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譯文]   人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死得比鴻毛還輕。

      [出典]  西漢司馬遷  《抱任安書》

      注:

     1、原文:

        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仆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2、譯文:

       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釋的。我的祖先沒有剖符丹書的功勞,職掌文史星歷,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類,本是皇上所戲弄并當作倡優來畜養的人,是世俗所輕視的。假如我伏法被殺,那好象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螻蟻又有什么區別?世人又不會拿我之死與能殉節的人相比,只會認為我是智盡無能、罪大惡極,不能免于死刑,而終于走向死路的啊!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我向來所從事的職業以及地位,使人們會這樣地認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卻比鴻毛還輕,這是因為他們生存所依靠的東西不同啊!

    3、重于泰山    

  【解釋】:于,比。比泰山還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價值。形容意義重大。

    輕于鴻毛

     釋 義:  鴻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還輕。比喻毫無價值。

    4、 司馬遷三十八歲時,繼父職為太史令。四十七歲時以李陵事下獄,受宮刑。出獄后,為中書謁者令。《漢書·司馬遷傳》:謂“遷既被刑之后,為中書令,尊寵,任職事”。中書令職,掌領導尚書出入奏事,是宮廷中機要職務。《報任少卿書》是在他任中書令時寫的。

  任少卿名安,滎陽人。曾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史記》卷一百四《田叔傳》后附有褚先生所補的《任安傳》。任安是司馬遷的朋友,曾經寫信給司馬遷,叫他利用中書令的地位“推賢進士”。過了很久,司馬遷給他回了這封信。此信寫于武帝太始四年十一月(公元前93年,這年司馬遷53歲)。當時任安因事下獄,狀況危險,所以書信中慮及任安的死。但任安被漢武帝赦免了,褚先生述漢武帝的話:“安有死之罪甚眾,吾嘗活之”,大概指的就是這件事。又過了幾年,在任安為北軍使者護軍的時候,因他對立太子的態度不明朗,終于被武帝殺死。

  在這篇文章中,司馬遷以極其激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發了內心的無限痛苦,大膽揭露了漢武帝的喜怒無常,剛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比較進步的生死觀,并表現出了他為實現可貴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堅韌不屈的戰斗精神。感情真摯,語言流暢,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對于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有著重要價值。

  《報任安書》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對封建專制的血淚控訴。司馬遷用千回百轉之筆,表達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憤激不平之氣和曲腸九回之情。辭氣沉雄,情懷慷慨。

  全文融議論、抒情、敘事于一體,文情并茂。敘事簡括,都為議論鋪墊,議論之中感情自現。“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抒發了對社會不公的憤慨;“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悲切郁悶,溢于言表;“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如泣如訴,悲痛欲絕……富于抒情性的語言,將作者內心久積的痛苦與怨憤表現得淋漓盡致,如火山爆發,如江濤滾滾。

  大量的鋪排,增強了感情抒發的磅礴氣勢。如敘述腐刑的極辱,從“太上不辱先”以下,十個排比句,竟連用了八個“其次”,層層深入,一氣貫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極矣”。這類語句,有如一道道閘門,將司馬遷心中深沉的悲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噴涌而出,一瀉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動地。

  典故的運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壯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韓信等王侯將相受辱而不自殺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體”的結論,憤激地控訴了包括漢王朝在內的封建專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賢憤而著書的典故,表現了自己隱忍的苦衷、堅強的意志和奮斗的決心。這些典故,援古證今,明理達情,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偉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修辭手法的多樣,豐富了感情表達的內涵。如“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個迭句,實際隱含著八組對比,同時又兩兩對偶,與排比相結合,既表明了對歷史上杰出人物歷經磨難而奮發有為的現象的認識,又表明了以他們為榜樣,矢志進取、成就偉業的堅強意志,氣勢雄渾,令人欲悲欲嘆。又如“猛虎在山,百獸震恐……”一句,運用比喻,沉痛控訴了人間暴政對人性的扼殺和扭曲,形象地說明了“士節”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徹心脾。其他像引用、夸張、諱飾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都真切的表達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時奔放激蕩,不可遏止;有時隱晦曲折,欲言又止,讓我們似乎觸摸到了作者內心極其復雜的矛盾與痛苦。

  總之,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通過富有特色的語言,真切地表達了激揚噴薄的憤激感情,表現出峻潔的人品和偉大的精神,可謂字字血淚,聲聲衷腸,氣貫長虹,催人淚下。前人的評價,“感慨嘯歌有燕趙烈士之風,憂愁幽思則又直與《離騷》對壘”,實在精辟。

