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古代中國海洋文化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當黑格爾提出海洋文化概念的時候,在他看來,海洋文化是使西歐區別于東方諸國的文化特征。這一結論是建立在他對人類發展史——尤其是東方歷史知識貧乏的基礎上的。遺憾的是,這一觀念曾在中國流行一時,至今仍有相當的影響。在我們看來,海洋文化即為人類征服、依賴海洋生活的一種文化方式。成熟的海洋文化表現為在某一區域人類的生活與生產中,海洋已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在開發、征服海洋方面形成系統的文化方式——即包含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以及特定的文化消費方式。在世界歷史上,所有的沿海民族都有一定意義上的海洋文化,但是,在近代以前的世界史上曾經占重要地位的只是五大文化系統:古地中海文化、古印度海洋文化、中國海洋文化、北大西洋海洋文化與南太平洋海洋文化。
  人類的海洋文化有許多要素:造船術、航海、海灘開發、海洋災害的防御、海洋政策等等。筆者認為:海洋文化的核心是航海能力與船只的制造。本文試圖圍繞這一核心問題評價世界主要的海洋文化。
      一、中國之外的世界海洋文化系統
    1、南太平洋海洋文化。
  人類最早的航海是以獨木舟為航海工具的。據本世紀初的歷史學家埃利奧特·史密斯《早期文化的移動》的研究:在新石器時代,從地中海到印度、到中國的沿海、到墨西哥、到秘魯,存在著一種環繞地球的“日石文化”,它的存在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人類便能以獨木舟與木筏為航海工具,進行跨洋的航行。〔1〕這種奇跡般的航海能力,至今仍然可以在波利尼西亞人身上看到。在南太平洋的遼闊海域上,東起復活節島、北至夏威夷島、西至新西蘭,分布著波利尼西亞人,他們是天生的航海家,可以通過對潮汐、海流方向變化的體會,測知數百里外的島嶼情況。由于對海流與季風極為熟悉,他們能夠乘坐獨木舟與木筏進行跨海航行,所以,在太平洋的多數島嶼上,都有他們的移民。迄今為止,新西蘭的土著毛利人,可與生活在數千里外的夏威夷土人進行對話,而無需翻譯,這說明他們有共同的祖先。人們推測:早期的波利尼西亞人最早抵達新西蘭島,然后向太平洋各島嶼傳播。只要打開地圖看一看波利尼西亞人在太平洋上的分布,就可知他們的祖先曾進行了多么偉大的遠航!人類今天能在太平洋上航行,是因為掌握了高科技,使航海難度大大降低,而波利尼西亞人卻是以獨木舟與木筏為航海工具,就所掌握的交通工具而言,波利尼西亞人的航海能力是最偉大的,因而,可以說他們代表了人類最典型的海洋文化。
    2、古地中海海洋文化。
  古地中海的海洋文化最早成為人類文明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希臘文明共同培育出來的一朵燦爛之花,成為聯絡三大文明不可少的中介。從技術上而言,古地中海的航海家早在四五千年以前便突破了獨木舟航海時代。最早以航海術聞名天下的腓尼基人,發明了用葦草編制船只的技術,他們用葦草編制較大型的船只,航行于地中海各地。而后,在制木技術成熟后,又使用了大型木船。在這一前提下,地中海成為古代三大洲文明的交流渠道,也成為促進歐亞非三洲文明發展的要素。可以說,海洋文化對人類文明體現出較大作用,最早是在地中海區域。但是,地中海狹小的范圍使這一區域的海洋文化更像是一個大的“湖泊文化”,比方說,古希臘人的航海不是以風為主要動力,而是以槳為主動力,所以,一艘希臘的戰艦,常要配備上百名劃漿的奴隸。然而,用槳可以征服湖泊與近海,卻很難進入大洋。對古地中海的人來說,大西洋與印度洋都是極為可怕的區域,其原因在于他們使用風帆的技術不成熟(當時的風帆是固定的,不能隨意轉向)。當然,他們中的個別人也進行了偉大的遠航,例如:古代腓尼基人所進行的環繞非洲的航行,希臘人中有去北歐采集金羊毛的傳說。但總的來說,當地人的航海是以地中海為限的。在古羅馬帝國滅亡后,古地中海文化在人類海洋文化中居次要地位。
