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譯文]  學習永不滿足,耐心地教導而不倦怠。

     [出典]  《論語》

     注:

     1、【原文】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注釋〕

           ① 識(zhì):牢記,記住。

           ② 厭:通“饜”。本義是飽食。引申為滿足,厭煩。

     3、【譯文】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么因難呢?”

★孔子說:“默默地牢記知識,勤奮學習不厭煩,教誨別人不厭倦。對于我來說,除了這些還有什么呢?”

     4、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靜下心來默默堅持的過程,所以要想學習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能靜下心來。有的人學習,越學越有興趣;可是有的人學習,越學越感到厭倦。這是為什么?其實原因很簡單,只要真正能靜下心來學得進去的人,都不會感到厭倦,反而會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所以要做到學而不厭的關鍵,還是要培養起自己學習的興趣。比如打麻將,有些人一上桌子可以連續打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如果一個人的學習興趣也能濃厚到像對待麻將的喜好一樣,還有什么東西會學不好呢?

         "誨人不倦",是指我們在指導別人的時候不感到疲倦,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同樣離不開一個興趣。兩個喜歡打麻將的人,不管他們學問高低,只要談起麻將來,總是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從來不會感到厭倦。當然,要做到誨人不倦的另一個要點就是要有愛心和耐心。

      5、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雖然被人推崇至今,可以一直以來,學而不厭者少,誨人不倦者多。能夠學而不厭的人未必就值得稱贊,還要看他學的是什么,學成以后是否對自己、對社會有用;對于那些違背史實的歷史,不是知識的政治,高尚離譜的道德教條,正常的人是不會學而不厭者的。能夠誨人不倦的人多數都十分令人討厭,晚輩都逆反誨人不倦的長輩,下級都厭煩誨人不倦的領導,人們普遍反感的就是那些誨人不倦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即便是老師,如果喋喋不休、誨人不倦,學生們也大都不喜歡。

       6、“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范,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于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是孔子在歷史上成為一個大教育家的兩個最基本的優點和特點。

       7、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里,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子十分謙虛,于是虛心地說:“對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一樣呢?”

        8、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看出這兩句話有因果的關系。惟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如果天天賣舊賣貨,索然無味,要想教師生活不感覺到疲倦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陶行知文集》第817頁

        9、學而不厭:就是教師要努力學習,而且永不滿足,這不僅是志存高遠,虛懷若谷的品質,而且是積極進取、永不停步的情懷,更是教師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誨人不倦:就是教師要忠誠于教育事業,不知疲倦,這是對教師崇高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教師應當專注于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不動搖自己的事業信念,更應當永遠兢兢業業,追求最好的教育效果。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5:47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