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文學理論研究中的三個問題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一
  新時期以來,我們的文學理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表現為研究的領域得到了開拓,文學的觀念有所更新,研究的方法也有了許多新的探索。但問題也明顯存在著,歸納起來,我覺得有這樣三個方面:
  首先,對于文學理論的性質尚缺乏全面而科學的認識。
  什么是文學理論?它的意義和作用何在?許多從事文學理論研究的學者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作出這樣的回答:它是文學實踐經驗的總結,目的是為了我們在文學欣賞、批評時有一個正確的思想指導。但在具體的理解中,似乎并不那么簡單。在不少同行的意識中,文學理論被理解為是一種文學批評的法規,是可以直接套用在文學作品上的一些條文。如有的學者認為文學理論所告訴我們的就是“文學有一種固定不變的本質,如同千變萬化的水都是H[,2]O一樣,……只要理論家提煉出這種本質,文學諸多問題就迎刃而解”。然后又因它難以直接說明豐富多彩的文學現象而把文學理論看作不僅只是人們一種“幻覺的蠱惑”,而且認為它已經成了人們文學欣賞和批評的一大束縛和障礙。從而提出“無限大的理論就是無限空的理論”,只有當文學理論終結,文學批評才能開始。這種觀點與近幾年引入的后現代主義的“反本質主義”、“反基礎主義”結合在一起,幾乎把文學理論逼到無地自容的絕境,而導致我國文學理論,特別是文學基礎理論研究的空前萎縮。
  我覺得這是對文學理論的一大誤解,產生這樣的誤解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文學理論被一種教條主義和庸俗社會學的觀點所支配,反映在文學批評上,滿足于搬用一些現成的教條,拿到生動活潑的文學現象中來簡單套用;凡是不符合這些教條的,就不加具體分析地粗暴地予以否定。如在周揚、郭沫若的某些評論文章中,都曾經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樣的傾向。但是不是他們的評論就代表了理論的實際運用?是不是就因為他們的評論中所存在的教條主義和庸俗社會學的傾向,就可以否定文學理論自身的價值呢?在當今的有些學者中,之所以產生這種因噎廢食,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和排斥理論的情緒,我覺得就是與這些學者本人對理論存在的片面和不正確的認識,把這種教條主義理論認同為文學理論,把這種庸俗社會學的批評視為對理論的實際應用是分不開的。所以要使我們的文學理論得以健康的發展,首先就需要對這種混亂的思想來一番澄清。
  眾所周知,理論是實踐的派生物,是在實踐發展需要的推動下產生的。因為實踐的活動不僅需要人們去認識它,而且還需要對它的經驗進行反思、作出評判,以求引導實踐朝著正確的方面發展,這樣就產生了理論,同時也決定了理論不僅是說明性的,它只是以說明現狀為滿足,而且是反思性的,即為我們評判現狀提供一個思想原則和依據。這兩者的區別頗似康德所說的“規定判斷”和“反思判斷”,前者立足于一般和普遍,以普遍去統攝特殊,它遵循的是形式邏輯的推理方式,要求一切結論都在前提中包含無遺,把認識看作只不過是對這個前提的應用和擴充,不需再去探尋和發現什么。這樣,理論就被看作完全是工具性的。而后者則從個別和特殊出發,盡管它同樣需要一個思想前提,但它的目的只不過是為我們分析和評判現實提供一個理論依據,為的是使我們在探尋真理、發現真理時有一個正確的思想指導。所以黑格爾說:“理性只是真理的規則,而不是真理的工具,理性只能提供知識的批判,而不能提供關于無限者的理論。”① 卡西爾也說:“理性不是知識、原理和真理的容器”,而只是“引導我們去發現真理、建立真理和確定真理的獨創性的理智力量”②。這才是理論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所以康德在把“審美判斷”視作為“反思判斷”,強調它作為一種立足于個別來尋求一般的思維方式,只能是建立在對審美對象的感覺和體驗的基礎之上,并不是遵循邏輯推理的方式,而只能是在理解力和想象力合作的方式下進行,只有憑判斷者的“機智”和“敏銳”的感悟能力才能對它作出把握的時候,又把它的性質規定為一種“先天的綜合判斷”,它只有以一定的“先天知性的概念”去整合經驗性的知識,才能形成判斷。這個先天知性概念不是作為“僵硬的合規則性”,而只是作為一種反思的思想前提和依據在發生作用。這理解是正確而深刻的。