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委員會的若干政策建議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委員會于1998年9月23—25 日在北京舉行了第七屆學術會議。地礦、土地、海洋、氣象、環境災害、水利以及哲學界的110 多位專家學者就“地球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這個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而富于探索性的研討交流,著名學者王鴻楨院士、@①光熾院士、何祚庥院士、陳毓川院士等在會上作了學術報告。在此基礎上形成以下幾條政策建議,提請中央、國務院和有關方面參考。
      1 確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實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
  控制人口、保護環境的國策已經確立,在資源中已確立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但由于各類自然資源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而構成一個完整的自然資源系統。從我國的國情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看,我們還需要確立比較全面的資源國策,即要把“珍惜節約合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作為基本國策長期堅持下去。不僅土地管理、耕地保護要實行世界上最嚴格保護與管理的法律制度,而且對各種資源都應該實行最嚴格的保護與管理制度。
  代表們認為,在“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中,發展是關鍵。發展特別是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對未來追求的目標。發展是硬道理,沒有經濟的發展,其它問題無從談起。但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構成危害的發展;是合理開發利用資源與環境的發展,是實現代際公平的發展。人口、資源、環境是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三個根本要素。在這三者中,人口是核心,離開了人口這個核心,就無需討論發展是否可持續。人口問題既有控制增長與消滅貧困的問題,又有提高人口素質,增強人的資源環境意識,提高人的合理開發利用資源與環境的能力問題。但對人口問題的處理,又依賴于資源、環境的條件。相對于人類而言,資源是家底,環境是家園。而且由于人口規模及其生活質量的限度和生存空間的展布,歸根結底取決于資源的承載力與分布;環境是人類生態與發展的條件,環境問題也根源于資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及自然變異的狀況,因而在“人口—環境—資源”的大系統中,資源則處在基礎的地位。目前對于資源的基礎地位認識是不足的,離開資源基礎,就很難把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解決好。這一點應當引起廣泛的注意。否則難于真正實現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
  從資源的角度來看,必須注意到資源的社會行為模式是隨人類追求的目標而改變的。以前,資源被當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由取用物”,人類以財富的“增長”為目的,資源的社會行為模式主要是“開發利用”。而二戰以后人們發現結構性資源短缺甚至會造成經濟危機(如石油危機),人類追求的目標調整為“發展”(即在財富增長的同時強調結構調整),資源的社會行為模式則突出了“資源配置”(并相應突出了市場機制的意義)。現在,人類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要求在存在全面資源約束的情況下實現“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因此,對資源加以“節約保護和更新建設”就成為可持續發展時代的資源行為規范。處理好“在保護中開發和在開發中保護”的關系顯得十分重要。因此,節約自然資源應同實行計劃生育和搞好環境保護一樣并列為基本國策加以貫徹實施。
      2 必須堅持國家統一管理資源的原則
  資源環境的系統觀是可持續發展觀點體系中最核心的觀點。只有當人類充分認識到自己是人與自然大系統的一部分的時候,才可能真正實施與自然協調發展。而且,也只有當人類把各種資源環境都看成人與自然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并正確處理這種資源環境子系統和其它資源環境子系統之間的關系的時候,人類才能高效利用這種資源維護好相應的環境。樹立了系統觀,要求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各種資源環境所共同構成的大系統,以科學知識為指導,根據發展需要,不斷排列組合矩陣中的子系統,并使之達到動態平衡;系統地進行資源環境管理的法制建設;系統地進行資源環境管理的體制建設;系統地推進資源環境合理開發與科技進步。
  從資源環境的系統觀點來看,我們應當改變傳統的部門分割、多塊分割的狀態,在資源環境的體制、法制、機制上采取綜合舉措以改變其管理。就資源管理而言,必須堅持將資源管理職能從依附于產業的分裂狀況中獨立出來,形成統一的職能。當前,要轉變觀念,利用市場,因地制宜,改造成百上千個小系統。盡管各種小系統都為整個社會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但其自成體系,偏重短期局部利益、互設壁壘阻礙流通的現象,嚴重地阻礙著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合理利用。有時候局部小系統功能發揮得越好,對整體大系統產生的負作用就越多。為此,理當順勢進行必要的改造。
