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譯文] 一定要看完洛陽城中開透百花,才要與春風輕松地告別。

    [出典]    歐陽修     《玉樓春》

     注:

     1、 《玉樓春》歐陽修 

    樽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2、注釋:

    樽前:餞行的酒席前。

    風與月:本指兒女愛戀的事,此指風晨月夜與風月美景。

    翻新闋:譜寫新的曲調和歌詞。

    洛城花:洛陽城里的花,專指牡丹花。

 

     3、譯文1:

    在筵席上打算和友人告別,可是話未出口就凄慘嗚咽。人生來就有情癡,與自然界的風花雪月無關。

    離別的歌不需要再翻新曲了,只要一曲就足以令人痛斷肝腸了。一定要欣賞完洛陽城中百花,再與春風輕松地告別。

    譯文2:

   在筵席上打算將回去的時間說一說,可是話未出口原來春風滿面卻剎時凄慘嗚咽。人生在世很自然的一定會有意濃情癡,因此這種離愁別恨決不關系到春風與明月。

     離歌暫且不要再翻新的歌闋,只要一曲就能叫人傷心凄切肝腸寸結。一定要看完洛陽城中開透百花,才要與春風輕松地告別。

   4、歐陽修生平見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5、作者西京留守推官任滿,離別洛陽時,和親友話別,內心凄涼。在離筵上擬說歸期,卻又未語先咽。“擬把“、“欲語“兩詞,蘊含了多少不忍說出的惜別之情。然而作為一個理性的詞人,別離之際雖然不免“春容慘咽“,但并沒有沉溺于一已的離愁別緒而不能自撥,而是由已及人,將離別一事推向整個人世的共同主題。作者清醒地認識到:“離情別恨是人與生懼來的情感,與風花雪月無關。因此,離別的歌不要再翻新曲了,一曲已經令人痛斷肝腸了。詞在抒寫離愁別緒這一主題方面不同凡響,有悲情凄涼,更有豪情縱橫,寄寓了詞人對美好事物的愛戀與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這首詞開端的“樽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兩句,是對眼前情事的直接敘寫,同時在其遣辭造句的選擇與結構之間,詞中又顯示出了一種獨具的意境。“樽前”,原該是何等歡樂的場合,“春容”又該是何等美麗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說的卻是指向離別的“歸期”,于是“樽前”的歡樂與“春容”的美麗,乃一變而為傷心的“慘咽”了。在這種轉變與對比之中,隱然見出歐公對美好事物之愛賞與對人世無常之悲慨二種情緒以及兩相對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種張力。

     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是對眼前情事的一種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對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廣到了對于整個人世的認知。所謂“人生自是有情癡”者,古人有云“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所以況周頤在其《蕙風詞話》中就曾說過“吾觀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之外,別有動吾心者在”。這正是人生之自有情癡,原不關于風月,所以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此二句雖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實上卻是透過了理念才更見出深情之難解。而此種情癡則又正與首二句所寫的“樽前”“欲語”的使人悲慘嗚咽之離情暗相呼應。所以下片開端乃曰“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再由理念中的情癡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話別的情事。“離歌”自當指樽前所演唱的離別的歌曲,所謂“翻新闋”者,歐陽修《采桑子》組詞前之《西湖念語》,亦云“因翻舊闋之詞,寫以新聲之調”。蓋如《陽關》舊曲,已不堪聽,離歌新闋,亦“一曲能教腸寸結”也。前句“且莫”二字的勸阻之辭寫得如此叮嚀懇切,正足以反襯后句“腸寸結”的哀痛傷心。

     末二句卻突然揚起,寫出了“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的遣玩的豪興。歐陽修這一首《玉樓春》詞,明明蘊含有很深重的離別的哀傷與春歸的惆悵,然而他卻偏偏在結尾寫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在這二句中,他不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盡”,表現了一種遣玩的意興,而且他所用的“直須”和 “始共”等口吻也極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卻畢竟有“盡”,“春風”也畢竟要“別”,因此在豪宕之中又實在隱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論及歐詞此數句時,乃謂其“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

 

    6、要與朋友們分手,當然會依依不舍。酒席歌筵本該是歡樂的場合,大家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這樣的春容又該是何等的美麗。他想把回家的時間告訴朋友不是大煞風景么?但是,走之前總該與這些朋友說一聲吧?他心想把這次飲酒算是離別前的聚會。但是“歸期”還沒有出口,他就愁容滿面,朋友們的心情就沉重起來,場面上頓時籠罩上一層悲劇的氛圍。為什么這樣?因為性情中人總格外珍重人間情誼,珍惜眼前的擁有。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他向大家做了說明:呵呵,你們別笑話我這樣多愁善感,更不要誤會,這實在與風月無關。這叫做此地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與朋友離別打個招呼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為什么說這與風月無關呢?很明顯,宴會上一定有他喜歡甚至眷戀的歌女,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將她帶回去。所以,他傷心,他感嘆人生的際遇離合。人生啊,真是太奇怪了,在偶然之中,會與一個素不相識的異性相識、相知,這多么是幸運,可是,剛剛開始的感情卻很快地被離別腰斬,這樣的情況,總會使人痛斷肝腸斷,無論是誰,都會這樣。