所以按照這一認識,我認為文學理論對于批評來說,也就是相當于康德的“先天知性概念”對于“反思判斷”的作用。因為文學理論的核心問題是一個文學觀念的問題,是在觀念層面上對于文學的一種理解和把握。一部文學理論著作,說到底就是某種文學觀念的具體展開,是某種文學觀念在文學問題上的具體演示。但這里我們不能按字面的意義,從對康德的“先天知性概念”作簡單化、粗淺化的理解出發,把文學觀念看作是先驗地存在著的;其實,就根本上來說,它們都是從文學經驗中總結、概括、提煉出來,并隨著文學實踐的發展而變化著的。因此,對于康德所說的“先天”我們不能理解為“時間在先”,而只能理解為“邏輯先在”,也就是作為我們反思文學問題的一種理論預設,一種思想前提而存在著,使我們看待復雜的文學現象有了一種眼光、一種視界、一種見識、一種思維方法、一種思考問題的依據和準則,從而引導我們按照這一思想前提的指引去進行評價和選擇。這樣,我們才可能在現實的面前保持一種清醒的頭腦,而不至于被潮流裹挾而弄得暈頭轉向,或只是跟在現實后面亦步亦趨而喪失對現狀的評判能力。我覺得這就是理論的價值所在。正是由于這樣,在中外文學史上,不但許多大批評家,甚至許多大作家,如歌德、席勒、巴爾扎克、雨果、普希金、列夫·托爾斯泰、魯迅、茅盾等等都是兼攻理論的,把理論探討看作是他們從事文學實踐活動所不可缺少的知識儲備和修養;從沒有見到過像今天我國有些學人那樣對之采取這樣非難和排斥的態度,因此,盡管我們今天的文學理論研究與理論自身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還很難完全承担起理論的這種責任,這我認為只能通過理論自身的發展和提高去解決,需要我們以更大的熱情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理論的研究工作中去提升我國文學理論的現有水平,而不因噎廢食去否定理論自身存在的價值以及理論對創作和批評的應有的指導作用。
  當今我國有些學者之所以把理論看作是一種“幻覺的蠱惑”,一種束縛和阻礙文學批評健康發展的力量,是與他們無視理論的反思和批判的功能,而把它看作只不過是用來直接說明文學現象的一種工具是分不開的。這樣,理論也就被當作是一種法規,似乎只要背熟這些條文,就可以不假思索地用來衡量和評判豐富多彩的文學現象,毋需批評家再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去作深入地體味和發掘,去提煉自己的心得和見解。這樣一來,理論也就真的成為了別林斯基批評的“普洛克路斯忒斯的床”了。這說明他們指責批評家是“政治和道德的裁判官”實際上是由于他們自己對理論運用的誤解所造成的!我們怎么可以把以往這些教條主義和庸俗社會學的批評實踐所造成的不良傾向當作理論的“原罪”來顛覆理論,并把自己所誤解和曲解了的觀念強加到理論之上,當作理論本身的問題來進行批評呢?所以我認為這種批評不僅完全是無的放矢,而且極大地傷害了人們對于研究文學理論的興趣和信心。其結果不僅直接損害了理論,也間接地損害了批評。因為那種沒有理論功底和理論深度的、感想式的、就事論事的批評是不可能真正承担起批評的使命,對文學的發展有切實的推動作用的。因此,我覺得要使我國的文學理論在現有基礎上有所發展,第一步工作就必須澄清當前對文學理論以及理論與批評關系的誤解和曲解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使我們對理論的價值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二
  其次,對于文學觀念尚需進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我們說文學理論的核心是文學觀念的問題,因為正是一定的觀念決定著人們看問題的思維方式,并按照這種思維方式對問題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釋。一部理論著作就是一種文學觀念的具體展示。所以要是沒有文學觀念的支撐,并經過一定文學觀念的整合,我們文學實踐的經驗不論怎樣豐富,也只能是處于游移和飄浮的狀態,是不能形成堅實的系統理論知識的。文學觀念在文學理論中所居的核心地位,決定了不同的文學觀念和思維方式,也就會有不同的文學理論。文學理論的發展,從根本上說就是一個文學觀念的演變和更新的問題,它總是以觀念的演變和更新為前導的。回顧中外文學理論發展為歷史,無不都是由于觀念的發展和更新在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而得以推進的。就西方文學理論的歷史來看,從古典主義的再現論到浪漫主義的表現論、到唯美主義的形式論、再到現代主義的存在論,就是一部再鮮明不過的文學觀念的發展史。這在我國也不例外,只不過由于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變革比較緩慢,而沒有呈現出像西方文學觀念史那種鮮明的時段性而已。