    3、古印度海洋文化。
  古印度洋北岸是人類海洋文化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的哈拉帕文化時期,印度河流域與波斯灣一帶已有了可觀的海上聯系。印度半島像人舌一樣深入太平洋,給印度人提供了航海的便利。5000年以來,印度人利用季風航行于印度洋四周的亞非各國。例如:他們很早就來到東南亞各國,印度尼西亞的佛教文化遺跡,大多是他們的移民創造的。至今東南亞諸國人口內,占很大比例的是印度人的后裔。一般認為:在中印二國的交往中,是中國人從陸上發現了印度,而由印度人從海上發現了中國。在中國海洋文化發達以前,印度的海洋文化接古地中海海洋文化之后,是人類海洋文化最燦爛的文化成就。
  印度航海技術的局限性在于:印度人對木器制造非常陌生。他們雖有偉大的石建筑藝術,但是,制木技術相當落后。因此,在古印度,許多航海的船只都是以葦草編成的,這類船只經不起大浪,只能靠近海岸航行。盡管他們后來也以木材造船、盡管他們對季風的掌握得心應手,但他們在海上所取得的自由是有限的。在中國的大型木船問世后,印度在東方航海界的地位便居于次要地位。迄至葡萄牙人東來,印度的船隊被擊潰,印度洋的航海界,便完全成為歐洲人的天下。
    4、北大西洋海洋文化。
  北大西洋的海洋文化起源于中世紀的地中海,上接古代地中海海洋文明。不過,古地中海海洋文化的航行重點是在地中海,而北大西洋海洋文化的萌芽是在北大西洋的波濤上。這一海域的氣候條件復雜多變,航行極為困難,因而,熟悉了這一海域的船長在世界各大洋都能航行自如。可以說,這一惡劣的自然條件是錘煉當地水手的最好練兵場。歐洲漫長的海岸線生長著采伐不盡的森林,使木船制造業有取之不盡的原料,也是其1000多年航海業發展的基礎。歐洲海洋文化的特點在于擅長吸取科學技術于航海界,不斷革新航海術與造船術。中國的指南針與煉鋼術傳入歐洲,使得歐洲船舶制造與航海能力得到飛躍性的發展。煉鋼術帶來的工具革命使歐洲人的制木技術進入一個新時代,從此大船的制造不再是神話;而指南針傳入歐洲后,歐洲人以科學技術為指導,逐步將它改革為六分儀等航海儀器,從此,不論他們航行到哪里,都可知道自己在地球上的大概位置,加上地理知識的發展,從而使環球航行成為可能。環球航線由歐洲人最早建立,是科學技術與航海術相互影響的必然結果。歐洲人于15世紀末開始探航世界,大約于16世紀末已控制了世界大部分海洋。西方航海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科學技術的應用。因此,她的發展初期雖然落后于中國,甚至在某些項目上一直未能超過中國工匠的技巧,但其長期的發展潛力,則遠不是中國造船工匠所能比擬的。
  在中國與以上四大海洋文化系列之外,尚有美洲印地安人與阿拉伯人的海洋文化等。但印地安人的海洋文化基本是以“靠海吃海”的海洋采集業為主,航海工具是獨木舟,并未超過波利尼西亞人的水平,所以,可以忽略不計。阿拉伯人的航海曾有很大的規模,但其主要生活區域缺少大片森林,或者說,古代的森林都被后人采伐殆盡,所以,在中世紀以后,阿拉伯人的航海便居于次要地位。
      二、古代中國海洋文化的地位
