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企業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國不缺工廠
  缺的是真正推動產權運作的企業
  在原有體制下,人們把工廠等同于企業,認為那些實實在在地改變著資源的性狀、生產出物質產品的工廠就是企業。中國缺工廠嗎?迄今,中國的鋼鐵、水泥、家電、摩托車以及大量基礎化工原料的產量都已經居于世界第一位。中國不缺工廠。
  隨著改革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企業不僅應當生產物質產品,而且應當贏利。應當說,這個認識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性進步。但與此同時,相當多的人仍傳統地認為,企業應當是依靠買進原料、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利用自己的生產能力生產出產品、賣掉產品從而獲取利潤的微觀組織。換言之,企業的利潤應當來自“實業”。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作“實業”才是“善”,不作“實業”就是“惡”。中國缺不缺作“實業”的企業呢?我們已經有了千余家上市公司,絕大多數是冠以“鍋爐”、“摩托”、“藥業”、“汽車”等名稱的“實業”公司。但充斥我們耳目的是太多的虧損、預虧、特別處理等方面信息。前期人們質疑“中國股票市場的市贏率是否太高”,這個問題的另一種問法是,“中國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是否太低”。
  中國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企業?需要通過產權市場化的方式對資源要素進行優化再組合的企業。
  當前有兩個在理論與實踐上都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
  一是,什么是市場經濟發展到成熟的根本標志。從確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改革目標迄今,我們對市場經濟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最初,我們對市場經濟的認識停留在產品市場化的層面,從80年代中后期以來,“減政放權”、“價格放開”以及讓企業成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等改革都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但在世紀之交,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與改革的深化,我們終于認識到,市場經濟發達與成熟的根本標志是產權作為交易對象加入到交換過程中來,即產權的市場化。產權的市場化才能使市場經濟原則真正貫徹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惟有在產權高度市場化的條件下,資本與投資領域才能充分地實現相互優化選擇或重組。
  二是,誰應當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整合與優化再配置的主體。盡管我們已經走出了計劃經濟體制,但在當前社會的普遍認識中,人們仍將這個責任主要賦之于政府;仍認為企業的責任不過是在特定領域中“將本求利”。其實,不論理論還是實踐都早已證明,政府整合資源的效率及其優化程度是很差的。市場經濟下,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的主體應當是企業。可以說,政府從資源配置主體的地位上退出而企業進入是中國改革的基本趨勢。
  目前已有不少成功的企業的發展經驗與發展模式已表明以資本升值為基礎的產權運作。依托市場、堅持市場化操作,在多種形式的產權交易基礎上實行資產重新優化組合,通過改善資產質量、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領域,從而提高資產的市場價值。
  中國不缺投資者
  缺的是能夠大規模提高資產利用效率的創新者
  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從“引進外資”開始的,中國的證券市場是為發展直接投資而開辦的,迄今我們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最担心的仍然是“民間投資增長速度不快”。
  當前的中國還缺投資嗎?還缺。但一個顯然的事實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投下的資金總量已然不少。問題的關鍵是,大量投資形成的資產正處于低效率,甚至是負效率的使用狀態。如果不是這樣,困擾我們的銀行不良資產問題是從哪里來的呢?滯留在“華融”、“信達”等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手中的1.4萬億“債轉股”資產是從哪里來的呢?更進一步說,中國股市在過去10年中融走那么多的資金,為什么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仍那么低呢?
  人們仍在冥思苦想如何將近7萬億的城鄉居民儲蓄存款變為直接投資,如何發育戰略投資者,如何刺激投資增長。其實,中國不缺投資者,缺的是能夠大規模提高資產利用效率的創新者。
  近兩年來,“新經濟”的提法以極高的頻率出現于各種媒體和諸多專家口中。人們一般把“新經濟”同高科技聯系起來,以為“新經濟”的內涵就是“知識經濟”。其實這是以偏概全。科學技術再發展,“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恒”這兩條定律也還沒有被推翻。人們不可能憑空創造出物質財富。“新經濟”的真正內涵是提高資源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靠什么?一靠技術手段改進,二靠資源優化重組。如果注意到剛剛過去的幾年中世界性的大公司兼并高潮,注意到國際貿易量的增長和國際貿易構成的變化,就會清楚地知道,新經濟的出現實際上源于全球采購、全球性的資源優化配置、資產優化重組和競爭擴展到全世界范圍。新財富的真正來源是經濟系統重組所帶來的效率增長。
  比如,人們很容易注意到了新疆德隆近年來大量資產并購方面的所作所為。但人們可能并未充分注意到的是,德隆非只是對資產進行了簡單的買賣。買和賣只是資產運營的開始和結束。在買和賣之間,德隆作了三件非常重要的事:一是不斷把滯留在傳統產業的資源組合到高科技產業上來;二是通過改善要素組合狀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是通過市場化方式用高效率的要素支配者取代低效率的要素支配者。
  很容易想象,如果中國上千家上市公司或者他們的大股東都致力于這三件事,我們還有必要担心“市贏率是否太高”的問題嗎?如果中國現有的經營性資產都能夠處于高效率的利用狀態,我們還用得著憂慮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國際競爭力問題”嗎?
