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在祖國大陸和臺灣的同胞,在過去半個世紀的艱苦奮斗中,分別創造了舉世公認的業績,在經濟上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同時,也存在各自的弱點和不足。進一步發展兩岸經貿關系,揚長避短,互補優勢,既能雙贏互惠,也能形成合力,大大提高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工業是物質生產的核心,是競爭力的物質技術力量。本文對兩岸工業經濟的比較優勢作一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經貿合作的產業選擇和實現形式,以求教于各位專家。
一、兩岸經濟發展階段的差異
區域經濟的發展從低到高,呈現出明顯的規律性和階段性。經濟發展階段可以用國內生產總值GDP(或國民生產總值GN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和產業結構三項指標來衡量。由于臺灣地區和祖國大陸地區的區域大小與人口多少相差懸殊,因此兩岸經濟總量僅是一個參考值,而人均GDP(或GNP)和產業結構則是比較兩岸經濟發展階段差異的重要指標。
1.經濟總量和人均量比較
1998年,臺灣GDP為87691.58億元新臺幣,按匯率折合2622.72億美元,人均12040美元(注:《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第13 頁。)。同期,祖國大陸GDP為74462.6億元人民幣,按匯率8.279 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折合8994.15億美元,是臺灣的3.43倍。但祖國大陸人均GDP為738美元,僅是臺灣的6.13%。接近于臺灣1975年的人均水平。主要是大陸各地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各省、直轄市之間人均GDP 的高低最大相差達12倍。其中,人口為1891萬的上海, 人均GDP為3445美元,超過臺灣1985年的水平;人口為1838萬的北京, 人均GDP為2254美元,相當于臺灣1980年的水平。而人口達3275萬, 人均僅286美元的貴州,僅相當于臺灣6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注:《中國統計年鑒1999》第57、119頁。)。以上是按當時的匯率折算的, 若按國際上通用的購買力評價法計算(即以一國或一經濟區域的貨幣在本國或本區域實際能購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能力來計算),則祖國大陸的上述指數的大約可以放大2—3倍。假如取其中間值2.5倍估算(即3.28元人民幣等于1美元的購買力),則祖國大陸1997年的GDP是臺灣的8.58倍;人均GDP為1845美元,是臺灣同期的15.32%,接近臺灣1979年的水平。上海、北京分別為8618美元和5635美元,分別相當于臺灣1986年和1984年的人均水平。可見,用兩種方法計算的結果,雖然程度不同,但都顯示了兩岸人均生產力水平差異較大的事實。
2.三大產業結構比較
現代經濟由第一次產業、第二次產業、第三次產業構成,即由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構成,三大產業互相促進、互相制約,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比例關系。臺灣的工業化大約從50年代初期的“進口替代”開始,到80年代中期結束,中間經過了30多年。從1986年開始,臺灣第三產業的比重快速上升,第二產業的比重明顯下降,經過十多年的變化,至1998年,臺灣一、二、三次產業的比重為2.87%、34.01%、63.12%(注:臺灣《統計月報》99.6.第29頁。), 第一產業的比重很小,第三產業的比重很高,第三產業已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主體,從而跨進了現代發達社會的產業結構形態。祖國大陸的工業化起步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現在正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1998年,大陸一、二、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8.4%、48.7%、32.9%(注:《中國統計年鑒1999》第56頁。),工業即第二產業仍是大陸經濟的主體,這個結構大約相當于臺灣60年代后期的結構水平。但是,大陸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結構形態也較進步:北京市三大產業的比重是4.3%、39.1%、 56.6%,上海市是2.1%、50.1%、47.8%,天津市是5.5%、49.4%、45.1%。這三大城市總人口4523萬,GDP為7036億元人民幣, 按購買力評價法計算達2145億美元,相當于臺灣1992年的水平。將該三大城市總合在一起計算,其三大產業結構為3.40%、46.82%、49.78%,相當于臺灣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結構水平。這種發展階段上的差異,是兩岸經濟互補互利的重要基礎之一。
