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由來已久,現今見到的最早的古籍《尚書》中,就載有公元前2000多年前古代帝王教育其子弟的文章。春秋以后,這方面的記載越來越多,特別是進入漢朝以后的兩千多年中家庭教育呈日漸發達的趨勢。新中國成立之后,社會制度雖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沒有根本的變化。
然而當我們具體討論家庭教育的傳統與經驗時,發現“傳統”與“經驗”又不好區分,沒有絕對的界限。本文暫且把解決具體問題的、可操作性較強的歸入經驗,把比較抽象的、帶有指導思想性質的歸入傳統。
一、家庭教育的傳統
(一)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皆以教育子女為父母之責任
在華人,家庭教育的傳統中,首先值得稱道的,是我們的民族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世世代代形成了一個共識,即重視家庭教育,認為教育子女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對子女只養活、不教育的父母,不能算合格的父母。這就如同宋朝王應麟在《三字經》中所講的:“養不教,父之過”。要想作個合格的父母,就必須盡到教育子女的責任。
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已被周朝的帝王認識到,周成王主持國政后,周公就作《無逸》告戒成王不可貪圖安逸。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記載了周公告戒兒子伯禽不可以國驕人的兩段話。可以說,先秦時,華夏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風氣已經比較普遍流行,父母負有教育子女的責任的觀念已經成為共識,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也大體定形,家庭教育傳統的雛形已經形成。
秦漢以后,家庭教育的傳統得到鞏固。家庭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也不限于子女年幼的時期,而是貫徹子女的終生。陸游在78歲的這一年還寫了一首詩,贈予即將去江西吉州任職的兒子,告戒兒子聽訟決獄要明察詳審,居官要盡職盡責,廉沽自守。當代共產黨的高級干部謝覺哉也寫信給他近60歲的兒子,要他服侍好自己的母親,教育好子女,學習好國家的政策。
總之,把教育好子女作為父母的重要責任,是中華家庭教育幾千年來的傳統。
(二)家庭教育既是為家庭、為子女,亦是為社會、為國家
重視家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念,重視家庭也是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因。但是,從家庭教育的內容、家庭教育的指導思想、以及從家庭教育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作用來看,重視家庭教育的原因并不局限于為家庭的發達。縱觀幾千年的家庭教育,貫穿于其中的基本精神是健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理論認為,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家庭教育立足于每個人的修身,而修身又以教為基礎。只要能養成好的品德,在家就能盡孝,在國就會盡忠。欲治國先齊家,欲齊家先修身,欲修身先行孝。家庭教育成了修身與治國的中介。這樣,家庭教育在整個封建社會中,其客觀效果上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質。因為這種家庭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家庭,為了個人的子女,同時也是為社會、為國家。正因為如此,家庭教育在歷朝歷代都被統治者所重視。清朝的刑部尚書魏象樞曾說過:“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也。教化既行,在家則光前裕后,在國則端本澄源。十年之后,清官良吏、君子賢人,皆從此中出,將見人才日盛,共襄太平矣。”家庭教育的目的不限于為一小家,這是中華家庭教育的傳統。
(三)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子做人,其次才是教子做事
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事情只有兩件,即做人與做事,家庭教育不可避免要教子做事,要把自己做事的經驗傳給子女,要教給子女以知識、技能。但是,從古至今在中華家庭教育中,把教子做人看得比教子做事要重。明朝高攀龍在臨死(被魏忠賢所害)之前給子弟的遺書中說:“吾人立身天地間,只思量做得一個人是第一義,余事都沒要緊。”家庭教育中教子做人是“第一義”的指導思想,到新中國成立后還保留著。翻開老一代革命家的家書,就可看到他們雖然有時也與子女談學習、談做事、談身體,但談論最多的還是如何學做人,把做人看得更為根本一些。劉少奇身為國家領導人,公務十分繁忙,可是為了教育兒子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認識與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多次寫長信給正在蘇聯的兒子,苦口婆心地教子學做人。(參見《老一代革命家家書選》第125—147頁)毛澤東的家書都較短,活潑、幽默,交談的內容很寬泛。常引古人的詩詞或典故,但圍繞的核心也還是教子女學做人。(見《老一代革命家家書》第67頁)
