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譯文] 江流沖擊,你布陣的石頭從未轉動。遺恨千古,不能制止先主失策去吞并東吳。  

    [出典]     杜甫   《八陣圖》

  注:

   1、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2、注釋:

   蓋:超過。

   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3、譯文1: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
     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
     千年遺恨,在于劉備失策想吞吳。

     譯文2:

      你建立了三分天下的功業,又創建了著名的八陣圖。江流沖擊,你布陣的石頭從未轉動。遺恨千古,不能制止先主失策去吞并東吳。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唐玄宗天寶五年(746) ,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后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拋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嚴武死后,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后,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

  唐太宗大歷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對諸葛亮的下面評價和感慨,詩人已經寫過很多,但這首對劉備頗有微詞,因為劉備當年不同意聯吳抗魏,反而想要吞吳,以致蜀亡,這就不是諸葛亮的過錯了。

  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于大歷元年(766)。「八陣圖」,指由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是諸葛亮的一項創造,反映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兩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三國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地創建蜀國基業,應該說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這一高度概括的贊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創制八陣圖使他聲名更加卓著。對這一點古人曾屢加稱頌,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寫道:“一統經綸志未酬,布陣有圖誠妙略。”“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有輝光。”而杜甫的這句詩則是更集中、更凝煉地贊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

  頭兩句詩在寫法上用的是對仗句,“三分國”對“八陣圖”,以全局性的業績對軍事上的貢獻,顯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結構上,前句劈頭提起,開門見山;后句點出詩題,進一步贊頌功績,同時又為下面憑吊遺跡作了鋪墊。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八陣圖”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據《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里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布,排列為六十四堆,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變,即使被夏天大水沖擊淹沒,等到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失故態,唯獨八陣圖的石堆卻依然如舊,六百年來巋然不動。前一句極精煉地寫出了遺跡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轉”,化用了《詩經·邶風·柏舟》中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內在的聯系:他對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忠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動搖。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赍志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緊接著寫的最后一句是“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一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

  當然,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無寧說是杜甫在為諸葛亮惋惜,并在這種惋惜之中滲透了杜甫“傷己垂暮無成”(黃生語)的抑郁情懷。

  這首懷古絕句,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但這種議論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一體,渾然不分,給人一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


    6、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杜甫這首詩,深沉,無比深沉,因遺恨而無比深沉,因家國情懷之深、而無比深沉

   是諸葛亮的遺恨?是杜甫的遺恨?

   杜甫是第一個真懂諸葛亮的人,功蓋三分國,這里并非是在表諸葛亮之功,而是在痛述諸葛亮之遺恨,諸葛亮當然不是武藝高強的戰將,但他確實是一位具備文韜武略的偉大戰略家。社會政治,不是日常生活的實用器具,三腳支起,就擺平了.社會政治,尤其是國際社會政治,三角鼎立,是個很危險的局面.諸葛亮非常明智,一加入劉備集團,就提出聯吳抗曹主張,作為這個集團的首席參謀,以至后來担任蜀國丞相,諸葛亮都始終不渝的堅持聯吳抗曹戰略,可惜,這個事關實現統一大業的根本性戰略,一失于守荊州的關羽,再失于劉備親身帥師伐吳.劉備要大興伐吳之師,諸葛亮急壞了,竭力勸阻,又動員趙云去竭力勸阻,趙云把話說透了: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可是,劉備深陷為二弟報仇的情誼之中,忘了國賊,自毀聯盟,毀掉的是統一大業啊!

    這之后,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維的九伐中原,一切努力都只是為求自保,為求自保,怎能保得住!諸葛亮遺恨悠悠!

    遺恨失吞吳!杜甫懂諸葛亮,可誰懂杜甫呢?


