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譯文] 雖然自己喜愛這古老的曲調,但是現在一般人多不喜愛彈它了。

   [出典]  劉長卿   《聽彈琴》

   注:

   1、《聽彈琴》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2、注釋:

    詩題一作“彈琴”。

    泠泠:洋溢貌。

  七弦:古琴有七條弦,故稱七弦琴。

  松風寒:松風,琴曲名,指《風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3、譯文:

     七弦琴上彈奏出清幽的琴聲,靜靜地聽就像寒風吹入松林那樣凄清。雖然我十分喜愛古老的曲調,但現在的人彈奏的不多了。

   4、劉長卿(709—780?),字文房,河間(今河北河間)人。開元二十一年進士,大歷中,官至鄂岳轉運留后,為觀察使誣奏,系姑蘇獄,后貶南巴尉。終隨州刺史。

    劉長卿“以詩馳名上元、寶應間”(《唐詩紀事》)。他的詩多寫貶謫飄流的感慨和山水隱逸的閑情。擅長近體,尤工五律,曾自稱為“五言長城”。風格含蓄溫和,清雅洗煉,接近王孟一派。 

    劉長卿是由盛唐向中唐過渡時期的一位杰出詩人。

    長卿的五言排律今存53首,占總數的10%。五言排律在初盛唐可謂名家輩出、成就斐然。在此背景下,長卿的五排能夠獨辟蹊徑,雖不能與盛唐諸家闊大的氣勢、奔放的節奏和高亢的聲調爭勝,但在思想的深邃、語言的流暢等方面則又大勝往昔。

 

   5、這是一首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為人所重視,來抒發懷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詩。前兩句描摹音樂境界,后兩句抒發情懷。全詩從對琴聲的贊美,轉而對時尚慨嘆,流露了詩人孤高自賞,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詩題一作“彈琴”(《劉隨州集》)。從詩中“靜聽”二字細味,題目以有“聽”字為妥。

   琴是我國古代傳統民族樂器,由七條弦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稱,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凄清,極為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用意甚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后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牽涉到當時音樂變革的背景。漢魏六朝南方清樂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樂發生變革,“燕樂”成為一代新聲,樂器則以西域傳入的琵琶為主。“琵琶起舞換新聲”的同時,公眾的欣賞趣味也變了。受人歡迎的是能表達世俗歡快心聲的新樂。穆如松風的琴聲雖美,如今畢竟成了“古調”,又有幾人能懷著高雅情致來欣賞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贊美進入對時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謂今人好趨時尚不彈古調,意在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是很對的。劉長卿清才冠世,一生兩遭遷斥,有一肚皮不合時宜和一種與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調。他的集中有《幽琴》(《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之一)詩曰:“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飗飗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其中四句就是這首聽琴絕句。“所貴知音難”也正是詩的題旨之所在。“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詠聽琴,只不過借此寄托一種孤芳自賞的情操罷了。

 

   6、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古琴,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也是地位最崇高的樂器。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古代每個文人的必修之器,即便不擅也必懸一二張于書齋。歷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司馬相如、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

    古琴自一出世便中年已過,一派塵埃落定的沉穩,那是儒家的氣質。別的樂器是聲,而古琴是韻。它是一種主語狀態的情緒,向內的,在最僻靜處完成它的寂寞。“中正平和”“清微淡遠”的琴道便是它的在野情懷。古琴的聲形氣韻清高純古:泛音的輕靈清越,散音的沉著渾厚,按音的舒緩凝重,那指法,真正是蘊藉典雅、潤勻透靜,一如中國畫的水墨煙云。   

    古人層層疊疊的指紋堆積如落葉,使我終于不敢落指。每一落指都是曾經,感覺不是彈在弦上,而是摸在前人的指尖上。不知它是否也想念著久別的手指,不知誰又是它夢中的手指?正是“挽斷羅衣留不住”,人已去,而他或她生前用過的琴卻堅持著。被歲月還回來,但終于還是又拿走了。從此便惦著它,再也放不下來

    我不過是一個路過古代的人。

    我只能把古琴的古歸還古琴。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來源: 泉州晚報(泉州)

