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七):民國政府退守臺灣(3)——和平希望的破滅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正當中共軍隊在東北陷于一籌莫展之際,國內外反對內戰的呼聲日益高漲,美國政府也出于履行在中國問題上同蘇聯達成的協議和避免中國發生大規模內戰的目的,改變了對華政策,謀求通過“和平”手段消滅共產黨力量,實現中國在國民黨領導下的統一。1945年11月27日,杜魯門總統任命喬治·馬歇爾為駐中國特使,調解北部國軍與共軍之間日益擴大的內戰。12月15日,杜魯門總統發表對華政策聲明,主張由中國各政治力量的代表召開會議,商討和平團結的有效辦法,并派馬歇爾為總統特使,來華調處;12月20日,馬歇爾抵達中國。12月27日,蘇、美、英三國外長在莫斯科會議上重申了“不干涉中國內部事務之政策”,并宣稱“必須在國民政府領導下實現中國的團結與民主化”。

對于國共爭端,馬歇爾的主張是:自己活也讓別人活,給中共一個合理的生存空間。對于當時處于弱勢的中共來說,和平無疑是最好的出路,12月16日,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抵達重慶,準備出席政治協商會議;27日,中共代表團提出立即無條件停止內戰,用政治協商辦法解決國內一切問題等三項建議,重慶各界反內戰聯合會和民盟主席張瀾也先后致電國共雙方,呼吁立即停火。12月31日,國府以張群、邵力子、王世杰為代表與中共代表周恩來、董必武、王若飛、葉劍英進行具體商談。1946年1月5日,國共雙方代表首先達成了《關于停止國內軍事沖突辦法的協議》,根據該協議,1月7日又成立了馬歇爾、周恩來、張群(后為張治中、徐永昌)三人軍事小組,負責指導停戰及談判整軍問題。

1946年1月10日,在馬歇爾的參與下,張群、周恩來簽署了《停止國內沖突的命令和聲明》及《建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的協議》。雙方商定,各自向所屬部隊發布“停戰令”,最遲于1月13日午夜開始,國共軍隊應在各自位置上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上述停止沖突的辦法、命令和聲明,構成了停戰協定的全部內容。1月14日,軍調部在北平開始辦公。

1月10日,“停戰令”發布當日,由各黨派及社會賢達代表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經過各方討價還價,大會在政府組織問題上作出規定:國府委員會為政府最高國務機關,國委40人,其中一半由國民黨人充任,另一半由其他四方面(中共、民盟、青年黨和無黨派人士)人士充任,但涉及施政綱領之變更的議案須有2/3府委通過,國府委員會應有對各部、會長官的任免權,國府主席對某一決議的否決,必須得到3/5以上府委的同意等。有關施政綱領,大會基本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國綱領草案》,通過了以此為基礎的《和平建國綱領》。關于軍事問題,青年黨和民盟各提出一個方案,兩案均主張黨軍分開,軍民分治,公平編遣,他們希望國共兩黨都把軍隊交出來,實現軍隊國家化;中共方面同意軍隊國家化,但不能先軍隊國家化,然后再政治民主化,二者必須同時并進。最后,各方達成折衷:確立軍隊屬于國家、軍黨分立、軍民分治的原則,并由三人小組繼續商定整編國共兩黨軍隊的辦法。在國民大會問題上,國民黨代表主張1936年所選出的國大代表仍然有效,另外再增加名額,這種意見曾遭到中共和其他黨派的強烈反對。最后,中共和民盟作出退讓,同意保留原有的1200名代表,但要增加臺灣、東北等地區的代表150名和各黨派、社會賢達代表700名,總計達2050名代表,國民大會問題達成協議。關于憲法草案,國民黨提出在1936年《五五憲草》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但中共和民盟表示反對,認為該憲草規定的總統權力太大,主張實行內閣制,中央與地方采取均權制,省為地方自治單位,省長民選,制定省憲。最后,各方達成協議,規定由政協五方面各推5人,另請會外專家10人組織憲草審議委員會,負責根據政協通過的憲草修改原則制定《五五憲草》修正案,提交國民大會。

1月31日,政治協商會議閉幕,通過了包括政府組織、和平建國綱領、國民大會、憲法草案和軍事問題在內的五項協議,即政協決議。這些協議不同程度的體現了和平與民主,否定了國民黨一黨專政,確認了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基本上順應了當時的人心。

