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 多么可愛的九月初三的夜晚啊,晶瑩的露珠像珍珠,彎彎的月牙像把弓。
[出典] 白居易《暮江吟》
注:
1、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2、注釋:
暮江吟:黃昏時分在江邊所作的詩。吟,古代一種詩體。
殘陽:落山的太陽光。
瑟瑟:碧綠的顏色。
可憐:可愛。
真珠:即珍珠。月似弓:農歷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這首詩中的“一道殘陽鋪水中”一句,是描寫“半江瑟瑟半江紅”的原因。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是描寫初三的夜晚露珠很像真珠,明月格外的彎。
3、譯文1:
一道余輝鋪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
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涼露下降的初月夜。
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彎新月仿佛是一張精巧的弓。
譯文2:
一道道夕陽鋪灑在江水中,
半條江碧透碧透,
半條江通紅通紅。
可愛的九月初三的夜晚呵,
露水圓圓像珍珠,
月兒彎彎像銀弓。
4、這首詩大約是長慶二年(822)白居易寫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當時朝政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諳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后的輕松愉快的心情。途次所見,隨口吟成,格調清新,自然可喜,讀后給人以美的享受。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這些詩的特點是通過一時一物的吟詠,在一笑一吟中能夠真率自然地表現內心深處的情思。
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后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初月升起,涼露下降的時候,眼前呈現出一片更為美好的境界。詩人俯身一看:呵呵,江邊的草地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這綠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鑲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僅寫出了露珠的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再抬頭一看:一彎新月初升,這真如同在碧藍的天幕上,懸掛了一張精巧的弓!詩人把這天上地下的兩種景象,壓縮在一句詩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從弓也似的一彎新月,想起此時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脫口贊美它的可愛,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給詩歌造成了波瀾。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多么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令人嘆絕。由描繪暮江,到贊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
5、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千古佳作。
夕陽入水,美景絢爛,半江碧綠如瑟瑟之色,半江為紅日所映。“殘陽”緊扣標題“暮江”二字。“鋪”字用得貼切精當,透露出陽光是斜照而非直射。“瑟瑟”本是寶石名,《通雅》:“瑟瑟有三種,寶石如珠,真者透碧。”詩中用來形容殘陽照不到的半邊江水的顏色,與陽光照到的呈紅色的一面交相輝映,加之天邊緩緩下沉的紅日,構成一幅色彩絢麗的殘陽鋪水圖。前人對此,紛紛以“工致入畫”(楊慎《升菴詩話》);“寫景奇麗,是一幅暮色秋江圖”(《唐宋詩醇》卷二十四)稱贊,可見其摹寫之妙,非同凡響。
白居易的詩擅長鋪敘,而這首小詩則一反常態,騰挪跌宕,富于變化。前面還是江面晚景,轉眼間給人們展現的卻又是不僅比喻恰當貼切,同時也暗含著深厚的意蘊。因為只有傍晚到初夜這一段,才有露水,也只有初三的月亮才會如一彎弓,并且在這一時刻懸在遙遠的天空中。與首二句殘陽碧波的描寫聯系起來看,時間上是由傍晚到初夜,足見詩人流連忘返,長時間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詩人惜墨如金,僅用二十八字就描繪出殘陽碧波的交輝與月牙初懸的靜夜兩幕勝境。本來是平常的景致,一經過詩人生動準確的描繪與組合,便顯得那么迷人!讀此詩者,也會不由得與詩人一起,陶于這奇妙的境界中。
6、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一道西下的夕陽,鋪映在江水之中;陽光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這兩句寫太陽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畫。前一句中的“鋪”字用得高妙,不僅形象地表現了太陽接近地平線時斜射在水面上的狀態,而且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顯得很平緩,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后一句抓住殘陽照射下江中細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現出的兩種顏色變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反射著陽光的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江水本身的深碧色。“瑟瑟”,本來是珍寶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這里形容背陰處江水的碧綠色。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初三涼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彎新月仿佛一張精巧的弓。這兩句寫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新月初上,涼露下降。此時風光,猶如一幅精描細繪的工筆畫。用“真珠”比喻露珠,不僅形象地道出其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
