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  當大宋軍隊收復中原的時候,不要忘記在家祭時把勝利的消息告訴你的父親。

[出典]  南宋  陸游  《示兒》

注:

1、    《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2、注釋:
   
  示兒:告訴兒子。
  元:通原,本來。
  萬事空:心里什么也沒有了
  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個州:冀州、兗(yǎn)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這里代指的是中國。
  同:統一。
  王師:指南宋的軍隊。
  北定:將北方平定。
  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儀式。
  無:通“勿”,意思是不要。
  乃:你 ;你的。
  無忘:不要忘記。
  翁:父親,,爸爸。
 3、譯文1:
   我快死了本來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為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當宋朝的軍隊收復祖國領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把這件事情告訴我在天之靈。
  譯文2: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老子!
   
 5、 這首詩應該是陸游對兒子的臨終遺囑,也可能是陸游的絕筆詩。詩中表達了一個即將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國的情操,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國光復的那一天,告訴他勝利的消息。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感覺到一位老詩人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強烈的愛國之心。這首《示兒》詩是他生命終點所爆發出的愛國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是一個通假字;“萬事空”,是說人死后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轉:“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示兒》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熱誠催人淚下,發人深省。“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首詩里“但悲不見九州同”的哀音,對祖國統一,認同回歸,仍然是一個有力的呼聲。
  6、憂國憂民的陸游先生,艱難的走完了八十五個春秋,自知不起,于是在臨終前招來子孫,告誡子孫說我知道自己不行了,唯一掛念的就是祖國還沒有統一,那天咱們的軍隊收復中原,祖國宣告統一的時候,別忘了到我的靈前告慰啊!這就是有名的《示兒》

    死去原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詩人死后六十多年,終于實現了 “統一”。宋末另一位愛國詩人林景熙親自目睹了這一在敵人屠刀鐵蹄之下的殘酷“統一”。所以林景熙很有感慨地寫了一首《書陸放翁卷后》詩

    …………

   床頭孤劍空有聲    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發愁蒙蒙    干戈已滿天南東


   來孫卻見九州同    家祭如何告乃翁?


   金主完顏亮在南侵之前曾以詩明志: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封疆。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其志壯則壯矣,奈何沒有實現

   不料完顏亮未竟的事業在百年后由忽必烈完成了,天下空前的混一大統,只不過這個統一是由”元王師“而非“宋王師”完成的,北定中原也變成了南平江南,與陸游的畢生愿望完全相左,陸家后人在給陸游上香的時候,該如何祭告乃翁呢?

   7、80多年前,愛國詩人聞一多《七子之歌》吟出華夏子孫翹盼澳門回歸心聲。10年前,澳門回歸前夜,聞一多子孫舉行隆重家祭,以喜訊告慰聞一多在天之靈。昨日,聞一多次子聞立雕向記者披露這段往事。

  “你可知'Ma 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那夢寐不忘的生母哇!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1999年澳門回歸之期,一首稚嫩童音演唱的《七子之歌/澳門》打動了10多億中國人。這首歌來自著名愛國詩人、曾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的聞一多先生80多年前寫的一首詩。

  “我父親說過,詩人的主要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昨日,81歲的聞立雕告訴記者,父親于1925年創作的七子之歌,以擬人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其中的首章就是“澳門”。寫完《七子之歌》之后兩個月,父親就懷著報效祖國的理想,啟程回國。

  70多年過去,香港、澳門陸續回歸祖國懷抱。1999年,由著名作曲家李海鷹譜曲,《七子之歌/澳門》傳唱神州,再度感動華夏。    

  聞立雕說:  “陸游曾有一句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1999年澳門回歸,正逢我父親百年誕辰。”12月19日回歸前夜,聞一多的5個子女家庭共三代20多人聚齊,舉行了隆重的家祭。

  當時,三子聞立鵬家大廳正面掛著聞一多先生大幅畫像,畫像前,燭光映照著國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聞立雕焚香祭告父親:“澳門就要回到祖國的懷抱了,帝國主義長期侵占中國領土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8、馬英九祭拜父親報告勝選結果 盼留歷史典范。

