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譯文] 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
[出典] 李白 《獨坐敬亭山》
注:
1、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2、注釋: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縣北。《元和郡縣志》云:"在宣城縣北十里。山有萬松亭、虎窺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寧國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東臨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
孤云:陶淵明《詠貧士詩》"孤云獨無依"。朱諫注:"言我獨坐之時,鳥飛云散,有若無情而不相親者。獨有敬亭之山,長相看而不相厭也"。
盡:沒有了。
閑:偷閑,安閑。
厭:厭棄,厭煩。
3、譯文1: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高的敬亭山了。
譯文2:
面對著留下的敬亭山,此刻無聲勝有聲,雖然只是一座山,雖然只是一個人,不用言語,不用文字,就這樣默默地跟我互相望著,不嫌厭煩。
譯文3:
不知啥時,鳥們全都悄然飛去,望中之景,一片空寂。
天空中,唯一的一片孤云,悠悠地飄來,又悠悠地飄去,最后也沒了蹤影。
我與山,山與我,相對無言,彼此眷顧;
只有敬亭山與我為伴,
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心境。
4、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里做過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這首五絕作于天寶十二載(753)秋游宣州時,距他被迫于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前二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云,卻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并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游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詩的下半運用擬人手法寫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鳥飛云去之后,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這使詩人很動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愿和我作伴吧?“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云去又何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靜”是全詩的血脈。這首平淡恬靜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就在于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創造出來的“寂靜”的境界,無怪乎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要夸這首詩是“傳‘獨坐’之神”了。(宛敏灝 宛新彬)
5、敬亭山,在安徽宣城縣北,因山上有敬亭而得名。相傳是南朝詩人謝朓賦詩的地方。天寶12年,李白漫游至此,登覽敬亭,吟出了這首千古絕唱。
“獨坐”二字是全詩的中心。一、二句寫獨坐所見,三、四句抒獨坐之感。
與敬亭山朝夕相處的群鳥一只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飄走,萬物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天地間一片肅靜,只有詩人獨自一人孤零零地坐在那里。“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展現的就是這樣一個極其空曠寂寥的世界。兩句詩寫的雖是眼前實景,字里行間卻透露出詩人強烈的孤獨寂寞之情。
百無聊賴的詩人把視線轉向眼前的青山,忽然發覺敬亭山是那么嫵媚多姿,那么靈秀可愛,只見她長久地佇立在那里,默默等待著與自己情感交流。這一發現使詩人激動不已,他凝視著敬亭山,敬亭山仿佛也注視著他,彼此相對而視,心神契合,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詩人心中只剩下敬亭山,別的事物都不存在了,久而久之,甚至連自己也仿佛化為了山的一部分。人與山妙合無垠,融為一體,這是多么超逸的境界,它使詩人寂寞的情感得到撫慰,苦悶的心靈得到解脫。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兩句詩表現出來的已不只是對敬亭山的無限鐘愛,在詩人眼里,敬亭山完全人格化了,它不再是觀賞的對象,而是自己相看“不厭”的最親密的朋友。詩人使用的是“只有”這樣樸素無華的口語,卻極有表現力,它以山之有情,反襯出人之無情。而把敬亭山當成自己在世間的唯一知己,既可見山之無比靈秀,令人領略不盡,又可見詩人世無知音的孤獨幽憤。
李白寫這首詩時,距他離開長安已將近十年。這時的李白對當時社會的弊端已經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無法容于現實,于是他的孤獨感越來越強烈,憤世嫉俗的情緒與日俱增,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尋求慰藉,尋覓知音,這首詩表現的正是這樣一種心情。
6、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里做過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這首五絕作于天寶十二載(753)秋游宣州時,是李白離開長安后,經過了長達十年的漫游,來到宣城時所寫。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強的性格仍一如既往。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借游仙、飲酒的方式排遣苦悶的詩,也寫了許多寄情山水、傾訴內心情感的詩。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前二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云,卻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