  要科學分析,依靠法制,宏觀調控,逐步建立一個大系統。這次機構改革,從土地到礦產,從陸地到海洋,把各種主要資源統一管理起來,組建國土資源部,這種改革方向應當堅持下去。對全國各類自然資源、各地各部門的資源體系進行系統分析,要揚長避短、互通有無、優勢互補、統籌規劃,在力爭戰略性主體資源自給的同時,通過科學的動態分析,建立系統性能良好的資源管理機構,并以法制保證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綜合利用,保持各類資源的動態平衡。
      3 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合理調整資源利用結構
  我們在資源上要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當前資源“開源”工作受到嚴重削弱,如資源地質勘探能力持續下滑的勢頭必須扭轉。現在已對近期礦產供應帶來一定被動,對未來的影響將會更大。依賴于現在的研究調查工作,2010年以后多半礦產無資源條件保證。例如,按現在的規劃將來需要20億標煤作為能源支持,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開源一方面是充分挖掘老的礦產資源基地的找礦潛力,不斷尋找和培育新的資源基地,面向海洋和西部地區,在新地區、新領域、與新深度新高度上拓展資源來源,特別是加強資源勘查、資源建設(如植樹造林、土地整理開發等);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國外資源。從系統觀的角度看,我們要審時度勢合理定位,抓住機遇,利用全球巨系統,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力求把握世界政治經濟與資源環境這個非平衡態復雜巨系統的特點,正確地選準方位角度,不失時機地建立全球資源供給系統,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開發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利用國外資源又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到國際市場去進口國外的產品,二是要到外國去合作勘查開發資源,特別是對周邊友好鄰邦中的資源大國,如蒙古、東南亞開展互惠合作,是可能調劑一些我國的余缺的。
  注意合理調整資源利用結構,尤其是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天然氣,發展水電與核電。在降減煤炭在能源構成中比例的同時,要大力推廣使用清潔煤技術,把洗煤率從15%提高到國際上60—80%的水平,加大煤層氣的開發力度,加強水合天然氣及新能源的技術攻關。建立健全資源儲備特別是石油資源戰略儲備制度,注意安排好資源儲備。
      4 建立健全兼顧災害、資源、 環境的統一共用的地球科學信息采、集、監測預警預報系統,提高對災害的監測、預報水平,提高預防和治理災害的能力
  今年長江等流域的特大水患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不僅對長江,而且對黃河等各條大江大河都要加強全流域性的災害預防與治理研究。從目前的情況看,關鍵要把大陸上空與太空風云變化,與海洋變化因素綜合加以分析研究,要把近幾十年、上百年的氣象氣候歷史,與時間尺度可能是百萬年的地質演化歷史中的情況結合起來加以研究。預測自然災害要求對現代大洋變動、全球變化、地幔放氣、板塊運動、火山地震等活動對氣候的影響都要求作系統的研究。如果能把氣象學科、海洋學科、水文學科、環境科學、工程地質學科能夠更好地綜合起來,把衛星遙感遙測技術、地面環境地質監測、水文監測、海洋監測、地震監測等各種實地觀測技術及室內分析數據處理技術較全面地結合起來,將會極大地提高自然災害預測、預報、預警系統的建設。在這個基礎上,就可能建立一個災害預警、預防和治理的決策支持體系。這對于提高人類防治自然災害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美國副總統戈爾倡導的“數字地球”設想,正在各國引起反響,這一動向值得我們加以注意。
  從資源的系統觀來分析,著眼于上、中、下游和東、中、西部的統籌考慮,就必須把治水與治土,治土與治山綜合部署,必須把產業關聯與產業升級作為災后重建調整布局的出發點,真正使中央提出的“封山植樹、退耕還林、平垸行洪、退田還湖、以工代賑、移民建鎮、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方針落實好。大搞植樹造林,搞好水土保持。要沿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建設綠色長廓,繼續推進三北和沿海防護林帶的建設,對不適當的毀林墾地要堅決退耕還林,對圍湖造田的要有規劃地退田還湖,要建設蓄泄洪功能兼備的工程。做好礦業開發過程中的土地復墾和廢石、廢氣、廢水的處理工作,切實搞好環境保護。
  許多專家著重指出,災害的發生具有群發性、周期性(律性)、地域性、互補性的規律。我國黃河已經斷流多年,黃河流域久旱不雨,久澇必有大旱、久旱常有大澇,一災引起多災,禍不單行。因此,專家們提出要特別警惕黃河發生大洪災的可能性,及早防預,采取措施。