  馬英九父親馬鶴凌,湖南人,國民黨的中層干部,去世之后,埋在富德公墓,老馬去世前,對于兩岸分治的現實,十分遺憾,對自己沒有能看到中國的崛起,十分遺憾。所以令兒子馬英九在他的骨灰盒上刻下自己生前寫的詩句:“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

  馬英九祭拜他父親的行為,讓筆者想起千年之前的宋朝詩人陸游。一千年前,也是一個分裂的中國,北中國讓金人占了,康王趙構就著南中國半壁河山,創建了南宋。陸游曾投身軍旅,他最大的理想是看到中國統一,可八十五歲去世之前,國家依然統一無望,可陸放翁沒有心死,所以詩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49年造成的兩岸分裂,對于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災難。曾經的大江大水,成了許多人臺灣人無法回首舊夢,后來因為民進黨的出現,許多國民黨人,差點也把臺灣也給丟了,是2008年的馬英九,重振了許多中國人的信心;2012年的馬英九再一次當選,讓馬英九有了“家祭告乃翁”的部分資本,可中國之大,不只有臺灣,馬英九們已經把臺灣帶進成熟理性的民主社會,大陸怎么辦?

   身為炎黃子孫的馬英九們,有沒有這份歷史担當?

  9、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這一生從告別了童年開始就學會了一次又一次地用謊話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直到有一天大限將到,那曾經處心積慮所獲得的一切在死亡面前都不值一提時,人們才往往會看破人世,才會不加掩飾地說出心中的真實。從古到今,無數的古人在彌留之際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發人深省的話語,那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體悟!
  
  
1.豫讓:“嗟乎!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已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仇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
  智瑤的死純屬咎由自取,但豫讓卻執意要為他報仇。為了殺掉仇人趙襄子,豫讓不惜毀了自己的面容,吞炭燒壞自己的喉嚨,想盡了各種刺殺的方法,可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趙襄子抓住。襄子欣賞豫讓的俠義,每一次都不為難他。最后,豫讓也知道自己殺不了趙襄子,就要求襄子能夠讓他刺一下衣服,以表明自己為主人報仇的心意。襄子答應了他。豫讓遂“拔劍三躍而擊之”,最后仰天大叫:“吾可以下報智伯矣。”然后橫劍自殺。據說當時趙國的志士們聽到豫讓死的消息,皆痛哭流涕。在中國的歷史上,像豫讓這樣的刺客是不為正統所容的,但是他們身上的那種重義輕利,為知己者可奮不顧身的任俠精神卻幾千年來受到人們的敬仰。豫讓是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而他遺言中的“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情足以令后世忘恩負義者汗顏!
  
  
2.李斯:“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誰也不能否認李斯在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中所做出的貢獻,尤其在統一文字方面,他的功績更是無人能及。可是誰也不能否認這個滿腦子只想著出人頭地的家伙,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又做了數不盡的惡事。他殘害自己的同學韓非;為了保住丞相的位子,他辜負了秦始皇對他的信任,和趙高合謀篡改遺詔,立了胡亥為二世皇帝。后來,又為了迎合胡亥,屢屢上書附和秦二世的暴政。但即便如此,他還是被同謀趙高陷害了,落了個滿門抄斬的下場!在冷森森的屠刀向著他父子而來的時候,李斯對自己的兒子說出了上面的遺言,曾經的轟轟烈烈在這一刻變得一文不值,曾經認為不值一提的生活,在這一刻又變得是那么的珍貴和遙不可及。千年過后,讀來讓人慨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3.項羽:“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
  曾經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的西楚霸王在烏江邊走投無路,從橫掃天下無對手,到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項羽短暫的一生演繹了一出經典的英雄悲歌。但是這位霸王至死都沒有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他太過自信自己的力量,而忽視了自身的不足,最終身死國滅,還不自知。實在可嘆又可憐!

  
4.劉備:“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戎馬倥傯一生的劉玄德深知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面對著三國并立,唯蜀最弱的局面,他悔恨自己貿然伐吳,致使蜀漢元氣大傷,可是已是時不我待了,大限將至,他只得把恢復漢室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這如杜鵑泣血般的遺言正是一位老父親即將離別之時,諄諄教導著自己尚年輕的兒子。而他不知道他的這句遺言在后世被用來教導了無數的孩子!