  有人說中華民族是一個不懂海洋的大陸民族,這是一個誤解。中國的海洋文化至少可以上溯到7000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從其食用海洋生物的文化遺存,可以看出:討海已是他們主要生活方式之一。當然,這只是海洋文化的萌芽。海洋文化的成熟表現是遠航能力,中國人是從什么時候進行遠海航行的呢?在中國文化界有“殷人遠航美洲之說”,但缺少證據使之尚處于假說時代而不能成為信史。有可靠文獻記載的最早遠航是句踐從長江口越海航行至山東半島,在瑯琊一帶建立與中原諸國交往的據點。從戰國的史料中我們知道,越族人對瑯琊的控制至少從春秋延續到戰國中期,在這一時代,他們不斷地從長江口航行到山東半島,雖說這一航程大都是沿岸航行,但其漫長的海道已使這一航行成為古代人類最偉大的航海成就之一,中國人的航海術應形成于這一時期。由此可知:中國人的航海文化最早萌芽于古越族人中。
  戰國之后,又一次引人注目的航行是秦代徐福去尋找虛無縹渺的海上仙山。他所率的艦隊可載數千將士與3000童男童女,由此可知這一次航行是十分壯觀的,而其最終不知到達何處的神密結局,至少證明他們進入了中國人尚不知道的遠方海域。從徐福的姓氏來看,他應為東方夷人的后裔,夷人分布于山東半島與江蘇北部沿海,他們無疑是與越族并列的中國海洋文化的主要創造者之一。
  如果說華夏族是由夏、苗、夷、越四族形成的共同體,那么,中國人的早期航行是由夷越二族實現的。在夷越二族中,越人處于非常有利于航海的南方,他們的航海術對中國人的影響更大。自古以來,水行山處是越族人的生活方式。在福建、江西的武夷山一帶,發現多處商周時代的船棺,以船棺為最后歸屬之處,充分說明了他們的文化特征。越地納入漢政權后,有一支越人下海活動,形成后日的dàn@①家。dàn@①人以船為家,航海為生,他們一生住在船上,漂行于中國南方沿海各地,陸上人因為這一點而瞧不起他們,實際上從航海業而言,這是一個偉大的成就。因為:中國的南方沿海位于太平洋的邊緣,冬季每天都有迅烈的東北風,夏季常有臺風,航行十分危險。為了抵御海浪,家人對船的制造十分考究,一些記載表明:dàn@①家人名為“了鳥船”的船只,船身狹長,上闊下尖,沖波劈浪,無所畏懼。所以,dàn@①家人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換一句話說:是他們維系了中國的海洋文化,并使之走向成熟。中國人日后賴以航行印度洋的大船,多為上闊下尖、體型狹長,明顯是受到了dàn@①家了鳥船的影響。
  由于文獻記載的缺乏,我們了解的古越人的航海事業,僅為冰山的一角。在唐以前,中國的文化重心一直在北方區域,這一帶恰是中國海洋文化的盲點。冰凍、沙岸、缺乏建材,都是北方海岸難以發展海洋文化的因素。所以,夷人的航海在后代沒有明顯的成就。當時南方的航海事業如何呢?沒有較詳細的記載。但從吳國探航夷州、澶州的史跡等等故事,可知當時中國人的航海術是很高的。東晉時期以dàn@①家人為主的孫恩、盧循的海上起義,在東南沿海堅持多年,在進入內河后,又造出巨大的戰艦,這充分展示了南方人的航海能力與船舶建造能力。
  迨至唐宋時代,中國的文化、經濟重心向南方轉移,南方是中國的木材產地,而中國的木制品技術,一直是領先于世界的。于是,中國將制造大型宮殿的技術轉移到造船業之上,加上中世紀世界最發達的中國鋼鐵鑄造術,使唐宋以后中國的造船業達到了一個無人企及的高度。如唐宋中國南方土著的船只,尚有以藤條連接船板者,但在漢族發達的制木技術影響下,榫接技術與鐵釘使用技術,都應用到船舶制造上,于是,船舶的牢靠程度大大提高了;再如,南方諸地很流行用草作船板之間填縫的習慣,這類船只很容易漏水,在引進漢族的制木技術后,便發明了用石灰、油漆、麻絲混合填料填縫的技術,其牢固程度甚至可比木材原質,從而徹底解決了木船的漏水問題,使木船可以放心地進入遠海。以上種種技術累積起來,便使中國船只的制造遠勝他國。許多記載表明:唐宋以來航行于東亞與西亞之間的船只,以中國的大型木船最好,不論哪一國的商人,都以乘坐中國帆船為最佳選擇。由于當時中國的富強,這類大船很快在民間普及,長數十米,寬十余米,載重數百噸的龐然巨艦,成為沿海人家常備的商船。由這支舉世無匹的船隊支持的中國海洋文化走向世界顛峰,一直統治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數百年。