此二句意象以“眾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詞“鳥”是中心意象,加上“飛”字形成一個復合意象,強化動態表現意義。“眾鳥”原可以讓讀者聯想到山中閑靜寧謐的場景,群鳥兒在空山中婉轉鳴啼,有個格外的逸趣,而眼前,眾鳥高飛,離人越來越遠,“高”顯然是起到一個拓展空間的作用,抬頭仰望,空闊的藍天上,鳥兒在遠走高飛,直至看不見!一個“盡”字,增強了此句的表現力度,可以想見李白此時的萬般惆悵。后句“云”為中心詞,與“去”復合,默默的云也在漸漸飄走。而云并非滿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無伴,偏偏還悠閑地慢慢地飄離。詩人以“閑”寫出了孤云的狀態,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云離去的狀態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回腸蕩氣。
“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靜;在薄云離散之后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它們都似乎有靈性,不愿與詩人為伴,遠離詩人而去,只留下一個闊大茫茫的空間,詩人坐在這樣的空間之中,更顯孤獨和渺小。其實,山林的鳥是飛不盡的,云也不會飄游到天外。在詩中,眾鳥孤云都離詩人而去,這是詩人情感外射的結果,是詩人有意創造為表現自己的孤獨情感的茫茫空間。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眼看著眾鳥、孤云漸漸飛去,眾鳥和孤云都離開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舊坐在那里欣賞著它,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盡管鳥飛云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么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云去又何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眾鳥”、“孤云”這動的意象與“敬亭山”這靜的意象相反并置,時間和空間的維度里僅僅出現了量的變化,而心理的維度卻產生著質的變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壓抑的士大夫往往對“逝去”,對“消散”有著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暫,宇宙永恒,常常是他們不遇時發出的慨嘆。引恒久的山為知己,可能是“長安不得見”后,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方式了。如果長安招引他,他會不隨眾鳥高飛去?
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并非敬亭山無物可寫,敬亭山“東臨宛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然而風景如畫又如何?我們也無從知曉詩人相對于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本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里,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一情語,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誠如王夫之所說是“情中景,景中情”。 沈德潛《唐詩別裁》 評曰:“傳獨坐之神。”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游天姥吟留別》)。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禮贊,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渾然一體的。同時,李白又寫了許多具有晶瑩透剔的優美意境的山水詩。李白的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繪,不如說是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他只求把握整體的氣勢或氛圍,而略去具體的細節,甚至連觀照景物的視覺轉移的順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詩又是無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緒滲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勢和“情”的特征之間有著“同構互感”的微妙的呼應關系。
7、捧讀這首詩,讓人產生孤寂之感。不是嗎?一群爭鳴的飛鳥,從樹叢中掠起、飛走,天上飄來的一片孤云,也獨自悠閑而去,離開了敬亭山,消失在蒼茫的太空,面前只有這座敬亭山并不走開。青山與我相對而坐,在這茫茫天宇之間,似乎只有你才和我不離不棄,不厭不怨。為何李白獨以此山為友,“相看兩不厭”呢?敬亭山連綿起伏,氣勢磅礴,卻又如老人獨坐,閑淡恬靜,泰然自若。“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并不在乎眾鳥、浮云的遠去。山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性情節操是何等的相似乃爾!
詩人與山獨坐,直呼其名──“敬亭”。敬亭啊,我獨自一人找你坐坐!敬亭山默默無言,卻又善解人意般地凝望著詩人,仿佛它深諳詩人的內心世界,仿佛它讀懂了詩人的心語。而李白也靈犀一點,一樣地心領神會。他們親密無間,感情交融──“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或“相看兩不厭,只有李青蓮”)。這種只有極親密的朋友才達到的境界,詩人把它寄予敬亭山,而敬亭山也把它寄予了詩人。真是知己相逢,心照不宣,于是清山寂寂我不語,只是長久地對坐,彼此凝望,意會神交。暢快處,不辨“敬亭”不辨李白。又哪有什么厭倦與滿足可言呢?