   什么叫“人生自是有情癡”?這是詞人在把個人難以忍受離別之痛推廣到整個人類普遍的認知的結論。人是一種有感情的動物,喜歡群居,而害怕分離。相聚大多是歡樂的,離別往往是悲哀的,人們在一起時也許不感到團聚的幸福、快樂,但是,分手之后就馬上會感知到這一點。更何況有些人特別重情,也容易感傷。我們每每登山臨水,看云飛云散,花開花落,都會觸動感情的神經。況周頤在其《蕙風詞話》中就曾說過:“吾觀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之外,別有動吾心者。”這就是人生本是有情癡吧。

   離別總是悲傷的,所以大可不必再寫什么新曲送別了,那唱了幾百年的《陽關》舊曲,只要聽上一曲就已讓人凄然淚下,“一曲能教腸寸結”了。何必再寫新詞、譜新曲啊。我還想把洛陽城春天里的百花都看一遍然后伴著春風與你們道別。

   歐陽修雖然帶著十分深重的離別哀傷與春歸惆悵想與朋友們告別,然而結尾她卻說,雖然要離開洛陽,但也要讓他把“洛城花”完全“看盡”之后,他才與大家、與這個城市離別。是呵,洛陽城里的牡丹花天下聞名,那武則天違逆天理,冬天想游御花園,下旨一道與百花使者,說什么“明日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結果牡丹花開得遲了,被罚到東京洛陽生長。呵呵,我幼時常想,這牡丹花為什么不罚到我們江南一帶呢,江南美,加上牡丹盛開,魏黃姚紅,雍容富貴,大朵大色,簡直占盡天下春光。歐陽修本身一個風流儒雅之士,平時難得一見,豈能在它行將開放的時候走呢,人一生的機會并不是很多,錯過了就不能再來,所以,即使要走,也盡量少留一些遺憾。

   呵呵,我們的詞人縱然馬上要與朋友別離,但享受人生的意興不減。這樣,使本來很傷感的宴會陡然振奮起來,筵席上的賓客一定頻頻頷首,破涕為笑。

   雖然今天的人們不會像古代詞人那樣心情悲涼,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離別依然會帶給我們傷感。設想一下,在生活中,假如在送別的酒席上,宴會時,如果正在大家都因別離而愁苦的時候,被送者說我雖然被迫要走,但一定要與大家把這里的山山水水都看一遍后再走呢,你們說好嗎?或者說,再過一段時間我就回來的,到時再與大家痛飲,哪個喝少了就鉆桌子。這樣,總會讓心生感傷的朋友心靈得到安慰吧!

   所以,這首詞結尾英邁高舉,出人意表,顯示了此老深厚的藝術功力。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論及歐詞此數句,稱“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確是的評。

 

     7、歐陽修在小詞中經常表現出來的意境,可以說乃是一方面既對人世間美好的事物常有著賞愛的深情,而另一方面則對人世間之苦難無常也常有著沉痛的悲慨。這首詞可以說就正是表現了他詞中此種意境的一首代表作。

   這首詞,明明蘊含有很深重的離別的哀傷與春歸的惆悵,然而作者卻偏偏在結尾寫出了“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的豪宕的句子。在這二句中,不僅其要把“洛城花”完全“看盡”,表現了一種遣玩的意興,而且他所用的“直須”和“始共”等。吻也極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卻畢竟有“盡”,“春風”也畢竟要“別”,因此在豪宕中又實在隱含了沉重的悲慨。這正是歐詞風格中的一點主要的特色,那就是在其賞愛之深情與沉重之悲慨兩種情緒相摩蕩之中,所產生出來的要想以遣玩之意興掙脫沉痛之悲慨的一種既豪宕又沉著的力量。

 

     8、離歌且莫翻新閱,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這是歐陽修用情的態度。我知道人是要分離的,聚會,是總有離別的:花開,是總有零落的。可是,當今天人還在,花還開的時候,你要好好地掌握,盡情地珍重享受現在的美好。“直須看盡洛城花”,我毫無猶豫地,一定要看盡洛城花。洛陽的花是最美的.但最美的花也要落的。可是,令天花仍在開,我就要付出我最大的精神、感情和力量去欣賞."直須看盡洛城花,",等到過幾天花零落了,“始共春風容易別”,我才與那春天,與那個花朵容易離別,因為我畢競享受了它,畢竟沒有白白度過這一個春天的日子!人都應該珍重你眼前的光陰跟你所做的事業,你要盡你的力量去做,“直須看盡洛城花”,那個時候縱然是離開了,我也對得起這一段日子了。