 

   7、李白有一首《山中與幽人對酌》,明白流暢,情致盎然: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由此看來,這詩中字句定是受了他癲狂飲酒與無弦瑤琴的啟發。
  
  放曠如李白,也要從《桃花源記》中尋找靈感慰藉,以覓知音。雅興忽來詩下酒,來來來,子當為我彈琴,我當為子高歌。縱使彈斷七弦無人聽,也要借昔年之酒,消心中塊壘。
  
  醉時無煩無惱無牽無掛,又何必非要醒著。在這離亂的世間,醒時似醉,醉時方醒。或是如他半醉半醒,半癲半狂一般,方是入了化境,于心中自有大光明。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劉長卿《彈琴》
  
  古調雖好,只是如今這世界塵囂日上,這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世間定是無人肯彈的了。然而琴依舊,酒依舊,菊花不曾墜北風,他卻已翩然而去。
  
  只留一柱清香,半卷殘文,山水杳杳,待你來尋。

 

   8、古體詩詞,這種近乎死亡的藝術,在當今鋪天蓋地的風雅小品、官樣文章面前,豈不同樣尷尬?“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不過,這樣也好。清靜。現在,是我最需要清靜的時候。知音不必多,有三五個,足夠了;讀者何求繁?有七八人,不少啦。

 

   9、 在一百年前,中國人但說琴,指的就是古琴。它是我們中國最古老也最受推崇的樂器,是我們文化中的一件瑰寶。歷朝歷代的中國人無不愛琴,隋朝甚至將能否操琴定為天下取士的一個標準。而如今,許多國人是從電影《孔子》中才第一次見到古琴、聽到琴音的。盡管唐劉長卿曾嘆“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然近代以來古琴竟然式微到國人完全不識、有文化者都琴箏不分的程度,令人心驚!雖然2003年11月古琴藝術已入選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10、 詩人劉長卿曾在《彈琴》一詩中哀嘆: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1977年8月22日,美國宇宙飛船“旅行者”號發射的時候,隨船有張代表地球的金碟唱片,收錄的二十七首曲目中有一首便是管平湖彈奏的《流水》。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著名古琴演奏家、廣陵派傳人陳雷激端坐于"畫卷"之上,揚手撫琴,以純熟的琴技、和雅的氣質,讓全世界第一次同時聆聽中國最古老的古琴音樂!

 

   11、吟誦著“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這樣的句子,厭倦了城市的喧囂,鐘情于在大自然中心靈的釋放。帶著相機,用心去品嘗人世間喜、怒、哀、樂、怨、恨、愁的百般姿態;用第三只眼睛記錄普天下奇、雄、峻、險、真、善、美萬種風情。踏上旅程,專注于旅途中歷史、文化及思想的碰撞,從更深的層面去感悟世界。
本篇文章來源于博雅旅游網(cn.bytravel.cn) 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注明出處 網址:http://as.bytravel.cn/art/%5Byz/%5Byz%5Dydhqmlhscdnh%5Bt%5D/

   12、“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感慨世事與人心的變化,人心不古。他以此來諷刺今人不如古人高尚,大有知音難覓的感覺,實際上也有“曲高和寡 ”的問題。

 

   13、距離造成的美感往往在審美鑒賞上固執地表現出來。白居易《問楊瓊》謂“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聲。”劉長卿《聽彈琴》謂“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這便是因時間距離久遠所造成的美感,并非他們所處的唐代缺少佳歌妙曲,礙于近視罷了;而我輩隔著千余年看唐代歌、曲,又覺得那般典雅高逸,不可多得了,蓋距離使我們思維空間疏朗,觸發想象,而想象的沉浮往往過濾實際的功用,顯露新的感知和體驗,并以此為媒介,使審美心靈自由而充實。

   14、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會過去,只有詩能經得起時間風雨的侵蝕,保持著永不消褪的綠色。中國的唐詩,一千多年來一直震撼著中華兒女的心靈,而且必將萬古長青,永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42

[新一篇] 古來青史誰不見, 今見功名勝古人

[舊一篇]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