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50年的中國現代化進程:回顧與前瞻    ——一個經濟學家的視角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1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952(2004)05-0004-09
        一、2000年發展目標的重新定位和實踐結果
    中國在1964年提出20世紀末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1975年重申這個目標,這反映了當時對中國現代化的認識。實際發展進程證明,這是做不到的,雖然在當時人民迫切希望集中力量進行國家建設的歷史背景下,這樣的號召曾經起過積極作用。
    中國從1979年開始實行新的政治路線,即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同時對經濟發展戰略作了重大調整,放棄20世紀末實現現代化的要求,改而實行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這就是:第一步,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社會的水平;第三步,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
    經濟發展戰略的這種重大調整,是基于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落后、發展很不平衡的國家,實現現代化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的重新認識。這種重新認識,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對歷史經驗進行總結的重要成果之一。在當時尚未擺脫貧困的中國,把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作為走向現代化的起點,是正確的選擇。從溫飽到現代化,時間跨度很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重大差別,把實現小康社會(注:“小康社會”的英譯文是“a well-off society”,直譯是“寬裕或者富裕的社會”;俄譯文是“среднезажиточное общество”,直譯是“中等殷實或者富足的社會”;法譯文是“société au niweau de vie relativement aisé”,直譯是“生活水平相對寬裕的社會”;德譯文是“Eine Gesellschaft mit bescheidenem Wohlstand”,直譯是“具有低標準富裕程度的社會”;西班牙譯文是“sociedad modestamente acomodada”,直譯是“適度的或者有節制的富裕的社會”;是“小康(ぃくらかゅとりのぁゐ)社會”,直譯是“稍有富裕的社會”。由于翻譯上的困難,往往不容易找到準確的對應概念,其他文字譯成中文也有類似情況。小康和小康社會,是典型的中國化的概念。由于歷史文化傳統的差異和語言的隔閡,外國朋友不大容易準確理解,但在中國并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難。“小康”一詞,源自中國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總集《詩經》。把小康作為一種社會形態,出自公元前1世紀成書的儒家著作《禮記·禮運》,是和他們所想像的遠古時代“大同”烏托邦相聯結和對應的一種現實的社會形態,是雖然不能做到“天下為公”,但政治比較清明、生活比較安康的社會局面。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小康”從書齋走向民間,其含義發生變化,指的是家有余糧剩米的比較殷實的生活。中國是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的國度,歷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往往從古代典籍中吸取思想營養而又為現實目的而加以改造。康有為、孫中山和毛澤東都把“大同”思想改造成為向前看的未來理想社會狀態。鄧小平則借鑒傳統思想,吸取人民語言的精華,賦予小康和小康社會以全新的意義,即溫飽有余、日子比較好過、但還不富裕這樣的社會狀態,并且把它作為貧窮落后的中國走向現代化的一個必經階段。這不僅有重要的現實社會經濟意義,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也是值得研究的。)作為必經的中間過渡階段符合經濟成長的一般規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這種重新定位,引發了經濟政策的重大調整,也是促成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動因。20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證明這種分階段、有步驟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構想是正確的。
    經過20世紀最后20年的改革和發展,中國社會經濟面貌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可以作出四點基本判斷:
      1.國家經濟實力增強
    按可比價格計算,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年增長9%;按當年匯率計算為10810億美元,人均850多美元。由于經濟總量增長和經濟體制改革,長期困擾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應普遍短缺的狀況得到根本改觀。市場供求格局發生根本變化,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并由此引起宏觀經濟政策帶根本性的轉折,即從過去限制消費的政策轉變為擴大消費與改善供給相結合的政策。
      2.工業化進程加快
    產業構成呈現出由低級向高級、由嚴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變動趨勢。1978~2000年,第一產業比重由28%下降到15.9%;農業勞動者占總就業的比重由70%降到50%;農產品等初級產品在出口商品構成中所占比重由50%下降到10%,工業制成品比重由50%提高到90%。已經建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長期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原材料、能源和交通運輸等“瓶頸”得到緩解,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明顯。總的判斷,中國已經由工業化初期階段進入中期階段。
      3.初步建立新的經濟體制
    從單純的公有制到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2000年,非公有制經濟的增加值占GDP的1/3,其從業人員占城鎮從業人員的30%左右。政府對經濟的管理由直接管理為主轉變為間接管理為主,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顯著增強。中國已經由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改革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由封閉半封閉型經濟轉變為開放型經濟,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國際化趨勢。加入WTO標志著中國已經融入世界經濟和貿易體系。中國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同時,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設,在國家領導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基層民主制度等方面進行改革。1979~2003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及有關法律問題的決議451件,根據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對憲法進行了修改。中國已經走上民主與法治的發展道路。