  中國航海術的另一重要貢獻是:發明了指南針,使人們在渺茫無際的大海上可以知道航行的方向,從而使脫離海岸的航行成為可能。比如,從日本、琉球航行到中國,只要向西航行就一定可以達到目的地,而從中國航行到日本,便要以指南針為導向。由于這一緣故,最早的中日航線是走韓國與日本之間的北道,因為這里的海峽狹窄,可以海島為航向定位的標志,而日后中日間的航行便是走南線,橫穿遼闊的東海,沒有指南針是無法找到這條更為經濟的航線的。
  中國航海文化的局限是:其造船業主要是工匠文明的結晶,雖說技巧達到木制器物的頂峰,但缺乏理性科技作為推動力,所以,雖然不斷有個別進步,但最終不可能有質的飛躍。中國的工匠可以制作出大型而又實用的木帆船,甚至直到今天,這類木船仍有使用價值,但他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發明用蒸氣機推動的近代化船只。這是技術與科學之間不可逾越的界限。中國的航海術也反映了同樣的局限,雖說中國人最早發明航海業上的指南針使用,但缺乏自然科學的指導,所以,對指南針的運用一直處于極為簡陋的水平上,它只能使中國的航海家知道自己大致的航行方向,而不可能讓他們知道自己在大洋里的準確位置。因此,如果去闖陌生的水域,光有指南針是不夠的。其實,由于中國指南針技術的落后,一直未能發明有效航海的精密羅盤,導致宋、元、明、清的中國船,大多是以山、島與海水顏色的辨認為導航的主要手段,指南針在航海中一直處于次要地位。因此,中國的航海主要是沿海航行,一般不脫離島嶼岸線,個別的越洋航行,也多是以熟悉的地區為主。由于沒有六分儀等定位儀器,古代中國水手一般不隨意進入陌生的海域,這樣,由中國人來發現世界也就不可能了。
  總的來說,中國有記載的航海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而且,在那一時代,已是世界一流的。這一優勢一直保持到明初鄭和時代的結束。其中,在唐宋元時期,由于中國鋼鐵煉制技術與木器制造術在造船業上的應用,中國的造船業與航海技術都遠遠超越同時代的歐洲人與印度人,在這七八百年的時期內,中國的海洋文化無疑是領先于世界的。
  明中葉以后,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來到東方,并控制了世界大多數水域。中國船的航行范圍,被壓縮到東亞與東南亞的海域,原來中國人非常熟悉的印度洋,有幾個世紀不見中國船只。很顯然,這一時期的中國海洋文化是在倒退。盡管如此,中國發達的航海業仍是東方海域不可忽視的力量,這是由于:當時西方人雖然有發達的航海業,但就經濟實用這一點來說,其木船制造并未完全超越中國,凡是對中國木帆船有所了解的西方船長,無不對中國船只的實用性大加贊美,事實上,由他們駕駛的中國帆船,曾被用于中國至歐洲、中國至美國的跨洋航線上,這說明中國帆船是適于遠洋航行的。在1840年以前,之所以沒有中國人用傳統技術嘗試環球航行,是由于導航技術落后的緣故。不過,在東亞中國熟悉的海域,實用的中國帆船仍是可靠的航行工具,在明清600 年間,中國憑著這一支船隊,在東亞與東南亞海域與各國競爭,并未落下風。其船隊運載量、航行能力,在東方國家里首屈一指,與西方殖民國家相比,亦未遑多讓。迨至西方人發明蒸汽機推動的輪船,中國的遠洋帆船隊才逐漸走上沒落之路。但是,隨著西方近代航海技術的東傳與中國現代航海業的興起,中國的海洋文化也進入一個新時代。可以說,中國是世界上不多的有7000年航海史的國家。
  中國的航海技術也影響了日本與東南亞國家。日本雖然是一個島嶼國家,但長期以來,對中國航行是其遠航的唯一內容。約在日本的戰國時期(相當于明代中后期),日本人才開始進入東南亞海域,但許多事例表明:當時的日本船只,多雇傭閩南人為舵手,所以,他們的航海實為中國海洋文化的延伸。東南亞諸國的海洋文化受中國影響也許更深,他們的大帆船制造與航海,歷來是由中國商人控制的。所以,嚴格地說:中國的古代海洋文化并不局限于中國本土,而是包括東亞與東南亞諸國。
