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譯文]  盡管黃鶯叫個不停也留不住美麗的春天。

  [出典]    北宋 王安國   《清平樂》

  注:

  1、《清平樂》   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2、注釋:

  宮錦:古代專為宮廷織造的錦絹。此喻落花。滿地殘紅宮錦污:滿地的落花敗葉,像是把宮錦弄臟了一樣。

  小憐:原為北朝馮淑妃之名,此泛指歌女。

    初上琵琶:剛剛彈起的琵琶之聲。

    不肯畫堂朱戶:不肯被豪門望族養在庭苑中。


    3、譯文1:

     黃鶯兒不停地鳴叫,也不能把春色留在人間。南園里的鮮花經過一夜的風雨,落英繽紛,好像是宮廷錦繡被弄得點點斑斑。

     歌女剛剛彈起琵琶,便引起我思緒萬千。看那漫天飛舞的柳絮在春風中怡然自得,卻不肯飄入畫堂朱戶的豪門大院。

    譯文2:

    鶯兒鳴唱苦留春,費盡心機亦枉然。昨夜風雨驟,滿地殘紅,似彩錦污皺。

   小憐初彈琵琶曲,聲聲怨春不長久。 曉來看花紅滿地,思緒不禁繞天際。 庭院楊花自在舞,不入畫堂與朱戶。

    譯文3:

    想留住春色卻留不住,黃鶯兒費盡唇舌也說不服。滿地里落花凋殘像彩錦染了宮錦污,原來是昨夜南園遭到風雨凌侮。

    小憐她初抱琵到始弄 ,曉來情思繞游天涯。楊花不肯委身畫堂朱戶,只愿像春風里綜放的自在梨花。


   4、王安國(1028-1074)字平甫,臨川(今江西撫州)人,王安石之弟。熙寧初,賜進士及第,除西京國子教授 ,歷崇文院校書 、秘閣校理。與兄政見不合,反對新法。后為呂惠卿所陷,放歸田里。熙寧七年卒 ,年四十七 。


   5、這是一首詠春兼言志的小令,字數不多,結構精巧。上闋表現作者惜春的美好愿望,他希望春色永遠充滿人間,然而天氣四時的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想留也留不住。讀到這里,我們還沒有真正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因為作者是把春當作一個背景,在這個大背景下,他聽到了歌女的琶琶聲,對這位以賣唱為生的歌女充滿了敬意,因為她就像自在飛舞的柳絮,寧可無著無落,也絕不飛進侯門貴府;她又像春季里綻放的鮮花,寧可在風雨中毀滅美麗。這不禁使我們想到陸游的《詠梅》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相比之下,可謂異曲同工。表面上看來作者是在歌詠這位彈琶琶的少女,實則是用以自況。他認為自己的品格也像楊花柳絮一樣不染塵俗,他寧可像天涯歌女一樣生活,也絕不受豪貴之家的頤指氣使。這種高潔的情懷,在詞中娓娓道出,卻沒有留下多少痕跡。


    6、詞人面對這萬花凋謝的景象,自然不勝傷感。此時耳邊傳來了黃鶯兒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感覺到多情的鶯兒也正在為落花發愁,苦勸春天不要歸去呢。“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好象詞人在嘆息。寫鶯語的“費盡”,實是襯托出詞人的失落感,因為花開花謝,春去秋來,是自然規律與鶯兒無關。妙在詞人賦予禽鳥以人的感情,不直說自己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饒有韻味。


    7、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梨花。

    還沒有領略到春的美麗,夏天已經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世界.時間如流水匆匆流過,春夏秋冬.不經意間,已經花一般的一朵朵凋萎了。

    那蔟蔟新綠,已經蒙上了歲月的烙印.那剛剛離去的花兒,已經在塵土中睡去.仿佛心靈也在這個落花如雨的季節,淋得透濕。所有的美麗,都是留不住的!當然還有愛情、友誼、青春、繁華、生命、純真、夢想……所有這一切,都在時光的弓弩之下,萬箭攢身,變得支離破碎。你還想追問些什么,夕陽已落入了山口。

    這就是光陰啊,這就是歲月!