  
5.宗澤:“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過河!過河!過河!”
  當年的杜甫在武侯祠緬懷諸葛亮時,用自己的想象描摹出了孔明曾經的模樣。但他可能沒想到幾百年后,他的詩句卻實實在在地說出了一個人的心聲。在收復中原的大好局面下,南宋小朝廷一味地投降退讓,不愿還都東京,而且處處掣肘,讓宗澤的北伐大業最終變成了泡影。年近古稀的老將軍受不了這個打擊,病倒了。在彌留之際,他想到了同樣壯志未酬的諸葛亮,隨口吟唱出了杜甫的名句,但他突然間又仿佛看到了浩蕩向東的黃河,看到了黃河岸邊整裝待發準備北伐的軍隊,他用盡所有的力氣向軍隊發出最后的指令:“過河!過河!過河!”可一切都不過是幻影而已,宋軍再也沒有能夠渡過黃河。但宗老將軍高呼的三聲 “過河”卻激勵著岳飛、韓世忠等人與金人殊死戰斗,最終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6.陸游:“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86歲的陸游最終沒有看到恢復中原之日,在那個“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年代,除了他,還有誰會想起那已經喪失了數十年的中原失地呢?陸游的一生注定是痛苦的,國家的不幸,自身的不幸交織在一起,讓他常心懷郁結。但即使是到了風燭殘年,他也不改其志,仍然為收復舊山河而奔走呼告。雖然他的呼聲被淹沒在西湖的歌舞淫樂聲中,但從此他的聲音就留在了中華民族的記憶里,每到民族危亡之時,都回響在為國赴死的仁人志士的耳邊!

  
7.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南宋王朝的腐朽根本就是無可救藥的,但是文天祥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精神卻永照史冊。在那一刻,他已經不單單是在為一個行將就木的王朝盡忠,而是在用他的死向世人展示中國士人的最高境界。他的遺言道盡了一個讀書人讀書的終極目的和人生的最終追求,連同他的《正氣歌》和《過零丁洋》兩篇詩作一起都是永垂不朽的宣言書!

  
8.袁崇煥:“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后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縱然是身陷重圍,縱然是粉身碎骨,這個被厭惡他的人稱為“南蠻子”的袁崇煥從未改過他剛毅的本性,即使是在含冤受屈,將要被他效忠的皇帝處死,被他浴血奮戰所保護的百姓唾棄的時候,他仍然只想著:守護邊疆,守護他所愛的國家和人民。最終他死得比岳飛還要冤,還要慘,甚至他的冤案最后是被他的敵人平反的。可是這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在他死的那一刻,一縷忠魂就永遠地載入了我們的史冊之中!

  
9.譚嗣同:“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戰快哉!”
  平心而論,我并不喜歡康有為,也不認為百日維新這種空想般的資產階級改革真的有什么意義,但我卻非常敬佩“六君子”中的譚嗣同。經過明清兩代高壓的政治統治,已經幾乎絕跡的任俠精神在譚先生的身上又閃耀了起來:不成功便成仁,若不能生活在理想的社會,寧愿以鮮血去洗滌黑暗的現實。譚嗣同的不妥協,不茍且,視死如歸的精神為當時麻木的中國人打了一劑強心針!

  
10.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雖然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道路是曲折的,而且也曾經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是他想要恢復中華、強我民族的革命精神卻是不容置疑的。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革命,從未顧惜過自己的身家性命,每看到一絲共和的希望,他都會傾其心血,付出所有。所以直到今日,他的這句勉勵后人的遺言仍可以指導著我們繼續向前!

