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譯文]  醉醺醺地去插花,花兒請別笑我!可憐(也可作可愛)的春天,也像人一般的即將老去了。

  [出典]  李清照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注:

  1、《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2、注釋:

    上巳召親族:古人有上巳修禊的習俗。在陰歷三月上旬巳日(三月二日),召宴親友,臨水插花,拔除祓除不詳。

     永夜:長夜。

    懨懨:形容夜的久長,有時也形容人精神不振的樣子。

    長安:漢唐國都(今西安市),后人多用代指國都。此處指北宋過度汴梁(今河南開封)。

    杯盤雖草草:酒菜簡單,不豐盛。

    稱:適合,相當。 

  3、譯文:

    長夜漫漫少歡喜,南來幾開顏。夢中熟路返家園。難得親族聚此間,恰逢三月三,月明花好人又全,設宴解心煩。

    草草料理幾杯盤,酒醇梅子酸,圖個一醉。不是家鄉莫插花,愛花休教花笑我,笑我白發添。

  4、李清照生平可見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詞人,她寓南渡之恨的詞作,對南宋一些詞人,如辛稼軒、姜白石等,影響都很大。辛稼軒有一首寓南渡之痛最深切的《摸魚兒》,結尾“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和清照這首的“可憐春似人將老”一樣,都是將“斜陽”、“春暮”暗喻國家社稷現狀的。

  5、這首詞作于建炎三年,是一首寄寓南渡之恨的力作。

  上片首句“永夜懨懨歡意少”開門見山。南渡以后,清照雋永含蓄的風格,一變而為沉郁蒼涼。上巳雖是傳統的水邊修禊節日,但詞人此時心情不愉,歡意甚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寫長夜輾轉反側,夢見汴京,看到汴京的宮闕城池,然而實不可到,故說“空”,抒寫對汴京被占的哀思和沉痛。

  “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寫今年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樣好,而今年的政局遠遠不如從前了。“為報”二字,點明這春天的消息是從他人處聽來的,并非詞人游春所見。實際上是說,今年建康城毫無春意,雖是朝花夜月如故,而有等于無。“宜相照”的“宜”字,作“本來應該”解。“相照”前著一“宜”字,其意似說它們沒有相照,更確切一點,是詞人對此漫不經心,反映出她的憂悶。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承上啟下,點明題旨,透露了女主人公并無心過好這個上巳節日,酸梅釀成的酒,和自己辛酸的懷抱是相稱的。這兩句,貌似率直,其實極婉轉,極沉痛。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這里把“花”擬人化。“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不小還插花,這一層詞意,與末句“可憐春似人將老”緊接,意思是說最需要憐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樣快要衰老了。“春”暗喻“國家社稷”,“春將老”暗喻“國將淪亡”。

  《蝶戀花》是一首六十字的詞,這首詞題是“上巳召親族”,帶含豐富的思想內容,深厚的感傷情緒,寫得委婉曲折,層層深入而筆意渾成,具有長調鋪敘的氣勢。寫出作者的國破家亡之恨,寄寓詞人對國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6、上巳,古代于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一種祭禮。

  “永夜懨懨(yan1)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如果一昧的沉浸在不堪的往事中,終日的不快,就會“永夜懨懨歡意少”,但往事如夢,無論美好的還是痛苦的,即便百般留戀,人間故事無法重復。就讓一切成為記憶,把眼光朝前看,新的春天又將到來。

  “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花兒悄悄綻放,月兒靜靜照耀,這美麗的花光月影預示了今年的春天一定會很美好。其實只要能放開懷抱去擁抱大自然,不僅每一個春天都是美好的,每一天的時光也都是美好的。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雖然只是隨意的準備了簡單的酒菜,但在這月光如水,江梅半開的春夜,品著美酒,賞著美景,心情一樣愉悅舒暢。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雖然歲月無聲的逝去,春天又將走遠,但正是在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之后,明白了生命的珍貴,才更懂得珍惜眼前已不多的歲月。即使人老春去,亦何妨醉里插花,且娛且樂?用開心來走完這一生,才沒有辜負眼前這美好的時光,才沒有辜負自己的寶貴年華。