二、兩岸工業的比較優勢
兩岸工業的比較優勢,分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絕對優勢指兩岸工業部門生產力之間的絕對差異,處于優勢的一方,具有絕對的優越性;相對優勢指兩岸工業部門生產力之間的相對差異,例如大陸某產業部門相對于臺灣地區的同一部門可能處于劣勢,但在大陸地區不同的產業部門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則這種優勢就具有相對性。兩岸工業的不同產業部門之間存在的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決定兩岸工業分工合作的經濟格局。
1.兩岸工業絕對優勢比較
絕對優勢可以用勞動生產率、勞動成本產出率、生產增長率三項指標來衡量。勞動生產率是產業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規模經濟、員工素質和勞動積極性等多方面的綜合反映,是最重要的優勢評價指標。但是,同樣的勞動生產率,其工資成本高低不一,從而經濟效益也不一,故需要勞動成本產出率指標加以補充,此外,生產增長率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產業部門的發展和市場需求前景。為方便計,本文用該三項指標的乘積作為綜合指數,并且用1998年的勞動生產率、勞動成本產出率,以及1996年至1998年的生產增長指數作為判斷的數量依據。此外,在貨幣換算上,同時采用匯率法和購買力評價法兩種方法計算。
表1 兩岸工業絕對優勢比
勞動生產率 勞動成本產 生產增長指 (美元/人、年) 出率(年產值 數(1996年. /年工資) 為1.00) 臺灣 大陸 臺灣 大陸 臺灣 大陸工業 26174 3786 1.90 4.21 1.1026 1.2121采礦業 112859 7936 1.81 9.07 0.7799 1.0886制造業 28014 4516 2.08 5.26 1.1125 1.1928水電燃氣業 179868 9298 5.64 7.35 1.1423 1.4005建筑業 13196 1666 0.94 1.85 0.8417 1.1572 絕對優勢指數 優勢指數比(臺灣/大陸) 臺灣 大陸 按匯率算 按購買力算工業 54700 19334 2.83:1 1.13:1采礦業 159420 78357 2.04:1 0.81:1制造業 64758 28334 2.29:1 0.91:1水電燃氣業 1157785 95672 12.10:1 4.84:1建筑業 10400 3567 2.92:1 1.17:1
資料來源:根據《臺灣統計月報》1999年6月、 《中國統計年鑒》1999年、1997年的有關數據計算編制。
臺灣工業在整體上技術先進、勞動生產率高,是祖國大陸的6.9 倍,處于絕對優勢。但是,由于臺灣的工資水平高,1998年臺灣工業員工的人均年工資為445500元新臺幣,合13810美元,同期, 大陸工業員工的人均年工資為7440元人民幣,合899美元, 臺灣工業的人均工資是大陸的15.37倍。高昂的勞動成本抵消了大部分經濟效益, 造成勞動產出率低于大陸的狀態,加上工業發展的速度不如祖國大陸快,所以,按匯率計算的絕對優勢指數是大陸的2.82倍,而按購買力評價法計算僅為1.13倍,兩岸幾乎相等。
從工業部門的四大產業看,臺灣采礦業的機械化程度高,勞動生產率是祖國大陸的14倍,但是勞動成本產出率低,只有1.8, 是大陸同業的19.97%,且生產較大幅度地萎縮。按當時匯率計算, 其優勢指數是祖國大陸的2.04倍,按購買力評價法計算,只是大陸的81%,低于祖國大陸;臺灣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沒有采礦業高,是大陸的6.2倍, 勞動成本產出率僅是祖國大陸的40%,生產增長速度也低于祖國大陸,優勢指數是大陸的2.29倍,按購買力評價法計算,只有祖國大陸的91.6%;臺灣水電燃氣業的勞動生產率最高,達179868美元/人、年,是祖國大陸的19倍,但是勞動成本也高,其產出率與生產增長速度比大陸低,優勢指數是祖國大陸的12倍,按購買力評價法計算,是大陸的4.8倍; 兩岸建筑業的差距不大,臺灣建筑業的勞動生產率是祖國大陸的7.92倍,勞動成本產出率和生產增長率均低于祖國大陸,絕對優勢指數是大陸的2.92倍,按購買力評價法計算,為祖國大陸的1.17倍,相差無幾。
2.兩岸工業相對優勢比較
產業部門的相對優勢可以用該產業部門占本地區經濟的比重、生產增長指數、生產率提高指數來衡量。因為一個產業比重的大小,能顯示該產業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高低和作用的大小;一個產業的生產增長指數的高低,能顯示該產業的生產和銷售擴張能力及其發展前景;一個產業的生產率提高指數,能反映該產業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規模經濟、員工素質和勞動積極性等多方面特點。本文用這三項指標的乘積作為綜合反映一個產業部門的相對優勢指數(最高指數為100.00)。同時,用1998年產業的產值比重、1996—1998年的生產增長指數和1996—1998年生產率提高指數三項指標作為判斷的數量依據。
按臺灣的統計分類方法,工業分4個大類、25個中類、198小類。本文按中類來分析各產業的相對優勢,包括3個礦業類、21 個制造業類(除“其他工業類”)加3個水電燃氣類,共計27個行業, 它們的相對優勢排序如下(見表2):
表2 臺灣工業產業相對優勢排序
