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rn |
[譯文] 不知那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出來的,原來二月的春風好似巧匠手中的剪刀。
rn[出典] 賀知章 《詠柳》
rn注:
rn1、 《詠柳》 賀知章
rn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早春的柳樹發出嫩綠的新芽,如同一位婀娜美人,垂下來的萬縷垂絲好像是綠色的裙帶。不知這綠葉是誰剪裁出來,原來是二月的春風細細剪裁。
rn 3、注釋 ⑴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⑶ 妝:裝飾,打扮。
⑷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農歷二月,正是仲春時節。
⑻ 似:好像,如同。
4、柳樹的枝條柔韌,葉帶狹長,輕盈蒼翠,婀娜多姿,逗人喜愛。生命力強,無論是在溝旁、河邊、堤上路邊、宅院村邊,到處都可見“翠柳如煙”、“含煙如霧”。古往今來,人們都比較喜愛它、關注它。尤其是我國的古代詩人和“柳” 結下了不解之緣,許多騷人墨客特別關心柳、撰寫柳、刻畫柳,歌柳、詠柳、嘆柳。有的出于喜愛之心,贊譽它;有的出于痛苦之心,埋怨它。同是柳樹,在不同的作品或同一作者的不同心情之下,柳樹卻遭到了不同的待遇。
rn5、不管是寫“堤上柳”、“江邊柳”、“路邊柳”、“樓頭柳”,大多是將柳與惜別相聯系。這樣,“折柳送行” 就成了騷人墨客的主要書寫內容,也成了唐人折柳送行的習俗。應當說,折柳送行不始于唐代而是漢代。據載漢人送客至灞橋,往往贈柳送別。如在一些漢樂府民歌中就有明顯的描寫。在《橫吹曲辭》中有《折楊柳歌辭》說:“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在《雜曲歌辭》中有《送別詩》說:“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rn到文人手里借柳詠離別情懷的詩篇就更多了。梁元帝蕭繹《折楊柳》說:“垂柳復垂楊,同心且同折”;吳均《詠柳詩》說:“朝作離蟬宇,薔成縮鳥園。不為君所愛,摧折當可言。”陳代岑之敬《折楊柳》說:“曲成攀折處,唯言怨別離。”李白的《憶春娥》詞“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等等。這些詩篇以“折楊柳”為題,寫朋友別離之苦,寫情人出走之恨,寫家人不得團聚之怨。而賀之章這首《詠柳》詩,卻不蹈前人之轍,另辟蹊徑,一改怨柳之情的哀痛之調,寫出新的境界,愛柳頌春給人以輕松歡快之美感。
rn6、第一句是寫樹。從字面意解,就是說,這柳樹是用碧玉妝扮而成的。“碧”,翠綠色。“玉” ,美者顏如玉。這是從顏色蒼翠來寫柳的姿色之美。這樣解釋似乎有點不大解渴。倒不如從擬人化的角度來分析,以物比人,蘊含深情。這是詩人將柳比喻成美人。寫“柳”象美麗的姑娘那樣美。南朝.宋《清尚曲辭.吳聲歌曲》有《碧玉歌》三首,說:“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是柳樹的枝葉將“碧玉小家女”打扮的更加美麗動人了。
rn7、第二句是寫枝。“絲絳”是用絲編織的帶子。這是寫柔條垂拂的繁茂,寫柳的風姿。柔長的枝條千枝萬縷,春風吹拂,體態輕盈,宛如妙齡女子翩翩起舞。姿態非常動人。“萬條垂下”的“綠絲絳” 不正像碧玉小家女穿的百褶裙嗎?我們可以想象這碧玉小家女的長裙外還有短式腰裙,裙子上還有許多的邊花、角花、暗花,還有許多的佩帶裝飾物,既簡潔又淡雅;而這衣料又多是那綢緞紗。她的服裝給我們以輕盈、柔美、灑脫之感。
rn8、第三句是寫葉。柳樹葉帶狹長,往往用來形容女人的眉毛,如“柳葉眉”。梁元帝蕭繹的《樹名詩》說:“柳葉生眉上,珠鐺搖鬢垂”。古人多以“楊柳腰”“柳葉眉”來形容女子之美,非常傳神。我們也可以看作是臉龐、眼睛、眉毛了。詩人因這美女太美了,大概也動了心,馬上提出一個問題,“有一千般說不盡的風流的臉兒”,不知是“誰”給修出來的?這一畫龍點睛之筆,蘊含著詩人多少歡悅和贊美之情。
rn9、第四句是寫春風。回答第三句提出來的問題,是“二月春風”用剪刀剪出來的“細葉”。這又是擬人化的手法。“碧玉小家女”之所以這樣漂亮,是“春風”這個慈母把她培育撫養出來的。抽象的主觀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撫摸彩虹)
rn10、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
rn11、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
rn12、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
rn13、“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絳”,“綠絲絳”引出了“誰裁出”,最后,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
rn14、這“剪刀”裁制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rn15、“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并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范之作。
rn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1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