    7、這首詞題為“上巳召親族”。上巳是三月三日,古人有“修禊”的習俗,即召宴親友,到水邊戲游,臨水插花,以驅除不祥,祈求吉利。王羲之《蘭亭集序》稱:“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那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為一時盛會。

    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四月,北宋滅亡。五月,欽宗之弟趙構即位,改元建炎,史稱南宋。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南渡抵達江寧(今江蘇南京),趙明誠時任江寧知府。第二年二月,趙被罷官。八月,趙明誠病逝。此后,在金人渡江南侵的形勢下,詞人長期處于飄零轉徙中,已無心情和條件宴請親族。因此,這首《蝶戀花》很可能是她南渡之初的作品。

    親友團聚,以相慰安,可這畢竟是在非常時期,詞中流露出來的情緒是低沉的。   

  句 解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永夜”,即長夜。“懨懨”,精神不振的樣子。傳統的上巳節日,親友相聚,本該熱鬧歡樂,但主人公的心情并不輕快。待夜深人靜時,更是郁郁寡歡,輾轉難眠,只覺得夜是那樣的漫長難挨。當她勉強睡著的時候,又夢見了故都汴梁,甚至還在夢中辨認著回京的道路。“長安”,今陜西西安,為漢唐都城,后人多用它代指國都,這里指的是北宋國都汴梁。

    清照南渡前,山東青州家已被焚毀,路上又遇盜劫,而國勢更不堪問,其心情可想而知。她是多么希望能光復國土,重返家園啊!思深情切,故托之于夢。可是一覺醒來依然身在異地,只是夢中游歷而已,故謂“空夢”。在這無望的口氣中,暗含著冀望恢復中原而不得的痛苦與失落。

    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主人公空懷家國之思,在長夜漫漫、鄉夢沉沉的情形下,只好轉而自尋開心,自我安慰。你看,今年的春色很好,百花盛開,絢麗多姿;到晚來,花枝綽約,光影搖曳,與皎潔的月色掩映生輝。如此美景,暫且拋開煩惱,去觀花賞月吧,也算不辜負這美好春光。“花光月影”,實則是月光花影的倒文。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隨意”,是沒有特意準備而抱歉的意思。“杯盤”,指酒菜。“草草”是說準備得匆忙,簡單,不豐盛。這是作為主婦身份的客氣話。盡管只是家常便宴,但酒味醇美,酸梅也不錯,正合大家的心意。言下之意是說,親友相聚,難得開懷,也可暫時讓人忘掉憂愁。在這語氣中,流露出詞人感時傷亂的情緒。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上巳日有插花的習俗。歐陽修《洛陽風俗記》:“洛陽之俗,大抵插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担者亦然。”喝了酒,帶著些醉意,主人公準備插花,一邊說道:花兒啊,你可不要笑話我!似乎是担心醉后不能自持,手腳不便,將花插得東倒西歪。其弦外之音是:你可知道我為什么而醉?“醉里”,一作“醉莫”。

    上巳是在暮春之初。景色雖美,可惜轉眼即逝,百花也會跟著凋零,這容易勾起人的傷春情懷,于是主人公嘆道:唉,可憐那春天啊,也要像人一樣,即將老去。這里,透著主人公對前景的担憂,實際上就是憂時傷國。短短兩句看似平淡淺顯,卻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評 解

    詞人用樸實自然的白描手法,在抑揚頓挫的音韻節奏中,抒發了自己的思鄉憂國深情。雖然寫的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段,卻委婉曲折,含意深微,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詞人一開頭就點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可是馬上又把文筆移開,去談明媚的春色,去說酒宴是否稱心。這似乎與主題無關,其實正是婉約之妙。如此寫法,不僅使文意層層深入、波瀾起伏,而且使詞情貌斷實連,渾然而成,到最后收筆時,“故園難忘,憂思難斷”的婉曲深情,也就表達得更加深沉有力、真摯動人。