  正是由于文學觀念在文學理論中的地位如此之重要,所以,我覺得要使我們的文學理論能與時俱進,并在現有基礎上取得更大的成績,首先就應該從我國當今社會的現實需要出發,在確立既能反映我們時代需要,又能體現人類文化發展方向和我們民族文化精神的文學觀念方面去進行努力,否則都是舍本逐末的。但遺憾的是,最近幾年由于受“反本質主義”、“反基礎主義”以及“文化批評”的沖擊,再加上前面所說的我們自己對于理論的貶斥和非難,使得我們的文學理論研究正日益趨于零散化、膚淺化、技術化和完全實用化,對于像文學觀念等根本性的問題,已經很少引起人們的關注,更少有人對之再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了。這恐怕是這些年來,我國的文學理論研究表面上看來似乎十分繁榮,而實際上卻少有理論建樹和理論進展的原因之所在。
  因此,要評析新時期我國的文學觀念的發展和更新,我們的目光恐怕還得要回到新時期的中、前期。在當時所掀起的一浪而又一浪的文學觀念熱之中,我們雖然也存在著盲目追蹤西方,以西方馬首是瞻的傾向;但也不乏我們自己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下,在批判繼承傳統文學觀念合理成分基礎上,為建設有我們自己特色的文學理論所進行的探索和創造,如有些學者提出的“審美反映論”和“審美意識形態論”等,就被當今學界認為是我國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一大創獲。這兩個概念我認為是互相聯系的:“審美反映”是就文學與現實的關系而言,而“審美意識形態”則就審美反映的成果而言,它以審美反映論為基礎和前提。所以要論述文學作為審美意識形態的性質,首先我們就得要厘定什么是審美反映。“審美反映論”自然是一種認識論文藝觀,但它與我國以往流傳的認識論文藝觀的不同,在我看來就在于它在肯定文學作為一種精神產品與其他一些意識形態一樣,都是對于現實生活的反映時,還把審美情感引入對文學反映活動的闡述之中,認為文學創作總是以作家的審美情感為心理中介與現實生活建立聯系的。情感不同于一般的認識,它是客觀對象能否滿足主體某種需要(對于創作活動來說,就是審美需要)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這就使得文學創作與科學研究不同,總帶有作家自己的主觀態度、作家自己的評價和選擇的成分,因而它反映的不只是一種客觀事實、一種“實是的人生”,而且包含著作家的主觀愿望,作家對于“應是的人生”的企盼、期望、追求和夢想在內。所以就其性質來說,不是一種“事實意識”,而一種“價值意識”,它不只是認識性的,而且也是實踐性的。它與其他一切意識形態一樣,對于人們活動都具有某種定向的作用和激勵的作用,都具有凝聚和動員一定社會集團成員的力量,為實現某一共同目標去進行奮斗的功能。就其特點來說,不是一種理性意識,而是一種直接建立在對情感對象的直接感知和體驗基礎上的“感性意識”,一切理性的認識,只有經由作家的審美感知和審美體驗轉化為自己的審美情感,成為一種“詩性的觀念”,一種“審美的意象”,才有可能進入文學作品,才會對讀者心靈產生影響,從而把作品所傳達的意識形態的內容交付給讀者的感覺和體驗去判決。這就使得文學較之于一般意識形態更能深入人心,更能為人所樂意接受,更能把社會的、普遍的價值觀念化為讀者自己內心的追求、期盼和夢想。這樣,就把文學的他律性與文學的自律性有機地統一起來,使我們在堅持文學意識形態的前提下又維護了文學自身相對獨立的價值。這就是“審美反映論”與“審美意識形態論”之間聯系的內在邏輯。此外,由于審美反映的成果是一種感性意識,是以“詩的觀念”和“審美意象”的方式而存在于作家的頭腦之中的,所以它不同于概念,它本身是經過一定形式建構的,是具有形式的,它必須借助一定的物質形式才能得以存在。這樣,也就把文學作為一種感性意識與它自身所具有的感性形式統一起來,又使得文學超越了一般意識形態的范圍而帶有技藝和制作的性質。從而把以往我們對文學的理解單純從認識論的視角而走向認識論與價值論、實踐論統一的視角,使得以往在很大程度上被純認識論的觀點研究所遮蔽了的文學的人文性的內涵重新得到凸顯。因為認識主體是抽象的社會主體,而只有在價值論和實踐論中,個人的需要、理想、愿望、個人存在的價值才會得到肯定,獲得自己合法的地位,并使理性實現向生活的回歸。這都是對傳統認識論文學觀的一大深化和推進。