   7、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一首短短不過二十字而已的小詩,卻概括了一代驕子、被稱為智慧的象征的諸葛亮之偉績,及其取得偉績的基礎,指明了一個朝代中最關鍵的過失,還能騰出閑而不閑之筆墨,來描寫眼前的實在情景加以襯托之,可謂宏闊偉大矣,可謂神思精達矣。難怪前人評論時,會極贊他“偉大思精”,真是獨具慧眼。

    起句“功蓋三分國”。有人說“三分國”就是“三國”,若此,則詩人豈不閑拋了一個“分”字?這與詩人嚴謹的創作態度是不相符合的。其實,倒恰恰是這些人忽略了這個重要的動詞“分”字。看過《三國志》的人就知道,當時天下群雄蜂起,劉備既無地盤,又無兵力,整天東奔西竄;后來,三顧茅廬請臥龍,孔明慷慨陳辭定天下,隆中一席話,使劉備大為振作;臥龍的出山,使先主[劉備]猶魚得水,從此,孔明按“東連孫吳,北拒曹操”的戰略行事,在極度困難中,為劉備創立了一席之地,躍居鼎足國之列。如此豐富的史事,俱隱隱地通過這一平常的“分”字表現出來,豈可忽略之。詩人老杜就是善于使用平凡的字眼,使之重放異彩。一首詩,要攝住讀者的心緒,起得的氣魄,有人稱之為“壯”或“宏闊”。此詩起句正具有這樣的氣魄。它豐富的內涵是:諸葛孔明的偉績,超過了同時代任何一個人,其偉績就在于他定分三國,穩定局勢。此句極贊諸葛武侯的功業輝煌,蓋世無雙,并且點出了他的地位。

      老杜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詩人。他很崇拜蜀相孔明,曾在漂泊中(759-770年)寫下了著名的《蜀相》(760年)《古柏行》(766年)《武侯廟》(766年)和這首《八陣圖》(766年)等詩作,極力贊頌武侯,對他為國家鞠躬盡瘁的精神,備致崇敬,并以他喻己,把自己與武侯視為一體。他的漂泊時期,正是“安史之亂”后不久的十來年,整個社會正處于動亂之中,民不聊生,朝廷腐敗,急劇轉向沒落。面對這樣嚴酷的現實和自己所處的惡劣環境,加之偉大的現實主義思想,因此詩人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象武侯一樣,在動亂中出山,為皇上整治好國家,安定下社會,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啊!正因為如此,所以一看到武侯建功立業的“八陣圖”,詩人當然就抑制不住滾滾詩情,如信手拈來,一連吟出了幾首詩來,自然而又嚴整。

    次句“名成八陣圖”。很明了地點出武侯的絕世才能。當然,武侯的才能,并不只是一個陣法。詩人之所以點出它,是因為它是武侯才能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點,是他神機妙算的具體表現之所在。“八陣圖”是孔明創造的一種軍事工事。是全用石頭堆聚而成的六十四聚石子堆,以此推演兵法。關于它,有著許多神奇的傳說。有人說:先主以為關羽報仇之借口,欲吞吳,東行,與吳會戰于夷陵(今湖北宜昌東),蜀大敗,退。吳帥陸遜追趕到此,看到此陣圖,驚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敢再進攻,于是退兵了。這就是本詩末句所提及的“失吞吳”一役。

    上聯起句宏大,次句入題;語言精簡,含意深邃,包羅萬象。足見一代名家之藝術功力了。第二句不但為末句設下了伏筆,而且又很自然地帶出了第三句“江流石不轉”來,整首詩渾然一體,巧奪天工。

    第三句“江流石不轉”。“八陣圖”是幾十堆石子,日久天長,風侵雨水蝕,人為的散亂,怎么樣了呢?古語道“水滴石穿”,況長江時流千噸水!幾顆小石子,豈不早被帶進了深邃的大海里去了。然事實并非如此,經歷了幾朝代、千百載,這些石子“復依然如故”(《荊州圖副》),巋然不動,似乎在永安宮南(史載:八陣圖在夔州奉節縣西南七里)扎下了根。否則詩人老杜豈能見之乎?這夠神奇的了。看著眼前實情,再想想自己的處境,詩人怎不會在憑吊古跡的此時發出:象江水流逝一樣的無情,日夜不息,(掩蓋了許多的至誠、這樣惋惜的長嘆呢?)石頭雖在,人卻逝去,此其中隱含著多少郁郁的“恨”啊!這里,詩人強烈的感情正急劇上升。