  由此可見,中國海洋文化的地位在于:(1)有長達7000 年不間斷的航海史;(2)對古代東南亞國家與東亞國家產生巨大的影響;(3)中國的航海在唐、宋、元迄至明中葉的七八百年內領先于世界。
      三、海洋文化與人類文明
  人類是陸棲動物,所以,人類的主要活動只能在陸上——自古以來,人類的文化成就也主要體現在陸上。不管人們怎樣鼓吹海洋文化對人類的價值,我們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陸地才是人類主要文明的載體,海洋永遠處在次要地位。在古代,海洋對于人類的主要價值體現在交通上。由于地球是一個海水占7/10的星體,所以,只要有一個入海口,人類便能航行到世界大多數地區,從而通過商業獲得巨額利潤。而這一利潤的獲得,對中古以來的人類社會又有極大的價值。盡管如此,我們也不可片面夸大海洋對人類的意義。事實上,我們若分析世界各大海洋文化系列的浮沉,便不難發現,這一切都取決于人類陸地文化的發展高度,而不是純粹取決于海洋。
  從波利尼亞人所掌握的航海工具而言,他們的海洋文化也許是最偉大的,但他們的海洋文化并沒有使他們躍入人類古文明發達的民族之列,這是因為:他們所居的小島使他們無法發展有價值的農業與工業,經濟水平停滯在漁獵采集階段。而古代地中海的海洋文化之所以能超越獨木舟階段,是因為埃及、巴比倫希臘的古典文明有發達的手工業,可以造出較大型的船只。至于中國的海洋文化之所以能領先世界七八百年,也是因為中世紀的中國科技文明程度高于其他國家;而中國古代工匠文明的局限性,使他們無法將中國海洋文化推上更高的層次。再如西方的海洋文化之所以成為近代以來人類海洋文明的制高點,也是因為它有發達的工業文明作為基礎。所以,從本質來說,是陸地文化決定了海洋文化的層次,而不是相反。明清以來西方海洋文化對中國海洋文化的勝利,也是建立在它雄厚的科技水平與工業基礎上的,并不像人們常愛說的那樣:中國明清政府忽略了海洋,所以造成中國海洋文化的退步。在當時的條件下,即使明清政府重視海洋,也是無法與西方競爭的——當然,這不是說海禁政策對中國海洋文化成長的影響不重要,這里僅是重復唯物主義史觀的一個基本觀點:生產力是決定一切的。
  海洋在現代世界對人類的發展越來越具有重要意義,這一論點的基礎建立在海洋是陸地文明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而不是說人類的海洋文明將取代陸地文明,只要人類還是陸棲動物,這就是不可能的。今天的海洋不再是限制人類往來的天塹,而是人類文明相互溝通的主要渠道,因此,走向海洋——其意義還是走向世界。只有吸取世界文化的優秀因素,一個民族才可能真正的現代化,這是當代中國人向往海洋的基本原因所在。
  注釋:
  〔1 〕轉引自:(英)赫·喬·韋爾斯《世界史綱——生物和人類的簡明史》,初版于1920年,修訂于1971年。吳文藻等譯,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學術研究廣州93~97K5世界史徐曉望19981998徐曉望,福建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 350001 作者:學術研究廣州93~97K5世界史徐曉望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9:41

[新一篇] 論人的生活世界

[舊一篇] 論大學的保守性  ——美國耶魯大學的文化品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