  但在現在看來,這觀念離達到完善的境地似乎還是有距離的。這不僅由于它的著眼點主要在于反映的內容,對于審美反映過程中形式建構和藝術傳達方面的闡發雖有涉及,但還沒有充分展開,顯得較為薄弱,而且由于當今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價值多元的社會,不同的利益集團都有他們各自不同的價值取向。我們憑什么來判斷何種價值取向是正當的、健全的?何種價值取向是非正當、不健全的?這里就需要我們找到一個進行價值評判的客觀真理性的標準,這就要求我們把文學認識論研究經由文學價值論研究再進一步推進到“文學本體論”的研究。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本體論”就是對于事物本原和始基的追問,對于文學理論來說,它的價值就在于為我們看待文學問題確立一個終極的依據,使我們的文學價值論具有自己堅實的思想基礎。“文學是人學”,它是以人為對象和目的的。因此,“文學本體論”的問題深入下去也就必然關涉到“人學本體論”的問題,關涉到對于“人是什么”和“人應如何”這些本體論問題的追問。人是什么?蘇格拉底早就提出,生命不是人所特有的,唯有理性(德性,因為蘇格拉底認為“德性即知識”)才能顯示人的本真存在而使人優于動物。康德吸取了自蘇格拉底以來西方理性主義哲學的人學觀的合理成分,進一步提出人不同于動物,就在于他不僅能“感覺到自身”,而且還能“思維到自身”③。這表明,正是由于有了思維的能力,有了對自己為什么活、怎樣活才有意義等問題的思索,人才開始與動物分離開來,而具有動物所沒有的對生存的自覺意識。正是這種生存的自覺意識,才使人的生活從物質的世界進入到意義的世界,從經驗的世界進入到超驗的世界,并憑著這種意義的指引,把自己不斷地引向自我超越。文學就是人類在對意義世界的探詢過程中產生的,它通過想象和幻想把人們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人生化為一個美的幻象,從而使之與現實人生形成一種必要的張力,使人在苦難中不失對未來的信心而奮發有為,在幸福中不忘人生的憂患而免于沉淪。這就可以達到詩化人生的目的,使人生因為有了理想而發出光彩、變得美麗。這就是文學的本真的意義之所在,表明文學作品中所反映的“應是的人生”并非只是由于作家的創作活動,作家的審美情感激發下的藝術想象所賦予的;它同時也是人的本真生存狀態的顯現,是現實生活中所存在于人們心靈中的一個真實的世界。一個文學作品,只有當它真實地顯現了人的這種生存的本真狀態,它才有可能是美的。這是“文學本體論”研究所給予我們的對于文學的性質的回答,并因此為我們的文學價值論研究提供了一個客觀真理性的標準。這正是在當今社會消費文化、娛樂文化泛濫的情況下,維護文學自身尊嚴和獨立,抵制文學泛化和異化的一道屏障。所以,我覺得要使我們的文學觀念走向完善,還應該從“審美反映論”、“文學價值論”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向“文學本體論”研究推進,而最終實現認識論研究、價值論研究和本體論研究三者的有機融合。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到關于文學問題圓滿的答案。這不僅是我們時代的要求,而且也使得我們在思考和評價文學問題不至于僅憑感覺經驗而獲得學理上的支撐。我們的文學理論也因之而成為真正有根的文藝學。④
  三
  再次,還需要探尋與我們的文學觀念相適應的研究方法。
  既然我們所追求的文學觀念的內涵是綜合的,在研究方法上,與之相應地應該有所更新。因為方法是認識事物的工具和手段,我們就是“通過這個手段與客體發生聯系的”,這表明“方法不是某種跟自己的對象和內容不相同的東西”,從根本上說,它是對象“自己內部的內容,是內容自身具體的辯證法的體現”⑤。因此,要認識文學這樣一個整體,就需要通過多視角的研究才能對它作出完整的把握,所以我們的研究方法也應該走向分析與綜合的統一。
  但是我國現代文學理論是在20世紀初學習西方文學理論,特別是30年代以來在蘇聯文學理論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它深受西方傳統哲學思維方式的影響。西方傳統哲學是以自然科學為知識背景的,所以在研究中擅長于分析,把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各種元素來進行考察。這對于深入理解事物固然必不可少,但要是離開了綜合,也就難以理解事物的全貌和把握事物的原貌。就像黑格爾所說的,如同“一個化學家取一塊肉放在他的蒸餾器上,加以多方面的割裂分解,于是告訴人說,這塊肉是氮氣、氧氣、炭氣等元素所構成。但這些抽象的元素已經不復是肉了”⑥。但是這種知性的分析的方法在當今我們的文學理論研究中仍然占據著主導的、絕對的優勢。對于文學,人們不僅都習慣于僅從一個層面或一個維度來研究,而且往往以一個層面、維度的研究來排斥和否定其他層面和維度的研究。如出于對以往文學理論研究中嚴重存在的庸俗社會學傾向的反感,在新時期的文學理論研究中,許多學人往往都以形式、符號層面的研究來排斥和否定從內容、社會層面和維度研究的必要性,因而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能形成我們對文學問題的全面而完整的認識。因此,為了使我們的文學理論得以健康的發展而避免走向片面,我們的研究方法也應該在唯物辯證思想的指導下,在分析的基礎上走向綜合,走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道路。
