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界聚焦通貨緊縮的對話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0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877(2001)01—0074—05
  “通貨緊縮”在日前已成為一個“時髦”的字眼,政府機構、宣傳部門、理論界、經濟學界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通貨緊縮”。通貨緊縮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其是否出現,其特征、成因以及中國現階段應采取何種對策等等,經濟學界對此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提出了眾多真知灼見。在此歸納總結經濟學界和經濟工作者不同觀點,綜述通貨緊縮。
   一、通貨緊縮是否存在論
  米爾頓·弗里德曼在其《論通貨膨脹》著作中論述到“通貨膨脹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是一種貨幣現象”。(注:[美]米爾頓·弗里德曼:《論通貨膨脹》中文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人們常常由此出發簡單地認為通貨膨脹是由于發行票子太多了;與此相反,認為通貨緊縮是票子發行太少了。在中國經濟學界有這一點看法: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而通貨緊縮是一種實體經濟現象。由于人們對通貨緊縮的定義和內涵的理解不同,由此產生對中國是否出現通貨緊縮有不同的看法。
  觀點一是不存在通貨緊縮。1999年3月11日,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在答中外記者問題“中國是否出現通貨緊縮現象”時說,“出現通貨緊縮要有兩個重要條件,第一是物價連續下降和貨幣供應量連續下降,第二是經濟蕭條,表現為兩個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是不完全存在的。中國物價指數在前兩年連續下降,主要與農產品價格下降有關,不完全是貨幣供應量減少的原因。從貨幣供應量來看,廣義貨幣這兩年都比上年增長15%,不是下降而是上升。從經濟發展來說,這兩年不是衰退而是持續快速增長,分別為8.8%和7.8%。我認為現在中國還不存在通貨緊縮,但是我們要預防通貨緊縮”。(注:《中國經濟日報》,1999年4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王煜、 高材林也持相同觀點,認為目前我國只出現了“通貨緊縮”的某種跡象,但整體上沒有出現通貨緊縮,不能把物價持續下降簡單地等同于通貨緊縮。(注:王煜、高材林:《1998年1~8月份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金融研究》,1998年第10期。)此處觀點認為:通貨緊縮是指貨幣供給緊縮和信貸供給緊縮同時發生的總體水平下降,目前我國并沒有發生通貨緊縮,因為我國當前的貨幣和信貸供給在繼續增加,沒有緊縮。或解釋通貨緊縮是在其經濟周期下降階段與貨幣和信貸供給持續下降,這種解釋比較全面,沒有孤立地把通貨緊縮看作是單純的貨幣現象,而是把它置于經濟周期的特殊階段中,是經濟周期特定階段上出現的貨幣現象。據此,中國目前沒有發生通貨緊縮,不僅因為當前的貨幣和信貸供給在持續增加,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還在保持較快增長。
  觀點二是中國已存在通貨膨脹。1999年4月3日,朱róng@①基總理答《華爾街日報》記者問時說,1993年我們面臨的困難是通貨膨脹,而現在面臨的困難是通貨緊縮,是物價不斷地下跌。我們現在開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從基礎知識建設和刺激需求方面來提高人民購買力,來拉動生產的發展。(注:《中國經濟日報》,1999年4月17日。 )1999年4月9日,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也承認中國存在通貨緊縮,我們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就是預見到中國出現了通貨緊縮跡象,物價從1997年底開始17個月至今已17個月下降。這么長時間物價連續下降,不能不說是通貨緊縮。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在《我國通貨緊縮的特點、成因及對策》一文中指出:中國已出現全局性的嚴重的通貨緊縮,成為影響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大敵,應當實行旨在治理通貨緊縮的貨幣政策及相關政策,如果中央銀行過于謹慎,目標含糊,行動遲緩有可能中國將陷入通貨緊縮的螺旋陷井之中。(注:胡鞍鋼:《我國通貨緊縮的特點, 成因及對策》, 《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李揚在《中國經濟面臨通貨緊縮》一文中指出:通貨緊縮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通貨緊縮是一種實體經濟現象。(注:李揚:《中國面臨通貨緊縮》,《中國國情國力》,1999年第9期。)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組在《正視通貨緊縮壓力,加快微觀體制改革》一文中指出:通貨緊縮的最簡單的意思是指物價水平的持續下降,中國面臨的通貨緊縮壓力不斷加大是不爭的事實。(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組:《正視通貨緊縮壓力,加快微觀體制改革》,《經濟研究》,1999年第二季度期。)李曉西認為:“事實上,從騎虎難下年起我國經濟增長幅度一直下降,已持續6年時間。 ……不論從什么角度看,現已進入通貨緊縮階段。”(注:李曉西:《通貨緊縮、需求不足與政策思路》,《財貿經濟》,1999年第8期。 )這些觀點認為通貨緊縮是指價格總體水平的持續下降,這種解釋斷言我國已陷入通貨緊縮的困境。
