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1,1911年,辛亥革命的起義軍截獲了裝有清軍軍火的列車。是年中國南方各省起義反對清政府,12月29日起義軍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此時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依然在軍事上占有優勢,北方各省新軍就成為新的軍閥,形成了軍閥割據的狀態。軍隊按照省籍貫,軍官所畢業軍校劃分為勢力集團。
2,孫中山像。1911年底,孫中山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次年1月18日,孫中山以提出《五條要約》的方式向袁世凱攤牌,企圖坐實南京臨時政府。經過反復修改又于1月22日以公諸報端的方式將南北雙方幕后談判全部曝光,令袁世凱極其尷尬和不滿。1912年2月13日,袁世凱通電共和,根據南方獨立各省及部分革命黨人自始至終的意愿,孫中山提出辭職咨文,準備將總統一職還位給袁世凱。
3,袁世凱像。中華民國總統(1912-1916年)。南方各省的起義軍反對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方軍閥的權利日益擴張,然而北洋軍閥的勢力依然強盛。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他要成為中華帝國的皇帝,南方各省政府極力反對稱帝。此時,大部分北洋軍閥開始拋棄袁世凱,最后袁世凱在一片唾罵聲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留下的是一個南北割據,軍閥混戰的新中國。由于袁的去世,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閩、魯、陜等省;直系的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占踞東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晉系軍閥閻錫山,徐州一帶張勛的定武軍,西南的滇系軍閥唐繼堯和桂系軍閥陸榮廷等,都在外國列強操縱下,爾吞我并,爭斗不已。
4,張勛復辟失敗后躲入荷蘭大使館,圖為他與他的小兒子在荷蘭大使館里,1917年。
5,1917年張勛復辟是街頭的“辮子軍”與黃包車夫們在通往北京的大路上。
6,張勛部隊到達北京,1917年張勛復辟時街頭的“辮子軍”及北京的警察。
7,1917年張勛復辟時,小販在故宮里賣大碗茶。
8,張勛的辮子軍在故宮里扎營。
9,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率領軍隊包圍了在故宮里的5000名“辮子軍”。
10,1917年7月,張勛復辟時辮子軍在紫禁城里停放的大炮。
11,1917年7月,張勛復辟失敗后紫禁城里的兵營以及盛放戰死者的棺材。
12,1917年7月。張勛復辟時期駐扎在東交民巷里的歐洲軍隊。
13.徐特立的血書,1907年。“請開國會,斷指送行”,題記為“善化徐懋生名特立十月二十六日九時在湖南修業學校斷指瀝書此八字為情愿人送行”。血書事件是指:1907年發生清政府向外國屈辱妥協的教案時,徐特立在學校作時事報告,講到激憤之處,熱淚如傾,竟拿菜刀把自己的左手小指砍掉,蘸著血寫了抗議書,寫完當場暈倒。這一“抽刀斷指”的舉動,頓時蜚聲全省,徐特立也被當時有進步思想者譽為最有血性的激進人物。如果這不僅僅是張照片,還有原稿流落在國外的話,倒是很有意義的。原稿的編輯不知事件發生的年代,把它列入辛亥革命之后。徐特立是毛澤東和田漢等著名人士的老師。
14.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控制北洋政府的直系軍隊使用現代化的75mm克虜伯榴彈炮。
15.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在天津火車站的政府軍。
16.第二次直奉戰爭,天津城里的士兵。
17.1925年12月份,直隸省天津附近,馮玉祥部隊的運輸輜重隊。
18.馮玉祥部隊進駐天津城內。
19.馮玉祥部隊的運輸輜重隊。
20.馮玉祥部隊在天津城內行軍。
21.1925年,馮玉祥部隊在天津市內構筑的街壘。
城頭變幻霸王旗是歷史的必然沒有永遠的`大王'!
綜合 2022-01-09 19:04:2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