  10、語文,如一泓清泉,緩緩流過心坎兒,沁入心脾,使你如飲佳釀,如品佳茗,如沐清風。總之,語文給人的感覺總是如此的清涼,如此的沁入血脈。
  語文,是我們的國語,是我們的國文,是我們的國學。語文自它出生的那日起就在它的精神和靈魂的深處深深地烙上了兩個大字“中國”。語文,傳承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在它的骨子里浸透著中華民族的血汗和淚水。縱覽中華五千年,橫看中外天下事,在詩歌的海洋中我們與星空對話、與大海私語,與李白共飲一杯濁酒,共賞一輪明月;與杜甫共談人民疾苦;與香山居室共同聆聽潯陽洲頭的琵琶聲,同唱“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在散文的世界中我們共同感受魯迅的沉郁雄渾;冰心的靈秀玲瓏;朱自清的淳樸淡泊;沈從文的輕靈美妙;楊朔的鏤金錯彩;豐子愷的厚重平實;林青云的清凈閑適。在小說的王國中,我們與羅貫中共同經歷刀光劍影的“三國”;與施耐庵一同蕩盡八百里的水泊梁山;與曹雪芹一起游歷姹紫嫣紅的大觀園;與魯賓遜相伴度過幾十余載的荒島生活。
  因為是一個夢幻的王國,是我們與智者共耳語,讓我們與哲人共升華,讓我們在語言文字的世界中探求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
  天高云淡的夜空,任月光穿過窗欞爬上案頭,憑春風卷簾帶走憂愁。沏一杯香茗,左手研墨,右手拂一卷書簡,伏案沉思,或圈或點,感悟古人的博大胸懷與睿智深邃。在語文世界中,我們隨東坡居士共覽赤壁風光,任它“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管他“月出東山之上”只駕一葉扁舟,匏樽以相屬,共渡人生良辰。在語文的世界中,我們伴范仲淹共登岳陽樓,觀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看“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不管文人騷客是喜或悲,只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語文讓我淡泊明志,心外無物,讓我周覽天下,洞觀寰宇,雖不能觀其全貌,卻能感其神韻。
  語文不僅是語言文字,更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我們精神的歸宿。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給我們如何忠貞不渝。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教給我們如何精忠報國。王昌齡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教給我們如何血灑疆場,為國捐軀。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教給我們什么叫胸懷社稷、一心為民。語文承載著我們民族的血脈,傳播著我們民族的精神。
  語文,是心中的一泓清泉,而這泓清泉蘊含著太多太多的甘露,它與我們的血脈相濡以沫,共生,同存。從遠古一直汩汩流淌到現在,它還將浸潤著我們國人的理想和愿望一直流到我們心馳神往的將來。

11、是你,陸游,你帶著你的高潔與愛國之心伴我同行.你有如一道燦爛千年的風景,時刻熏陶著我.坎坷的人生讓你將愛國之心與高潔譜寫成一段精神的贊歌.你"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戊輪臺",卻一心只愿"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我被你的靈魂所感化,我愿你,你的詩詞歌賦永遠伴我同行.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感懷. 陸游,你是揀盡寒枝終不肯棲的寒鴉,你是舉杯邀明月的飲者,你是穿越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癡漢.你的執著,令我感懷,令我銘記。

12、等待是示弱時的養精蓄銳尋覓契機再創輝煌。勾踐面對國家淪陷生靈涂炭的慘狀,并未墮落迷惘,失去人生的方向。等待一血前恥,柴垛上夙夜的憂思勾勒出復國的宏本藍圖高遠志向;期待重振雄風,臥薪嘗膽的苦澀凝結了滅吳的愿望。不卑不亢的忍辱負重鑄就了越王性情的成熟剛強。任重道遠的忍耐等待彪炳千秋“有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的頌唱。


   等待醞釀著“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滿腔希望;等待鋪陳著“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繾綣不忘;等待晾曬著“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氣宇軒昂……


   等待是蘇武在平沙莽莽黃入天的北海從容牧羊;等待是海明威伏案修改作品三十余遍的艱辛時光;等待是張寧而立之年奧運加冕的笑傲群芳……


   等待不是靜靜佇立兀然獨坐的呆望,而是為生命插上豐盈的翼膀,為生活的扁舟撐起監視的帆槳。等待不是久久凝視遲遲不歸的迷茫,而是磨礪心智鑄造金棱一樣剛硬的圍墻。

 

  等待不像溫室里的花朵棲息潮濕溫暖的花坊,永遠走不出比掌心高出一度的圍廊。這種嬌憐之花的等待好比星斗天光,亙古蝸居在上,一旦隕落就如廢石般暗淡無光。

   等待的過程是汲取四方豐富的營養,讓心靈健壯,褪去脆弱青澀在減輕中成長;等待的過程是打磨往昔的年少輕狂,蟬蛻浮躁魯莽,沉著泰然面對世態變幻無常;等待的過程是將從容和氣度醞釀,擺脫張揚與癲狂,心平氣和寵辱不驚的高瞻遠望……