  中國不缺改革措施
  缺的是推動改革的市場化力量
  當前,中國改革的核心與關鍵問題是國有企業的改革。黨的15屆4中全會“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改組國有企業;要著眼于搞好整個國有經濟,推進國有資產的合理流動和重組;要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要推進多元化的產權制度改造。
  應當說,改革的方向是很明確的。在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技術工藝更新、產業結構升級等因素影響,沒有一個企業是可以長盛不衰的。要著眼于搞好整個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關鍵是要把滯留于產業前景已經黯淡、資源趨近于枯竭、產品老化、規模不經濟或要素組合方式不合理的領域中的國有資本從不斷折損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投入到成長性更好的領域或真正需要國有資本支持的領域中去。由于體制性、歷史性因素,我國的國有資本中有相當一部分被“套”在了已經難有贏利前景的領域中,“套”在了特定實物資產狀態上。在這樣的狀況下,財富不僅不增殖,反而要在高成本、低效益的虧本買賣中不斷折損。這是最大的國有資產流失。顯然的道理是,除去與政府職能相關的政策性領域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一個出資人有義務、有必要專門把自己的資本束縛于注定虧損的領域。不管這個出資人是國家、政府還是企業法人或自然人。國有經濟所能支配的資源也是一個有限的量。唯有在不斷流動、不斷優化再配置的過程中,這個有限的資源量才能真正不斷在國民經濟整體的運行過程中起到“呼風喚雨”或“平抑波瀾”的主導作用。
  問題是,在國有經濟內部能不能產生出推動企業改革,推動資源流動、產權重組的足夠力量?肯定不能。坦率說,國有經濟有進有退的戰略性調整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的最大阻力何在?在于國有經濟系統內部在過去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種種既得利益集團。
  可以用最近出臺的“減持國有股暫行辦法”來說明。解讀國務院的這個文件可知,政府清楚地知道,減持國有股最大難點,或說首要的阻力其實并不在于市場的資金可供量,不在于因短期內供求關系改變對股民利益的影響,也不在于減持與儲蓄之間在爭奪民間貨幣資本上的對峙;而在于國有股權的實際持有者不愿意讓出已經占有的既得利益,在于減持導致的國家與那些實際占有著這些資源的既得利益群體之間的經濟利益矛盾。之所以采取“存量發行”的辦法,就是把減持與上市或增發聯系起來,用更大獲益機會換取國有股權的實際占有者讓出所占有的部分資源。
  僅靠體制內的力量顯然不能滿足改革深化的要求。靠“自己革自己命”不行。加入"WTO"的歷史進程等不了,結構調整的發展任務等不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機會等不了。我們需要有更多的、更強大的外部市場力量,包括外資的、民營的市場力量來推進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推進企業產權結構的多元化改革、促進產權流動與市場化。
  中國不缺大股東
  缺的是市場的善意參與者
  有人說,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太分散。這話其實不確切。近期在們熟悉的“坐莊”行為、“基金黑幕”之后,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的問題又成為了熱點話題。很多人呼吁要“保護中小股民的利益”。為什么保護?從中國的特殊性看,首先還不在于資金規模不對等、信息不對稱,而在于這些大機構、大股東普通采取了對市場的惡意參與態度。
  大機構、大股東的惡意參與有兩種主要表現形式。一種是在市場交易過程中采取種種手段操縱股價,例如披露虛假信息、對倒交易等。從“瓊民源”、“億安科技”等案例中中小股民已經領教太多。另一種是在市場交易過程之外大股東從上市公司“抽血”,通過向上市公司大量借貸、讓上市公司担保從銀行借款、通過關聯交易實現利益轉移等手段把上市公司“掏空”。通俗說就是把合伙人的錢“卷跑”。從“猴王”到“濟南輕騎”,這種案例也已經披露得數不勝數。
  股東不論大小,所持股份不論能否流通,人們共同投資一個公司的內在含義是合伙作生意。大股東在拿到合伙人的投資后并不試圖去運用這些資金從市場中爭取利潤,而是把合伙人的資金用種種手段襄括于自己的口袋,這是一種什么行為?這是一種明火執仗的市場暴力,是非法掠奪。哪怕這些股東是打著“公有”旗號的國有股東。這不是在“擴大國有經濟的支配力”,而是在瓦解市場經濟的支配力。中國不缺大股東、大機構,缺的是市場的善意參與者。
  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改革,本質上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再組合。真正能夠在市場中獲得長久發展機會的企業只能是在激烈競爭中能夠與各方面利益主體保持協調關系、最大限度消除市場敵意的企業。可以斷言,不論目前中國的股市多么不完善,客觀規律總要發揮作用。真正能夠在這個市場中長期生存下去的只能是具有與市場親和形象的企業,只能是市場的善意參與者。
《經濟消息報》京①F31工業企業管理陳淮20012001 作者:《經濟消息報》京①F31工業企業管理陳淮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1:28:21

[新一篇] 中國零售業態展望

[舊一篇] 中國青少年自殺意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