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譯文] 完全相信《尚書》的記載,還不如沒有《尚書》
[出典] 《孟子盡心上》
注:
1、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2、(1) 選自《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完全相信《尚書》。《書》,即《尚書》,現存最早的上古時典章文獻的匯編,主要保存了商及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被列為儒家五經之一。
(2)〔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我對《尚書》中的《武成》篇,只不過采用其中兩三段文字罷了。《武成》,古《尚書》中的篇名,內容大約是記述周武王伐商紂王之事,今已亡佚。今傳的偽古文《尚書》中也有《武成》篇,但已不是孟子這里所說的《武成》篇了。策,古代紙未發明之前,用木片或竹片寫字,一塊竹片為簡,若干竹片編聯在一起叫策。
(3)〔仁人無敵于天下〕仁德之人天下沒有敵手。
(4)〔以至仁伐至不仁〕以周武王這樣天下最仁愛的賢君去討伐紂王那樣最不仁愛的暴君。
(5)〔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又怎么會發生血流成河,連舂米的大木棒都給漂走的事情呢?杵,舂米的木棒。
3、譯文
完全相信《尚書》,不如沒有《尚書》。我對于(《尚書》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處罷了。仁人無敵于天下,憑(武王那樣)最仁的人去討伐(商紂那樣)最不仁的人,怎么會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來呢?
4、意思是提醒人們,讀書時應該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 所以原指尚書,今泛指所有的書。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說明孟子對古書的“去偽存真”的批判態度,他不一味的迷信古書。孟子主張,盡管存有一定的美化圣人的傾向,但中國古代史書因適應當時的政治需要確實存有夸張不實之處。孟子強調“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破除教條主義和清除迷信權威的神秘主義,無疑是具有積極進步的意義的。
5、 孔子所創的儒家學說,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繼承和發展而變得更豐富了,更系統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苑囿里,終于長成了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今山東省鄒縣)人,大約生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在世八十多年。其父早逝,他從小得力于母親教導和環境熏陶,熱愛學習毫不松懈。一生崇拜孔子,自稱:“乃所愿,則學孔子也。”他受業于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可說是得到孔子學說的真傳。學成之后,面對百家紛爭、天下征戰的局面,他一方面與楊、墨諸家學說激烈論戰,一方面親率弟子游歷宋、滕、齊、梁諸國,向他們闡述“仁政”主張。由于當時“天下方務于合縱連衡,以攻伐為賢”,他的主張顯然不合時宜,被人視為“迂闊于事”,遭到諸侯的拒絕。于是他更重于設帳授徒,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一大樂趣。到了晚年更是專心于著述講學,寫成傳世的重要著作《孟子》七篇。
關于《孟子》的作者,歷來有爭論,一說是孟子自著,一說是其弟子共同記述。我們還是同意《史記·孟荀列傳》中的說法:“(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即是說,孟子與其弟子共同參與了著述。從全書思想內容和論辯風格的一致性來說,孟子親自執筆的可能性更大些,至少他也是個潤色審訂者。
6、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而又有較大發展。他的“仁”主要體現在政治上,主張通過施行“仁政”去統一天下。具體內容主要有三點:一是“制民之產”,即讓百姓有一份固定的田產,讓他們不饑不寒,養生喪死而無憾。二是“與民同樂”,要統治者注意民心向背,體恤民意,贏得民心。三是“謹庠序之教”,建立人倫規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孟子認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無敵于天下。這種主張在當時未能行得通,但卻為后世有為的統治者提供了治國的基本方略,因此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要統治者多為人民的生存條件著想,對殘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認為可廢可弒。這曠古未有的議論,更鮮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是閃現于中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道強光。
孟子不但講“仁”,也強調“義”。“義”的本意是行為合理適宜。孟子把“義”作為人的行為選擇的最高標準。利義相比,應輕利取義;生死關頭,也要舍生取義。“義”的內涵各時代當然有所不同,但利義選擇問題,永遠存在。因此孟子的利義觀影響深遠,對我們民族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性善”、“性惡”論,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命題。孟子是“性善”論者。他說:“人性之善也,人皆有之;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他把“性善”具體闡述為惻隱、羞惡、恭敬、是非這“四心”,認為對應這“四心”的仁義禮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即要自覺地向自身內心去追求,才能得到。這就是“反求諸己”。其實,人之初無所謂性善性惡,在長大的過程中,由于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作用,才有了向善向惡的變化。性善雖是孟子的理論預設,但在分析人的實際道德狀況時也很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
孟子的“人格”論影響深遠。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認為人格的重要遠遠高于財富、權力、地位。主張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怎樣蓄積“浩然之氣”,那就是:一要持志養氣,堅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動心忍性”,有意識地在逆境中磨礪意志;三要“存心養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孟子的這些主張和理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貢獻。浩然之氣的“大丈夫”,自古以來激勵了無數的志士,誠如馮友蘭先生所說:“懂得了這個詞匯,才可以懂得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精神。”(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
《孟子》一書在文章風格上是獨樹一幟的。孟子可以說是個雄辯家。他能用巧妙的方法將談話引入預設的話題,能用不斷的反詰揭露論敵的破綻,能用形象恰當的比喻說明事理,能用有力的邏輯推理闡明自己的論點。因此《孟子》文章,總體上具有明快練達,酣暢犀利,氣勢磅礴的風格特點,對中國文學創作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7、孟子的教學思想也值得后人重視。他認為學習成績不決定于天資的高低,而決定于學習的態度,他用生動的故事作比喻,告誡學生學習一定要專心致志。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不應該“揠苗助長”。他又繼承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則,提出“教亦多術”,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目標,都要因人而異。孟子又特別強調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思考和獨立見解。他有句名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就是要求學生不輕信、不盲從書上結論或前人之說,通過積極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
8、這說明在2000多年前,我國學術界已經注意辨別文獻中記事的真偽了。
統治者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有意義竄改文獻。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清修《四庫全書》。為了泯滅漢人的民族思想,鞏固清朝的統治,不但全毀、抽毀大批所謂“違礙悖逆之書”,又對保存下來的許多書籍加以“酌量改易”、“改定字句”。于是連宋、明人著作中的“金賊”、“虜廷”、“人寇”等用字,也都被竄改為“金人”、“北庭”、“人塞”,以免引起漢人的民族意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泰伯》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憲問》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1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