      4.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
    20世紀80年代我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90年代由溫飽到達小康。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由57.5%下降到39.2%,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67.7%下降到49.1%。2.5億農村貧困人口85%以上已經脫貧,貧困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重由30%下降到3%。由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課題研究組,按照經濟發展水平、物質生活、人口素質、精神生活、生活環境五個方面,確定了關于小康水平的16項基本測評指標及其臨界值。(注:這16項指標是: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0元(按1980年的價格和匯率計算,2500元相當于900美元);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4.城鎮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2平方米;5.農村鋼木結構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質日攝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擁有鋪路面積8平方米;8.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為85%;9.恩格爾系數為50%;10.成人識字率達到85%;11.人均預期壽命70歲;12.嬰兒死亡率低于3.1%;13.教育娛樂支出比重為11%;14.電視機普及率100%;15.森林覆蓋率15%;16.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比重為100%。在2000年,上述16項指標中,農民人均純收入按1980年價格計算1066元,人均蛋白質日攝入量73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的縣占80%,尚未達到所預期的目標。但是,還應該考慮到,平均數往往掩蓋著個體之間的差別。)據此對小康進程進行綜合評估,20世紀末全國總體平均生活水平跨入小康社會的初期階段,大約有75%的居民初步過上小康生活,大約13%的居民接近小康水平,剩下約12%的居民離小康還有較大差距。[1]千百年來困擾著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得到解決,祖祖輩輩關于小康生活的夢想開始成為現實。這是中國現代化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上述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按照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部署,走了頭兩步,進入21世紀開始走第三步。中國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三步走”發展戰略實現了兩步,并不是說走完了現代化全程的2/3。因為,前兩步用了20年,第三步要用大約50年。
    中國經濟總量不是相當可觀嗎?是的,按匯率法計算,2000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居于世界第六位,但是考察中國經濟,要注意總量和人均兩個方面。按人均計算,中國剛達到中等偏下收入國家水平。(注:根據世界銀行《2000/2001年世界發展報告》,按1999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劃分,并按當年匯率計算,下中等收入國家為756美元~2995美元。中國GDP略高于GNP,但這個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人均GDP要更多一些,但也還是中等偏下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和經濟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何況,購買力平價是有缺點的方法,現在世界普遍采用的仍是匯率法,雖然匯率法也有缺點。
    中國目前所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作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
    第一,小康社會是從溫飽到現代化之間長達幾十年的發展階段,現在剛剛邁入小康社會的門檻,所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
    第二,農村還有近3000萬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沒有完全解決,近6000萬人口雖已脫貧,但還是低水平和不鞏固的溫飽。城鎮有2000萬以上的人口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這說明,低水平的小康尚未全面達到。
    第三,在經濟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之間、工農之間和城鄉之間以及在不同的社會階層之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諸多方面以及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進展也不平衡。一般說來,吃飯穿衣的基本生存條件解決得比較好,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等方面還比較差。
    可見,中國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2001~2020年的發展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按照“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構想,中國從21世紀初開始實施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部署,時間是2001~2050年。這半個世紀劃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用20年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第二階段,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這樣的戰略構想,實現了第三步戰略部署與第二步戰略部署的銜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面”,有兩重含義:一是覆蓋面的全面,即使十幾億人口共享建設成果;二是建設領域的全面,就是說,不僅是經濟發展和提高物質生活水平,而且要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全民共享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目標。
    中國已經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規劃。這20年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經濟增長速度:20年翻兩番