    8、“春去也,空留下半卷紅樓,殘夢未醒,原應嘆息;風來矣,枉飄起一紙三國,鼎立有時,雨住云飛。”于是,歐陽修在《蝶戀花》中寫到:“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在《清平樂》中寫到:“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春天如此美好,卻又如此短暫急促。處在初春的季節,我仿佛看到了她背后的暮春,乃至炎夏。誰又能留駐春天呢?又怎么留駐她呢?身旁的花兒、草兒、樹兒,都在拼命地展示著自己的生命力,仿佛趕赴一場十分重要的約會似得,只是趕場,卻沒有得隙深味春天的味道。試想,忙碌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從呱呱墜地到啟蒙教育,再到有意識地接受喜歡的事物,直至學會體味生活的美麗時我們青春最美好的時光,已經在忙碌中溜走了。誰又能挽回我們的美好時光呢?我茫茫然了……然而,青春就是這樣,就是生命力的盎然勃發,就是我們的匆匆行進。也許,春天的美麗就在這些花兒啊、草兒啊的一心一意地生長中,我們的青春也是因此而美麗吧。

    誰能把春留駐?爛漫的桃花不行,不幾日,桃枝上就生滿了果子;秀頎的楊樹不行,沒幾天,路上就會撒下她在陽光中斑駁的身影。輕盈的燕兒也不行,一瞬間,她們又要在夏雨中低飛了。

    誰能把春留駐?只有我們自己,把春天永遠留在心間,我們的視野中將永有美麗的圖畫和明媚的陽光,我們的青春將一如既往,無所不在。再不會有感時傷春的哀嘆,再不會有蹉跎歲月的寂寥。

     更何況,花兒的凋零是一個起點而并非終點。在短暫的黯淡過后,輝煌將延續下去。深院榴花吐,荷花別樣紅;或是花之隱逸者的菊花,或是零落成泥香如故的梅花,更有一枝燈影里的水仙……春殘,花落——不是結束,而是序曲,是起點,是開始。


    9、溪邊找不到春的殘跡,也行在山野里能找到。于是,我向山野走去。路邊是一排排高大的樹木,杉樹、柏樹、松樹……還有楓香樹、青岡樹、櫟木樹、桐油樹、油茶樹……枝繁葉茂,青翠欲滴的樹葉在陽光下一動一動地泛著一層綠光。陽光從密密層層的樹葉縫間漏下來,撒在地上,如無數銅錢般大小的光影斑斑駁駁的。碧綠的藤蔓上攀下掛,沿路搭起一張張蔭棚。路邊,一蓬蓬三月苞樹,掛滿了瑪瑙似的三月苞,使人饞涎欲滴。樹枝間,風兒帶著微微的暖意吹著,時時送來布谷鳥的叫聲,一聲比一聲悠揚,一聲比一聲清脆,告訴我們春去了,“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是啊,春去了,又怎么喚得回來呢?

  路過一個村寨,只有幾戶人家。房前屋后是一塊塊油菜地,此時,油菜花已謝,枝桿上滿是幾寸長的飽滿的籽夾,那四溢的清香,的確令人陶醉。菜園里,成群成群的蝴蝶,像五顏六色的紙片,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院子里不見人影,也聽不到人聲,村人都到山里去了……這讓人想起宋人翁卷的那句“鄉村四月閑人少”。“花褪殘紅青杏小”,只有院子里的桃、李、杏等果樹成蔭,樹下睡著一只大黃狗,聽見人聲,頭也不抬一下,吠幾聲后又睡了。

  登上山野,站在山頂上,極目望去,到處都是綠,層層疊疊,郁郁蔥蔥,無邊無際。“節到立夏萬物興”,如果說春天的美,美在百卉爭妍;那么,初夏的美就美在萬類競綠。看那綠,是新綠與老綠,嫩綠與墨綠,淡綠與濃綠的混合體,就如一幅山水畫掛在天邊。看那綠,綠得沉,綠得酣,綠得觸目生涼,綠得照人如濯,一時凝望出神,仿佛整個天地都被染綠了。看那綠,如一塊巨大的綠毯從天上覆蓋下來,填滿了坡坡嶺嶺、溝溝壑壑。

  “人間四月芳菲盡”,從溪里到山路,從山路到山野,我沒有找到春的殘跡,而是找到了夏的影子。哦,春天就這樣悄然地去了,沒有一點商量的余地。

  春去了,夏來了。這個春天會越走越遠了,好想留住這個春天,好想久久地擁抱這個春天!

