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 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住在高樹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風。

  [出典]  虞世南  《蟬》

  注:

  1、《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2、注釋:

   綏(音ruí):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流響:連綿的聲音。

   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樹。 

 

  3、譯文1:

     蟬垂下像帽帶似的觸角吮吸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綿的聲音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住在高樹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風。

     譯文2: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悅耳的叫聲自梧桐林向外遠播。聲音傳得遠是因為我站得高
并不是借助了秋風。

 

  4、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與其兄虞世基均為陳朝知名才俊。隋滅陳后,與兄被征入長安,時人比之為"二陸"(陸機、陸云)。虞世南的哥哥、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卻是隋煬帝末期大名鼎鼎的奸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寵,隱瞞外間起義消息。當時虞世基一家人貴寵無比,擬于王者,惟獨虞世南一人謹慎艱苦,只知讀書寫詩。宇文化及殺掉煬帝后,一幫禁衛軍闖入殺虞世基,虞世南號泣向軍士求情,請以身代家兄挨刀,當然沒獲允許,眾人把虞世基一家猶如砍瓜切菜一樣殺個精光,估計士兵們平時對這位文質彬彬的公子印象不壞,舍之而去。

  竇建德打敗宇文化及之后,虞世南在其手下做黃門侍郎。李世民擒獲竇建德后,引為秦府參軍,與房玄齡一起對掌文翰。

  貞觀七年,賜爵永興縣子。虞世南純文人出身,書法大家,唐太宗非常看重他的博識,常常與之談論經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講史之際規調勸諫,陳述昔日帝王得失。而且,他志性抗烈,多次因修陵、游獵等事進諫太宗,李世民萬代明君,因此更加親禮于他。太宗稱虞世南有五絕,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學,四文辭,五書翰。貞觀十二年,世南病死,年八十一。太宗"哭之甚慟",贈禮部尚書,謚曰文懿。古人以蟬居高飲露象征高潔,作者以比興和寄托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情操。

   詠蟬包含著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勛臣之一,名聲在于博學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論歷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并贊嘆:“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從他不是以鯤鵬鷹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蟬來自況,也可見其老成謹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5、本詩與駱賓王、李商隱的《詠蟬》同為當時詠蟬詩三絕。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于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像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這里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云:“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于比興寄托,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6、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關鍵要把握住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征,從中找出藝術上的契合點。垂綏ruí音近于“銳”),是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帶子,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蟬用細嘴吮吸清露,由于語義雙關,暗示著冠纓高官要戒絕腐敗,追求清廉。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詩的最后評點道,這完全是由于蟬能夠“居高聲自遠,而不是由于憑借秋風一類外力所致。這些詩句的弦外之音,它們所隱喻的深層意義無非是說,做官做人應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才能說話響亮,聲名遠播。這種居高致遠完全來自人格美的力量,絕非依憑見風使舵,或者什么權勢、關節和捧場所能得到的。

 

   7、“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因為蟬在高處,鳴聲自然傳得很遠,并不是依靠著秋風的幫助。“秋風”:在這里是指帝王權勢。作者以蟬的高棲鳴遠,比喻自己行為的光明磊落與胸懷的高潔坦蕩。以“飲清露”來形容自己的廉潔;以“出疏桐”來形容自己的清高;以“居高聲自遠”來描寫自己特立獨行的高尚氣節,不貪慕權勢。“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

 

   8、已故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羅京給愛子取名“疏桐”,這緣于他特別喜歡的一首唐詩《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羅京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像梧桐樹的枝干挺拔高遠,長大以后成為品格高潔的人。生活中,他和妻子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

 

   9、酷愛生活的我們,不憑借外力能聲勢浩蕩、從容不迫是難以成型,但最起碼這一言一行、一神一姿,生動而形象,清澈而高雅,真實而不諱。人們品格的高潔,其聲名自然遠揚,不需要憑藉外力的吹捧頌揚,正所謂“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10、 從小就喜歡梧桐樹,那時只因為它偉岸,長大后知道了“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等稱贊梧桐純潔品質的詩句,也便對梧桐更增幾份喜愛了.理想著自己擁有梧桐般的純潔品質.
  去年秋天,我獨自走在以前高中的操場上,我有時候喜歡獨處時的那份孤獨,操場旁邊有幾棵已到高齡的老梧桐,微風吹過,樹上散落了幾片梧桐葉.我撿起了一片秋葉,放進了行囊,走著,走著,繼續品味著屬于我的那份孤獨.雖不是晚上,雖不在深院,剎間卻有種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孤獨憂愁.我害怕寂寞,但我不拒絕寂寞.喜歡梧桐,它拌著我一起孤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戀愛了,心目中的愛情,純潔而且高尚,從喜歡讀言情小說那時起,心中便在勾勒著屬于自己的愛情的故事,那女孩長長的頭發,美麗的臉蛋,溫文而雅的性格,少年時的我臉紅了.當你真正擁有一份愛情的時候,你是那么的努力經營著.希望她能天長地久.“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詩中用松柏梧桐的枝葉覆蓋相交,象征了劉蘭芝和焦仲卿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喜歡梧桐,喜歡它枝干挺拔,根深葉茂,喜歡它是忠貞愛情的象征.
  感情似乎都要去經歷距離和時間的考驗.古有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也有溫庭筠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到最后”怎一個愁字了得”啊!