     5、人總會死,有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人的死比羽毛還輕。 是說有人死得其所有價值,有人的死無足重輕,沒有意義。

       人生短暫,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做出對社會和生活有意義的事,不要虛度光陰。生命是有價的,可責任和精神的力量是無價的。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6、 十里長街送總理,那是億萬人民對偉人的愛;千紅一窟吊紅樓,那是因為諸多讀者對水做的那些精靈的愛;而一個普通的祭臺和普通的葬禮,則也能寄托親友們對一個普通逝者的好處的哀思。

  說起來,并非蘇軾有人生如夢的感慨,我想許多認真活著的人都會有。只要去思想,作為人便不能回避一個終極提問:人生也有涯,甚至快如白駒過隙,到底該怎么活著才算對得起自己?

  對此,有人選擇了享樂主義,有人選擇了犬儒主義,有人選擇了消極避世,更有人選擇了得過且過,然而從以上我們對偉人或一個普通逝者的反思中不難看出,人活一世,如果還想給世間留一些念想,其實就要活出一口氣,而這口氣必須是浩氣、正氣、善氣、慧氣、生氣,是或多或少能惠及一些人的那口陽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講的或許便是此意,但我想,即便是鴻毛,我們也該做那一葉是愛,是暖,是希望的鴻毛。

      事實上,在這個道德失范、逐利盛行的年代,許多人是不屑想這些“無聊事”的,只有到了自己也受到某種“傷害”時才能想到正義和生義,以至于我總能想到那個大白天提著燈籠滿雅典尋找“真正誠實的人”的第歐根尼。為此,法國思想家蒙田曾憤世嫉俗式的提醒說,“每個人(心間)都該開一扇對著墓地的窗戶。”因為他知道,惟其如此,許多人才會想到如何活著的問題;然而或許蒙田不知道的是,在智慧的漢語中,“墓地”和“目的”是同音詞,所以許多人記住了當官發財的目的,但經常淡忘了人生必歸于墓地。(侯寧)

       7、死亡是人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而同時人們對死亡又普遍存在恐懼焦慮而又難以正確面對的心理,死亡對于人們來說,始終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在中小學通過“死亡教育”,使兒童對死亡問題有觀察、發問、表達記憶及感受的機會,它的主要目的有4個:使人們獲得死亡的知識;使人們對死亡有一個科學的認識;提高人們為瀕死病人提供幫助的能力;減少青少年的意外死亡。許多專家和學者認為,它同性教育、艾滋病教育等一樣,應在中小學教育中廣泛開展。

       死亡教育可以幫助人們正確地面對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與死是人類自然生命歷程的必然組成部分,從而樹立科學、合理、健康的死亡觀;可以消除人們對死亡的恐懼、焦慮等心理現象,教育人們坦然面對死亡;使人們思索各種死亡問題,學習和探討死亡的心理過程以及死亡對人們的心理影響,為處理自我之死、親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可以勇敢地正視生老病死的問題,加深人們對死亡的深刻認識,并將這種認識轉化為珍惜生命、珍愛健康的強大動力,進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質量;使更多的人認識到人生包括優生、優活、優死三大階段,以便使人們能客觀地面對死亡,有意識地提高生命質量。由此可見,“死亡教育”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從國外的“死亡教育”情況看來,美國的一些小學校里開設了別具一格的“死亡課”。在教育部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殯葬行業從業人員或護士走進課堂當起教師,跟孩子們認真地討論人死時會發生什么事,并且讓他們輪流通過演劇的方式,模擬一旦遇到親人因車禍死亡等情形時的應對方式,體驗一下突然成為孤兒的凄涼感覺,或走進火葬場參觀火葬的全過程,甚至設計或參加一臺模擬的“向親人遺體告別”儀式等等。盡管也有人認為這么做可能會給孩子心中留下陰影,但大多數教育專家和家長卻對此表示支持。孩子們還在家長或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郊外專為絕癥患者提供善終服務的寧養院,把準備好的五彩繽紛的花瓣輕輕撒向臨終者的床榻,送上祝福的話語,微笑著目送他告別人世。

