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的先期問世并且紅遍中華大地,《軍歌嘹亮》縱使毛病多多,也許會贏得零星掌聲。然而這只是“假如”,事實是《激情燃燒的歲月》紅過火過,于是《軍歌嘹亮》就難免身處尷尬的境地。在這樣的境地,原本可以諒解的“毛病”也不再可以諒解了。
尷尬一:克隆“經典”
《激情燃燒的歲月》絕對是中國電視史上的一個經典。經典的意義就在于它具有跨越時間的影響力與號召力。它由當初的不被看好,而后意料之外引發曠日持久的重播浪潮,然后是央視幾大名牌欄目,包括《藝術人生》和《同一首歌》制作的“激情”專輯,再至去年春節聯歡晚會再次為“石光榮家”制造一次團聚的盛會,媒體順乎人心地讓這部電視劇賺足風頭,成為現今這一撥中國人在未來日子對新世紀初期的一個集體記憶。
《激情燃燒的歲月》之所以在這個多元的時代受到普遍歡迎,是因為它是第一次也是極其難得的一次將中國軍人的高大形象進行人性化的藝術處理。軍人在承担保家衛國艱巨任務的同時,也有脆弱、悶苦,不如意之時,也要解決一些一般人無以回避的雞毛蒜皮,流短飛長或者輝煌過后的失落。藝術的一個崇高境界就是人心換人心,“石光榮們”走下圣壇,自然贏得經歷過那個紅色時代人們的寵愛,也會贏得與那個時代隔代的年輕人的好奇。
而再來看《軍歌嘹亮》,主人公與“石光榮”仿佛“孿生兄弟”,也是部隊的將領,肚里沒有幾點墨水兒;同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娶老婆要么是一看準就搶著來,要么是與別人競爭胡著來;也都為抗美援朝的勝利建立功勛,叱咤風云,軍人的剛強執拗本色大放異彩。但是到了和平年代,無仗可打了,他們這批人的輝煌時代無可挽留地漸漸逝去,于是也就逃脫不了彷徨失落的人之常情。國家與個人,大家與小家乃至妻子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漸漸凸顯,甚至產生著激烈的沖突——與妻子時不時斗斗嘴,掐掐架,對調皮搗蛋的兒子除了大吼大叫卻不知從何管教,這樣的人物性格鮮明,光明磊落,不過 ,我們已經向“石光榮”表達了太多的敬意,而這次碰見一個差不離的“高大山”,我們就不愿意再這樣“無私奉獻”了。
跟風、克隆、復制、抄襲、拼貼、搬挪、缺乏創意、了無新意……這些是近年來在電視批判中比較頻繁應用的詞語或者短語,他們傳遞出一個信息,就是電視行業缺乏一種原創力,喜歡嚼別人的饃,跟著別人啃螃蟹,這不僅是對觀眾觀賞情趣的一種不尊重,也在浪費電視資源,這次《軍歌嘹亮》也加入了這個克隆的“大幫哄”,以期望讓廣大觀眾再次激情燃燒一把,可惜情節上太多的雷同只會引發人們時時拿它同《激情燃燒的歲月》進行各個層面的類比,有了比較就有了鑒別,我們很清晰地發現《軍歌嘹亮》就是《激情燃燒的歲月》的翻版,而且不只是情節,就是命名這個微小細節上也是在翻版。如石光榮的老家是蘑菇屯,高大山的老家索性就叫靠山屯,反正都是窮旮旯;就連“石光榮”和“高大山”這兩位主人公的名字也一個模式,活脫脫一個屯兒里跑出來的堂兄弟。
電視劇關鍵是要有一個好故事,雖然《激情燃燒的歲月》石鐘山沒有親自參與編劇,但該劇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編,主要是他在講故事。而《軍歌嘹亮》干脆就是他本人編劇,自己復制自己,不怎么關系到別人的事情。不過,他讓兩個出版社在相互不知情的情況下幾乎同時分別出版了《軍歌嘹亮》原創小說版本和電視腳本,按照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副主任索來軍的說法,就版權保護角度來說這并不存在法律糾紛問題,“但是如果從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角度,這其中是否存在惡意競爭的法律問題就另當別論了”(北京娛樂信報 2003年8月3日)。
愛之深,責之切。人總是有感情的,并且一旦建立了感情,就形成一定的穩固性,那么要想替代或者說是照搬往往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困難事情。所以對于《軍歌嘹亮》,觀眾檢閱的眼神無疑就放得高,放得遠。
尷尬二:孫紅雷的學習成績“不及格”
其實,演員的表演也存在一個境界的問題。對于這一問題的討論與研究,有很多的觀點與看法,我還是比較認同錢鐘書先生在其論著《談藝錄》中用十五個字精辟闡述藝術表演境界的層次。一是“人事之法天”。說白了,模仿,角色是爺,演員是仆。二是“人定之勝天”。調個了,演員有了主動,不過還是演著角色,過著別人的生活。三是“人心之通天”。不得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演員與角色神游往來,融到一塊。這一最高境界在好萊塢有達斯廷·霍夫曼.梅麗爾·斯特里普的幾次表演,恕我見識淺陋,在中國這個階段恐怕就只能算上孫海英之于石光榮。“孫海英 = 石光榮”或者“石光榮 = 孫海英”,大部分人包括孫先生都覺得等式應該成立。
從這個意義上講,孫紅雷出演高大山這個角色存在巨大的挑戰與壓力,據報道當初劇組也曾盛情邀請孫海英出演這一角色,最終還是被他拒絕。他孫先生應該明白了“石光榮”的表演已經無形中樹立了一座豐碑,就連自己也難以超越,一味試圖復制,往往就不免落下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這種尷尬,孫紅雷經受著,盡管他本人并不愿意承認,盡管他確實在渾身解數地賣力。
而演員一旦是在賣力地表演,就說明他或者是她多少有些力不從心,表演的境界就介乎錢鐘書先生所論述的第一、第二境界之間,在表現軍人的做派、習性上,孫紅雷都在捕捉孫海英的影子,但是他的“高大山”與“石光榮”還是隔著一層膜,他無法準確把握“石光榮”面對困境、面對自己不順心事情的時候流露出來的不論情理死論自己的絕對性格和在面對自己認為有意義事情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老小孩一樣的一股傻開心,“石光榮”憤怒時候沙啞有力的嗓音以及快樂時盡興開懷的笑聲讓這個角色有著性格上的層次感立體感,豐富了人物的血肉,讓人物大大地立了起來。這樣的境界,“高大山”身上沒有,他似乎只用一種腔調在說話,一味地在叫嚷,在嘿嘿笑,臺詞的說腔沒有體現性格上微妙的差異性,也沒有體現年齡上的跨度帶來心態的細微變化,這樣,人物就顯得單一、平面、機槍般點射的短句一直在重復,如“不行!不行!不行!”,“憋回去!憋回去!憋回去!”,拋開模仿得沒有新意不說,難道軍人一粗獷了,一個性化了,就都只會這樣說話了?