     末句“遺恨失吞吳”是詩人感情的高潮,也是此詩的重點,而且還是古往今來各家聚訟之所在。之所以會贊成聚訟,是因為史來有些人在分析它時,多少參雜著自己的世界觀,自己的處境等主觀因素,甚至還轱知識面的不夠開闊,因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概括之,不外乎兩說:一為恨未吞吳,一為恨失于吞吳。據分析,后說較近史實。

     為什么詩人會沉郁地道出“遺恨失吞吳”呢?上聯是很高亢激昂的,但其中第二句卻隱隱約約地牽扯到了“失吞吳”,再經過第三句的一轉化,由其中所隱藏著的“恨”,孕生了第四句,此“遺恨”也就明朗化了。這樣一層層的轉化,可謂“古今獨步”,只有老杜才能夠,正如胡應麟所言:“后學沾溉無窮,真化不可為矣。”他的詩,“錯綜震蕩,不可端倪,而天造地設,盡謝斧鑿。”讀詩至此,就得注意體會其中的意境。一個“遺”字,很能說明問題:武侯把當時的“恨”“遺”了下來,老杜承接之后,加進了自己的積郁,又“遺”了下去,使后人讀之,不能不在此“恨”中引以為戒。詩人之所以能吟出它來,是因為嚴酷的社會現實,觸驚了他,使他領悟了其中的道理。

     老杜絕句不多,卻都很精工,確實少而精。胡氏曾評論道“杜之律,天授神詣”,概括了老杜善工律的特點;又道“杜以律為絕”,這就是他的絕句為什么如此精工的原因了。名“兩個黃鸝”、“中巴之東”等,信手舉來,都是極佳的。就說《八陣圖》,其上聯也是對仗工整,平仄起伏等等都很好,讀之瑯瑯上口,一氣貫通;下聯似有婉轉之勢,確是“壯而委婉,宏而細膩”,完全是“老杜之詩,老杜之風格,他人所無”的了。


     8、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關鍵在最后一句。過往,人皆以為老杜的意思是諸葛亮遺憾沒有用八陣圖消滅吳國,這其實是誤解。失者,錯誤、過失之謂也。老杜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諸葛沒有勸得住劉備討伐吳國,不但造成蜀國從此元氣大傷,更破壞了聯吳抗魏的統一戰線,在戰略上犯了根本性錯誤。所以劉備東征,諸葛亮痛苦的說:“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可見孔明是反對討伐吳國的。

    但是,法孝直在,就能勸得住劉備伐吳么?連諸葛亮那樣的權力和影響,劉備都一意孤行,法孝直算老幾?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一直以來“言聽計從”的劉備,忽然不聽三顧茅廬請來的諸葛亮的勸阻,不惜破壞聯吳抗魏的大政方針,堅持要伐吳?要害就在家族統治上。

    東吳殺了二弟關羽,三弟張飛也因為急于伐吳被部下殺死,雖然僅僅是結拜兄弟,但“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使得劉備無論在感情上還是在儒家忠孝節義的倫理上,都不得不去討還“血債”。

    更重要的是,事涉皇家“家族內部事務”,他人“不好置喙”。人家皇帝要為自己兄弟報仇,于禮,于情,于理,于內外之分,別人都難以措辭,即使諸葛亮那樣的宰相,遇到皇帝的家務事,明知有錯,也不敢抑或不便于勸說,說淺了沒用,說深了,有破壞人家內部團結的嫌疑。此諸葛亮真正“遺恨”之所在也。