 8、“上巳”,一般在農歷的三月三日,是我國傳統的水邊修禊節日。在唐宋時代,每至上巳、寒食、清明時節,人們在祭祀先祖的同時,也慣于芳郊踏青、擺蕩秋千、遙放紙鳶、草上蹴鞠。水邊,有麗人照花;郊原,有羅裙飄曳。這個節令,正是東風駘蕩、遲日暖陽、芳草萋萋、柳暗花明時候。杜甫在《麗人行》一詩中寫道:“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然而,詞人起句便是“永夜懨懨歡意少”,表明了長夜漫漫、愁思縈懷、興味索然之心情。次韻“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用“長安”代指京都汴梁。長夜輾轉反側,夢中神游故國;親人相見,不勝歡愉,然而夢醒時分,才發現是一場美麗的虛幻。故而,此處著一“空”字,使傷心失落之情盡顯無余。“為報今年春色好”一句,“為報”,意為傳聞。聽人說今年的春光依舊明媚,可見詞人還沒有外出賞游,當是“永夜懨懨”、“空夢長安”之后心緒不佳所致。歇拍“花光月影宜相照”一句,用一個“宜”字,就已經反映出詞人心懶意散、漫不經心,早已沒有了踏春覽勝的閑情逸致了。過片點題:“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詞人再無心情飫甘饜肥、推杯換盞、淺斟低唱,代之而來的是家常便飯、杯盤草草,只有酸梅釀制的酒,與自己辛酸的懷抱是相稱的。煞拍之處,詞人直截了當而又沉痛哀婉地發出慨嘆:“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酒醉心醉的時候,依舊鬢角簪花;鮮嫩的花兒啊,莫笑我風鬟霧鬢、紅顏衰老。故國淪喪、無家可歸、春意闌珊、日薄西山,這春天、這家國、這酒醉之人,都將會成為風中落紅、天邊云煙啊!

  9、 春盡夏來。繁花苦等了一年又到了消歇的時候。苦等一年,才開幾日,我想問花神值與不值?有詩云: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又云:花堪折時直需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我卻不敢輕易折花,甚而不敢動那殘花敗葉。五月回家,見花瓣嵌于綠草之中,十分不舍將它掃開。這花兒,苦依綠枝那許多日,雖不長,卻是命中最妍麗的時節。它知是根須枝葉養著它,不忍就這么隨風去了。所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花尚且眷戀空枝,何況人乎?

  10、春天,撩人心愁,李煜嘆道:“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春逝人老,連看得開人生的王維也心存愁緒:“白發催人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這就難怪秦觀會情不自禁地問世人:“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

    “珍惜”產生于風雨送春之后,它催生了惜春傷春的華章。“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立于庭院中的歐陽修,面對雨景敏感了季節的變換。黃庭堅把“懷春”情結釋放在他的《清平樂》中:“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春愁觸動了李清照那脆弱的心弦,她說:“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不要說女詞人難敵春愁,就是須眉杜甫,在撫摸累累傷痕的人生經歷之后,也無可奈何地吟出“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惜”與“傷”只是情感,而不是生活。當春天的笑靨被冬天的皺紋掩蓋時,人們又聆聽到了下一輪春之腳步聲了。不必說“一元復蘇,萬象更新”是循環之理,就是“不再”的人生也可“留住春”,讓春光長駐的。“難道人生再無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在古代的文人中,蘇軾大起大落,所承受的政治打擊、人生災難無出其右者。還是這個蘇軾,他笑傲逆境,拿得起放得下,又有幾人能比?蘇軾已成為一筆精神財富,讓多少失意之士,落寞之人從中得到慰藉和鼓舞。比蘇軾說得更切近的是賀鑄的《浣溪沙》:“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這位宋代的賀鑄,官階不高,然“皇親國戚”的“背景”又硬又粗。不過,他不貪戀名利,早早地退職隱居于吳下,以吟詩作詞為樂事。這也算宋代又一奇人吧。他活了73歲,在當時算高壽,所以他有資格說“不信芳春厭老人”。該詞洋溢著“不服老”,眷戀“余春”的高昂情懷,為詞苑中所罕見。如果說“休將白發唱黃雞”,是從哲理的高度鼓勵人們“老有所為”,那么“惜春行樂莫辭頻”則昭示了“老有所樂”的可行性。能否說這就是“歲月逝水且留春”呢?