    發展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期目標,是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年均增長7.2%。到2020年,按可比價格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將接近36萬億元人民幣,按現在的匯率計算將超過4萬億美元。2001~2010年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專家預測在7%~9%。即使考慮到以后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緩,考慮到中國經濟基數越來越大,考慮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20年翻兩番也是有可能的。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內自然災害頻發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仍保持7.3%、8%和9.1%的快速增長,增強了人們的信心。當然,持續40年保持高速增長是不容易的。20世紀60年代以來,40年平均達到7%以上增長速度的只有韓國(8.4%)、新加坡(7.9%)和泰國(7.6%)。中國再有20年高速增長,也就是40年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無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目前“十五”計劃(2001~2005年)正在順利實施,“十一五”計劃(2006~2010年)已經開始醞釀,更長遠時期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正在深入研究。
      (二)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向: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經濟
    1.基本實現工業化
    中國現在繼續進行的工業化,不是傳統的狹義的工業化,那種工業化大體是指制造業發展及其在國民經濟中比重提高的過程。中國要實現的是廣義的工業化,既包括工業本身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也包括實現農業的根本技術改造以及由于技術進步和第三產業發展所引起的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重大調整。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不允許中國再走傳統的工業化道路,而且也有可能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早期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工業化,稍后日本的工業化以及20世紀中葉以來東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化,與中國正在進行的工業化相比,時代背景有很大不同。世界科學技術革命、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人口眾多的特殊國情,對中國工業化進程有著重要影響。中國利用新技術革命的成果,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同時,必須處理好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合理性的關系,把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作為實現工業化的基本要求。既要積極發展高新技術和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又要重視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和提高。2000~2020年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是:第一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5.9%下降至10%左右,第二產業由50.9%下降至30%~40%,第三產業由33.2%上升到50%~60%;農業勞動力在全部就業人口中的比重由一半降至1/3左右。這大體相當于1980~2000年的進度,應該是能夠達到的。
    2.加快城市化進程
    城市化是和工業化相伴隨的歷史進程。中國過去在特殊的歷史條件和經濟體制下推進工業化,導致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1949年底中國的城市化率是10.6%,20世紀50年代初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比較快,1957年城市化率達到15.4%,而在1957~1978年的21年間,城市化率提高到17.9%,只提高了2.5個百分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城市化進程加快,2000年城市化率達到36.2%。因為起點低,僅大體相當于英國1850年(37%)、北美1910年(41%)、日本1950年(38%)的程度,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個百分點左右,比同等發展水平國家低20個百分點左右。中國人多地少,城市化水平低,農村人口比重大,不容易形成規模經營,是農民增收難的癥結所在。在繼續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必須通過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促進農村發展和農民問題的根本解決。就是說,要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農業和整個農村經濟,通過工業化和城市化實現大量農業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通過深化改革把農村經濟納入全國統一的市場化和社會化的軌道。這是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和社會結構變遷的過程。城市化滯后是歷史包袱,也蘊藏著發展的契機,因為城市化快速推進時期往往也是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在中國20世紀最后20年9%以上的年均經濟增長率中,勞動力流動的貢獻率為16%左右,也就是1.5個百分點。今后二三十年,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點。因為政策更趨積極,人口流動更為自由,中國城市化進程將會加快。即使保持20世紀最后20年的平均進度,2020年城市化率也可以達到55%以上。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在城市的建設和管理方面,要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為農民轉向非農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和生存條件,防止過度城市化帶來的“城市病”,防止大規模人口流動和社會變遷可能帶來的混亂和震蕩;二是在城市化的長過程中,土地仍然是農民生計和農村穩定的基礎,要防止大量失地農民淪為流民。
    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需要高度重視農村發展和農民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來城鄉差距持續擴大,國家政策已經轉向注重農村發展和解決農民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中國農村人口有8億,新增人口主要在農村,即使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展順利,2020年農村仍將有6億左右人口,農村發展和農民問題仍然是一個大問題,目前更是大問題。
