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忍則亂大謀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小不忍則亂大謀。

     [譯文] 對小事不能正確對待,不加以容忍,就會給自己謀求的大事帶來失敗。

     [出典]  《論語》

     注:

    1、原文: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2、「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就敗壞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3、“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在民間極為流行,甚至成為一些人用以告誡自己的座右銘。的確,這句話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對于那些有志于修養大丈夫人格的人來說,此句話是至關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在小事上糾纏不清,而應有開闊的胸襟,遠大的抱負,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4、中國人是最能夠“忍”的。超凡的偉人,總有超凡的忍耐力。周文王曾忍食子之痛;孫臏曾忍斷足之苦;韓信曾忍胯下之辱;勾踐曾忍破國之屈。也正因為他們能忍,日后才能有機會雪恥復仇,成就不朽的偉業。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忍”字有多么重要。

  忍是理智的抉擇,是成熟的表現。忍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眼光放得遠,為長遠打算,忍一時之痛。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能體現一種大胸襟、大氣魄。

  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要做大事,需縱觀全局,不可糾纏在小事之中,擺脫不出。

       隋朝的時候,隋煬帝十分殘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云涌,隋朝的許多官員也紛紛倒戈,轉向幫助農民起義軍,因此,隋煬帝的疑心很重,對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

  唐國公李淵(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處,悉心結納當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樹立恩德,因而聲望很高,許多人都來歸附。這樣,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煬帝的猜忌。正在這時,隋煬帝下詔讓李淵到他的行宮去晉見。李淵因病未能前往,隋煬帝很不高興,多少產生了猜疑之心。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妃子,隋煬帝向她問起李淵未來朝見的原因,王氏回答說是因為病了,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

  王氏把這消息傳給了李淵,李淵更加謹慎起來,他知道遲早為隋煬帝所不容,但過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隱忍等待。于是,他故意敗壞自己的名聲,整天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而且大肆張揚。隋煬帝聽到這些,果然放松了對他的警惕。這樣,才有后來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國的建立。

    5、佛教的忍

       1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于忍”,出世間講道業,菩薩事業,你要是不能忍,就不能成就。

       2、 連世間法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世間種種的事業,事業的大小與你忍辱決定是成正比例的,你忍耐的力量愈強,你做的事業愈大;什么都不能忍耐,你的前途就有限。

       3、 佛教給我們許多的道理、許多的方法,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正自己的習氣、毛病,這不是一天、兩天能成就的,是要長時間地修學。尤其是像經上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你沒有耐心怎么能成功?

       4 、所以對于佛法修學,要有很大的耐心,這是屬于忍辱。忍辱最主要的,是對治三毒煩惱里面的嗔恚。貪嗔癡,忍辱度嗔恚。

       5、 經上也常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障是障礙,人一發脾氣,所有一切障礙都來了,所以學佛,忍辱是功夫,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地修!

       6、 布施、持戒是修福、修功德,忍辱能保持功德;你要沒有忍,你隨修隨失,這個就很可惜了!佛門有一句話說,火燒功德林,功德就好像樹林,好不容易培養起來,一把火就燒掉了。這什么火?嗔恚之火。

      7 、諸位要知道,功德是定、慧,三學你要是得到定得到慧了,那個戒也是功德,戒定慧統統是功德;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好,沒有得定,這個戒算福德,不算功德,所以定、慧很不容易培養。

       8、 人一發脾氣,定就沒有了,慧也沒有了,統統沒有了!我們講修福德容易,福德你發脾氣沒有關系,那個福德在,不會燒掉的,功
德就沒有了,所以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要有耐心,要能忍。

   6、 現代社會無數的商務活動的本質就是競爭,有良性的競爭,也有惡性的競爭,不管是何種情況下的競爭,都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情說適當的話。如因一時成功而沾沾自喜、或因暫時的挫折垂頭喪氣,從而失去自控,那就極有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喪失了獲取更大成功甚至東山再起的機會。我那還在郁悶的密友就是犯了這樣的錯誤,掉以輕心,結果被對手扳回一局。

     故而,現代的商戰也是忍者勝,智者勝。

       記得北宋名臣張詠曾說“大小之事,皆需用智,智猶如水也,不流則腐。”而明代馮夢龍說的更明確“人有智,猶地有水,地無水,則為焦土,人無智,則為行尸。”

       如僅貪戀一時之利,則不為智者所取。欲在現代競爭的舞臺上站穩一席之地,就必須有大忍的氣度。

       靜觀默察,以靜制動,激而不怒,誘而不進,忍而不發,待時而動。“小不忍,則亂大謀”智者,忍為上,忍者無敵。

    7、 我們常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也就是一個忍字。忍,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維的重要行為規范。

       心懷遠大者的自我克制,是他們縱橫于世的必備的素質。忍,忍人之不能忍,絕對不是懦弱、膽怯,而是大智大勇者戰勝自我的最高境界。胸懷氣量,海納百川,沒有海洋般寬大的胸懷,又怎能有雄居天下的氣度?

      隱忍,隱而不發,越是有偉大志向的人,在為其目標奮爭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兇險艱難也就多于常人。時運不致,時機不到,就必須有足夠的耐性忍下去,再忍下去。同時,不斷的積蓄力量,完善自己,修德聚賢,待機而動。

       我們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都必須能夠抵抗得住各種誘惑。世上沒有什么事情是不需要經歷忍受磨難的,遇事急躁、沉不住氣,是很難成就自己的夢想的。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08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