  那么,如何進行綜合呢?我認為可以從宏觀的與微觀的這樣兩方面進行。
  宏觀方面的研究我認為主要是在文學觀念上突破以往把認識論、價值論和本體論三者分離,走認識論、價值論、本體論三者研究相結合的道路。我國現代文學理論自“五四”以來占主導地位的是隨西方現實主義文學觀引入而形成的僅從認識論觀點來研究文學的視角,這種研究自然是重要的;否則,就不足以說明文學作為一種精神現象的根本性質。但是由于分不清文學認識與科學認識的區別,以致這種研究往往帶有濃重的唯科學主義的傾向,認為文學與科學的差別不在于內容,而僅僅只是它的形式,從而使得由于文學自身的特殊本質不能得到應有的闡釋,導致在實踐上不能使文學獲得自己相對獨立的地位,而成為只是其他意識形態如政治和道德的附庸,以致文學研究中庸俗社會學的泛濫。新時期以來,這種傳統的觀念被某些學人冠以“機械的反映論”來加以排斥,而轉向“文學價值論”和“文學本體論”等方面的研究。但由于無視價值意識從根本上來說也是對價值事實的反映,認為它完全由主觀評價所產生的,而使價值論走向評價論,這樣就難免導致主觀主義和相對主義;而從“文學本體論”研究來看,它試圖通過對人的本質、人的生存活動的思考去探尋文學存在的終極依據,在把文學看作是人的生存活動的顯現的時候,由于沒有認識到存在是不可能自發顯現為文學的,它只有通過人的認識活動才能為意識所把握,亦即只有反映在人的意識活動之中,文學本體論的研究才會具有實際意義,因而導致文學創作中的自發論和宣泄論等非理性主義傾向的蔓延。這都表明“文學認識論”、“文學價值論”和“文學本體論”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把三者統一起來,對文學作全方位的考察,對于文學問題我們才會有全面而正確的認識。
  微觀方面的研究我認為主要是在看待文學實體方面的同時兼顧靜態的研究和動態的研究,走靜態的、層次論研究和動態的、活動論研究的綜合的道路。
  先從靜態的、層次論的觀點來看。西方傳統哲學是理性主義哲學,它致力于對事物本質的探討和研究。這并不完全不對,問題在于它把事物的本質與現象完全分割開來,把事物的本質看作是完全恒定不變的東西,認為唯有它才是真實的;而一切偶然的、可變的東西都是非存在的,不真實的。不認識本質只能存在于現象之中,而一切現象都是本質的具體顯現。這樣就走向了思辨形而上學,把對本質的認識抽象化了。而在辯證的觀點看來,本質與現象是不能分離的,它不是固定不變,而是流動變化的,“不但現象是短暫的、運動的、流逝的、只是被假定的界限所劃分的,而且事物的本質也是如此”⑦。所以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質的一個規定”,是“本質自身在自身中的反映”⑧。按照這種觀點,我們就可以把事物的本質劃分為三個層面,即普遍性、特殊性和個別性來加以考察。從普遍性的層面看,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從特殊性的層面看,文學不同于一般意識形態就在于它是審美的;從個別性的層面來看,文學不同于其他藝術樣式在于它是以語言為媒介的。這三個層面的關系是:前一層面是后一層面的基礎,而后一層面既是對前一層面的制約,又是對前一層面的豐富和具體化。它們相互滲透、相互規定構成文學所以是文學的具體本質。以這樣的觀點來看,我認為以往所流行的各種文學觀念就不再是互相排斥、互相否定,而都可以在構成文學的具體本質的三個層面中找到自己存在應有的、合法的位置,使之融為一個有機整體。
