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rn

      [譯文]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rn

     [出典]    《論語》

rn

     注:

rn

       1、出處《論語·為政》:【原文】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rn

      2、【注釋】
        (1)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學生,長期追隨孔子。
        (2)  女:同汝,你。

rn

        (3)  知:此句有五個“知”字,前四個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個同“智”,聰明。

rn

       3、【譯文】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rn

      4、孔子教導他的學生,在學習上應堅持老老實實的態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裝懂。學習如此,其他各方面何嘗不是如此呢!

rn

      5、對于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盡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rn

     6、《漢書》中的“張釋之傳”,有一事記載:漢文帝視察圈養野獸的上林苑,問上林尉苑里野獸的數量,十余問,尉不能盡答。文帝頗不滿,以為此尉無能,打算撤其職而任用他手下對答如流的“嗇夫”。事情后經張釋之的一番勸說而作罷。

       上林尉不能盡答皇帝的詢問,當然可說是“官僚主義”,未盡職守。但他不妄答,不吹牛,仍有其可取處。這使我想起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問題。先哲孔子曾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又云:“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子路”) 其基本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幾分就是知道幾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說。這才可謂“知”。

rn

    7、有一位青年對譽滿全球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稱自己“無知”感到大惑不解。于是他向愛因斯坦問了這個問題,愛因斯坦笑著隨手拿出一張紙,在上面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圈。然后指著大圓圈說,我的知識圈比你大,當然未知領域的接觸面也比你大。 

rn

     8、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采訪時,曾對很多問題都表示“不知道”。也許,一些人在說“不知道”時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聞和無知的表現,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卻體現著一種做人的謙遜和科學家治學的嚴謹態度,不禁令人肅然起敬。學問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學識淵博,越要虛懷若谷。作為專家、學者,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不僅應當老實地承認“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說“不知道”。

rn

     9、美國現代物理學家費曼說:科學家總是與疑難和不確定性打交道的。當一個科學家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就是不知道;當他有了大概的猜測時,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即使他對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時,他也會對質疑留有余地。對科學家來說,承認自己的無知,使自己的結論留有被質疑的余地,是科學發展所必須的。

rn

      學人只有秉持這樣的科學態度,才能不斷地“格物致知”,獲得新認識,達到新境界。

rn

    10、常言所謂“一事不知,學者之恥”,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勵學者們不斷求索,不斷進取。“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即使是在專業領域內,那種自詡或表現為無所不知的“專家”,不僅其學識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懷疑的。

rn

      人非圣賢,不可能生而知之,治學之要,行政之本,就在于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孜孜以求,來不得半點虛假。

rn

     11、對不知道的東西,就不要充當“先知先覺”,更不要自認為能“升”而知之,認為自己一旦當了領導就對什么問題都有發言權。這是做學問做官乃至做人的一個最起碼的要求。時下有些“專家”、“學者”,總喜歡對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發言,不負責任地亂說一通。結果是“專家意見”并不“專業”,讓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有些“專家”因此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力在減弱。

rn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對某件事情的無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待它的態度不端正,不愿承認,而只想一味掩飾。 

rn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49

[新一篇] 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舊一篇]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