把教育子女學會做人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是中華家庭教育的傳統。
(四)鼓勵子女立志、自強自立,不為子女積攢錢財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中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引導教育子女為自己的長遠利益考慮,指引子女走一條最穩妥的人生道路。這是父母對子女的愛、父母對子女負責精神的體現。這種引導最重要的體現,是鼓勵子女立志,鼓勵子女自強自立,教育子女不要依賴父母,不要指望父母積攢的錢財,不要依賴父母建立的社會聯系。諸葛亮告戒他的外甥、兒子要立志,要“淡泊明志”,“志當存高遠”。嵇康在《家戒》中說“人無志,非人也”。司馬光指出了為子孫積攢錢財的害處,他認為如果為子孫積財,使子孫只知有利、不知有義,那么積財只會招來子孫游手好閑、不知上進。這種鼓勵子孫自立、自強,勸說父母不要為子女積攢錢財的家庭教育傳統,在有識之士中間,頗為流行。
(五)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民族精神教育子孫后代
仔細研究中華家庭教育傳統與經驗,可以總結一句話,即中華民族家庭教育之真諦,在于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教育其子弟,諸如自立自強、勤奮好學、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忠于國家、盡職盡責、重義輕利、不畏強暴、熱愛和平、同情弱小、誠實忠厚、克己節儉、待人以禮、注重節操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一代一代的家庭教育中加以流傳與發展,家庭教育成了傳播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關于這一點,傅雷在給他的大兒媳的信中說得很清楚。他說:“大多數歐洲人看到中國人沒有宗教(以基督教的眼光來看),而世世代代以來均能維系一個有條有理、太平文明的社會,就大感驚異。秘密在于這世上除了中國人,再沒有其他民族是這樣自小受健全的道德教訓長大的。”(《博雷家書)第261頁)在一定的意義上講,華人的家庭教育既是做人的教育。父母長輩雖然也給子弟傳授知識、技能,但其重點不在這方面。知識技能有多有少、有深有淺,人有智有愚,力有大有小,物質生活可以富裕也可以清苦。唯獨做人立身才是父母最不放心的,做人的準則是不可打折扣的。而做人立身的這些基本的準則中,所貫穿的核心、靈魂,就是幾千年形成的民族精神、傳統美德。每個優秀的中華子孫,都是民族精神的縮影。
二、華人家庭教育的基本經驗
(一)對子女的教育要盡早著手
對子弟、子女的教育要盡早著手,這一問題在周朝已被人認識,賈誼在《保傅》一文中寫道:“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故太子初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他們認為“孩提有識”,從孩提就開始教育效果好。賈誼引孔子的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這就是說,對于子女的教育,要從嬰兒開始,有的人認為,不懂事的孩子無法教育。只有等到孩子懂事后,才能開始教育。到這時,你才能告訴她應該怎樣做。顏之推認為,到這時才開始教育就晚了。他認為古代圣王有胎教,當孩子生下后就請師保進行訓導,一般人是沒有條件這樣的。“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罚。”他看到社會上有很多人對幼兒只有愛,沒有教,“飲食運為,咨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知識,謂法當爾。驕慢巳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他呼吁人們要及早教育子女。他說:“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從現代教育理論來看,顏之推的這番理論也是完全正確的。對子女的教育要早,這是中華家庭教育的一條重要經驗。
(二)慈愛與威嚴并重
中華家庭教育的多數資料都出自家書、家訓。讀家書、家訓,可以感到濃濃親情不時朝人襲來。父子、父母、祖孫、兄弟之情,長輩對子孫的關心慈愛,洋溢于字里行間。前面提到的78歲的陸游、78歲的謝覺哉,他們的子女都已是成人,甚至已快60歲,有的是國家的官吏,但他們對子女還是不放棄教育的責任。其實,這種教育中,更多的是一種親子之間的愛,傅雷的兒子傅聰在離家出外就學時,傅雷給傅聰的信很多,后來傅聰成為一名世界知名的音樂家后,傅雷還是每月數次給傅聰寫信。對兒子取得的成就進行鼓勵、祝賀,對兒子的生活中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對藝術上的問題進行討論。一部數十萬字的《傅雷家書》就是傅家親子之間愛的交流。毛澤東是世界偉人,他考慮的問題是世界、國家大事,他是最繁忙的人。可是翻一翻他寫的家書,他對子女的學習、工作、思想、生活、婚煙、身體,樣樣記掛在心,予以指導。親子之愛,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中華家庭教育的情感基礎,沒有這種強烈的愛,就不會有家庭教育。