排序 產業類別 比重(%) 生產增長指數1 電力電子機械器材業 23.3 131.092 金屬基本工業 8.09 124.563 化學材料業 8.13 109.064 電力業 6.59 115.155 運輸工具業 5.21 105.646 金屬制品業 5.38 102.327 紡織業 4.65 105.158 食品飲料業 6.05 86.489 機械設備業 4.50 102.8210 石油、煤制品業 3.64 107.9411 塑膠制品類 4.12 97.5012 非金屬礦物制品類 2.97 102.5313 化學制品業 2.25 107.0214 紙漿、紙及紙制業 1.69 103.5915 成衣服飾品業 1.53 94.7216 印刷及有關事業 1.08 115.3717 用水供應業 0.91 108.1518 橡膠制品業 0.97 96.4219 精密器材業 0.78 91.3620 家具及裝設品業 0.69 92.8421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 0.55 85.3622 煤礦業 0.02 53.7723 木竹制品業 0.43 80.0724 煙草業 0.17 93.3825 石油天然氣業 0.11 99.4826 燃氣業 0.07 106.4727 非金屬礦業 0.14 64.15排序 產業類別 生產率提高指數 相對優勢指數1 電力電子機械器材業 124.69 100.002 金屬基本工業 127.18 33.653 化學材料業 109.94 25.604 電力業 119.96 23.905 運輸工具業 106.71 15.446 金屬制品業 97.16 14.067 紡織業 107.85 13.868 食品飲料業 96.39 13.259 機械設備業 99.13 12.0410 石油、煤制品業 123.60 12.7511 塑膠制品類 99.75 10.5212 非金屬礦物制品類 112.57 8.9913 化學制品業 110.54 6.9914 紙漿、紙及紙制業 105.02 4.8215 成衣服飾品業 103.33 3.9316 印刷及有關事業 109.29 3.5817 用水供應業 116.42 3.0118 橡膠制品業 94.40 2.3219 精密器材業 90.57 1.6920 家具及裝設品業 93.18 1.5621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 90.53 1.1222 煤礦業 330.28 0.9523 木竹制品業 91.30 0.8324 煙草業 110.55 0.4725 石油天然氣業 111.69 0.3226 燃氣業 111.45 0.2227 非金屬礦業 74.12 0.17
資料來源:根據臺灣1999年7 月《工業生產統計月報》數據計算編制。
近三年以來,臺灣的27個工業產業中,13個產業的發展狀態良好,標志是這些產業不僅在量上,而且在質上均有增長和提高,它們是:電力電子機械器材業、金屬基本工業、化學材料業、電力業、運輸工具業、紡織業、石油及煤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制品業、紙漿紙及紙制業、印刷及有關事業、用水供應業、燃氣業。特別突出的是電力電子機械器材業,電力電子機械器材業中又以資料輸出入周邊設備業、電腦組件業、資料儲存媒體業、資料儲存設備業、其他電腦設備業更為優秀。但同時有14個產業部門出現不同方面的衰退,或者是規模縮小,或者是勞動生產率下降,或者兩者并存。這些產業及衰減項目, 在表2中均以灰底色表明。單項生產數量縮小的產業有5個, 它們是成衣服飾品業、煤礦業、煙草業、石油天燃氣業;單項生產率下降的有2 個:金屬制品業、機械設備業;數量縮小和生產率下降同時并存的產業有8 個:食品飲料業、塑膠制品業、精密器材業、橡膠制品業、精密器材業、家具及裝設品業、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業、木竹制品業、非金屬礦業。當然,某一類產業狀況不佳,不等于該產業包含的每個小類產業都不佳。
祖國大陸地區工業的相對優勢 祖國大陸的經濟分類與臺灣不盡相同,工業中類分為37個。其中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和飲料制造業是三個中類,而臺灣將它們歸一個中類即食品飲料業,為了與臺灣類比,本文也把這三個中類合成一個食品飲料業,再除去“其它制造業”一類,則形成以下34個行業,它們的相對優勢排序如下(表3):
表3 祖國大陸工業產業相對優勢排序
排序 產業類別 比重(%) 生產增長指數1 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 9.65 142.372 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 5.77 169.083 食品飲料業 7.98 105.964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5.56 116.285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6.11 119.466 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 4.53 118.647 紡織業 5.24 97.798 煙草加工業 4.56 117.049 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 5.68 92.8410 