    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問題。中國自古以來發展不平衡,新中國成立半個多世紀以來,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地區差距總體上呈擴大的趨勢。縮小地區差異的有利條件是國家實施扶持落后地區發展的政策,包括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計劃、增加對落后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等,已經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近些年國家在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大量投入,生態建設、科技和教育投入在增加,地區特色產業在發展,對外開放在擴大。不利因素是不少地方自然環境惡劣以及勞動力近乎無限的供給,給東部產業向西部轉移帶來特殊困難。近年來西部地區的經濟快速增長,在相當大程度上是靠國債投資和中央預算內的基本建設投資拉動的,怎樣建立有利于保持西部大開發可持續性的制度和機制,是尚待研究解決的問題。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鼓勵這些地區繼續加快發展,對于全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促進地區協調發展是中國的既定政策,但2020年之前還不可能縮小地區差距,而只能遏制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
    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還需要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中國已經把可持續發展問題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面臨的突出矛盾是:人口眾多、經濟快速增長與資源大量消耗、生態破壞之間的矛盾,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與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的矛盾,現行體制和法律、法規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矛盾,等等。
    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降到10‰以下,但因基數大和增長慣性,人口總量仍在繼續增加,2004年可能達到13億。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預測人口數量2010年在14億以內,2020年在15億以內。人口高峰在2035年前后達到15億或者稍多一些。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會使出生率降低,也會加快人口老齡化。中國現在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0%以上,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在經濟不發達的條件下迅速進入老齡社會勢必增加社會保障的負担。
    中國人均資源相對短缺,需要通過優化經濟結構,采用新的科技手段,加強規劃和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南水北調工程和有力的節水措施將會緩解北方水資源的危機。石油和鐵礦石等重要資源需要大量進口。
    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顯著降低,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條件下,污染物排放總量還在增加,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觀。努力目標是:到2010年,全國大部分地區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基本遏制生態惡化的趨勢,二氧化硫、工業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在“十五”時期(2001~2005年)大幅度降低的基礎上再下降10%。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解決環境問題需要長期努力。
    3.發展開放型經濟
    加入WTO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中國認真履行加入WTO的承諾,進一步降低關稅和開放國內市場,在WTO規則框架內解決貿易糾紛。中國對推進區域經濟合作采取積極態度,已經同東盟達成在2010年以前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框架協議,中、日、韓三國的研究機構正在共同研究建立三國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及其影響,中國發展對外經濟貿易關系追求的是“共贏”。中國國內市場潛力很大,經濟增長主要靠國內市場需求的擴大。中國出口增長很快,同時進口也在迅速增長,凈出口占總需求的比重很小,且呈下降態勢。據亞行的研究報告,中國2005年就會成為亞洲最大的進口國,為貿易對象國提供廣闊的市場,2010年可能成為亞洲最大的出口國。
    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貿易體系是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促進世界經濟的積極因素。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980~2000年間,中國經濟增長對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的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4%,僅次于美國的20.7%。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競爭中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也面臨著其他發展中國家在相關領域的競爭。發展開放型經濟是必然選擇同時也蘊涵著風險,世界經濟和政治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對中國經濟有越來越大的影響,需要把握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節奏。
      (三)增進全體人民的福利
    實現2020年經濟總量翻兩番的目標,按現在匯率計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3000美元左右,相當于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也可以說,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大體相當于從下中等收入國家的下限發展到上中等收入國家的下限,即逐步脫離下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而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1.關注低收入者和困難群體
    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公認的成就,但如前所述,目前城鄉還有近5000萬貧困人口,加上處于低水平、不鞏固溫飽狀態的6000萬人口,總數在1億以上。這1億多人口需要給予特別關注。繼續推進扶貧開發、鞏固扶貧成果,是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
    2.積極擴大就業
    中國人口多,又處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的雙重轉變時期,就業壓力很大。目前城鎮失業率,包括登記失業和其他類型的失業,總計大約在8%~10%。農村大約有1.5億過剩勞動力,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1/3。中國采取了許多擴大就業的政策并且收到了積極效果,但2010年前適齡勞動人口每年新增1000萬人,就業壓力很難緩解;2010年之后適齡勞動人口增長放緩,壓力有可能逐步減輕。
    3.完善社會分配政策
