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 |
[譯文] 酒醒的時候,門外早已日上三竿了;臥下來欣賞溪南一片碧綠的田畝。
[出典] 北宋 蘇軾 《溪前堂》
注:
1、 《溪前堂》 蘇軾
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槐高處一蟬鳴。
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難十畝陰。
2、注釋:
三竿日:成語有日上三竿,比喻天已大亮。
十畝陰:溪邊陰地。
3、譯文:
水滿的時候,一對白鷺飛下來嬉戲;在綠槐樹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只蟬在那兒鳴叫。酒醒的時候,門外早已日上三竿了;臥下來欣賞溪南一片碧綠的田畝。
![]() |
4、蘇軾生平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宋仁宗嘉六年(1061)11月,蘇軾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鳳翔府判官。這是他步入政治生涯的開端,也是他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起點。其時,周至縣屬鳳翔府轄。從此,他與周至山水結下了不解之緣。
蘇軾與前商洛令章子厚交情甚厚,二人相攜,遍游周至名山勝水,且留下了不少佳詠名篇。他在一則《游記》中寫道:“章子厚自長安來終南會軾,而西還岐下,因同游南山。軾三年連三至此,然與子厚游,其樂如始至也!”可見,其時蘇軾正在樓觀酣游,才讓章子厚覓蹤訪至的。神奇的古樓觀,招惹得蘇軾連續三年三到斯地,且再游時,又“其樂如始至也!”須知,蘇軾自宋仁宗嘉六年赴任鳳翔府,至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還朝轉官,其間總共僅有三年啊!
游西樓觀時,蘇軾興致勃勃,終日未竟,夜宿大陵山,寫了《溪陰堂》一詩:“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樹高處一蟬吟。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這里,山上是吾老洞、尹喜墓,山下是就谷水和老子墓,對面便是延生觀和玉皇殿,古洞幽境,仙山秀水,名人逸事,讓他又一次醉臥周至。現在,歷經千年風雨的“綠槐”仍然高高聳立在大陵山之巔,有風吹來,蟬鳴枝搖,似在吟唱蘇學士麗句華章!
![]() |
6、在陶淵明的田園之樂中,樂不只在于看到了南山,使他賞悅的更是那見南山時的“悠然”心情的體驗;白居易也因此不在乎景觀規模之大小,而滿足于“竹間琴一張,池上酒一壺”,(《白居易集》卷三六(閑居偶吟,招鄭庶子、皇甫郎中》)從中體驗悠閑自適的愉悅。蘇東坡《溪陰堂)云:“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槐高處一蟬吟。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蘇東坡集)上)這里詩句就不僅僅是眼中的景,更是人的一種心境體驗,于其間感受一種精神境界。沒有這種心靈體驗,就說不上是真正的欣賞。
![]() |
7、飲酒佳境——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此歡能有幾人知,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以至酒酣忘卻身為客,意欲元同送者歸。和好朋友喝酒是最舒服的,沒有世俗的紛爭,沒有利益的驅使,沒有爾虞我詐的欺騙,有的只是感情的凝聚,和對生命的陶醉,所有人的語言在此時都會顯得更加流暢,仿佛回歸到了最原始的親情流露狀態。親朋相聚,把酒甚歡,談天說地,共話親情,此時飲酒,最為得意,身心達泰,爽矣!
飲酒仙境——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曾經在一個夏天的夜里,和朋友在山上邊喝啤酒邊看夜空,沒有城市的喧嘩,沒有揚起的風沙,聽著遠處的蛙聲和近處的蟲鳴,酒盡客亦醉,滿江空月明。
![]() |
8、閑來無事便把近來所讀的與酒有關的詩句做個評價。個人論斷,不一定準確,還好這些作者都早已仙去,不必怕他們與我理論個不是。
最醉生夢死的飲者: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最情深意長的飲者: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最歡樂的飲者: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最狗眼看人低的飲者: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最消極的飲者: 人生由命不由他,有酒不飲奈若何。
詩句流傳最廣的飲者: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二者不分伯仲,皆為酒名)
最詩酒雙絕的飲者: 腹中詩萬卷,身外酒千杯。(似乎對李白不公)
最夠哥們的飲者: 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
最與世無爭的飲者: 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
最朝不保夕的飲者: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最容易滿足的飲者: 薄薄酒,勝茶湯,丑妻惡妾勝空房。
最得過且過的飲者: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最多情的飲者: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最凄涼孤獨的飲者: 三更酒醒殘燈在,臥聽瀟瀟雨打蓬。
最理智的飲者: 美酒飲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開時。
最自以為是飲者: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最不知足的飲者: 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最懷舊的飲者: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最不亢不卑的飲者: 浩然一曲酒千鈡,男兒行出是,未要論窮通。
最憤世嫉俗的飲者: 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言多是小人。
最不敢愛敢恨的飲者: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最豁達遠見的飲者: 一杯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用情最深的飲者: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最可憐的飲者: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最悠閑自在的飲者: 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蔭。
最聽天由命的飲者: 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最淡泊名利的飲者: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最形只影單的飲者: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9、酒是一種心態。“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蔭”。給不理解的人講自己的心曲,那等于赤裸裸地剝去自己的外衣,不但得不到解脫,還會給自己引來無盡的煩惱。生活中我們都愿意被美酒和鮮花包裹著,但誰的記憶中都會有苦澀的昨天,而且追求理想的路上,荊棘和坎坷并存。“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些心曲是要隱藏于心頭的,那難訴的心曲,何不對酒而訴,酒后臨風而歌:對著空空的曠野,在風中暢談你的心曲,風是力量的像征,風是何等的寬容!將你的難言之隱告訴它,讓這些難訴的心曲風一古腦兒帶走!哪怕你胡言亂語,哪怕你失態,它都不會嘲笑于你,酒醉后就與風同歌,與風共舞。把你的心曲交給酒,交給風,讓酒和風做你的知已,你會其樂無窮,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10、如若,人生只有初見,劉玄德與諸葛亮,轉身而去,你輾轉江湖,酬一統江山之志;我布衣草履,南陽躬耕。得閑時半掩柴扉,醉且酩酊。可酒醒門外三竿日,可臥看溪南十畝蔭。又如何會有事必躬親、殫精竭慮、積勞成疾,壯志未酬卻病故五丈原的人生結局呢?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0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