  由于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其分析得出的結論有可能不同。更何況通貨緊縮作為一種經濟現象,有其產生、發展和消退的過程,學者的認識也有一個從不完善、不全面到逐步完善、逐步全面的過程。上述兩觀點支持者各有自己的論據作支撐,但筆者還是贊成觀點二。因為堅持觀點二的經濟學者和經濟工作者建立在理性的分析基礎上,借用詳盡的數據資料,從物價指數、社會消費占GDP的比重、貨幣供應增長率、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國民消費心理及中外對比分析等方面實證出中國已面臨和存在通貨緊縮。而觀點一的支持者偏重于定性分析。 整體來看, 到1999年中后期,許多經濟學者承認中國發生了通貨緊縮。
   二、通貨緊縮成因論
  目前, 我國宏觀經濟處于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 隨著國民經濟自1993年至1997年的“軟著陸”成功實現,宏觀經濟形勢已發生明顯變化。中國已面臨通貨緊縮,學術界對其產生的原因眾說紛紛,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不同見解。
   (一)過剩經濟論
  90年代末期,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曾長期存在的短缺狀態,終告結束。有關數據顯示,供不應求的商品幾乎沒有,啟動消費、刺激經濟、促進經濟增長已成為客觀調控的重要政策取向。市場是否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經濟是否從短缺經濟向過剩經濟轉變,這一點經濟學界并未達成一致意見。若承認存在過剩經濟,也就承認過剩經濟是造成通貨緊縮的首要原因;若不承認存在過剩經濟,就必須從其他方面或更深層次方面尋找和分析通貨緊縮的成因。
  過剩經濟通常是指這樣的一種經濟狀態:1.當某種社會需求產生時,供給經濟可以更大的規模產生;2.價格變動已經難以調整供求雙方的經濟關系,相當多的生產經營者被迫在成本線以下拋售;3.供給方的利潤普遍被壓低到銀行利息率以下,但資本已經難以找到更有利的領域可轉移,唯有通過繼續追加投資和擴大規模,通過競爭的方式把其它供給者排擠出局以維護自身利益;4.經濟系統從封閉走向開放時,在系統外部普遍存在著技術及資本量更為強大的過剩生產能力。(注:李啟明、趙培亞、倪春海:《過剩經濟時期對我國投資領域的影響分析》,《管理世界》,1999年第2期。)
  主張過剩經濟已存在的李啟明、趙培亞、倪春海等學者在《過剩經濟對我國投資領域的影響分析》中指出:世紀之交,擺在國人面前的國民經濟運行態勢正是這樣的一幅畫面:商品零售物價指數、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持續回落,絕大多數商品供過于求或供求平衡,供不應求的商品幾乎沒有;二是平均利潤率急劇下降,“扭虧為盈”已經成為許多產業部門為之奮斗的基本目標,眾多生產者商家不斷掀起“寧讓利潤不讓市場”的價格大戰,形成惡性競爭;工業貸款需求下降,“打好項目難,銀行慎貸,企業借貸”已經為最高決策層所關注……(注:李啟明、趙培亞、倪春海:《過剩經濟時期對我國投資領域的影響分析》,《管理世界》,1999年第2期。)。 林毅夫在分析通貨緊縮問題時指出:到1995年,我國許多重要產品的生產能力都徘徊在50%上下,有的甚至低于40%。如果考慮庫存情況,我國生產能力閑置更為嚴重,我國有一半產品生產能力利用率不足60%,最低的只有10%。“八五”期間過快的投資增長,造成的生產能力遠遠超過最終需求的增長,是目前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從而形成通貨緊縮這種尷尬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注:林毅夫:《通貨緊縮的成因》,《資本市場雜志》,2000年2期。)。種種跡象表明,進入90年代, 我國國民經濟已經由短缺經濟轉為低水平的結構性過剩經濟。
  與此提出異議的學者陳淮在《過剩經濟:悖論求解》中指出:我國面臨的過剩經濟并非是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之間彼此消長的簡單失衡。在過剩的現象背后隱含著很多前提與結果相悖的深層矛盾。