對于國共達成的停戰協定,中共方面態度是真誠的,毛澤東也是真心希望和平,但實力占優的蔣介石卻堅持:停戰協定不能包括東北,國府將繼續增兵,完成對東北的接收。1946年1月和3月,蔣介石將國軍五大主力中的兩支,從印緬戰場上載譽歸來的新六軍和新一軍分別調往東北,聲名顯赫的71軍也在3月被派出山海關。這里邊,廖耀湘的新六軍在印緬戰場上屢立奇功,被譽為“中國虎”;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有“東方隆美爾”之稱的孫立人的新一軍更是享譽國際,本來是被指定到日本做占領軍的。不過后來的歷史證明,這是蔣介石犯下的一個巨大錯誤,這些全美械裝備、受美式訓練、素質一流的王牌軍在東北戰場一個個有去無回。

1946年3月1日,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在重慶召開,大會統一了黨內認識和行動方針,并于16日通過了《對政協報告之決議案》,全面推翻了此前通過的政協決議。同月,大批國軍長驅直入進入東北,使駐扎東北的國軍兵力達到了七個軍30萬人,當地百姓夾道歡迎,中共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嚴重威脅。

1946年3月,蘇聯紅軍在駐扎了7個月之后開始從中國東北撤軍。在這7個月里,蘇軍將東北的工礦企業、糧食物資,凡是能搬的都當作戰利品搬走了,造成東北滿目瘡痍,工業損失約20億美元,不亞于戰爭破壞(因掠奪了中國東北的糧食,蘇聯1946年當年便取消了糧食計劃供應政策)。

早在1945年底時,蘇聯就和國民政府商談建立“東北經濟合作”,要求國府保證不會將美國的勢力引入東北。不過,蔣介石卻將蘇聯的企圖告訴了美國,美國對此表示反對,要求必須“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實際上是否認了蘇聯在中國東北的特權。另一方面,由于蘇軍撤離東北前,國府已經在東北部署了相當的軍力,因此蔣介石認為自己不需要和蘇聯搞什么合作,只憑借強大的軍力即可擊敗共產黨,完成對東北的接收。2月11日,《雅爾塔協定》公布,蔣介石借機在國內煽動反蘇浪潮,國內游行、抗議活動不斷,使蘇軍幾乎是在關內人民的一片罵聲中離開中國的。在這樣的形勢下,蘇聯在撤軍前決定拋棄蔣介石,轉而繼續支持中共,并明確指示中共盡快占領所有蘇軍撤出的地區,同時向中共提供武器裝備(據說蘇軍在撤走時陸續將所繳獲的60萬日軍武器裝備完整的送給了中共)。

蘇聯在最后關頭的態度轉變給了中共新的希望。在1月初國共停戰協定達成后,鑒于美蘇對中國的態度,毛澤東并不想和國軍開戰,因為他自己并沒有取勝的把握,更何況在當時全國各界一致主張和平的輿情下,發動內戰、消滅合法政府意味著要失去民心。面對著國軍源源不斷的進入東北,毛澤東堅信,蔣介石最終一定會在美國的壓力下與中共講和,到時,中共已經占據的地方可能會成為合法的解放區,但手握重兵的蔣介石在東北問題上異常強硬,中共在談判桌上陷于被動。正在這時,中共東北局書記彭真突然電告中央,說蘇軍愿意在撤軍時,將北滿各大城市交給中共接收。這對進退維谷的中共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毛澤東立即決定,趁馬歇爾回國述職之際,迅速占領北滿各大城市,作為未來談判桌上的籌碼,以戰爭換和平。

1946年3月11日,馬歇爾回國述職。3月12日,蘇軍通知中共東北局,蘇軍將于13日撤離沈陽,希望中共軍隊迅速進占,并表示“凡紅軍撤退處都可打”。就這樣,在蘇聯和中共的默契配合下,中共迅速進占東北各大中城市,并四處破路,阻止國軍的推進。3月17日,中共東北民主聯軍占領東北戰略要沖四平。4月15日,蘇軍撤離長春,中共立即派兵發動進攻,并于18日占領全市。4月25日,蘇軍撤離哈爾濱和齊齊哈爾,中共于當日攻占齊齊哈爾,28日進駐哈爾濱。

當時,中共的底線是要占領長春,以長春為界與國府南北分治。為此,占領長春后,中共中央于4月19日發出指示:東北局應遷長春,并考慮于短期內召集東北人民代表會議成立東北自治政府問題;同時,一方面向四平增兵,再打幾個勝仗,一方面“用全力奪取哈、齊二市”。這時,國民政府開始發飆,因為長春當時是東北的政治文化中心,其政治影響力非常大,國府丟了長春,就意味著其接收東北的失敗。為此,蔣介石表示:不拿下四平,不停止戰爭;不打到長春,不商談和平。 


三鑒齋 2010-11-26 20:01:17

[新一篇] 民國百年(七):民國政府退守臺灣(2)——中共滲透東北

[舊一篇] 民國百年(七):民國政府退守臺灣(4)——四平之戰和內戰的全面爆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