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價值律的重構及其現代意義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國古代倫理現在還有沒有意義?對此肯定者言之鑿鑿,否定者嗤之以鼻。如果說這不是一個簡單地肯定或否定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在于中國古代有什么樣的現代意義,那么對待這個關鍵問題,肯定者抽象地肯定,否定者具體地否定。對待中國古代倫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提醒人們,像中國古代倫理這樣源遠流長的傳統,是不能簡單地否定的,但也不能抽象地肯定。任何傳統都只有經過價值重估和重建,才能在現代保持活力。中國古代倫理的現代意義不是與生俱有的,也不是自然流傳的,而是要經過價值論的解釋,才能建構起來。
  筆者認為,價值重建不是要抽象地繼承傳統德目和道德律,而是要從理論上揭示那些一直在支配著人們價值觀的律令。本文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把中國古代倫理思想解釋為一個包含著“金律”、“銀律”、“銅律”和“鐵律”的價值體系。它以“金律”和“銀律”為主導,又通過政治和法律等各方面的力量,把本身是非道德的“銅律”導向合乎道德的社會后果,并以此來抵制反道德的“鐵律”。基于這樣的解釋,第二部分力圖揭示這一傳統的價值體系所需要的現代轉換和可能具有的現代作用。
   一、中國古代的價值律
  價值律是價值體系的核心,系統地把握了價值律,也就把握了價值系統的整體。系統首先是分類。在價值律中,有些是道德律,有些則可以是非道德的,甚至是反道德的。
  倫理學中的“金律”是最普遍的道德律,這也是價值最高的道德律;我們可以把比“金律”次一等的道德律稱作“銀律”。如果用金屬的價值來類比,我們可以把價值律由高到低地排列成“金律”、“銀律”、“銅律”和“鐵律”。這四種價值律,在中國古代典籍中都有所論述。本文將根據先秦諸子的思想,對中國古代的價值律加以詮釋。
  1.銀律 人們常以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金律”的標準版本。其實,把孔子的這句話作為“銀律”倒更恰當一些。“金律”與“銀律”的區別在《論語》中相當于“忠”和“恕”的區別。關于這一區別,馮友蘭有這樣的解釋:“如何實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于人’,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之為‘忠’,即‘盡己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38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僅是說不要把自己不欲之物加諸于人,而且要求:如果不愿意別人如此對待自己,那么就不要如此對待別人。這兩項要求就是“銀律”。
  2.金律 《論語》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并沒有“己之所欲,亦施于人”的意思,因為這里所說的“立”不是指“立功”或“立業”,“達”也不是指“官運亨通”或“財運發達”之類的意思;“立”和“業”不是可欲的事物,而是可欲的人際關系。孔子是在“博施濟眾”的語境中講這番話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達到“博施濟眾”的圣人境界的途徑,當然是針對人我關系而言的。
  如果我們把“立”理解為“尊重人”,把“達”理解為“幫助人”,那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就要尊重別人;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就要幫助別人。這不正是“欲人施諸己,亦施于人”的意思嗎?《圣經》的福音書明確地表達了同樣的意思,耶穌基督說:“你要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馬可福音》,7:12)。這是倫理學的“金律”的標準表達。
  把“欲人施諸己,亦施于人”作為“金律”,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銀律”,這意味著前者提出的肯定性要求比后者提出的否定性要求更高,因而有更大的倫理價值。
  從“恕道”到“忠道”是從“仁”的否定方面到肯定方面的過渡,這一過渡表現了“推己及人”的范圍由近到遠、由少到多的過程,同時也是道德境界不斷提高的過程。這也就是說,“金律”和“銀律”不只是同一個道德律的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而且是這一道德要求的高低兩個層次,以及這一道德實踐過程的高級和初級兩個階段。