由描繪一江暮色,到贊美月露,中間似乎少了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相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7、 在白居易看來,即便白日已經西墜也不足惜,依舊能從殘陽余暉中發現一天中的最美,比如“半江瑟瑟半江紅”。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奇景呢?我們可以設想,一起一伏的水波在斜陽的照射下,會出現何種反射?必定是迎光的一面為紅色,背光的一面為碧綠的水原色。由于每一條波紋的迎光面和背光面都各占一半,所以總體上江面就是半江瑟瑟半江紅。這一句詩實際是同時展示了水和光相互映襯的兩種美:水具有的是皺褶起伏的動感美;光具有的是明、暗或者說紅、瑟間隔的紋彩美。一時間,殘陽頓顯生機,不再晦澀,不再凝重。
盡管夕照逐漸逝去,暮色低垂,但詩人依舊留戀忘返,他還要繼續尋找。或許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一流詩人的氣性都是相通的(現代如顧城),他們都有著強烈的向黑暗向逆境挑戰的欲望。白居易在第一句設定常人不敢留駐的“黃昏”這一“垃圾”時間之后,接下來又選擇了“九月”這個寒意襲人的深秋,而且還是一個月色黯淡的“初三”的夜晚。它們都分別是一天、一年、一月中的低潮期。那么,詩人在黑夜里找到了什么樣的光明呢?一顆顆細小的冰冷的露珠放射出來的光明!因為它們具有晶瑩剔透、纖塵不染的特性,所以能在黑暗中熠熠生輝、與眾不同。就仿佛是寶貴的夜明真珠。這便是秋夜之露珠才具有的清澈閃亮的品質美。(露珠和夜明珠的發光原理不同,作者意在比喻。)
那么初三夜晚的細長彎月又能帶給人什么樣的美感呢?力量美!就是因為它細長、彎曲,所以看上去像是一張拉滿弦的彎弓,充滿著蓄勢待發的張力。
綜合而言,水波之律動、波光之瀲滟是夕陽下人的肉眼能夠看到的兩種外在美;露珠之閃爍,彎月之內含則是幽暗中只有心靈才能感悟到的內在美(具體由“真珠”與“弓”兩個聯想事物作外在的比擬)。并且,波浪和月還存在動能和勢能的對比,波光和露存在反射光和自發光的對比。這四種相互交織的對立統一的美便構成了詩人眼中“可憐”(可愛)的日月天地。
《暮江吟》警示我們,在人生與自然界中沒有絕對的盛與衰,沒有絕對的老與少,沒有絕對的吉與兇,只要善于發現,只要心態積極,現實中很多平凡的事物都值得稱頌和珍惜,它們都是構成完美宇宙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此時的白居易也用這首新詩展現了生命之老當益壯、爐火純青的美。
美,或者更美……詩中二十八個文字就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盤”。
真想一夢回到唐朝!
8、《暮江吟》作為白居易對“天下清景”的審美發現,將永遠保持其美妙的藝術生命力。這首詩將會一直啟迪、喚醒我們要重視自己審美心理功能的創構,人生能有幾許“可憐九月初三夜”?!但是,只要你是帶著藝術的眼光,來審視大自然,就會感受到大自然是這樣多情地撫慰你的心靈,從而感受到生活的溫馨和明麗、人生的充實和滿足。這也就是人性的升華和凈化。(呂美生)
9、對于一個“月”字,
身處異鄉的游子會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遇到挫折的不幸之人會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孤獨的人會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無限惆悵的人會說“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氣質高潔的人會說“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長大的成人會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無法團聚的人會說“人有悲歡離和,月有陰晴圓缺”,
傷感的人會說“同來望月人何處”;
憂愁的人會說“江清月近人”;
憂怨的人會說“玲瓏望秋月”;
寂寞的人會說“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孤單的人會說:“獨上江樓死渺茫,月光如水水如天”.
孤寂的人會說:“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要旅行的人會說:“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有人無聊時望天一看“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欣賞秋夜美景的人會說“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0、晚霞的余溫漾著秋水,漸次朦朧。浩冥的碧空,一彎淺月猶扯云幕半遮面,靜謐而幽雅地朝著你微笑。在這如水的微笑中,白居易動情吟唱的“可憐九月初三夜”與千年之后的你我交匯于“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詩意里.似弓的月,來的時候是那輕輕的一筆,在的時候是那默默地一瞬,走的時候是那悄悄地一逝。
想穿越時空地域,與君邀月舉杯同賀,美酒,抑或香茗。
挽一彎如弓的新月,心緒萬種;蓄一捧真珠般的秋露,情意悠悠。
九月初三夜,感受邈遠的寧靜,悲歡離合的心緒,都在這如鉤的月色里或隱或現。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4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