有些評論者把這樣的差異歸于孫海英曾經的軍人身份,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盡管孫紅雷坦陳為了接這部電視劇,他還特意到部隊深入體驗生活,以培養自己身上的“兵氣”,但是那只是一種短暫性的外在感受,而真正的“體驗”就是沉入進去,既要感受外在的形似,更要感受內在的神似。所以孫海英成就了“石光榮”,“石光榮”也成就了孫海英,孫海英是在進行本色的表演,也以此證明人生的經歷對于演員從事職業工作的重要意義。
尷尬三:風格淪為東北小品的附庸
較之《激情燃燒的歲月》,《軍歌嘹亮》的一大突破就是人物的語言都采用東北方言。其實,方言是一些中國電影導演曾經一度慣常運用的藝術手段,以此來標榜一種個性,形成自己風格化的故事敘述。如《沒事偷著樂》的天津話,《尋槍》的貴州話。
而近期趙本山等一批東北籍小品演員崛起,東北方言迅速暢通全國。于是,東北方言也借機迅速“進軍”電視劇行業,兩部《劉老根》更是發揚光大。
采用東北方言,《軍歌嘹亮》有著一種勇氣。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劉老根》采用東北方言,是把它作為人物活動范圍的一種背景,而它的主體是在講述一位農民企業家如何應對事業上的重重難題,展現了劉老根帶領百姓在奔赴小康的路上與時俱進、再創輝煌的豪情。所以盡管有趙本山、范偉、高秀敏這樣的喜劇明星參加演出,我們也并沒有把這部電視劇朝喜劇的風格上靠,而是覺得它淡素、質樸、實在。可是《軍歌嘹亮》想避開《激情燃燒的歲月》所追求的生活化紀實風格,走著一種喜劇性的路子,如兩營長手下爭著為自己的領導布置新房,而原本不是新娘的兩個女人都同時來到軍營,最后她們也順利地成為了兩大營長的媳婦,這樣的情節充滿了戲劇性與喜劇性。而孫紅雷、陳小藝的表演技巧不到位,顯得有些過度夸張。于是人們就有了這樣的琢磨與對應:孫紅雷一驚一乍、一傻一愣,就會讓你想起小品表演中的趙本山;而他經常性一拍大腿,嘴里連喊著“哎呀,媽呀!”要是再來幾句“伙計”長“伙計”短的,就活脫脫一個魏積安了。而陳小藝的表演風風火火,經常弄巧成拙,就讓人不免聯想起小品“大姐大”高秀敏了。
先入為主是藝術欣賞中一個令人頭疼但又無法回避的問題,既然電視劇與家喻戶曉的東北小品存在這樣一種有意或者無意的對應,電視劇就頂上了東北小品的影子,再加上《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前方大放光芒,《軍歌嘹亮》就只能在模仿不成創新不新的夾縫中遭遇痛苦的尷尬了。
 中國廣播影視京57~58J8影視藝術王國20042004片名:《鋼琴師》(《The Pianist》) 片長:148分鐘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編劇:羅納德·哈伍德(Ronald Harwood)
所獲獎項:2002年第75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獎
2002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詹姆遜/電影理論/傳播/Jameson/film's theory/communication此文原為作者2003年9月12日在當代北京史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上的講話,發表前作者做了刪改。方輝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市 250100
鐘chōng@Jameson's Film Theory and Its Communication in China
ZENG Yao-nong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In the field of western post-modern films,there are many theorists,such as Jameson,whose new and original thoughts have been widely spread in China.They have made not only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theory of films in China,but also given rise to certain misunderstandings and changes.湖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曾耀農(1959—),男,湖南長沙人,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影 視美學研究 作者:中國廣播影視京57~58J8影視藝術王國20042004片名:《鋼琴師》(《The Pianist》) 片長:148分鐘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編劇:羅納德·哈伍德(Ronald Harwood)
所獲獎項:2002年第75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獎
2002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詹姆遜/電影理論/傳播/Jameson/film's theory/communication此文原為作者2003年9月12日在當代北京史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上的講話,發表前作者做了刪改。方輝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市 250100
網載 2013-09-10 21: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