    主要是解決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適當提高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中國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鑒于資本技術密集型工業加速發展以及維持高增長率的要求,保持比較高的投資率有其合理性。但目前投資率高達40%左右,提高居民消費率有比較大的空間。提高消費率是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也是開拓國內市場和保證經濟持續增長的必要條件。
    二是調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中國處于經濟體制轉軌時期,收入差距擴大有其必然性,加之幅員遼闊,社會發展的均質性比較低,收入差距問題同其他國家有不可比性。雖然如此,收入差距問題仍然引起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對收入差距程度如基尼系數尚有不同估計(注:世界銀行對1980年中國基尼系數的估算:農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為0.23,城鎮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為0.16,城鄉合計為0.33。1988年,趙人偉等中國學者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調整后計算,城鄉合計的基尼系數為0.382,城市和鄉村分別為0.233和0.34。據1999年國家統計局計算,城鄉合計的基尼系數為0.456,城市和農村分別為0.354和0.336。多數學者認為,統計局的計算結果大體反映目前中國收入差距狀況。但是,對其社會經濟影響的嚴重程度有不同的估計,也有學者認為中國目前條件下城鄉合計計算基尼系數意義不大。),對政策取向也有不同認識。公眾對收入差距擴大的反應趨于強烈,而政府缺少強有力的調節手段。從發展趨勢看,中等收入階層將會逐步擴大,據社會學學者的研究,2020年中等收入階層將從目前占總人口的18%上升為38%左右。
    4.重視社會全面發展
    全面建設小康的目標,包括社會保障體系、國民教育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各部門正在積極規劃之中。這些方面的建設不可能向經濟發達國家看齊,而只能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只能是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政策是采取低水平、廣覆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投資在大幅度增長,重點是疾病預防控制和農村地區。2010年要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重點也是落后地區的農村。
      (四)推進制度創新
    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經濟高速增長,得益于經濟體制改革甚大。目前仍然處在經濟體制轉換時期,經濟發展仍然經常遇到體制性障礙,仍然有賴于制度創新。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以公有制為主體而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追求社會公正和共同富裕的、面向世界貿易體系的、法治的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這個目標,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變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種特定意義上的改革或者說經濟體制轉軌,就完成了。
    推進制度創新不限于經濟體制改革,也包括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各方面的制度建設,要吸取世界各國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必須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之路。這正是20多年來中國改革之所以能夠順利進行的基本經驗之一。
    中國21世紀頭20年的改革和發展,將為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發展前景展望
    中國的現代化要實現三個根本性的轉變: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從二元經濟結構到現代社會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轉變。中國的現代化不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力,還包括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或者說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健全。這無疑是極其艱巨的歷史性任務。從近代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看,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大約有15億人口,是在產業革命以來200多年時間內分批完成的,每一個50年內新邁進工業化社會的人口不超過3億。中國到2020年,14億以上人口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工業化,本世紀中葉15億人口基本實現現代化,這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深刻的社會轉型過程。這場深刻的歷史性變革,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利益關系的調整和社會結構的變動。要順利實現這場深刻變革、避免社會大變革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劇烈社會震動,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關系。中國在改革和發展進程中的許多政策和做法,都是基于這種考慮。
    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現代化進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也只有在改革和發展進程中得到解決。綜合分析,中國經濟具備持續增長的諸多有利條件,前景是光明的。因為:
    ——中國經濟有廣闊的增長空間。中國工業化的歷史任務尚未完成,現代化建設正在大規模展開,剛從溫飽進入小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正處于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城鄉建設的開展,產業結構的提升,都會造就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技術革命為中國經濟提供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性。世界范圍內經濟結構的調整,為中國提供了發展機遇。
    ——有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過去長期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和交通運輸等“瓶頸”得到緩解,各種建設材料和機器設備供應充足且水平不斷提高,加之可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許多過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建設事業現在能夠做到了。
