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譯文] 夕陽落下,江湖(洞庭湖)水面上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晚潮涌來,青山碧水連成一體。
[出典] 王唯 《送邢桂州》
注:
1、《送邢桂州》 王唯
鐃吹喧京口,風波下洞庭。
赭圻將赤岸,擊汰復揚舲。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
2、注釋:
邢桂州:其人不詳。按唐人慣例,當是邢某赴任桂州長官(如刺史),王維在京口相送而有此作。桂州:唐州名,屬嶺南道,治所在今廣西桂林。
鐃(音腦)吹: 鐃是一種古樂器。
京口:唐潤州治所,即今江蘇鎮江市,位于長江邊。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古由京口沿江而上,過洞庭,經湘水,可抵桂州。
赭圻:地名,故址在今安徽繁昌縣西北。
赤岸:山名,在今江蘇六合縣長江岸邊。赭圻、赤岸均是邢桂州西上必經之地。
擊汰:以槳擊水。
揚舲:舲是有窗的船,揚舲謂劃船快速前進。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合浦(今屬廣西)盛產珍珠,而不產米谷,人民采珠易糧食而生。使臣星:古人以為皇帝的使臣與天上的某星對應。意思是:離去的合浦明珠將會回歸,就像追隨邢桂州這顆使臣星似的。
3、這是唐代詩人王維送行詩中比較出名的一首。朋友邢濟在京口(今鎮江)取水路前往桂州,王維去送別,目送孤帆碧天,想象風波洞庭的氣勢,有感而發。
唐時以距離京城遠近判定地方的重要與否,去桂州多半不是升遷。然而,看王維的詩,那送行的場面是夠大夠熱鬧的。詩中也沒有表現什么悲憤和憂傷,相反,把行程和一路景色寫得相當豪邁和雄壯。看來王維此時心情不壞。
頷聯是信手拈來的當句對,即:赭圻對赤岸,擊汰對揚舲,語勢流暢,一望無前,這是作者情緒頗好的標志。
頸聯則氣魄雄偉,造句奇警,色彩對比鮮明,那涵天蓋地的景象,令人一讀難忘。有了這一聯,全詩就像有根頂天立地的主心骨似的挺立得更高了。
尾聯顯示了王維的政治思想。詩人表示相信,其實是鼓勵,是要求朋友當個為民作主、保民愛民的清官。
4、 這是一首送別詩。邢桂州指邢濟。
首句寫京口(即今日鎮江)送別場景, “鐃吹喧京口” ,鐘鼓齊鳴,以聽覺感受來寫視覺形象,一個“ 喧”字表現了送別場面之熱烈壯觀。“鳳波下洞庭”, 這一句點明邢濟取水路前往桂州,一個“下”字勾劃出了由江入湖、揚帆直濟之氣勢。首聯不落渲染離情別緒的窠臼,反而寫得意氣昂揚,而惜別感情則隱含于中,“風波下洞庭”一句,表現出了詩人目送孤帆碧天、望盡風煙洞庭的深情,感情含蓄而沉著。
“赭圻將赤岸,擊汰復揚舲”頷聯承上聯寫路途所見。“赭圻”為地名(今安徽繁昌縣西),“赤岸”亦為地名,可能在桂州境內。這兩句詩看似平鋪直敘,實則頗具匠心“赭”、“赤”都是暗色調,與詩歌昂揚奮發的風格和諧統一。“擊汰”意謂擊水,“揚舲”即開船,語出《楚辭》:“乘舲船兮余上沅,齊吳榜以擊汰”,這一句化用成句,如鹽入水,十分巧妙。
“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頸聯筆勢陡轉,以飛動之筆觸寫江湖風光。日落時湖光與落日余輝融成一片耀眼的白色,碧波滾滾而來時,整個天地又仿佛都染成了青色。“白”、“青”二字以水墨寫五彩,以簡淡含燦爛,正顯出詩人爐火純青之功力。
“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 ,尾聯化用二典,表達企盼祝愿之情。“珠歸合浦”化用后漢孟嘗君故事。
《后漢書》載:“孟嘗遷合浦太守,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趾比境,嘗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并多貪穢,詭人采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無食,貧者餓死于道。
嘗到官,革易前弊,求民利病,曾未踚歲,去珠復還。
百姓皆反其業,商賈流通。”“使臣星”之典亦出《后漢書》:“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且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使者二人當到益都。投李郃候舍。
時夏夕露坐,郃因仰視,問曰:‘二使君發京師時,寧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默然,驚相視曰:‘不聞也!’問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這兩句意思是:刑濟的赴任,將會使桂州出現安居樂業的局面。這一聯用典既切合人物身份,又緊扣當地故實,表達了詩人勸勉友人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良好愿望,而措辭不卑不亢、真誠懇切,十分“得體”。