    由此,我想到了古代朝廷的宰相制,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大的發明創造。這就好像現代企業的經理人制度,業主并不親自參與日常管理,一切都委托職業經理人去辦,假如業主自己出面主持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各部門經理都是自己的兒子媳婦七姑八大姨,遇到難題,哪一個外人敢向他直抒己見?此中國傳統家族企業富不過三代之根本原因也。

    反觀歷史,秦之所以強,相權實也;亡,相權失也。就是那個大明朝,由于朱元璋恐懼相權太重,威脅到朱氏家族的統治,從而長期使相權虛置,反而把自己的兒子孫子分封到全國各地,各自成為獨霸一方的諸侯,導致自己親自培養的接班人都被打倒,差點弄到亡國的地步。朱元璋這個傳統,是明朝后來奸宦當道的主要原因。到了末代皇帝崇禎,短短17年,換了幾十個宰相,簡直把相權當作兒戲,此大明所以速亡不待也。

    大而化之,一個江青,就把智慧和能力空前絕后的周恩來總理搞得委曲求全,此中道理,三歲孩童亦能明白,況諸葛亮乎?

    諸葛非遺恨不能吞吳,乃恨面對皇帝為兄弟報仇雪恨之誤國盲動,不能勸阻耳。因為他知道,皇帝對己雖然有三顧之恩,但比起劉關張手足之情,那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了。


    9、“遺恨失吞吳”雖有四說,但實際上可歸結為二說:釋“失”為喪失、失去,即前一說;釋“失”為過失、失策,即后三說。后三說之間雖有些差異,但都是基于劉備東征而立論。殊不知東征吞吳是“夙已為”的既成事實,既已視之為“失”(過失),理應追悔奠及,“今愿寧不為”,因而說“遺恨”就很不合適。在《后出師表》中,諸葛亮談及劉備東征、秭歸失敗時說:“凡事如是,難可逆料,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既然對東征失利未嘗逆料,只是盡己所能不計成敗的態度,那么,“以先主之征吳為恨”說就不符合諸葛亮個性為人,事后他有的只能是對先主征吳未加諫勸的追悔,即錢鐘書稱引簡文帝所謂“還思不諫之尤”;如果說諸葛亮“不能制主上東行”或不能使劉備用其陣法,那么,他有的也只能是內咎自責的痛悔。可見后三說于情于理都不相宜,遺恨的應是未能吞吳。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說;“失吞吳猶言未能吞吳耳。以武侯如此陣圖而不能吞吳,真千古遺恨!故精誠所寄,石不為轉,大意與(杜甫《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二句同一感慨。 后人胸中橫亙一吳蜀唇齒相依之見,遂致自尋苦惱。”此論十分中肯,可謂知音。


    10、諸葛亮后裔聚居的八卦村

諸葛八卦村位于蘭溪城西18公里,古稱“高隆”,村中有3000余人是諸葛亮嫡傳后裔,為全國最大的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 村落格局按九宮八卦圖式而建,整體布局以村中鐘池為中心,全村房屋呈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條弄堂,將全村分為八塊。村內弄堂似通非通,似連非連,曲折玄妙,似乎是重重山巒間埋藏的一個謎語…

神秘布局

諸葛村村落布局十分奇巧罕見,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偉壯觀,結構精巧別致,空中輪廓優美,是南宋末年諸葛亮二十世孫諸葛大師公遷居此地后,為紀念先祖諸葛亮而按九宮八卦陣圖式精心設計構建的。

位于諸葛村九宮八卦圖中心的鐘池,一半水塘一半陸地,兩面各設一口水井,形成極具象征意義的魚形太極圖。鐘池周圍構筑的八條弄堂向四周輻射,使村中的所有民居自然歸入坎、艮、震、巽、離、坤、兌、乾八個部位。更為神秘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環抱諸葛村,構成天然的外八卦陣形。步入村中縱橫交錯的古巷時,大有似連非連、半通不通、曲折玄妙之感。置身其中,更加感悟到杜甫的“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的內涵。