  再從動態的、活動論的觀點來看。由于西方傳統哲學把事物的本質與現象完全分割開來,把真理看作是一種恒定不變的東西,所以在研究方法上也采取靜態的分析的方法,甚至直接把數學的方法引入哲學研究。“數學處理的是不變的東西”,所以這種研究方式是很難適合于人文現象的,因為“政治和道德,以及人所設定的法律、人類賴以生存的價值,人所設立的組織機構,遵從的習俗,所有這一切都不能要求有不變性”⑨,更何況文學?因此到了19世紀中葉,隨著歷史哲學、意志哲學、生命哲學、存在哲學等現代人本主義哲學興起,哲學研究的對象從物轉向人、轉向人的社會歷史、人的生命活動和生存活動的時候,在研究方法上也由靜態的轉向動態的。這種動態的觀點和方法對于我們文學理論研究的意義在于,它要求我們不是把文學當作一種孤立的、固定的存在,而看作是人的一種活動方式。活動是確定目的,并采取一定的手段來實現這一目的過程。以這樣的觀點來看,文學創作、文學作品、文學閱讀這三者也就被看作是一個整體,是互相規定、互相滲透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在這一時間流程中,作家的創作活動是它的起點,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所感受、體驗到的東西通過自己的作品傳達出來,去與讀者開展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因此,當作品從作家筆下誕生,它的目的還只是潛在的;只有經過讀者的閱讀。當它的潛在的目的轉化為實在的功能之后,作家的創作目的才最終得以實現。這表明文學的功能就是文學自身價值的顯現,它只能是文學自身所固有的而非人們從文學外部任意強加的。但另一個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除了歷史哲學之外,意志哲學、生命哲學、存在哲學等現代西方人本主體哲學都是以非理性的個人存在作為研究對象的,它們在提出人的意志活動、生命活動、生存活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的時候,似乎都片面地強調和夸大個別性、偶然性、可變性和不確定性,而幾乎完全否定事物的普遍性、必然性、相對穩定性和質的規定性。這就有可能導致我們在看待文學現象時由于無視文學作品存在的客觀性和相對穩定性,而走向主觀主義和相對主義。如由于過度地強調讀者的闡釋權而以“讀者中心論”來否定作品意義的客觀性,導致把文學的功能與文學實體分割開來。所以我們在提出動態研究方法的價值的時候,也只有把它與靜態研究統一起來,把“體”與“用”,即文學的“實體”與文學的“功能”統一起來,把功能看作是文學實體價值的顯現,把實體看作是功能的潛在形式,才能避免走向片面。
  如果我們都能對這些問題作一番認真的思考,并在研究工作中有所矯正,我相信我們的文學理論一定會在現有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注釋:
  ①⑥ 黑格爾:《小邏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141頁,第143頁。
  ② 卡西爾:《啟蒙哲學》,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頁。
  ③ 康德:《實用人類學》,重慶出版社1987年版,第2頁。
  ④ 參閱拙作:《審美超越與藝術精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文藝本體論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浙江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⑤⑦⑧ 列寧:《哲學筆記·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1頁,第278頁,第138頁。
  ⑨ 伽達默爾:《論實踐哲學的理想》,《贊美理論》,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63~64頁。
文學評論京71~76J1文藝理論王元驤20082008
文學理論不是文學批評的法規,而只是我們評判文學現象的思想前提;我們的文學觀念在肯定“審美反映論”和“文學價值論”理論價值的同時,還應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向“文學本體論”深入;與之相應,在研究方法上,也應該從分析走向綜合,把宏觀與微觀、靜態的與動態的、層次的研究與活動論的研究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有效地對文學做出全方位的、整體的把握。
作者:文學評論京71~76J1文藝理論王元驤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0:58:35

[新一篇] 當今文學審美趨向辨析(下)

[舊一篇] 當今英國哲學的研究取向及其特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