8、天才,總是孤獨的,被賀知章直呼為“謫仙人”的李白應該也是孤獨的,只是他那光芒萬丈的耀眼才華,還有那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的稱號,把他的孤獨嚴嚴實實地遮擋在他身后,讓人無法察覺。因為孤獨,所以他愛酒,盡管他知道“借酒消愁愁更愁”,但他卻時時用酒來銷那“萬古愁”,“但愿長醉不復醒”,只因為他相信“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也因為孤獨,所以他愛月,“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在他眼里,只有天上的那輪照盡古人又照今人的明月才是他的知己,因為只有月才會時時伴著他,只有月才會在黑暗的夜晚給他光明。所以,李白寫酒,寫月,更多的是在寫他的孤獨,只是真性情的李白,卻把那一層薄薄的孤獨被他巧妙地掩蓋了,人們看不到而已。就如他的《月下獨酌》組詩,可以說每一首都寫出了一份孤獨,但是在這些詩里面,卻讓人很難察覺到他的孤獨。其一中寫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個人獨酌無疑是孤獨的,雖然是一個人喝酒的孤獨,但是,李白就是那樣的單純可愛,自己一個人,似乎太孤單了,于是邀來天上明月共飲,但好像又不夠熱鬧,于是又請來自己的影子,這樣就有了三人,如此,怎么還會有孤獨之說呢?“你看,我們不是很熱鬧么?”當時,李白應該是這么想的吧。是的,李白從來不會讓自己孤獨,盡管孤獨著,他也會制造一點點熱鬧出來,世上,也只有李白能做到這一點。
再看獨自坐在敬亭山下的李白,也是孤獨的,但是,這時,歷盡所有悲歡的李白,卻是真正地孤獨著,他不再故意制造點熱鬧出來安慰自己了,或者,是那顆蒼老的心,再也無法制造出熱鬧了。“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在敬亭山,鳥都飛走了,完全不見了蹤影,天上的云也慢悠悠地往別處飄走了,它們仿佛也如那涼炎世態的人們一樣,都離李白而去了。倘若是以往,天上的鳥和云,此時肯定是要來和李白共耍的,然而這時整座山里,就只剩下李白一個人,只有孤獨的李白安靜地看著孤獨的敬亭山:
“你一個人吧?我也是一個人呢。”
李白安靜地看著敬亭山,而敬亭山也安靜地看著李白,他們就這樣安靜地互相看著,總也看不夠。或許,李白這時還是想證明自己并不是孤獨的,畢竟,有了一山,一人,也不算孤獨了。可是,此時,我卻再也無法用“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心情來讀這時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盡管只是一動一靜的區別,但是這是這一動一靜對比,反而更突顯出李白晚年的蒼涼孤獨,也讓我更加增添了難以名說的傷感。讀了前者我會為李白的天真爛漫而會心一笑,讀了后者,只覺得心里被千斤錘壓著,沉重得透不過氣,兩行淚,不知何時已開始在臉頰上流淌了,莫名地為這個安靜而孤獨的李白傷心。
安史之亂后,盛世唐朝不再,動蕩之中,曾經的友人幾乎個個都離世而去,而身經永王之亂,李白雖能遇赦無需再流放不毛的夜郎之地,然而,此時他不再能如當年在長安賜金放還般地被前呼后擁,相反,人人都遠離他而去,唯恐避之不及,生怕惹禍上身,畢竟,此時,李白已經是個被判過罪的人了。“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愉悅心情,面對眼前的情景,該也一點不落地被剝掉了吧,或許,李白不該回來的,不該回來面對這樣的世態涼炎,或許他應該留在那個叫做白帝城的地方,也許那里更適合他,也許那里還會有千萬個為他釀酒的汪倫。但是終究,李白還是回來了,也正是因為回來了,這才是我們心中的那個李白。
熱鬧了大半生的李白,而今卻是孤獨無人與說,只能對著這不能語、不懂情的敬亭山,默默地在這無言的相望中尋找安慰。讀著這樣的李白,怎能讓人不落淚?文 / 翼桑
9、在李白眼里,敬亭山是座仙山,與仙山相依相靠,可謂仙家。李白深愛敬亭山,也許是因為這里有“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淡遠,也許是因為這里有“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雅趣,也許是因為這里有“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的俊逸,也許是因為這里有“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興味,但更多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從容、深邃和情情相融。
李白獨坐敬亭山,遠山是情人之眉,草木系情人毛發,明湖似情人之眸。坐在她的身邊,不用審視她姿容儀態的美麗,閉上眼睛就可以聞到她肌膚的馨香。所以說,李白是把敬亭山當作情人來相愛的。人有情,山亦有情。人戀山,山亦可人。恰如陸游所言:“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當如是。”鳥兒遠了,孤云也躲了,只留下李白與敬亭山“獨坐”。彼此相對,默默勝有語,無處不著情。李白在敬亭山上似乎真有種冥冥的力量,相看兩不厭,不覺笑意染。人投入山的懷抱,山擁入人的心胸,用不著講什么,心心相依,物我兩忘,及至最后,一切的一切甚至連詩人自己都沒有了,只有一座敬亭山。
看來,李白不是沉浸在“吟賞煙霞”中,而是愛到敬亭山的“骨子”里去了。李白與敬亭山相依相愛,源于彼此傾心、情投意合。源于李白與敬亭山都有不著世俗的清逸之美,都存亙古秀俊的悠悠之懷,于是才有“相看兩不厭”的獨妙樂趣,于是才有不可言傳的幸福。
10、敬亭山,坐落在著名的宣城。“東臨宛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南齊詩人謝脁在此任太守時,曾寫下了大量的詩篇。如此山水形勝之地,人杰地靈之域,你神儀已久,心向往之。
高秋時節,你登敬亭山,俯瞰宣城山水,“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這就是你筆下的宣城,風光旖旎,林壑幽美,如在畫里。
然而此時,在你的望眼里,山光水色,奇彩異景,均已幻術般地消失。天地之間,一片空寂,只剩下兀然獨坐的你!