  春天是一步一步走來的!那景象就如一張久未翻閱的畫卷,徐徐展開,等完全展現出全景的時候,已接近尾聲了。所以,春天是四季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然而,向往終究歸向往,我們還是要在春夏秋冬之中輪回,沒有絲毫選擇的余地,必須面對春天的遠去。

  是的,去的終須去,留也留不住,一切都順其自然。對于春天遠去的意境,對畫家來說,是畫不出來的;對攝影家來說,是照不出來的;對作家來說,是寫不出來的。而我什么家都不是,就更不要說什么了。是的,春天是多么的美好,但春的離去,就是夏的旺盛,如果說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那么,夏天就是生物茁壯成長的季節。道中生萬物,萬物皆有道,如果沒有春,哪來成熟的夏啊?如果沒有夏,哪來收獲的秋啊?如果沒有秋,哪來的孕育的冬啊?

  因此,對于春天的遠去,我們不必惋惜,更不必惆悵,而應該面對春天遠去的背影,大喊幾聲:“春去也!”“春去也!”


    10、住在老城區鬧中取靜之隅,每日晨起開窗,就聽見屋外的樹上,有鳥兒啁啾鳴唱,聲音脆響,悅耳。而后,在屋里忙碌家務時,安謐的窗臺,常常棲一只鳥,它歪著頭,踱著步,表情安詳。好幾次,一只鳥竟然從窗臺跳進,于木地板上悠然站立,東張西望。

    鳥是窗臺上的一朵花。

    春來了,周末去郊外。郊外廈門的春,與冬的界限,不像北方那樣截然分明。放眼之景,與深寒時沒有太多區別。只是,一棵不大不小的樹,光禿枝丫上萌出點點新綠,一群淺褐色小鳥歇在枝條。第一眼,以為乍暖還寒里,這樹已迫不及待,率先開出一樹繁花。

    鳥是樹的一朵花。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時間奔騰不息的流光里,有時,拋開凡俗喧鬧,躲開塵世繁雜,沉靜一顆心,看春色初動,看春意鬧騰,看“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便驚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呀。

    我們,是誰的一朵花?

    佛陀說:香風時來,吹去萎華,更雨新者,如是不絕……佛陀描述的天花飄墜幻麗場景,呈現風之香,花之燦,虹之彩,云之潔,水之凈。我相信,一定還有人如樹:一樹開一朵花或多朵花,各朵花,形不同,色有異,香濃郁或清洌——只有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諧并存,才能組成佛陀“諸天雨華”的莫大喜悅!

    我們,是自己的一朵花。

    記得,唐朝詩人白居易寫過《僧院花》,詩云:欲悟色空無佛事,故栽芳樹在佛家;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白詩人筆下,千年前的人們體悟佛法之途,總是先費力栽樹,再潛心修行。忽忽千年后,對日理萬機的現代人來說,縱有栽樹技能,也無栽樹之地呀。

    我們,做一朵隨緣的花吧。

    日日忙碌,日日操勞,日日煩悶。問自己,如何三萬六千日,不放身心靜片時?為什么,不丟下“浮生著甚苦奔忙”的瑣碎事,看人生聚散無常,像看花開花落自在呢?內心紛亂止息,清遠淡泊滋生。

    我們,做一朵安寧的花吧。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草長鶯飛、春光爛漫時節,做一朵盛開的小小花:頭顱為芯,四肢為瓣,笑容為色,軀體為托。做一朵盛開的小小花:清香,鮮艷,水靈,素潔。做一朵盛開的小小花:不懼風雨,不恨不怨,隨遇而安,認真盡分。

    我們,做一朵歡喜的花吧。


    11、想起那些過往的事情,一切都好像發生在昨天一般。茫茫人海,一支洞簫將我們遷到一起,于是我們相識,相知。然而,所以的故事都一樣,再真摯的感情,再深沉的牽掛也敵不過緣起緣滅的無奈。事情的發生沒有誰多誰錯,只是陰差陽錯偶然,以及緣分已盡的必然。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天行健,永遠不會因為鶯兒的挽留而停下。人生的聚散離合,也是上蒼注定,就像花開了,終究會凋謝一樣,雖萎厥其亦何傷兮。只是,從此,空山松林,獨聞蕭聲,南海潮汐,共訴心語,此中情景,更與誰人說?撫摸著那支曾經見證我們友誼的洞簫,睹物思人,心中不免悲涼,倚在嘴邊,輕吹一曲我們最熟悉的曲調,奈何卻不成聲,難道,你也只喜歡她?我們還能不能,再回到那個起點,故事難道真的就這樣結束了?