  沙粒在河蚌禁錮束縛中漫長的等待才豐潤了珠璣的至高無上;
  寶劍在烈火熔鑄錘煉中剛強的等待才鑄造了劍鋒的銳不可當;
  火鳥在煉獄煎熬中艱辛的等待才成就了鳳凰涅磐的永葆輝煌;
  我們只有在生活的挫折磨難中學會等待才能讓人生雋永發亮發燙

13、 龍的精神,更表現為儀態軒昂,馳鷸文苑,做一個文明昌盛、風流蘊藉的人。當龍的身影出現于四荒八極、云天海樹時,其呼喚風雷之聲,或浩歌雄壯,或低吟纏綿,記之于筆墨者,便是詩文、書漢、繪畫等藝術作品。從商周甲骨文、金文、秦篆、漢隸,以及魏晉唐宋的楷、行、草、書體繁復,涌現了大巧若拙的《摩崖》,撲朔迷離的《蘭亭》,超脫抒展的《石竹》,結構廣博的顏字,間架挺拔的柳字,跳宕突變的蘇字,洗練精凝的趙字,以及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在文學創作上,以現實主義傾向稱著的,由《詩三百》為起點,被《左傳》、《史記》、漢魏樂府民歌、杜甫、白居易的詩,以及《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小說所繼承和發展。而以積極浪漫主義傾向稱著的,則由原始神話為起點,被屈原、李白、李賀的詩,以及《西游記》、《鏡花緣》等小說所繼承和發展。表現了“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長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圖禍福避趨之”、“黃金若糞土,肝膽盡如鐵”等人民性的精華和愛國主義情操。此外,還有恣筆縱墨的八大山人朱耷,憤世嫉邪的揚州八怪,從畫幅中縮寫慘淡的人生,傾吐著龍的音韻。到了現當代,聞一多的詩篇,熱情奔放;魯忱的《阿Q正傳》,啟發農民革命性的覺醒;茅盾的《子夜》,暴露了資本家的剝削罪惡;朱自清的《背影》,親情似水;謝冰心的《往事》:淑景如畫。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愛國情深;沈西蒙《霓虹燈下的哨兵》的軍紀森嚴。還有齊白石筆下活靈活現蟲魚花鳥;劉海粟畫中吐揮灑的大山巨瀑,百花爭艷,無不描摩傾注著龍的精神。


   龍文化是悠久的,持續的,具體把寫它的古代散文,千年代序,綿延久遠,含英咀華,美不勝收。龍的精神將永久活躍在龍的故鄉人的心坎里,寫在散文作呂的浩浩長河里。歌曲《中國龍》唱得好:“龍的故有山的脊背,龍的故鄉有水柔情,龍的手臂能筑起長城,巨能翻騰能使世界震動。”我們要做“不高不餒的中國龍,不卑不亢的中國龍,堂堂正正的中國龍。”努力吧,龍的傳人!

 14、如何做一個有情人呢?
做一個“真”人,保持一種真性情,活出一個原生態的自己。雖屢遭打擊,但是仍然裝著滿肚子不合時宜的蘇軾是真人;不為五斗米折腰不肯屈身向市井小兒的陶淵明是真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周敦頤是真人;高唱著“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向權貴勢力宣戰的劉禹錫是真人;真人才敢說真話,真人筆下才有真文章。
有一顆童心。誰最容易擁有童心?孩子。為什么?因為他受的污染最少,因為他的心如一張白紙。《皇帝的新裝》里,人人明知騙局而甘愿被騙,只有那個小孩子,敢于說出真相。他說的是那樣自然,那樣痛快淋漓。我們不能重回少年,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童心永駐。林和靖用一顆童心,他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連那瀲滟的西湖水都因他的童心而多了一分詩意;寫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李白最有一顆童心,正是這種率性放曠的“童心”使他成為“謫仙人”。
有一顆愛心。蘇軾正是因為深愛弟弟,所以才會留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名句;元縝正是因為深愛著亡妻,才會“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杜甫正是因為深愛黎民百姓,所以才會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才會寫出“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陸游正是因為深愛國家,才會囑咐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有一雙慧眼。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如是說。詩人葉紹翁有一雙慧眼,他看到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詞人李清照具有一雙慧眼,他寫出少女在見到陌生人來時,“合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有一雙慧眼,早春的景色在他的眼中,“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擁有一雙慧眼,你的詩文便有了一種靈氣。
有一顆真心、一顆童心、一顆愛心、再加上一雙慧眼,你的心中便會長存感動,你的眼里才會盈滿淚水,你的文字就會充滿靈性。


 15、書生的情懷太豐富,斷非某朝某代所能全,用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淀下來的情懷,讓人情何以堪!