但是家庭教育僅有愛是不夠的。慈愛只是教育的一個基礎。沒有親子之間的愛,大人就不會去關心子女的成長,不會去教育子女。但是只有愛、沒有威嚴、沒有嚴格管理與要求,也不會有成功的家庭教育。韓非對此有一個總結,他說:“慈母有敗子”這個“慈”當然不是一般的慈愛,而是一種溺愛,溺愛會毀掉子女。顏之推總結了家庭教育的經驗,認為親子之間應該有嚴肅的一面,也應該有慈愛的一面,兩者皆不可少。他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宋朝袁采提出家庭教育要注意“不曲愛”,“不妄憎”。曲愛即溺愛,妄憎即把子女的缺點看得過重,因而對子女產生厭惡。他還提出,“曲愛”多發生在嬰幼時,妄憎多發生在懂事之后。“曲愛”,即是父母對子女失去了應有的嚴肅,不教育、或由于過于的隨便使子女不把父母的教育當回事,這樣教育應產生的效果被過于的親昵所沖淡,因而不起作用。妄憎時只有威嚴、或是威嚴過度,失去了應有的愛,失去了耐心,使親子之間產生了相互的怨恨,這時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不被子女所接受。所以說,威嚴與慈愛并舉,是中華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
(三)身教重于言教,教在不言之中
身教在家庭教育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其一,在子女幼小時,他們沒有是非、善惡、美丑觀念,而模仿性強,言語行為,以長輩為模仿對象。其二,子弟受父母兄長庇護,父母兄長又是其衣食供養者,父兄與子弟的情感最深,因而子弟年幼時對兄長最信賴,因此父兄的言行在子弟的心目中最可信賴,最有權威性。其三,幼年子女在家庭這個空間中活動的時間長,與父兄交往的機會多,所以父兄父母對子弟子女的影響強烈,父兄父母對子弟子女的薰陶、感染作用隨時都存在。懂得此一道理的家庭,對身教極為注意,曾子殺豬的故事,所講的就是曾子以履行自己的諾言為榜樣,教育兒子要誠實守信,不得妄語。陶侃年輕時在潯陽縣作小吏,管理漁業。有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去一罐糟魚,母親拒收官物,把魚退了回去,同時寫一短信批評兒子說:“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陶母以自己的行動教子不得沾公家的便宜。鄭板橋為了教育兒子待人忠厚,寫信給他的弟弟說:“要須長其忠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為此要平等招待仆人子女,“凡魚飧果餅,宜均分散給”,“紙筆墨硯,吾家所有,宜不時散給諸眾同學,……至陰雨不能即歸,輒留飯”,鄭扳橋以厚待仆人子女、善待兒子的同學的慈善行為,對兒子施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中華家庭教育的歷史上,此類重視身教的例子不勝枚舉。此種教子方法即所謂教在不言之中。
(四)育人于勤勞節儉、艱苦奮斗之中
育人于勤勞節儉、艱苦奮斗之中既是中華家庭教育的經驗,也是中華家庭教育的傳統。自周朝至今日,凡是有識之士,無不以提倡勤勞節儉、艱苦奮斗來教育子女的,前文所述長輩鼓勵子女自強自立,不為子女積攢錢財的傳統,與育人于勤勞節儉、艱苦奮斗之中是兩個相貫通的問題。自強自立、不依靠父兄的財產、權勢,那就必須靠自己的德與才,靠自己的能力。而品德與才能都只能通過克勤克儉、艱苦奮斗才能鍛煉出來,《尚書·周書》中有《無逸》篇,“無逸”即不要沉湎于逸樂之中,這是周公對其子弟提出的要求,文中還要求其子弟懂得稼嗇之艱難。春秋時,魯國貴族公父文伯的母親敬姜,雖身為貴夫人,兒子是當朝的高官,但她仍然紡織不停。兒子怕在人前丟面子,勸說她不要紡織了,她不僅不聽,反而借機教訓兒子,講了一通即使是貴族也應勤于勞作的道理。這就是有名的《敬姜論勞逸》。諸葛亮教子要淡泊明志,“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都是對道德教育的經驗的重要總結。勤勞節儉、艱苦奮斗,既是家庭教育的內容,同時又是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儉”并不一定是為了經濟上的節約,而是為了“養德”,“勞”也不一定是為了生產物質財富,“勞”是為了“善心生”。中華的祖先很早就認識到了勤勞節儉,艱苦奮斗對人的教育作用。
(五)重視禮教,強調家庭道德
華夏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重視禮儀教育。孔子對他兒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學禮的場所首先是在家庭之內,學禮最好的時間是在幼年。禮教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孝敬老人,友愛兄弟,也就是尊老愛幼、兄弟姐妹互相關心愛護,一家人之間和睦相處,概括地說,這是重視家庭道德的培養教育,家庭道德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孝悌是家庭道德的核心,家庭教育首先是對子女進行孝道教育,甚至把孝道作為整個立身的基礎,從而也成為整個社會治理的基礎,按照孔子的說法,孝首先是一種親情,是子女對父母養育子女、愛護子女的情感的回報,這種回報構成子女的道德義務。子女孝敬父母,表明子女沒有忘本。不忘自己應盡的義務就是有良心。心中有父母的人,才可能忠于國家、忠于國君。