  11、從古至今醉出了才情無人能超越的當屬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她的詞里處處可見到酒的蹤影。待字閨中時喝酒:“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醉得可愛;身為人婦時喝酒:“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醉得凄美;美人垂暮了還照樣喝酒:“感風吟月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醉得讓人感嘆。

  女人啊!這哪是在喝酒,分明是把自己的生活、人生、柔情、愛戀、幸福、感傷溶進了酒里,細細品嘗。

  女人與酒,剪不斷、理還亂……

   12、  我常徜徉于古人的名篇絕句之中,深為古人之神韻而感動和震撼。我讀著李白的狂放,讀著柳永的多情,讀著辛棄疾的激昂,讀著納蘭若容的清麗……越讀就越使我那躁動不安的心靈得以凈化和寧靜,越讀就越對古人充滿無限的向往。

    我向往古人那超然的氣質。他們飄逸灑脫,儒雅不凡,在沒有網絡、股票、電器設備、高速公路和工業污染的古代,他們把酒臨風,憑欄望月;他們激文千載,揮淚古今,展現出一番如詩如畫的心靈天地。李白嗜酒,無酒之時,也能發出“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的奇妙幻想;劉禹錫雖然身居陋室,卻依然“調素琴,閱金經”,并以“何陋之有”而怡然自得;蘇軾被貶黃州之后,仍泛舟于江上,豪飲于月下,且高唱著“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陶醉。此等曠達疏放的境界,令人心馳神往。

    我向往古人那深厚的情感。他們純真浪漫,多愁善感,以萬種風情、千縷思緒,感受和體驗著生活。元稹思念亡妻,吟唱著“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癡迷;崔護尋訪戀人,題下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相思;李清照感時傷世,道出了“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的惆悵;馬致遠觸景傷情,低嘆著“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悲哀。如此豐富而婉轉的感情世界,使人回味無窮。

    我向往古人那高貴的人格。他們淡泊名利,蔑視權貴,無論自己是大道平坦,還是身處逆境,都不忘追求心中崇高的理想。杜甫眼見自己的茅屋被秋風刮破。心中卻在燃燒“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寒士俱歡顏”的夢想;李白夢游天姥山,呼喚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決心;范仲淹在岳陽樓的水天一色的氣象中,抒發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志向;岳飛在國難當頭之際,更是“怒發沖冠”,立下了“重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誓言。這種剛正大度的精神,讓人敬佩不已。

    古人就象是一幅潑墨寫意的丹青畫卷,一首抑揚頓挫的美麗詩篇,韻味悠遠,意味深長。

 

   13、早上醒來,看著班駁的落花,飄了一地。哦。才突然想起,現在已是四月了。已經是暮春了。又是春殘,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份傷感,他還會懂嗎。

    何時心的遲鈍,竟連春意都沒有感知了?還有誰,這樣忽略春意的呢?或許,還有許多人,和我這樣嗎,落花風雨復傷春,這時候,才傷春?還是自己的心,還沒有感覺到蘇醒和生機?所以不知道它來時的驚喜嗎。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現在的都市,行云匆匆,還有多少人會和古人一樣在感春?嘆春?游春?惜春和傷春呢?

    春,難道就這樣無聲墜落嗎?我去惜春,就能留住什么?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花還是在濺落,愁為什么就不能也這樣無聲的墜落呢?

    春殘一夜狂風雨,斷送飛花花落樹。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無情容易去。看著風雨,看著落花,或許我能留住的只是春愁?

    我那么地用心的,你還是走了,帶走我的愛情和我的春天。春,既然你要走,可是為什么不把你帶來的愁也帶去呢。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悲去。你要走向哪里的歸屬?而我的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晚取歸來同往吧。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的傷懷的人,不是嗎?