   3.銅律 簡單地說,“人施于己,反施于人”,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這就是“銅律”。與“金律”相比,“銅律”的表達式少了“欲”或“你要……”的內容。這是因為,“銅律”不是“推己及人”的論斷,而是對他人行徑的反應,它要求人們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行為來決定對待他人的行為。一些行動準則,如“以德報德,以怨報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血還血,以命抵命”,等等,都是“銅律”的具體主張。
  “銅律”的依據是人我行為對等原則,而不是公正的原則。公正的原則承認差等,要求區別對待。
  “銅律”不要求對人性的善惡作出先驗的預設,但要求對他人行為的好壞作出經驗判斷;并且,還要求對自己對他人所作出的反應所引起的后果作出進一步的判斷,如同下棋一樣,每走一步,要考慮到以后幾步甚至十幾步的連鎖反應。“銅律”是關于利益和價值的博弈規則,而不是關于道德行為的規則。“銅律”本身并沒有對行為的善惡提出具體要求,但要求按照對等原則,對人我之間的相互行為進行博弈。不通過博弈的過程,你既不知道別人會如何對待你,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對待別人。
  4.鐵律 簡單地說,“鐵律”就是“己所不欲,先施于人”。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格言,如,“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寧使天下人負我,不使我負天下人”,“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走一人”,等,都表達了“鐵律”的意思。
  “鐵律”是與“金律”和“銀律”背道而馳的反道德準則,也擺脫了“銅律”的行為對等原則的限制。在行為對等原則的前提下合理地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人們必不敢無端地、貿然地損害別人的利益。“鐵律”以“先施于人”的要求,企圖擺脫對報復行為的顧慮,而肆無忌憚地逞兇作惡。“先施于人”的“先”不僅指時間上的先,而且指策劃在先:策劃于對方的報復之先,使對方的報復行為失效。
   二、走向“黃銅時代”
  綜合第一部分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倫理傳統內容極為豐富,既有提倡“金律”和“銀律”的一面,又有利用“銅律”的一面,還有防范“鐵律”的一面。豐富的倫理傳統是現代的道德建設的豐富資源。通過對它們的現代解釋,我們可以并且能夠把“金律”、“銀律”和“銅律”結合起來,以共同抵御防范“鐵律”。我們把在借鑒傳統的基礎上建設現代道德的這一方向,比喻為走向“黃銅時代”。
  1.西方價值律轉換的歷史過程 “黃銅時代”來自希臘神話把人類的歷史分為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和黑鐵時代的比喻。借用這一比喻,我們可以把古代社會比做黃金和白銀時代,把近代社會比做青銅時代。這一比喻的意義是,古代社會的道德原則是“金律”和“銀律”,近現代社會的道德基礎依賴于“銅律”。
  從黃金和白銀的時代到“青銅時代”,是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發生的價值觀轉換,由此造成主導價值規則的變化。在黃金和白銀時代,“金律”、“銀律”的作用依賴于宗教信仰和與之相應的形而上的世界觀。古希臘哲學、基督教信仰,以及中國儒家的心性論,都是維持“金律”、“銀律”的精神支柱。“青銅時代”是近代西方理性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時代,是以個人利益和權利為本位的資本主義社會。霍布斯和洛克在政治領域,休謨和功利主義者在道德領域,亞當·斯密等人在經濟領域,論證了社會的基本原則是“合理的個人主義”。正是依靠這種“合理的個人主義”,“銅律”所需要的“利益最大化原則”和“合理化原則”才能成立,“銅律”才能在社會實踐中發揮積極的、主導的作用,成為現代價值體系的核心。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的歷程,從西方肇始的現代化逐漸暴露出“現代性”的弊端,同時又積極地發展為“全球化”趨勢。正是由于現代化在現實中有正反兩方面的表現,人們對于現代價值體系才有反對和維護兩種立場。
  2.后現代主義的挑戰 現在廣泛流行的后現代主義代表著批判和否定現代價值體系的思潮。后現代主義接過尼采的“重估一切價值”的口號,要推翻一切傳統,否定一切價值規則。但它們首先要推翻現代主義的傳統,否定在現代起主導作用的價值規則——“銅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指向,那就是反對個人主義、人道主義、人本主義;現代個人主義以“主體性”和“理性”為核心,后現代主義于是也反主體性,采取非理性主義或反理性主義的立場;現代理性是謀求利益的工具,后現代主義于是在反對“工具理性”和“科學主義”的同時,甚至否認人有共同的、一致的利益。
  后現代主義的批判確實擊中了現代性的弊端,有可取之處。但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合理的個人主義”、“合理化原則”和“利益最大化原則”都被否定、被拋棄,那么“銅律”也就在理論上失去了依靠,在實踐上失去了規范作用。沒有“銅律”的約束,“鐵律”必然會大行其道,近代以降的“青銅時代”豈不要讓位于“黑鐵時代”了嗎?