非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5.06 98.3911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5.06 98.3912 普通機械制造業 3.59 95.9113 金屬制品業 2.60 102.7414 醫藥制品業 2.22 121.2915 服裝及其它纖維制品制造業 2.48 107.5916 塑料制品業 1.82 109.0517 專用設備制造業 2.50 93.3018 煤炭采選業 3.10 87.8319 石油加工及煉焦業 2.72 94.4520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1.71 108.4221 造紙及紙制品業 1.64 96.9622 印刷業記錄媒介的復制業 0.94 107.3723 儀器儀表文化辦公用機械業 0.87 116.7524 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 1.41 98.2025 橡膠制品業 1.05 107.7726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0.57 169.9027 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 0.73 116.4528 化學纖維制造業 0.95 94.6829 自來水的生產供應業 0.64 113.6330 家具制造業 0.39 96.3331 木藤竹棕草制品業 0.58 79.0232 非金屬礦采選業 0.57 67.0733 木材及竹材采運業 0.42 91.6634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0.28 96.18排序 生產率提高指數 相對優勢指數1 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 138.41 100.002 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 174.59 89.553 食品飲料業 139.80 62.164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148.61 50.535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126.25 48.466 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 153.35 43.367 紡織業 136.85 36.908 煙草加工業 123.81 34.779 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 114.37 31.7210 非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118.39 31.1411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118.93 31.1412 普通機械制造業 136.47 24.7113 金屬制品業 160.38 22.5314 醫藥制品業 138.72 19.6415 服裝及其它纖維制品制造業 132.88 18.6316 塑料制品業 157.58 16.4517 專用設備制造業 129.25 15.8518 煤炭采選業 109.69 15.7119 石油加工及煉焦業 92.83 12.5420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120.80 11.7821 造紙及紙制品業 139.13 11.6322 印刷業記錄媒介的復制業 175.22 9.3023 儀器儀表文化辦公用機械業 170.63 9.1124 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 123.82 9.0225 橡膠制品業 131.73 7.8426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124.29 6.3327 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 129.12 5.7728 化學纖維制造業 112.88 5.3429 自來水的生產供應業 127.95 4.8930 家具制造業 191.12 3.7831 木藤竹棕草制品業 153.99 3.7132 非金屬礦采選業 127.73 2.5733 木材及竹材采運業 102.51 2.0834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115.16 1.63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97》、《中國統計年鑒1999》數據計算編制。