據傳,在明清時,諸葛村有18座廳堂,18口井和18條主巷,陰陽相克,祥瑞氣升。至今,這里保存完好的有大公堂、丞相祠堂、崇信堂、尚禮堂、雍睦堂、大經堂、崇行堂、春暉堂、文與堂、燕貽堂、敦多堂等11座大廳堂。村民中,“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沿襲至今,識草用藥蔚然成風,醫藥高手名士眾多,廣開藥行遍布全國各地,天一堂、大經堂便是其中之一二。此外,還有清代乾隆御題的“文成藥行”等。更為可喜的是,他們始終保存著善良質樸的民風。


11、船近三峽,已是深夜。細雨迷蒙,星月全無。要感受夔門的雄奇雄峻,眼看是不行了。但我們還有耳朵,可以聽。人總說耳聽是虛,眼見為實,那要看針對什么事物。對音樂而言,則應當是眼見為虛,耳聽為實,耳聞絕對勝于目睹。

  三峽是史詩,是音樂,當然可以聽,值得聽。

  我佇立船舷,側耳細聽。兩岸群山,一江波浪,都在接受夜風洗禮。秦漢的日月,唐宋的星辰,全都鉆進厚重的黑色天鵝絨被中睡覺去了。

  此時此刻,唯有風,永不疲倦的風,陪伴著夜行的江輪,陪伴著江輪上不眠的旅人——如我。

  鏗鏗鏘鏘,浩浩蕩蕩,風在奔走呼號;嗚嗚嘟嘟,呼呼嚕嚕,風在淺吟低訴。哦,這古老而又年輕的風,你從鴻蒙初辟之時起,就來到這世界上。記否記否?人事物事,倏忽來去,歷四萬八千歲而不老的是這三峽。山依然蔥蔥,水仍舊蕩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當年被曹操稱為天下唯有的兩個英雄之一的劉玄德,最后竟慘敗在一個乳臭未干的東吳小將陸遜之手。劉備兵敗后病死在三峽邊的白帝城,使得大詩人杜甫慨嘆“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夜色中,我聽見江風在傳述著歷史自信乃至固執的教誨:天時、地利、人和,永遠是不可隨意分割的三位一體啊!

  聽,何處傳來滾滾沉雷?這秋江,這冷雨,不應有雷。再仔細聽,原來是江水奔騰時的吶喊。發端于唐古拉山的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沿途接納了沱江、嘉陵江、烏江等一批江河,水勢陡增猛漲,然而到了夔門這地方,江面突然被束窄在僅有50米寬的河床上,那水勢當然就湍急起來。加之兩岸絕壁懸巖勝如斧劈刀削,十分陡峭,江水無處漫溢,便都擁擠在這窄而又深的門口,爭先恐后地沖將出去,訇訇的呼嘯經兩岸群山的共鳴和擴音,便成了驚天動地的轟雷聲,在峽谷中甕甕地傳響了億萬斯年。


    12、行猶如寶石,雖愈千年,仍會發出璀璨的光芒。品行是甘露,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而且給幸福于施于的人。品行是建筑人格大廈的基礎,沒有品行,知識、智慧、財富、權勢都將顯得蒼白無力。

   優秀的品行是成就大業的前提和基礎。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正是這種公而忘私的精神,使大禹克服種種困難,最終采用疏導的辦法遏制了洪水的泛濫。蘇武持漢節而不辱,堅貞不屈,百折不撓,羈敵營十九載,而初衷不改,光大宏揚了中華民族氣節和精神。諸葛亮“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他為國家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地步,正是這種精神,至今為人們所稱道。而現在的人對于品行的教育卻并沒有非常重視,所以使得人與人之間缺少了尊重,愈來愈自私自利,導致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良好的品行會影響你的一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品行,讓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也讓社會成為一個和諧的社會。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1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