    ——不斷完善的經濟體制將使社會生產力獲得進一步的解放,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體制保證。現代化進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將會在改革和發展中逐步得到解決。對外開放的擴大和水平的提高,將使中國有可能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發揮比較優勢和后發效應。
    ——具備支持經濟發展的群眾基礎和人力資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是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求穩定、謀發展是人心所向。中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但勞動力資源豐富也有優勢。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推動國民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大批科技人員和各級各類管理人員成長起來,在改革和發展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現在,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世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中國經濟發展的任務遠比過去艱巨復雜,但現在的經濟基礎和有利條件也是過去所不能比擬的。對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可以持樂觀的預期。實現了這個目標,中國經濟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2020年以后,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社會轉型將會繼續推進,各方面的制度將會繼續完善。在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后,將會把實現現代化的問題更廣泛更直接地提上實際議事日程,屆時會逐漸淡化小康的色彩,更多地強調實現現代化這一面。中國將會按照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逐步地從小康社會走向現代化。
    對于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也可以持樂觀的預期。現在所能夠據以分析的是:
    第一,1980年以來發展進程所提供的實際觀察經驗;
    第二,上述支持中國持續增長的諸多有利條件,都不是短期的,而會在比較長的時期內發揮作用;
    第三,科學技術進步加快的積極推動作用;
    第四,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趨勢以及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可能為國家現代化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
    第五,從經濟增長速度觀察,即使2020年以后增長速度遞減,假定2021~2030年年均遞減6%,2031~2040年年均遞減5%,2041~2050年年均遞減4%,按不變價格計算,205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會超過10000美元。
    至于2020年以后現代化的具體進程,現在還不可能勾畫出比較清晰的藍圖。因為中國和世界都在迅速地變化,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任何長期的具體的預當代中國史研究京4~12F10國民經濟管理王夢奎20052005按照“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我國已經實現了前兩步,進入21世紀開始走第三步,2001~2020年的發展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國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規劃是: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向為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經濟;增進全體人民的福利;推進制度創新。中國的現代化要實現三個根本性的轉變: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從二元經濟結構到現代社會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轉變。中國的現代化不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力,還包括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等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健全。中國經濟具備持續增長的諸多有利條件,2020年以后,中國將按照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逐步地從小康社會走向現代化。中國現代化/小康社會/經濟發展趨勢這是作者為2004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東亞現代化進程國際學術討論會”所提交的論文。張東生/何華峰馬文Probing into the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CAO Ming,WEI Xiao-ping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e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Jiangsu,China)王夢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100010。 作者:當代中國史研究京4~12F10國民經濟管理王夢奎20052005按照“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我國已經實現了前兩步,進入21世紀開始走第三步,2001~2020年的發展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國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規劃是: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向為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經濟;增進全體人民的福利;推進制度創新。中國的現代化要實現三個根本性的轉變: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從二元經濟結構到現代社會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轉變。中國的現代化不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力,還包括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等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健全。中國經濟具備持續增長的諸多有利條件,2020年以后,中國將按照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逐步地從小康社會走向現代化。中國現代化/小康社會/經濟發展趨勢這是作者為2004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東亞現代化進程國際學術討論會”所提交的論文。張東生/何華峰

網載 2013-09-10 20:57:37

[新一篇] 1980年以來我國教育界關于師生關系問題研究的評述

[舊一篇] 1990年代中國大陸散文的文化品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