  悖論之一是國民收入分配長期向消費傾斜下過剩。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過剩危機的根源在于積累無限擴大的趨勢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斷縮小的矛盾。學者陳淮通過分析從1987~1997年我國職工工資、居民收入、儲蓄與國民經濟各環比增長速度的數據表明,在我國國民經濟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并未積累引起社會成員消費能力不斷弱化的因素。供求關系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全面轉換并非由“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引起”。悖論之二是國民經濟持續在高速運行的高漲與繁榮過程中出現過剩。經典的西方宏觀經濟理論認為,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關系是在供不應求和供大于求之間呈現周期性波動,其中在供求失衡中,供大于求的狀態總是以衰退為背景,嚴重過剩總是與蕭條并存。但中國現實的問題是,如果我國的“高增長”與“低通脹”之間任何一方的真實性都不能否定的話,那么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關系的一般性解釋已不足應對我國面臨的實踐。悖論之三是一方面生產率仍然低下產業競爭力不強,另一方面出現過剩。工業化過程中過剩原因的最簡單解釋就是生產力技術手段導致生產率大規模提高,從而單位時間、單位資源消耗下才能提供的實物產品量實現了大幅度增長。顯然,我國目前生產力水平、技術手段是欠發達的,理論與實踐要進一步回答的問題是:買方市場和過剩出現的物質基礎從何而來。悖論之四是買方明顯處于被動地位下的過剩。過剩在市場過程中的現象形態是,在供大于求狀況下買方在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等價交換原則不斷向有利于買方的方向扭曲,市場經濟下買方市場格局的必然趨勢是生產領域的不斷優勝劣汰和流通領域中消費者權益不斷強化。但現在我們面對的還不是一個買方占據的市場形態,而是連一個等價交換的基本原則都無法保障的失衡格局,賣方的壟斷性社會權力遠大于買方。這種現象形態是有效需求是否足夠或消費結構是否升級等理由所無法解釋的。這種違背常識的發展態勢要求理論回答:我們供求關系從短缺到過剩的轉換是否直接帶來了賣方市場和買方市場的轉移(注:陳淮:《過剩經濟:悖論求解》,《管理世界》,1998年第5期。)。
  四個悖論深刻地折射出作者嚴謹的推理與思考能力,同時反映出我國過剩經濟的特殊性,非一般經濟原理或現成的西方經濟原理可作出完整的解釋。
   (二)企業經濟效益下降論
  中國當前的通貨緊縮不僅僅是一個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造成中國當前的通貨緊縮的根本原因在于經濟效益下降和虧損,在于企業成本上升所造成的企業利潤率和資金回報率的下降。這是余永定在《打破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挑戰》一文中提出的觀點(注:余永定:《打破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挑戰》,《經濟研究》,1999年第7期。)。企業經濟效益下降。 企業虧損如何導致通貨緊縮?長期以來中國存在著以需求拉動為主的通貨膨脹,其生產要素價格的上升速度滯后于物價的上漲速度,企業生產成本上升而出現虧損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面對嚴重虧損,企業如不想退出生產,最簡單的選擇是“啃資本”或通過銀行貸款來維持,由于機器設備得不到更新和債務負担日益沉重,這類企業的生產成本進一步上升、虧損情況進一步惡化;企業另一種選擇是降低成本。中國目前的問題是,由于種種制度約束,企業往往傾向于第一種選擇。企業減虧的措施如減少支付工人的工資、獎金和職工下崗待業等未能有效地降低企業成本從而減少虧損,卻導致了工人收入的減少和預期收入的減少。根據供給與需求曲線理論,企業虧損所直接導致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減少,意味著總需求曲線的左移,在總供給曲線不變的情況下,總需求曲線的左移必將導致物價水平的下降,導致企業虧損狀況的進一步惡化。這樣,一個物價指數持續下降的惡性循環便形成了,同時也意味著通貨緊縮的進一步加劇。
   (三)盲目投資,重復建設成因論
  生產能力過剩是造成通貨緊縮的主要原因,而盲目投資,重復建設是造成生產能力過剩的根源。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供給能力或潛在能力方面達到空前的增長趨勢;同時目前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實際生產水平下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生產力能力過剩。胡鞍鋼認為,當前通貨緊縮的現象是以往經濟增長方式的發展結果。今日的生產能力過剩是若干年前的“大干快上”經濟過熱的必然結果,各地區和各行業盲目投資,重復建設始終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頑癥,也是我國經濟效益低下、資源嚴重浪費、庫存大量增加、各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的根本原因,它所產生的累積效應和負面效應直接加劇了我國生產能力過剩和通貨緊縮(注:胡鞍鋼:《我國通貨緊縮的特點,成因及對策》,《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在這一點上,從國內的經濟類文章看, 絕大多數學者均持此觀點。
   (四)經濟總體創新能力不強成因論