  “鐵律”不但是反道德的,同時也是反社會的;“鐵律”不可能成為任何社會的基礎,所謂的后現代性只是一種話語,而不是一種社會存在,后現代社會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可能有超越現代社會的“黑鐵時代”。但是,現代社會能不能返回到黃金和白銀的時代呢?能不能繼續維持在青銅時代呢?這是需要繼續考察的問題。
  3.返回前現代道德的不現實性 現代價值體系能不能回到以“金律”和“銀律”為主導的“黃金白銀時代”呢?一些對未來持積極態度的后現代主義者是這樣期盼的。他們認為,批判現代性的結果不完全是破壞性的,它也是建設性的。如果仔細地分析一下,他們認為是“超越現代性”的建設性的道德規范,都訴諸現代之前的傳統資源;“后現代”與“前現代”以各種奇怪的方式被聯系在一起。還有一些宗教思想家認為,古老的宗教傳統反映了人類道德的共同要求,如“愛護他人”、“關愛生命”,等等;充分利用和開發世界各大宗教的傳統資源,就能夠以“金律”為核心建立解決全球危機的“全球倫理”。
  果真如此嗎?只要不帶偏見地比較古代和現代生活,我們就不會得出古代人比現代人更有道德的結論。古代社會之所以崇尚“金律”和“銀律”,并不是因為古代社會是道德社會,而是因為它是封閉社會、集權社會。封閉而能固定交往對象,而能溫情脈脈,而能相互監督;集權而能形成等級,而能以一攝多,而能為公義而棄私利。
  現代社會的產生以資本主義的興起為標志。資本主義揭開了傳統社會溫情脈脈的面紗,打破了等級制度,這無疑是歷史的進步。當然,歷史的進步不一定是道德的進步;但反過來說資本主義道德就一定不如古代傳統道德,也是不能成立的。應該說,資本主義道德與古代傳統道德各有長短。我們在這里不想比較孰優孰劣,而是要說明,從現代社會返回到傳統的“黃金白銀時代”,既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
  現代社會的幾個一般特征,即它的多樣性、開放性、流動性和匿名性。尤其是現代社會的利益多元化和思想的開放,使得人們關注的焦點是利益的分配和調節,而不是利益的犧牲和服從。現代社會的另一個特征是人們的交往對象多而不固定,產生出家庭紐帶松散、友誼分散、人情淡漠等結果。在這樣的社會存在中,“何必言利”(《孟子·梁惠王》)已經成為不合時宜的態度,“推己及人”、“盡己為人”很難成為約束人們行為的普遍要求。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人的社會意識;現代社會已經不能為“金律”和“銀律”的普遍實施提供必要的條件,這是為什么不能返回到“黃金白銀時代”的主要原因。
  4.“銅律”防范“鐵律”的機制 人類社會不能返回到“黃金白銀時代”,又不能維持在“青銅時代”,更不能墮落到“黑鐵時代”,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向一個道德上的新時代。我們把它叫做“黃銅時代”,是因為它仍然屬于現代社會,而“銅律”仍然在支持著現代社會的基礎。新時代的道德不是要破舊立新,而是要擴大和鞏固這一基礎。
哲學研究京17~23/48~53C8新思路趙敦華20022002 作者:哲學研究京17~23/48~53C8新思路趙敦華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26:18

[新一篇] 中國古代“競技體育”的文化審視與民族傳統體育的重塑

[舊一篇] 中國古代價值律的重構及其現代意義(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