    12、曾經以為,可以心靜如水;曾經以為,緣分是握在我手里的;曾經以為,我已經懂的了許多人生的道理;曾經以為,已經看淡了緣起緣落。可是,在我真正經歷后,卻又是別有一番滋味……人生無常,緣分的線一旦斷了,就象退去了潮水,留下的只能是無奈,真可謂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緣分給我們快樂,但不珍惜,你會體味到快樂的易逝,就像手中點燃的香煙,緣去的痛苦,正如染上的煙癮,陪你度過一生,這就是緣的味道。擁有過紅袖添香,聆聽過高山流水,難對寂寞清秋,孤燈長夜;看過洛陽牡丹,繁花簇錦,更怕殘紅遍地,更兼風和雨。 


    13、漫卷詩書雨亦狂下雨天,撩開被雨水浸濕的窗簾,將身子探出窗外,雨水萃取混合了泥土與樹葉的氣息,游走在身旁的空氣里,帶著令人沉迷的清新。淡灰的天幕間氤氳起薄薄的白霧,而這時窗臺上的茶杯里也泛起淡綠的茶煙,這,便是讀書的時候了。

    下細雨的天,讀讀李清照,讀她“梧桐更兼細雨”“應是綠肥紅瘦”那些如細雨般繾綣瀲滟的情思,感受她細雨般溫潤的淚。讀讀秦少游,讀他“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的情節,觸摸他心的輪廓。

    下大雨的天,讀讀岳飛怒發沖冠之際驚飛的八千里路迸濺的水花,和談笑間飲下的那份如大雨般滂沱的豪氣。讀讀蘇東坡沙湖道中遇雨時,那比大雨還要豁達的竹杖芒鞋的篤篤聲,聽大師一蓑煙雨穿越千年,伴著雨點的長嘯!

    春雨連綿的天,渭城的雨濕了王維的衣裳,天街的雨綠了韓愈的心房,南園的雨惹得王安國直嘆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秋雨凄凄的天,李義山留得枯荷聽雨,李后主俯瞰流水落花,林黛玉已覺秋窗秋不盡,秋瑾秋風秋雨愁煞人。


     14、越是美好越發短暫,越發短暫越是美好。在人們貪戀的目光里,春姑娘驟然收起五彩衣裙,蹁躚而去,徒留楚楚腰肢、纖纖身影,讓人欲留不住,悵然若失。“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盛宴謝幕,落漠道也成了情理之事。

    繁花落盡,枝頭青澀。細細的葉兒,咄入眼簾。它們或剛剛嶄露頭角,或如嬰兒般緊握著小小的拳頭,或肆意伸展著稚嫩的身軀。在花蕊之后它們躲藏了太久,沒有人在花開的時候注意到它們,然而這一切并不重要。因為它們知道,上帝賦予生命不同的角色,安排它們在不同的時間登場。如今,鉛華退卻,舞臺開始是它們的了。

     花落春漸晚,綠葉初長成。歲月的輪替中總有不同的姿色,呈現在你面前。春的輕盈,夏的熱烈,秋的安寧,冬的厚重。春漸遠,夏悄臨。你看,夏已婉若一位盛裝的女子款款走來。那么可不可請你遺忘那闋春逝的憂傷,與我一同走進另一個絢麗的季節。

     你,準備好了嗎?


    15、這個季節,冬天走太晚,夏天又來得太快,獨獨缺席了春天。一個游戲結束了,人還活著,激情已死。天,依舊湛藍,依舊有飛鳥掠過。僅此而已。

    如果,還能再回到從前,再回到那個春暖花開的夜,你還會不會發現恨是會淡去的?而我,會慢慢為你吟來:“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16、雖已事過境遷,曾經的美只美在曾經,但因人的欲求,傷心惋惜在所難免。不過真正傷心的時候不是當時,而是在回憶中。因為身在其中時已經陶醉,那一刻的駐足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都是美,即使滿城風雨的侵襲,轉頭“曉看紅濕處”,也只會有“花重錦宮城”的憐愛。回憶則不同,只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已道出繁華過后的漸次消瘦,徘徊中那“似曾相心燕歸來”的感慨是如此的惋惜與無奈。時間會定格在曾經的那片春色,但回憶中的我們的卻已漸行漸遠。

    春來,春還會去。既然“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目睹殘紅滿地,無能為力之下,那就“莫待無花空折枝”吧。春去,春還會來,或許在“桃花依舊笑春風”般的遺憾中,仍舊會在去年此日的門扉前徘徊。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22

[新一篇] 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舊一篇]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