  “八五”期間的投資高潮,基本上可以認為是低水平擴張。技術門坎低的行業,立即形成投資熱點,形成過度競爭,各地結構趨同,市場很快飽和。而高新技術含量高、協作性要求強的行業,即使市場需求最大金融環境再寬松也無法吸引地方民間投資,結果還是形不成供給能力。一到“宏觀調控”,結構矛盾立即浮出水面,加大的生產能力同收縮的需求共同導致經濟大波動,更嚴重的是我國傳統性產業這兩年同時遭遇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蕭條,面臨的困難更大。再從一般的商業周期來看,中國經濟從1998年開始事實上進入衰退階段。在這一階段客觀要求“破壞”甚至“消滅”一些已形成的生產能力。加上幾十年的重復建設,在中國這種破壞和消滅更為嚴峻,從種種跡象來看,世界經濟正進入經濟學所描述的以科技革命周期基礎的“長周期”的下落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新的科技革命的產生以及由此引起的對社會經濟結構的創造性破壞,新的產業不斷產生,但未形成穩定的基礎,而大批傳統產業則面臨徹底“消滅”的命運。
   (五)收入差距拉大和預期增支減收成因論
  我國當前在經濟結構上最突出的問題,從消費角度來看,主要存在城鄉之間,城市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之間差距太大,造成購買力的斷檔,妨礙了國內市場的擴張;從生產角度來看,低水平同構性競爭等問題沒有解決,造成結構升級緩慢,結果形成了消費與生產格局的錯位,現實情況是消費不足與消費不起并存,而消費不起矛盾更為突出。高收入者覺得沒有什么可買,而低收入者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注:王佐旗:《對當前中國消費市場的幾點分析與思考》,《經濟與管理研究》,1999年第4期。)。正如獲1998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印度籍阿馬蒂亞·森研究結果表明,世界資源足以滿足全人類持續發展,貧困現象與貧困人口的存在并不是因為資源不夠,其產生的根源是富裕者壟斷了資源的支配權、分配權和受益力,阻礙了全球的共同富裕。
  中國目前分配體制的不完善,使得居民收入的檔次拉得太大,多數人收入水平跟不上,進一步導致生產結構與消費結構出現斷層和錯位,是當前需求不足的主要結構性原因。
  如果說收入結構性不平衡是消費不旺的客觀原因,那么居民預期收入減少支出增加是消費不旺的主觀原因。隨著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眾多配套體制在近年連續推出,中國目前面臨兩難選擇:配套體制若跟不上,中國在下一世紀將失去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目標的穩定環境和背景;配套體制要跟上,其積累幾十年的各種矛盾需快速化解,國民在短期內難以接受。目前國民的基本心態是對未來收入和支出的不確定性增強,從而壓抑了經濟的增長。
   (六)社會投資不足成因論
  這是從社會投資或民間投資角度出發,眾多學者認為國內體制性信貸供給和由此導致的社會投資不足是制約當前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我國20年改革與發展的一個主要成就,就是發展了一個生機勃勃的非國有經濟部門;但是多年來,我國一直卻沒能發展起一個與非國有產業部門相適應的非國有金融部門。金融資源的配置被大大扭曲,只提供30%工業增加值的國有企業占用了70%以上的信貸,而提供70%工業增加值的非國有企業中小企業貸款極為困難(注:高梁:《歷史積冰浮出水面,通貨緊縮新病舊因》,《經濟管理文摘》,1998年第18期。)。
   三、治理通貨緊縮的對策
  我國經濟發展的通貨緊縮不僅時間長,而且幅度大,生產下降造成收入減少,反過來又帶來物價下降,進一步影響生產。這次緊縮是我國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的情況下發生的。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都是一種貨幣現象,治理通貨膨脹國家可以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法定準備金率,縮小存貨款利率差,促使資金回籠,從而有效地抑制通貨膨脹,主動權在政府手中。但治理通貨緊縮的主動權不在政府手中,因為存在增加貨幣供應量而貨幣不被吸收的局面。治理通貨緊縮,經濟學界有如下看法。
   (一)積極的貨幣政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中國貨幣政策操作,正經歷著深刻的變化——經濟手段代替行政手段,間接調控代替直接計劃。采用貨幣政策調控通貨緊縮大多學者意見相同。政府通過利用貨幣政策工具即再貸款、再貼現、貼現率、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來刺激民間投資,啟動經濟。但貨幣政策時滯性明顯,一般要在1 年以上才顯示出結果。今年我國政府由去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轉向為積極的貨幣政策,其用意明顯,加大貨幣政策對通貨緊縮的調控力度。
