934年,分別由查振卿、丁永泉等帶黃梅戲班到上海,在九畝地一帶演出,直到抗日戰爭開始,才返回安徽。第3階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黃梅戲迅速發展,從流行安慶一隅的民間小戲,一躍而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1953年成立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后,在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編了《打豬草》、《夫妻觀燈》、《推車趕會》、《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三搜國舅府》等傳統劇目。編演了神話劇《牛郎織女》和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小店春早》已攝制成影片。這一時期,出現了對黃梅戲表演藝術做出較大貢獻的嚴鳳英、王少舫、潘等有成就的演員。現在黃梅戲專業劇團共有50個,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細膩動人,現已成為頗受全國廣大觀眾歡迎的劇種之一。
網載 2013-09-10 20:57:3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