鳥也去了,喧囂落定;
云也去了,長空如洗。
獨留下詩人自己。你極目長天,貌閑神怡;你獨對空山,兩者相宜。
一切物華風光,都已凋盡,都已被你的目光一一地濾去。敬亭山才是你真正的知已,彼此無言地相守,默默地眷顧,會心地交流,物我合一。
你以山為友,獲得了暫時的解脫,但仍羈困于逆境;
你以山為友,獲得了短暫的愜意,但仍無法擺脫失意的悲愁,孤旅的寂寞。
向自然尋找慰藉,向山水尋求快意,都無法真正消除你內心深處的郁悶,就象月下獨酌、對影三人一般,終會復歸冷酷的現實。
而敬亭山,也會因時序的更替而或榮或枯,云聚云散,風嘯風止……我們的大詩人,你則必須以極大的定力去獨自面對。
敬亭山不是超然于物外世外的凈地,詩人你也必將在世俗的波峰浪谷間顛沛流離,不斷地去追尋你理想的勝境。正因你的追尋不止,你才為我們創造了偉大文明中的異卉奇珍!
敬亭山被后人譽為詩山,肯定與你的獨坐有關。
11、鳥飛云去,眼前并無別物,唯看著敬亭山;而敬亭山亦似看著我,兩相無厭,悠然清靜,心目開朗。突然間豁然開朗,落紅不是無情物,自然在展示它獨有的瑰麗之時,有心之人,更會讀懂彼此的心里。從這樣的意義上說,這樣的寂寞不是尋常里的寂寞,是一種人經歷后沉靜下心靈的偉大的寂寞,煩躁的社會,需要這樣的回歸——偉大的寧靜,高尚的寂寞!
12、有這樣一座山,高大不屬于它,奇險不屬于它,喧囂不屬于它。屬于它的只是深厚的文化底蘊蘊藉出“江南詩山”的美名。
這座山,是敬亭山。
敬亭山就在李謝的詩歌精華中定格,并且穿越時空,叩擊著后人的心弦,召喚著行色匆匆的旅人,于是白香山來了,杜牧之來了,歐陽修來了,蘇東坡來了,文天祥來了……也不知度過了多少個春秋,積淀著深沉幽思的敬亭山,洋溢著濃烈詩情的敬亭山,自然而然地成了失落文士“獨坐”的一個精神家園。
13、敬亭山腳下,矗立著一尊李白的巨型石雕像。他昂首仰望著浩渺的蒼穹,身后便是山巒重迭、風壑云泉的敬亭山。碧綠的水陽江依戀在敬亭山麓緩緩北去,一瀉千里。
山中并無獨特景點。有翠云庵一座、虎窺井一口,均始建于盛唐。再向上四十米處,即是敬亭山之靈魂——太白獨坐樓。廬山有險峰,黃山有奇松,都是以天下絕景著稱于世。而敬亭山,則有太白獨坐樓。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是李白與玉真公主的傾情相戀,卻因玉真公主的紅顏薄命而無緣共結連理。一個是浪漫的詩仙、一個是癡情的公主,他倆在這敬亭山的云海林濤中,演繹了一段雖然短暫卻千古流傳的情愛故事。這是一種獨特的人文景觀,是情愛洋溢的精神圣境。
是的,當我們少憩于“太白獨坐樓”,環顧四周,俯瞰天地時,我的靈魂漸漸地從塵風俗雨中超脫出來,在這遠離浮躁的圣靈之地,冉冉在升華,不斷地向上……
在這樣一個時刻,或許應該邀三二知已,采擷馥郁的高山綠茶,以清洌的山泉泡飲,品茗坐談,指點江山;
在這樣一個時刻,或許應該跳躍、舞蹈、吶喊、放歌,盡情釋放心中的郁悶、壓抑、悲愴和痛楚;
哦,不!在這樣一個時刻,應該一個人靜靜獨坐,縱覽春光葳蕤的敬亭山,諦聽彩云與山峰戀人般的絮語,渴飲山霖、饑餐秀色。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做。任何的癡心妄想,任何的輕舉妄動,都是對詩意的破壞、對圣靈的褻瀆。
敬亭山,沒有黃山之秀、沒有泰山之雄、廬山之險,也沒有泰山之雄、珠峰之偉,卻獨具小家碧玉一般嫻靜、優柔之美。每一塊石每一株樹、每一棵草每一朵花,都詩意地保持著原生靜態之美,是如此地攝人心魄,令人癡迷。
如同橫亙詩峰的詩仙李白一樣,我獨坐于太白樓,如癡似醉,物我兩忘。李白已獨坐千年,忘情地凝視著敬亭山。青山無語,含情相望。任千年又千年,相看兩不厭!