近3年來,祖國大陸的34類工業產業中有18類經營業績良好, 它們的量與質均增長和提高。這些產業是: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食品飲料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煙草加工業、金屬制品業、醫藥制品業、服裝及其他纖維制品制造業、塑料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印刷業記錄媒介的復制業、儀器儀表文化辦公用機械業、橡膠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自來水的生產供應業。但是,有16類產業的規模縮減,單項量上縮減的產業是:紡織業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普通機械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煤炭采選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化學纖維制造業、家具制造業、木竹藤棕草制品業、非金屬礦采選業、木材及竹材采運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還有一個產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的規模縮減的同時,勞動生產率也有所下降。與臺灣地區產業比較,祖國大陸地區產業中有較好業績產業的比例較高,業績不佳產業的比例較低,且不良程度較輕。此外,祖國大陸地區的34項產業中,只有一項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下降,其他33項產業的生產率都有提高,而且不少產業的生產率提高的幅度較大,主要原因是近幾年,祖國大陸工業比較注重設備投入和技術改良。
三、兩岸工業優勢互補和合作途徑
1.優勢互補效果分析
根據以上分析及臺灣實際情況,臺灣地區的經濟優勢在于:(1 )經濟發展階段快于祖國大陸20余年,人均GDP 按匯率折算是祖國大陸的17.8倍,外匯儲備在800—1000億美元之間,人均資金充裕。(2)產業技術手段和管理水平較先進,勞動生產率高,工業勞動生產率平均為祖國大陸的6.7倍,可見, 臺灣工業經濟發展所依托的硬件和軟件基礎較好。(3)外貿能力強,營銷網絡輻射面廣,經濟外向度高,1998 年對外貿易占GNP的82%,其中進口占39.9%,出口占42.1%,且從1976 年以來臺灣一直保持對外貿易順差;祖國大陸地區的經濟優勢在于:(1)人口是臺灣地區的57倍,勞動力資源充沛,工資水平低,僅是臺灣的十五分之一,勞動成本低, 從而勞動成本產出率高。(2)地域遼闊,祖國大陸的區域面積是臺灣的267倍, 自然資源豐富,土地成本低廉。(3)祖國大陸市場廣闊,消費結構呈現多樣化和多層次化, 對不同產業、不同產品、不同技術、不同規格、不同質量、不同價格、不同服務的企業,在空間和時間上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和祖國大陸雙方各自具有的三大優點,恰好是對方的弱點,因此,兩岸經濟優劣呈交錯狀,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只要雙方揚長避短,珠聯璧合,就能夠大大提升中華民族的經濟競爭力(見表4)
表4 兩岸工業互補前后的優勢指數對比
勞動生產率(美元 勞動成本產出率 生產增長指數 /人、年) (年產值/年工資) (1996年為1.00) 臺灣 大陸 臺灣 大陸 臺灣 大陸工業 26174 3786 1.90 4.21 1.1026 1.2121采礦業 112859 7936 1.81 9.07 0.7799 1.0886制造業 28014 4516 2.08 5.26 1.1125 1.1928水電然氣業 179868 9298 5.64 7.35 1.1423 1.4005建筑業 13196 1666 0.94 1.85 0.8417 1.1572 互補前的絕對優勢指數 互補后的絕對優勢指數 臺灣 大陸 兩岸合作工業 54700 19334 133564采礦業 159420 78357 1114325制造業 64758 28334 175763水電燃氣業 1157785 95672 1851503建筑業 10400 3567 28250
資料來源:根據《臺灣統計月報》1999年6月、 《中國統計年鑒》1999年、1997年數據編制。
表4中打框的數字表示優勢方,不打框的數字表示劣勢方, 把勞動生產率、勞動成本產出率、生產增長指數三項中的優勢數字相乘,則得到兩岸工業合作后的優勢指數。表4最后一列顯示, 合作后的優勢指數明顯增大了:兩岸工業優勢指數是合作前臺灣工業優勢指數的2.44倍和祖國大陸工業優勢指數的6.90倍(以購買力評價法算為2.76倍);其中采礦業合作后的優勢指數分別是臺灣和祖國大陸的7.00倍和14.22 倍(或5.69倍);制造業是2.71倍和6.20倍(或2.48倍);水電燃氣業是1.60倍和19.35倍(或7.74倍);建筑業是2.72倍和7.92倍(或 3.17倍)。足見,兩岸工業經濟的合作,不是零和,而是雙贏局面。
2.合作形式和途徑選擇
區域之間的產業合作有兩種形式,一是分工型合作,二是結合型合作。分工型合作是區域之間通過產業的適度分工來達到互利目的的合作,即各區域多擴展本區域具有的相對優勢的產業和產品,適當收縮本區域的相對劣勢產業和產品,然后通過產品交換,來調劑產品余缺或互通有無。區域之間的這種產業分工,能降低生產成本,創造出額外生產力,只要商品交易公平,則能給分工的雙方都帶來利益。結合型合作是直接在生產領域的合作,合作雙方把各自的優勢生產要素以某種形式結合起來,投入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優勢要素的結合不僅在量上,而且在質上能夠增進生產力。