   (二)穩健的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較貨幣政策對其經濟調控效果相比,具有較強時效性。1998年下半年,我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發行1000億元國債和與之配套的1000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對經濟的持續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時要看到財政政策面臨的制約因素。其一是擴大國債規模面臨當前財政債務依存度和國債償債率都偏離即國家財政的債務承担能力不足的制約。其二是減稅空間有限和財政風險、體制改革方向的制約。從某種意義上說,偏重于擴張性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之爭實質是主張市場多一點還是政策干預多一點的理念之爭。相信市場的人一般偏向于貨幣政策,相信政府的人一般偏向于財政政策。我國公共投資效率較低,計劃體制尚未消除,大規模地使用財政政策的危險莫過于有可能強化計劃體制,導致體制的復歸(注:夏杰長:《論當前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回旋空間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管理世界》,1999年第2期。)。 政府也考慮到這一點,由1998年擴張性財政政策轉變成1999年的穩健的財政政策。
   (三)以結構升級帶動結構調整
  解決相對性的低水平生產過剩,必須進行結構調整,但其前提是結構升級。沒有結構升級所帶來的發展空間,結構調整不會有大的余地或者根本不動。國務院研究中心的劉世錦提出在以結構升級帶動結構調整的過程中要注意如下政策重點。第一,促進消費方式的改變。由傳統的積累型消費向現代的平衡型和適度超前型消費轉化,推進生產能力與消費能力的鏈接。第二,在防范金融風險的基礎上加快金融創新。金融創新是溝通儲蓄與投資間的聯系,充分發掘和利用經濟中的盈利機會,并盡可能分散和化解風險,促進儲蓄向投資的積極轉化和整個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進。第三,加快社會保障體制建設。第四,重建公共財政,在特定歷史時期通過國債形式增強公共財政能力,提高財政資金的效率。第五,加快城市化進程特別是小城鎮的發展。將小城鎮的發展與鄉鎮企業的調整、提高及農村土地和戶籍制度的改變、基礎設施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有機結合,為城鄉經濟創造出一系列的經濟增長點。
  總之,克服和治理通貨緊縮是擺在當前政府決策部門的重要問題。從改革初期的政府經濟、計劃經濟轉向目前的社會經濟、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政府要嚴格管理和認真解決社會化過程可能帶來的一系列新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和消除是社會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種代價和成本,政府在現代化經濟中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把這種社會化的代價和成本降低到最低點,盡快走出總需求萎縮、經濟蕭條、高金融風險的困境。
  收稿日期:1999—11—11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鐵的左半部右加容
  
  
  
濟寧師專學報74~78F11理論經濟學王佐旗20012001自1997年以來,我國各種物價指數如商品零售物價指數、生產資料購進指數、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均出現下降趨勢;貨幣供應量增幅和貨幣流通速度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銀行利率一再下調但儲蓄額增幅居高不下;眾多居民預期收入減少,預期支出增加,有效需求不足;這些問題的核心和歸結點是通貨緊縮。經濟學界眾多學者、專家就我國是否出現通貨緊縮、通貨緊縮的特征、成因以及治理通貨緊縮的對策和建議展開了積極的研究和探討,發表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在此作出綜述。經濟學界/通貨緊縮/有效需求/成因/特征/對策王佐旗,中共廣東云浮市委黨校,廣東云浮 527300  王佐旗(1974—),男,湖南雙峰縣人,廣東云浮市委黨校講師。 作者:濟寧師專學報74~78F11理論經濟學王佐旗20012001自1997年以來,我國各種物價指數如商品零售物價指數、生產資料購進指數、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均出現下降趨勢;貨幣供應量增幅和貨幣流通速度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銀行利率一再下調但儲蓄額增幅居高不下;眾多居民預期收入減少,預期支出增加,有效需求不足;這些問題的核心和歸結點是通貨緊縮。經濟學界眾多學者、專家就我國是否出現通貨緊縮、通貨緊縮的特征、成因以及治理通貨緊縮的對策和建議展開了積極的研究和探討,發表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在此作出綜述。經濟學界/通貨緊縮/有效需求/成因/特征/對策

網載 2013-09-10 21:30:56

[新一篇] 經濟學家講“信用”

[舊一篇] 經濟學的工具理性及其方法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