你是我的結發妻子還是我的紅塵知已?竟讓我如此刻骨銘心永難相忘!
你是我的前塵舊夢還是今生有約?竟讓我這樣一見鐘情難舍難分!
恍惚中,唯見李白依然孤傲獨坐,那著名的五言絕句,綿綿不絕地回蕩在敬亭山的云海林濤: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4、我們讀這首詩,讀到的是詩人與自然的天然相契,是詩人與山水的心靈神悟,是物我合一的境界之美。
這是一首寫景詩,卻又詩中無景,兩眼皆空。
這是一首抒情詩,但詩意沖淡,似情遠味淺,卻又余香不絕,牽人心神。
詩人獨坐敬亭山,絕非一時之光景。否則,不會有如此的神會與快意。
我們讀詩人《獨坐敬亭山》詩,也不可能一氣而為,需慢慢地經營,經營一種氛圍,經營一種心境。
敬亭山,靜穆兀立;年邁的詩人,獨坐孤寂。兩相神儀,酷似一對神交已久的故人。不用言語,不用媒體,彼此心領神會,貌閑意怡。
敬亭山,是天涯羈旅浪跡天涯的驛站,心靈偶憩的寓所。
詩人孤苦勞頓的心,在這里棲息,得到了暫時的撫慰。
15、讀李白的“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閑盡的時空,無有喧鬧的清幽,鳥高飛,云消去,融人入景,青山無語,含情相望。對視中,一幅由遠而近的定格畫面,讓我震撼而欣喜,這是我讀到的是一種理想境界,揣摩李白當時的心情,竟是很癡迷。
獨坐,是一種孤獨,摻和著懷才不遇,寂寞凄涼;但更是一種境界,連帶著尋求安慰,更多的清高自傲。其實,獨坐也是一種別致的享受,悄悄、輕輕、淡淡、緩緩,似乎地輕靈,觸摸不到她的存在,自個的品味,往往顯出別樣的情趣。
只有敬亭山了,詩人如此喟嘆,平淡而又恬靜,靜思、冥想,心緒安謐;也許只有它了,只有它還愿與我作伴,只有它還與我相對無言,只有它還與我脈脈含情,巋然不動的,是山,凝然無語的,是人;眼中,有淚,心中,頓噎,誰說山水無情,一切的一切,都已在不言之中……
這如癡似醉的不言,物我兩忘的場景,在人生的際遇中是刻骨銘心的:是難忘的紅顏?是歡快的知己?是前塵舊夢的回顧,還是今生有約的等待?只要坐著,就可以盡情釋放,排解那些郁悶、壓抑、悲愴和痛楚,擱置浮華,回歸自我……
在這個世界,有許多東西是要厭棄的,有的情愿,有的不得已,真難過了,當有一天,慨然回望,一切皆已成空……于是,需要的,惟有靜靜獨坐,縱覽春光葳蕤,諦聽云山絮語,渴飲山霖,饑餐秀色,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做。享有詩意,會意圣靈。
這是一種心情和境界,大到社稷國家、事業進退,小到家庭瑣事、人際關系,要想兩不厭,還真得具備境界:人生路,有花,有雨,有悠閑,有得意,有失樂,有困頓,有充溢了的幸福,有溫暖的感覺,有傲視長天的激情,更有激情泯退后的感慨……。大致的人生,怎樣可以把千古的悲情化為永恒,如同詩人與敬亭山,情感上的投契,知已般的交流,山與人合一,相看兩不厭。
還有一句詩“執手相看兩不厭,魚雁頻傳總忘年”是說梁實秋與韓菁清的愛情,愛情是兩人間的相互憐惜、彼此欣賞、不離不棄,是摒棄浮華、忠貞不渝、一世相守,是終生“兩不厭”。
能相看“兩不厭”的對象,不是隨便一座山所能達到的。人生的知己,也非任何人都能勝任的。敬亭山坐落在那里,在李白之前它就在那里了,在李白看到之后,它仍然還在那里,可是,而真正能夠做到“相看兩不厭”的人,又有多少呢?多的是附庸風雅罷了。
塵埃落定,夕陽斜照,晚風習習,站在山口,那詩意和哲理的體驗,和自然對話的情懷,客體的耐看,主體的悟性,都至關重要,猶如靜謐的風,猶如燃著的檀香,浪漫,唯美,幽遠,曠達!自:Club.ChinaRen.com