(1)分工型合作 分工型合作的實質是區際產業分工。 區際產業分工有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按相對優勢原則適度分工。臺灣地區27個工業部門中具有相對優勢的有13個,它們是電力電子機械器材業、金屬基本工業、化學材料業、電力業、運輸工具業、紡織業、石油煤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制品業、紙漿紙及紙制業、印刷及有關事業、用水供應業、燃氣業。這些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組成了臺灣優勢產業群,應在臺灣地區重點加以發展。祖國大陸地區38個工業部門中的相對優勢部門有18個,它們是: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食品飲料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煙草加工業、金屬制品業、醫藥制品業、服裝及其他纖維制品制造業、塑料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印刷業記錄媒介的復制業、儀器儀表文化辦公用機械業、橡膠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自來水的生產供應業,這些產業是大陸地區重點發展的產業。第二種類型是按產業鏈適度分工,從資源開發、冶煉、原材料初級加工、原材料深度加工、元器件生產到產品組裝、產品營銷等形成為一種產業鏈。由于資源稟賦不同,資源開發等上游產業會以祖國大陸地區為主,中、下游產業則具體視各自的成本優勢而定主輔。第三種類型是按生產要素的密度適度分工,臺灣地區的資金與技術相對充裕,宜多發展資金密集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大陸地區的勞動成本低廉,宜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相對優勢分工只是一種大原則,并不排除同類產業共存于海峽兩岸,因此,兩岸產業分工只能是“適度的”。需要說明的是,兩岸分工是一種經濟地域上的概念,而不是行政隸屬上的概念,在祖國大陸設廠的臺資企業與臺灣島內企業之間的分工,也屬于兩岸分工的一部分。
兩岸分工型合作有其局限性,因為兩岸都是開放型經濟,屬于世界經濟分工大體系中的一員,面對的不僅是兩岸之間的競爭,而且是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因此兩岸分工合作必然受到世界經濟分工合作格局的制約。
(2)結合型合作 把優勢要素結合起來直接形成生產力, 是一種更為有效的合作方式,生產要素的直接結合部是企業,屬微觀層次,運作起來更具靈活性。以盈利為主要目標的企業和投資者,在市場化和經濟自由化條件下,趨利避害,選擇自己認為最佳的發展空間和區位,實行最低成本的生產要素組合,創造新的生產力。從產業層次看,到祖國大陸投資的產業一般是在臺灣地區難以發展甚至難以生存的相對劣勢的產業。這類部門在臺灣有14個,它們是:成衣服飾品業、煤礦業、煙草業、石油天然氣業、金屬制品業、機械設備業、食品飲料業、塑膠制品業、精密器材業、橡膠制品業、家具及裝設品業、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業、木竹制品業、非金屬礦業。這類在臺灣地區處于相對劣勢的產業,到祖國大陸可能處于相對優勢,仍有相當的發展余地。十幾年的實踐證明這類產業的轉移,對臺灣的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很有利,對祖國大際的經濟發展也很有利,臺商到祖國大陸辦企業,至少得到三方面實惠:一是地價便宜,二是用工便宜,三是享受減免稅優惠。臺商在祖國大陸投資有三種類型可以選擇,第一種類型是獨資辦企業,獨資企業中除極少數臺籍管理人員以外,多聘用祖國大陸員工。選擇這種形式的臺商較多,從企業管理角度看,能節省內部管理層與大陸人士協調的成本。第二種類型是合資辦企業,對臺商而言合資企業的益處在于風險共担,同時利用大陸人士現有的人際關系。第三種類型是合作辦企業,即合作方有錢出錢,有地出地,有物出物,有技術出技術的合作方式,這種方式往往適合起步階段的中小企業,缺點是力量弱,不規范,難成氣候,優點是花錢少,辦事快,風險小。由此可見,兩岸工業經濟合作的形式多樣、前景廣闊。但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兩岸的投資只是單向性的,只限于祖國大陸對臺資開放,大陸資金還不能進入臺灣地區投資,相信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太久,兩岸進入WTO后, 將有助于這種狀況得到改良。21世紀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隨著國家和國家,區域和區域經濟壁壘的弱化,世界經濟將逐步邁向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一個區域的區內市場和區外市場,都將直接面對世界上一流強手的競爭。分居在臺灣海峽兩岸的炎黃子孫應攜手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臺灣研究京20~26,33F3工業經濟吳國華20002000作者系浙江大學臺研所副所長、教授。 作者:臺灣研究京20~26,33F3工業經濟吳國華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