5、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兩句為該詩的頸聯,更是發揮了作者想象豐富及善于摹寫自然景色的特長:太陽將落,水光與日光融合成一片,發出耀眼的白色,藍天和綠地渾然青色,又仿佛是被滾滾而來的碧波染成的。日落昏暗,愈顯江湖之白色;潮來鋪天,仿佛天地也彌漫潮水之青色。一是色彩的相襯,一是色彩的相生。日色本為暖色調,因松林青濃綠重的冷色調而產生寒冷的感覺,這是條件色的作用。紅葉凋零,常綠的林木更顯得蒼翠,這翠色充滿空間,空濛欲滴,無雨而有濕人衣之感,這也是條件色的作用。通過色彩,冷暖的對比,內心與環境的對比,給人以震撼力!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白’‘青’兩個字,也似無理,想來必得這兩個字才形容的盡,念在嘴里,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似的。香菱曾經用“像一個幾千斤重的橄欖”來形容王維的“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句詩。香菱的頓悟說明研磨切磋之于提高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的重要性。
6、兩句十字,日、江、湖、潮、天、地六字為名詞。落與來是動詞,白與青是形容詞而用作動詞。用最簡約的字,工穩地組詞與對仗,使之蘊含了燦爛,并具有非凡的氣勢,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力。
7、 筆觸靈動,感情沉著,格調高亢,使這兩句擺脫了通常送別詩句常有的酸楚氣,而簡捷的刻畫,明麗的色彩,更使它成了人們最喜吟詠的佳句。
8、蘇軾在《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的創作正是在詩情和畫意的互相滲透和生發中,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抒情藝術。同樣是追求渾然一體的意境,陶淵明、孟浩然的寫景詩喜用簡淡的筆墨,隨意點染的表現手法,王維則講究構圖布局、設辭著色,常以彩繪的筆觸傳達出清麗豐潤的美感。
9、詩與畫畢竟是不同的藝術,它既不能取代畫,也不應該停留在視覺形象的描繪上。王維的詩描繪景物,不僅有觀察細致、感受敏銳之長,而且善于表達微妙的心理感覺,傳達繪畫所不可能達到的特殊效果,由之,“詩中有畫”的輪廓自然被作者描繪得栩栩如生,不再模糊了。同時,通過鑒賞,我們不難發現,要想真正準確解讀好古詩,必須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了解其時代背景。。一首好詩往往包含太豐富的歷知識和時代背景。妄想以不求甚解的背誦方式去悟詩和寫詩,只能是緣木求魚之舉。誠然,倘若讀者要創作屬于自己的品質上乘的好詩,更要學會字斟句酌,精益求精,而絕非僅僅“熟讀唐詩三百首”那么簡單了。
10、 奠定王維在唐詩藝術史上大師地位的,是其歌詠歸隱的山水田園詩創作。特點是“詩中有畫”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詩中有禪”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詩中有樂”“詩中有情”,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寧靜之美。
在清新寧靜而生機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萬物生生不息的生之樂趣,精神升華到了空明無滯礙的境界,自然的美與心境的美完全融為一體,創造出如水月鏡花般不可湊泊的純美詩境。
空明鏡界和寧靜之美,是王維山水田園詩藝術的結晶。因心境空明,他對自然的觀察極為細致,感受非常敏銳,像畫家一樣,善于在動態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詩里表現出極豐富的色彩層次感,如: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過香積寺》)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山中》)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終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