自本世紀初新文化運動以后,在批判封建舊道德時,對封建家庭道德特別是對孝的批判是在所難免的,因為到了封建社會的中后期,孝道成了家庭封建專制的武器。有的人認為孝是整個封建專制的基礎,所以對孝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態度,但是當人們完全拋棄了孝悌教育幾十年之后發現,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長輩都不尊敬,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友好,那么到了社會上就很難尊敬他人,很難有責任心,很難形成良心。這種人不會與他人相處,不會關心他人,沒有同情心。這一情形從反面表明,傳統家庭教育中對孝悌的重視雖然是著眼于家庭道德、家庭和睦,但這種教育的客觀效果,卻超越出家庭范圍,也超越了家庭和睦的范圍。家庭中對孝悌品德的培養,確實有利于整個人的成長與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
(六)注意良好家風的培養,以風化人
在歷史上,中華家庭多為幾代同堂的大家庭。人口眾多,關系復雜,不立規矩則不便于管理。此種習俗一直沿續到近現代。朱德在紀念他母親的文章中,曾講過他小時家中所立的各種治家規矩。規矩建立,代代相傳,漸漸形成風氣,一家人隨時都受到家風的熏陶,又共同維護此一家風,有違反者,會受到大家的批評,家風成了約束每個人、教育每個人的無形力量。司馬光在給兒孫的書信中說“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世代相承,便是一種家風。元稹對他的兒子說;“吾家世儉貧,先人遺訓,常恐置家怠子孫,故家無樵蘇之地,爾所詳也”。不給兒孫留豐厚家產,從根上斷了兒孫依賴祖上的念頭,迫使兒孫自力更生,這就是以風化人。
注意培養良好的家風,以家風輔之于教育的經驗中還有兩個問題值得我們肯定。其一,一般說來,家風之樹立,都是有一位成幾位有識之士起著核心作用、是帶頭人、倡導者。他們的視野開闊、有遠見卓識,善于總結前人的經驗,且有膽量、有謀略。這些人多半是知識分子中的佼佼者。他們對于教育人的規律有一定的研究,在家庭教育這個歷史課題中,有所建樹。其二,一家家風之樹立,在周圍會有榜樣作用,會發生社會輻射的效果。近者會影響到一個村莊、方圓數幾十里;遠者可通過他們總結的治家格言、家訓等傳播到全國,成為跨越時空的民族文化中的精神財富。朱相廬所說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教子格言,在中國人中幾乎無人不知。諸葛亮所說的寧靜致遠的名言,被制作成匾額,高懸于大堂、世代流傳。
培養良好的家風,通過家風教育子弟,同時輻射到周圍與后人,影響社會歷史發展,是中國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家庭教育理論、教育經驗發展的重要方式。
三、華人家庭教育傳統經驗的現代價值
歷史上中華家庭教育方法、教育理論、教育傳統中,無疑有許多封建糟粕。即使上述的傳統與經驗,也未必都能搬到今天來使用。但是如果說上述傳統、經驗,于今日全無價值,也不符合實際。社會歷史雖然發展到了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人們的觀念、習俗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青少年需要教育這一點是相同的;家庭教育的職能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所無法取代的,這一點也是相同的;家庭教育的具體內容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教育的具體方法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但家庭教育的基本規律不會發生變化。家庭教育的社會職能與家庭教育的根本規律,是連接傳統家庭教育與現代家庭教育的橋梁。
上述那些能夠稱之為中華家庭教育傳統經驗的內容,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選擇后,被保留下來。在歷史發展過程之中,有識之士從歷史的演變、從許多人的人生的經歷中、從許許多多家庭興衰過程之中,捕捉到家庭對子女的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在歷史的經驗中總結出了家庭教育的規律。所以,這些傳統、經驗,有其教育學的價值;但是,更為重要的價值則涉及到怎樣認識和處理家庭與社會的關系,涉及到家長在子女與社會之間的地位、責任,涉及到如何認識社會對人的選擇、要求與家長如何適應社會的這種要求去造就社會所需要的人。中華家庭教育的傳統、經驗涉及到的這些重大的課題,在一定的意義上是人類社會永恒的課題。正因為它是永恒的課題,而不是解決一些只具有時代特點的問題,所以這些傳統、經驗才會經久不衰,不僅在古代、近代有價值,在現代也仍然有其價值。對此,不應有什么懷疑。
當代青年研究滬84~87,40G52家庭教育陳升19981998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作者:當代青年研究滬84~87,40G52家庭教育陳升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