       美國的家庭教育并不滯后,密切配合學校的教育,對于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美國家長總是做出最為直截了當、簡單明了的回答,并盡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們也較少利用神話或宗教中的諸如天堂、地獄之類的傳說來對死亡做出解釋。這是因為他們認定,盡管做出這樣的解釋也許最為簡單輕松,但要是孩子長大了并不相信這些,那他就必然會陷入更深的無所適從之中難以自拔。當然,美國人更不贊成將“人死后都會變鬼”這樣的“黑色迷信”作為知識,來傳授給天真的孩子。他們認為:要是同時還把“鬼”描繪成面目猙獰的怪物,副作用可能就會更大——這樣的“解釋”除了可能誤導孩子外,無疑還會增加孩子做噩夢的可能,并人為地加大了孩子的恐懼感等其他種種心理壓力,以至于當家里真的死了人時,驚恐的孩子甚至不敢參加親人的追悼會。更確切地說,絕大多數美國家長是將“死亡”視為一種“情感知識”存入孩子的“知識庫”的。他們斷言: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貓或家庭成員真的歸西時,孩子便能動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識”,來理解他將面臨的深深悲傷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綜上所述,確實有必要在中小學開展“死亡教育”,怎么開展“死亡教育”呢?應該依據中國的國情來進行“死亡教育”,前不久有位高中語文教師在布置學生作文題時,要求學生寫一篇遺書。這位老師應該是對作文命題的創新,也可看成是一種“死亡教育”,在網上一公布就遭來了不少非議。魯迅的一篇文章中說,中國的嬰兒出生辦三朝酒,一般都是說好話,什么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才貌雙全等等,如果你說將來小孩將來會死的,這無疑是要遭打的,其實他說的是大實話,不過在人們高興的時候,提這樣不吉利的話,是得不到好報的。可見對于死亡這一沉重的話題要特別的慎重。

        對于“死亡教育”我覺得,第一,進行一種教育不一定非得要貼上一個××教育的標簽,像死亡教育冠以死亡教育名稱,然后教育部門組織一套班子編寫一套專門的教材,諸如《死亡概論》或《死亡教育》等洋洋灑灑幾十萬字,從死亡的定義講到安全教育,如何防止非正常死亡,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死亡觀等,似乎有讓中小學生做起關于死亡的系統研究來,那樣做,我想是大可不必的,死亡教育可以穿插在其它的學科教學之中,在編寫相關的教材中滲透“死亡教育”的思想,譬如語文、思想品德、生物、歷史以及安全教育之中,以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灌輸死亡教育的知識。其實在中小學的課程中已經有所涉及如初中語文課文中是關于珍惜生命等,歷史課本中對于屈原和司馬遷于死亡的不同的態度,屈原壯烈而死是為過為民而憂,司馬遷“茍且偷生”活著是為歷史賦予的使命,都是各有其所,等等。甚至在理科的教學中也會對生命的意義生命的體貌特征等,對學生的心理輔導也牽涉到“死亡教育”,還有學校的安全教育、遠離毒品珍惜生命、文明上網珍惜健康等等都是對死亡的一種教育。對于這些教材的內容適當的挖掘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班主任在學生的思想教育中將“死亡教育”作為一項內容,召開這方面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討論,平時請一些專業人士進行相關的講座,出黑板報等,并輔之以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參加一些革命先烈的祭祀活動和參加親人去世的吊唁活動,還有讓學生收集一些名人對于死亡的一些態度,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寧愿餓死不吃美國的救濟糧”,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民族英雄林則徐曾說過,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等。

        第三,我覺得更教師應主動地有意識地關于“死亡教育”的一些具體的實例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在教學的課程也可穿插的講一些,如蕭伯納(1856—1950)英國現代杰出的現實主義戲劇家,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和諷刺的語言大師,192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墓志銘:“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遲早是要發生的。”蕭伯納對死亡是一種態度,反映了蕭伯納的瀟灑人生,其實也是大實話,人的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     

       這種坦然的欣慰,在中國的民間也能夠看到。比如,在民間講究辦喜事有兩種,叫紅白喜事。嫁娶和生子,是紅喜事,這是生命繁衍的開始,自然是一樁喜;壽終天年,為老人送行,是白喜事,也是一樁喜。過去的姑娘出嫁,棺材是娘家陪嫁的物品。還有不少地方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造活人的墓,直至現在一些農村還保留有這種風俗。可見民間也是將死亡看成是生命的一種自然現象。

      第四,將學校的“死亡教育”和家長的教育結合起來,通過家長學校或者是家長會議傳授“死亡教育”的觀點和方法,讓學生家長來正面坦然的面對孩子所提出的死亡問題。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59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