  書生們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責任感;有“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感恩;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愛。他們“涉江采芙蓉”;他們“醉里挑燈看劍”;他們“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他們“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后悔,情之所鐘,世俗禮法如糞土,興之所在,與君痛飲三百杯”……

  書生們念著家國天下,念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們的責任感死亦不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書生們為家庭負責,為國家和民族負責,為看不見摸不著的社會風氣負責,而今天,大多成為了空談。人們只對自己負責,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濫讓責任感處處失守。下一代的孩子,他們堅持不長大,他們念著“只要我喜歡,又有什么不可以”,在他們無限延長的青春期中,他們怎知責任感為何物?責任感對他們而言,是蒼白的,是沒有質感的!

  書生們的年代還有君君臣臣。他們“士為知己者死”,他們“男兒欲報君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他們有的是忠,書生們唱著“梁甫呤”,他們抱柱而死,他們非誰不娶,非誰不嫁。現在呢?人們習慣了跳槽,習慣了朝秦暮楚,用一句“你拿什么換我的忠誠?”一副受傷者的面孔又怎么知道恩為何物,忠為何物?也是,在這充滿流行音樂與美人的日子里,在這燈紅酒綠的喧囂中,在這天涯何處無芳草的世界,誰還奢求誰“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他們有的是威示忌,伏特加。那位今生為林薇因守身如玉,終生不娶的金先生,也只有少數如我者夢后欽敬。

  書生們的心靈是濕潤的。他們是被“裊情絲吹來閑庭院”,“紅袖添香夜讀書”這樣的情韻滋養出來的,他們的眼里長含著淚水,若現在的孩子,他們知道奈何橋、三生石、孟婆湯,知道同心鎖,讀過“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讀過“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他們的心靈或許不至于太麻木,冷漠。

   書生們總有一種任俠之氣。他們中有為曾允朋友一諾而萬里獨行的男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縱死俠骨香,不愧世上英”。那些書生,他們崇拜劍,崇拜一種快意恩仇,豪氣干云的人生。他們跨下不是膽怯的毛驢,而是快走踏清秋的戰馬。而今沒了書生,但有的是學生,書生已被物欲與世俗擠走,人們早學會了明哲保身,處處設防,而這種任俠之氣,是無論讀多少武俠小說都無濟于事的。

   書生們太大氣。他們有“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欄”的氣魄;有“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瀟灑。他們以天下為花園,氣吞萬里如虎,上下縱橫幾千年,格局怎么可能小得了。而現在,誰還知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哪里還有人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哪來狷狂豪邁之氣?何來風流灑脫之骨?

   所幸,書生已歸來!

16、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它位于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在地質結構上是附屬于臺灣的大陸性島嶼。釣魚島列島位于臺灣東北120海里處,西東分別距中國大陸和日本沖繩各約200海里,附近水深100至150米,與沖繩群島之間隔有一條2000多米深的海溝。自古以來,中國臺灣、福建等省漁民一直到島上從事捕魚、采藥等生產活動。
    自明朝初年起,釣魚島列島就屬于中國版圖。永樂年間(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順風相送》一書中就有關于釣魚島列島的記載,這比日本聲稱的琉球人古賀辰四郎1884年發現釣魚島要早400多年。明朝以后中國許多歷史文獻對這些島嶼都有記載。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標有琉球王國疆界的地圖上,釣魚島列島屬于中國。
    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沒有對中國擁有對釣魚島列島的主權提出過異議。
    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臺灣全島及其所有附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這以后在日本才有了“尖閣群島”(即釣魚島列島)之說,而在此之前,日本的地圖一直是用中國的名稱標定釣魚島列島。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至今仍然是中日摩擦的焦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相信我們不需要對子孫如此吩咐!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13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