 

    11、經典詩詞中的圣賢先哲,其至德至言,雖經過歲月的淘洗,至今讀起來仍讓人感到齒頰留香。理解內化這些育人醒世、流傳千古的名句警句,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大有裨益。   

   從“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虞世南 ,到“出淤泥而比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周敦頤;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蘇軾,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趙翼;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王昌齡,其彪炳史冊、燭照千古的言行事跡,每每讀來,常令人情不自禁的熱血沸騰,肅然起敬。我們品讀這些膾炙人口而又耐人尋味的詩句,深入理解其中的含義,能得到深刻的啟迪,常思常悟,就能成為人生路上催人奮進,激人向上的精神食糧,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它就能給我們以鼓舞和激勵,給我們以智慧和力量。慕古人之高義,發思古之幽情,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凈化,素養在無聲無息中得到提高,長期以往,會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著名國學家季羨林說過:“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正在將文化的種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華秋實,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凸現,為這項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會使安放我們靈魂的精神家園更加美好。”讓我們多鼓勵孩子們捧讀經典詩詞,吟誦詩詞佳句吧。

 

   12、臺灣女作家簡禎的文章,發現里面的一個比喻極為奇絕:春天是一篇巨制的駢文,夏天是一首精巧的絕句,絕句的內容便是那此起彼伏的蟬鳴。夏天是有色的——火辣的太陽、蔥蘢的綠樹,蟬鳴是有聲的——高亢時嘹亮、低迷時嘶啞,這有聲有色于是成為季節的主宰,不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繽紛多姿,而且誘惑著我經常去林間尋找,到樹下悟道。

    初次用心聽蟬,就是因了書上一句“蟬聲如雨”的話語,當時甚是驚奇,總覺得這比喻怎么這般美妙生動,于是趕忙跑到屋后的樹林里,靠著一棵老棗樹靜聽那如雨的蟬聲。人也真是奇怪,一旦閉上眼睛,心地顯得格外寬廣,就像一片坦蕩無垠的大地,了無遮攔。燥日流火,枝頭上蟬聲時而漲起,又時而落下。漲起時,恰如一陣急雨,從枝頭上嘩嘩瀉落,令人感受一種雨打芭蕉的美妙情趣;落下時,則如綿綿春雨被風悄然牽去,其聲漸遠漸弱,直到完全消失。

    早晨的蟬鳴像孩子的呢喃,清純而高潔。說其清純,是因為那輕逸的鳴唱,似近而遠,似有而無,如一潭清泉,明凈見底;說其高潔,是因為那原聲的呼喚,若隱若現,若即若離,如一彎新月,縹緲瑰麗。為此早晨聽蟬,心靈會跟著清澈明凈,讓人既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了悟,又有“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感懷。由此我們不難想象人格化了蟬的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這也難怪古代的文人士子為什么常常以蟬自喻。駱賓王《詠蟬》詩中“霜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兩句,就是一語雙關,無一字不在說蟬,又無一字不在說自己,從而于詠物中寄情寓興,由物及人,由人及物,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

   雌蟬是永遠不會鳴叫的,但她們有著自己特殊的行為習性;而長于豪唱的雄蟬到了中午,儼然就是雄渾厚重的男中音,嗓子扯開,時而甜美溫柔,有訴說不盡的爽意和纏綿;時而飛沙走石,如大漠風暴的蠻橫與粗魯;并且這種聲音里面充滿了功利的色彩,有雄蟬向雌蟬的假獻殷勤,有雌蟬和雄蟬的耳鬢廝磨,有雄蟬與雄蟬的明爭暗斗,有小蟬向大蟬的阿諛奉承……因此,蟬的世界就是現實生活的翻版,或者說是對滾滾紅塵的折射,只不過我們不曾對其細細地體察罷了。正是因為此,有人奉行這樣的處世哲學:當唱時,就該大聲地唱,哪怕是其聲亦衰,泣血泣淚,也當唱;唱它個驚天動地,唱它個鬼哭神悲,又何妨?事實上,雄蟬的豪唱令我們感悟的東西有很多很多,尤其是在人生的黃金階段,我們更應該從蟬的身上學到一種生存的狀態、一種堅守的意志、一種執著的精神,那就是學習要投入,工作要忘我,生活要從容,困苦要淡定,做人要真誠……

  黃昏的蟬聲最容易讓人產生感傷的情緒。王維的“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孟浩然的“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柳永的“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等等,無不使人感到落寞、惆悵、憂郁,因而大多數人不忍卒聽那暮蟬的嘶啞,那秋蟬的低沉,即使耳膜有時無法抵御,最后往往還是借用動物學家法布爾的言語來聊以自慰:“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換個角度說,蟬的另一面能讓人情不自禁地扼腕感嘆:只要生命不息,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就不會停止歌唱!

  這是一種永不言棄的毅力,更是一種與人生永恒的博弈。這種毅力本身或許毫無我們想象的堅強,這種博弈精神或許毫無詩人想象的高潔,但自然界賦予蟬的這種品性不能不令我們汗顏。所以在短暫的人生路上,如果我們不能像雄鷹那樣搏擊長空,不能像蛟龍那樣呼風喚雨,那么就踏踏實實地做一只蟬吧——盡情地展露生命的芳華,熱情地高歌生命的歡樂,哪怕明天就是死期! ( 錢續坤/文  常聽蟬語悟禪道)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18

[新一篇] 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舊一篇]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