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講“信用”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吳敬璉: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
  當前的中國經濟是由計劃經濟脫胎而出的,信用基礎十分薄弱。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整個社會被組織成為一個全國范圍的單一企業。在那里,經濟資源由政府通過行政命令在自己所屬各單位之間進行配置,信用只是資源配置的一種其作用微不足道的輔助性手段,而且信用手段只能由作為政府出納機關的國家銀行掌握;以避免資源配置的自發性為理由,企業之間的商業信用是被嚴格禁止的。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的發展對信用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而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卻遠遠落后于這種要求;同時,從政府到民間,都存在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做法的痛苦過程,因而欺詐、賴帳等失信行為廣泛發生。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中,信用交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擴大了市場規模。現代市場經濟乃是一種建立在千頭萬緒、錯綜復雜的信用關系之上的經濟。發生在整個民族國家范圍內乃至全球化的市場上的現代信用交易就必須以有切實保證的信用作為中介。失去了信用,交易的璉條就會斷裂,市場經濟根本無法運轉。因此,普遍的守信行為是交易能夠進行、經濟能夠運轉的前提,也是每一個企業立足于社會的必要條件。
  厲以寧:信用是對交易合法權利的尊重和維護。
  經濟生活中每個交易者都有自己的權益,還要和交易者有來往,所以信用所涉及的不僅是目前的交易,還是未來的交易。信用是對對方合法權利的維護和尊重,也是對自身合法權利的維護和尊重。所以對信用的破壞最終也會使自己的利益遭到損失。
  現代生活中信用交易越來越重要。一旦信用體系瓦解,不僅信用交易無法進行,實物交易與貨幣交易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交易方式的演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信用體系瓦解,會提高成本降低效率。
  張維迎:信用制度為何難建?
  信用制度建立不起來,首先是沒有明確的產權制度。我國的國有企業就像一座廟,經營者就像是過夜和尚,過一夜就走,不用承担信用缺失的風險。
  其次是政策不穩定,使企業對未來沒有穩定的預期。現在企業只有種草的積極性,沒有種樹的積極性。應建立明確的產權制度,政府的行為也要規范。
  由于銀行和企業的信息不對稱,企業普遍不講信用,所以銀行容易落入企業陷阱。
  此外,現在銀行有一種風氣,就是一窩蜂追著一些看似好的企業去放貸,而不會自己去發掘出好企業,這樣容易把好企業慣壞了。因為企業的現金流量越大越容易投資于一些效率低的項目,中外企業都是如此。
  董輔réng@①:政府規范市場主導。
  建立信用體系應主要應依靠市場還是依靠政府?這是需要明確的。在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改革中政府無疑要發揮重要作用。在建立信用體系中也是如此。在這方面政府的推動、規范、監督、服務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別是在建立信用體系的初期。當然,在建立信用體系中,市場應該發揮主要的作用,如果企圖由政府代替市場去建立信用體系是不行的,會產生許多不良后果,會成為有些人又一個尋租的對象,人情担保、關系担保,就會產生,就會孳生腐敗,而且,由于是政府投資的,沒有強的預算約束,這類公司經營不善,還會把虧損轉嫁到政府財政。即使國家與企業共同出資建立担保公司也只能作為建立担保體系初期的一種推動,因為,日后這類公司將面臨改制的困難。在我國現有國有企業的改革已經困難不小,沒有必要再去建立許許多多國有的或國家控股的、參股的担保公司。
  担保公司應該由民間來辦,即辦民營的商業性的担保公司。這類担保公司是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而產生的,是按照市場的方式運作的,公司以贏利為目的,出資者承担盈虧的風險,因此民營的担保公司一般地說在作担保時會很慎重,即使出現了經營的虧損,也不會損害國家的利益。發展這類商業性的民營担保公司應該是方向。政府可以起促進作用。
  在建立信用體系中,會遇到政府的行政壟斷——行業壟斷和地區壟斷所設置的障礙。這種行政壟斷是借助政府的行政權力來建立和維持的。信用體系要能正常發揮作用,促進市場經濟的規范運行,必須使用信用體系能按市場的規則來運作,這就是必須在信用服務機構間開展公平競爭,只有在公平競爭中,信用體系的活動才能適應市場經濟對它的要求。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礻加乃
知識經濟重慶41C8新思路20022002 作者:知識經濟重慶41C8新思路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30:56

[新一篇] 經濟學家的詩意人生

[舊一篇] 經濟學界聚焦通貨緊縮的對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