  《圣經》上保羅的書信中曾說:“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圣經?提卑太后書?第四章》〕一個人要反省.該走的路,我已經走過了;該守的道,我也已經守住了,你就對得起你的一生!"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這正是南唐和北宋初年晏歐小詞的最大的好處,也是王國維所特別欣賞的小詞里邊的一種成就,--“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不管你寫花開花落,不管你寫相思離別.有品格,有內容,有境界。這是他們的成就。

 

    9、畢業不是結束,畢業意味著開始,希望同學們在新的征程上腳踏實地,走得更高、更遠!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希望同學們好好把握青春,把握這生命中最燦爛的年華,不留一絲遺憾。  

 


   10、女人一旦愛上,恨不能“拼卻一生休,盡君一日歡”,而男人縱然正在愛著,也是“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古今中外約莫如此。

 

   11、人的一生,區區數十年,功名利祿,都只如過眼云煙。要求得內心的寧靜安定,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在各種誘惑和困難面前,努力從淡定和積極之間尋找到自己的最佳平衡點。

    學者王國維說過,古今成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而這趟健康的人生也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此一境也。"薄雪消時春已半,踏遍蒼苔,手挽花枝看。"此二境也。"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此第三境也。健康人生,溫潤如玉,形柔而質剛。淡看如影隨形的生與死,以積極的態度踩好旅途中的每一個腳印,你會發現從沒有看到過如此鮮活的景色,一片嶄新的人生將呈現在你的眼前。 

 

   12、 邂逅,若如初見,相識過后,亦可回味無窮,沒有那些委婉的心事,沒有那些長久的等待,那該有多好。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凡間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時隔多年,愛情還是一如既往的成為眾多塵世癡情怨女散不盡的憂傷,而那首紅豆寄予的相思也無人來嗅矣。最肯忘卻古人事,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春又來,看紅豆開,竟不見有情人,去采,煙花擁著風流,真情已不再。
  若如初見,不輕易愛上,則不輕易留情,隔著玻璃的美麗更足以回味一生。雖只當是尋常之事,也不枉費那種萬般苦心的癡情一場。
  只期冀,知君用心如日月,但愿相思莫相負……

 

    13、歐陽修說:“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一如看不盡洛陽的繁花,高山上的野地芬芳也是賞之不盡的。 弱水三千,取其一瓢,飲之足矣! 弱水三千,取其一瓢,飲之足矣! 每次看著這巖壁上的野花,總是有著不虛此行的感受。 每次看著這巖壁上的野花,總是有著不虛此行的感受。 縱使滿山芳華難以遍賞,那山中具體而微的氣象,也能了然於胸。 縱使滿山芳華難以遍賞,那山中具體而微的氣象,也能了然于胸。 我想,這是它最美麗的時候了! 我想,這是它最美麗的時候了! 看著這小花,心中不禁充滿著喜樂! 看著這小花,心中不禁充滿著喜樂!

晨光漫漫,空氣裡還透著夜裡留下的輕寒。 晨光漫漫,空氣里還透著夜里留下的輕寒。 看它靜靜的吸收著陽光的溫暖,好讓自己快快的成長。 看它靜靜的吸收著陽光的溫暖,好讓自己快快的成長。 趕著在下一陣疾風暴雨來臨之前綻放花朵,同時,那也是為來年山野的美麗,醞釀著一顆美麗的種子。 趕著在下一陣疾風暴雨來臨之前綻放花朵,同時,那也是為來年山野的美麗,醞釀著一顆美麗的種子。


 

 
    14、“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花開的時候我要好好地去欣賞它愛惜它,我要把洛陽城里的花都看遍,那么等到花落春歸的時候,我對得起花,花也對得起我,因為我已經盡情地欣賞過它們了。

 

    15、二月的節氣,暖陽和熙,情人節就在百花爭妍的時候應景而來了。

  也許二月天是由雙魚座掌管的節氣,多情而浪漫。而愛情也許就應該這樣如繁花般怒放,怒放成為人間最美好的景致。

  去看看花開吧,去聽聽花開的聲音吧,為了春天的緣故。你知道么,春野的花朵,那些嬌柔的花瓣,正在一片一片,徐徐地蘇醒了。

  你慢慢地走近我,握一束姿容素雅的百合,微笑著向我走來。淺煙灰色的衣服在這叢黃蕊白瓣的花朵里,愈來愈明亮。

  久早以前,有人這么說過: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我們,一起虔誠地皈依著生命和美,這便是幸福。

  我們不會,也不肯錯過與季節重逢的歡欣,在我們趕得及的時候,和那開得爛漫的花兒赴約吧。繁花其實如夢,    夢不曾留,花也不曾留,只愿歲月靜好,明年的花依舊,人也依舊。

  今夕春暖,今夕花開。今夕且讓我們用一份柔軟的心,領略這春滿人間的景致。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38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