    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問一把。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為什么你不語呢。你是不是也不知道自己會歸向何處?不知道春它會不會知道自己歸去哪方,我們也不知道,但是,它每一天卻是會依然歸來,一年又一年,只是,看它的人卻不再一樣。這份傷感,是它永遠都無法體會的,不是嗎。
春,又怎么會知道人間有傷心呢?揚花點點是春心,替風前,萬花吹淚。 它不懂。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在?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花到今年老。
    我不知道,自己的心為何對這片春色如此苛刻,萬象更新的簇新我看不見,卻只是在憂愁中,重復著它短暫易逝的惆悵。長于春夢不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人不知。還記得嗎,還能想起嗎,或許你已不會。曾經那么親密的戀人,如今卻是事如春夢了無痕。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了來風。胭脂淚,留人醉,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我在想你,等你,在記憶里生活,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你還會疼惜嗎?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我不知道失去的東西,該是好好的記住,還是該好好的淡忘。
恨君淚落東流水,歲歲花開知為誰。

   時光是很快的啊,沒有你的日子,也還是很快,雖然想你的感覺是那么的漫長。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這里有很多的柳樹啊, 風來一陣蘆花過,只道春殘柳絮飛。在南國,沒有柳樹,也沒有春天的感覺吧。南國,一年都好像只有夏天。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春天快要過去了,才寫了這篇傷春的東西。不知道匆匆的都市里,還有什么人能用一種心情來細細的品茗一下細細的憂愁呢。

 

  14、看那些花,或疏落或繁茂,或生于山野或長于鬧市,或清素可人或濃艷奔放。它們在柔情地訴說,綿長的花語像風鈴繚繞著山間橫斜的滕蔓,一陣風吹過,花語竊竊。我只想對著每一朵花兒說,你的心,我懂。 

 

    每每吟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時,總會感覺有一種品茗的馨香在唇舌之間回旋。那浮動于月下的暗香不正如飽讀詩書卻毫不張揚的學者嗎?寧靜、淡泊、儒雅,棄污濁喧囂于身后,面對秀水奇山,用一顆出世之心咀嚼自然草木的天真。


     “ 露為風味月為香”這是荷花敗落后留下的果實的味道。蓮是花中的君子,坦蕩、從容,扎根淤泥中,亭亭于水面,純潔無染,多像那狂放不羈的太白。他不被宦海的腐氣沾染,仗劍天涯,笑對蒼穹,舉杯邀月。不畏力士脫靴的后果,獨享貴妃研墨的殊榮,永遠保持著一份如蓮般的孤絕清高。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夜冷雨無情打落枝頭殘存的香艷。易安慢步花間,彎腰拾起朵朵被棄落的精靈,春日里的過往瞬間襲上心頭:羅裳輕解,蘭舟飄飄,西樓月滿,紅箋鋪于案上!行云流水間,錦書已成,但又不知托與何人。甜蜜羞澀中略帶幾許閑愁。韶華易逝,轉眼已入深秋,思念更是厚了一層,在閑緒的拔弄中,戚戚低吟: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滿地黃花就成了她寡居的自己。 
依著蒼翠的南山,延著綿緩的地勢鋪開一地悠悠的金黃。一朵朵,一瓣瓣,迎著風的方向綻開笑顏,靜靜聽陶老夫子淺唱室內,高歌柳前;看他晨曦中夕陽下在草木雜生的田埂間荷鋤獨行。遍地的燦爛也就這樣在他手中飄然成韻,芳香成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古人的想像真是豐富,把新嫁娘比作桃花,艷麗的桃花不正像處在高潮中的人生?絢麗,熱切卻又短暫,不禁讓人為之慨嘆。時光悠悠,留不下嬌艷的花朵,不老的容顏,但可以把記憶定格在歷史的布景中,用柔韌的莖干寫下繁華。屈子的《離騷》,司馬遷的《史記》,紀昀的《四庫全書》它們都是歷史之樹開出了永恒的,艷壓群芳的桃花。


     穿過歷史的河,透過歲月的窗,用心聆聽花兒的訴說,看它“紛紛開又落”的淡然,品它“皭然泥而不滓”的高潔,嘆它“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的無奈,贊它“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自信。


      花的心,我懂!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1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