      5 科學地規劃科學,大力拓展地球科學的社會功能, 推進地球科學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地球科學經歷了從古代文明的萌芽期到近代科學的發展,她包括的學科越來越多,分科越來越細。從本世紀中葉以來,由于大洋考察與深海調查,人造衛星、宇宙探測等手段和地球物理,環球氣象等的研究,以及信息技術等先進手段的運用,特別是人類對全球資源環境問題的關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已使地學進入向一個新階段轉變的時期。這種轉變主要體現在:在地學中,地球的概念經歷著由無機地球,到生物地球再到現在人類地球的發展;地學思維由分析性思維向協調性、綜合性思維轉化;從專項技術分科發展向復合技術系統發展;從把地質作用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轉變為把人類活動與地質體的相互作用作為研究主題;從由認識找尋和利用自然資源,進行地震、海洋、氣象等監測預報為主要目的,轉向把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與維護資源能力為主要目的;從一般的地球系統科學轉向包括人類圈在內的現代地球系統科學;從局部地研究認識自然到把地球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從描述解釋地球到規劃地球;支配地學研究的社會觀念從福利倫理向綠色倫理轉變;從自然科學領域的地學延伸到決策科學、人文科學等領域的地學。
  我們必須重視這種轉變,地學本身也要在科學規劃之下依靠科技進步來促進發展,依靠思維方式的變革來促進發展,依靠社會需求的多樣化格局的調整和拉動來促進發展。我們寄希望于盡早實現地學發展的新轉變,使之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地球科學在促進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當發揮全面的基礎性支持保障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第一,應當保障資源永續利用的能力;第二,應當促進和指導人類社會保持良好的生態和環境;第三,應當提高人類預測、預防和治理自然災害的能力,減輕災害的損失,減緩災害的威脅;第四,應當為國土開發整治、區域社會經濟的合理布局與協調發展進行謀劃,提供基礎信息、咨詢與指導;第五,為資源環境等學科的發展滲透與綜合,提供基礎科學技術與智力的支持。
      6 堅持廣泛開展資源環境現代觀念與國情國策教育, 把相關內容納入中小學課程;大力加強資源環境高新科技工作
  我們正面對和迎接著一個新的時代,即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時代。世界經濟處于從主要依靠自然資源的占有和配置向知識經濟過渡時期。世界面臨的資源危機威脅這種過渡,從而危及可持續發展。在知識經濟時期,人類將不斷開拓新的技術能力來解決資源供應與保護環境,人類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如何合理利用現有的有限資源,如何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如何正確地推進社會進步維持人類生存能力與生活質量,已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課題,也是知識經濟時代人們應當學習掌握的必要知識內容,是應在全面樹立共識之下應當采取的共同行動。
  自然資源就其物質性而言是有限的,其中有許多是不可再生和耗竭性的。然而,資源系統是開放的,而且人類認識、利用資源的潛在能力也是無限的。因此,資源又具有無限的特點,我們既不能片面地持有限性的看法而抱著悲觀論觀點,也不能片面地持無限性的看法而盲目樂觀。只有努力地把人類認識、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潛力充分地發揮出來,通過人類自覺地節約資源,通過科技進步不斷地開發新資源,并始終注意到利用資源所帶來的社會、環境等各方面的問題,才能夠對資源支撐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持切合實際的樂觀主義態度。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如果說18世紀工業革命中,人類由于能源的需求開始大規模利用煤這種“石頭”,由于材料需求開始大規模利用鐵這種“石頭”,而逐漸將其消耗為短缺資源,又反過來受制于這種資源的話,那我們目前面臨的知識經濟中的高技術所開發的資源開始發生了質的變化。無用的石頭——鈾被用來產生巨大的核裂變能,其商用期比預測大大提前,目前成為世界上第4大資源。 信息技術革命中計算機的核心——硅片用的也是“石頭,盡管計算機主要是開發人力資源,但也不失為用高技術開發原有低價值自然資源使其千萬倍升值的一個典型事例;生物技術革命中生物工程用的是和其用量相比無盡的基因;新能源革命中受控熱核聚變用的是和其用量相比無盡的海水。近來學術界正關注著在海底一定深度和凍土帶蘊藏著大量的水合天然氣,其資源量將大于已知全部化石燃料資源量的總和,正在尋找其適宜的開發技術使之進入工業生產領域。如果這種新工藝技術取得突破,那么這種清潔能源會造福于人類,將會對日益昂貴、污染環境的傳統能源進行必要的替代。因此,不從新技術革命的觀點來分析未來發展的資源保證,是不可能得出正確結論的。通過采用高技術合理、綜合、科學、高效地利用傳統資源,也可以使之用量相對減少。我們要注意當代信息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各種重要的高新技術對資源前景的開拓與利用方式的變革。
自然辯證法研究京54~56,64B2科學技術哲學19991999 作者:自然辯證法研究京54~56,64B2科學技術哲學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28:08

[新一篇] 中國考古學世紀的回顧與前瞻

[舊一篇] 中國自由主義思潮與自由主義文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