16、 山凝然佇立,山默然無聲,然而當用心之人沉醉于觀山之感時,此時,山人合一,物我兩忘,便能讓人忘卻一切雜念,仿佛天地間就只有山與人,正所謂“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不知是山成了人,還是人成了山。當詩人的一任性情使得他幾多沉浮,塵囂讓他疲憊,世事令他傷心,唯有自然之景,唯有這眼前的敬亭山能讓他沉靜。在“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對話中,唯有這大山能明白詩人的兀傲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正如這大山直立于天地,決不低頭!當山擁有了人的情思,人也如山一般不再行色匆匆,明知是天涯的過客,此時卻同山化為一體,相看兩不厭!
“物我兩忘”,“山人合一”,不僅是寄情之理,更應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雖言“天地之間物各有主”,此乃“自其異者是之,則肝膽楚越”,然“自其同者視之,則萬物一體”,既萬物一體,為何要互相傷害,互相掠奪?倘若眾人不亂砍濫伐,怎么會有無情的泥石流如惡魔般吞噬性命?倘若眾人不隨意開采,怎么又有綠洲漸成荒漠,讓多少人流離失所?人與自然本是同根而生,而今多少次相互殘害,怎能再有“相看兩不厭”之情?倒變成相看兩生懼。又怎能讓人寄情山水,縱情而觀,享受“物我兩忘”,“山人合一”之境?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與自然應融為一體,還自然原貌,還人類安寧。
愿世間幾多憂愁幾多疲憊都化作“眾鳥”與“孤云”,或是“高飛盡”,或是“獨去閑”,只留敬亭山與人“相看兩不厭”;愿人與自然相敬相愛,享受“山人合一”,“物我兩忘”,只存“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之情。
17、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生存在自然環境之中,無時無地不與自然發生關系。人,通過創造,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將自然人格化。人從自然中感悟到生命之無常,宇宙之真理。是故花笑蝶舞、山歡水唱。萬物因人之情思而著上了色彩和韻味。正如辛棄疾《賀新郎———甚矣無衰矣》中詠嘆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如李白《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你看我有情,我看你有意。我看你的豐富變幻,深厚博大,你看我的神思飛越,一腔情懷,此所以相看兩不厭,所謂心有靈犀,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此種“相看兩不厭”之自然審美觀,使得儒家藝術乃至整個中國藝術都十分注重對自然物象之審美投射,升華為內蘊包容量極大之審美意象。如日出日落,高山流水,蒼松翠柏,綠葉紅花,頑石小草,夏云東霧,春風秋雨,晨暉墓鼓等,勾勒出一副生動豐富,多彩多姿之人格化自然景象。
儒家之自然審美觀是既陶醉于山林之勝而又關心朝堂,既觀水樂山又懷天下之憂。社會責任、道義和良知始終在儒家藝術之精血中激蕩。不管是描寫自然,還是反映社會現實,對人格人性人情望遠有一份執著之胸懷,此也是其它藝術流派難與儒家藝術流派相抗衡的,此也是儒家藝術精神至今仍具強大生命力之原因。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4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