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商學院學報40-44F14特區與開發區經濟孟慶民/安成謀19961996 區域經濟開發涉及自然、經濟、技術、社會等眾多要素及其之間的復雜關系。要完成此項復雜工程,必須運用系統工程的觀點和方法。本文在論述西北地區自然、經濟、人文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西北地區經濟開發系統的戰略構想,并且著重闡明了西北地區經濟開發區子系統設計,得出西北地區經濟開發系統結構,并結合系統論與耗散結構理論論證經濟開發系統建設,促使西北地區協調、穩定、持續發展。 * * * 區域經濟系統是一復雜的大系統,與其它系統相比具有明顯的綜合性、層次性、非線性、動態性和不確定性。影響組成區域經濟系統的因子及其功能的綜合性,表現在系統內容性質上的分化,反映于具有層次性、非線性、不確定性的人地關系系統。區域經濟開發系統即“資源和環境——產業——人口和城市”這一人地關系系統。而資源和環境——產業——人口和城市是涉及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和自然系統的諸多因素的總和,它既反映了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一面,也包含著三者相矛盾的一面,因而要使區域經濟系統協調、持續發展,必須運用系統工程的觀點和方法,建立起區域經濟開發系統。霍爾的系統工程三維結構體系為我們提供了方法論。以此方法論為指導,據系統論和耗散結構理論,加快自然界與社會間區域系統間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傳遞,從而達到區域經濟系統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一、西北地區的自然—經濟—人文特征 (一)深居內陸、利弊兼具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四周又有高山阻擋,來自海洋的潮濕氣流很難到達,因而形成我國最干旱的地區。境內大部分屬于干旱荒漠,東西兩側邊緣地區屬于荒漠草原;我國的五大牧區三個在西北地區。發源于高山冰雪區的河流加上境內高大山地迎風坡面又可以獲得較多降水,在山前平原又形成了大片綠洲沃野,打破了荒漠地區的單調景色。本地區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氣溫日較差大,供可開墾的土地面積廣,然水分不足,氣溫不穩;霜凍嚴重,風沙危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發展。 (二)得天獨厚的經濟資源,起步較晚的經濟開發 廣袤富饒的土地,孕育著豐富的經濟資源。能源資源是西北區最大的優勢,煤炭保有貯量占全國的21%,且煤種全,質量優,易開采。還具有遠景貯量占全國首位的石油資源;另外,本區西部、北部是我國太陽能、風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西北地區水能資源豐富,黃河上游是全國水能的“富礦區”。總之,西北地區擁有強大的能源優勢,特別利于建設水、煤、油、汽四者兼具的能源基地。西北地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尤以有色金屬、鹽湖和部分非金屬資源突出。此外,本區還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冰川淡水資源。它們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極核和支柱,并在深化經濟開發中起增長極作用。然而由于基礎差、底子薄,現代經濟開發較晚,故經濟增長速度慢,產業結構有待調整,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獨特的人文景觀 奇特的風光(冰川、沙漠、草原),顯赫的歷史(漢唐文明的基地),眾多的民族(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使西北地區擁有豐富多彩的旅游景觀。通過民族關系加強同中亞五國及其它歐洲國家的科技、經貿交流;并加強發揮古旅游資源的優勢,發展旅游業,既帶動了其它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擴大了對外經濟開放。 二、西北經濟開發系統設計 區域經濟、區域環境、區域開發是當前區域研究的重點。無論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矛盾。而西北地區是我國最干旱的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產業結構以二元結構為主且工業偏重,農業生產落后,產業結構有待調整。因而據系統論與耗散結構理論,進行西北經濟開發系統設計,通過系統分析、協調,系統綜合、優化,兼顧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有規劃地進行系統開發,以期望獲得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實踐證明,水是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因素,是改善干旱區生態環境的關鍵。因而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是根本的、首要解決的問題,在水資源開發的基礎上,進行農業、能源礦產的開發才有可能順利進行;對外貿易的發展與經濟開發區建設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區的水、農業、能源、礦產資源,也是西北區深化開發的必然趨勢,使得西北經濟并發系統進一步完善和優化。 (一)干旱區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子系統 干旱區農業生態環境脆弱,單位土地面積農產品產量低,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前提下,提高農產量必須加速農業機械化與合理施用肥料,同時農副產品就地加工,即把農副產品加工廠與農田就近配置,才能得到更高的經濟收益,從而形成干旱區農業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為了保護干旱區脆弱的生態環境,我們應建立耗散結構理論指導下的生態農業,使干旱區農業處于不同位勢區的亞穩態(也是一種低熵狀態)進行合理投入,以有效地發展農業。據耗散結構理論,熵產生是“流”和“力”的乘積(δ=αNS/αP=ΣJPKp)。隨著資金和機械及勞力的投入增加,“流”和“力”都得以增加,熵值增大,影響農業生態平衡;然而,施肥、合理密植、松土、排灌水、病蟲害防治、耕作制度與方式都與熵流的引入有關,有利于生態系統穩定有序結構。從而獲得良好經濟、生態效益。總之,合理投入,科學管理,在不超越系統生態生產力前提下,因地制地發展農業生產,使農業系統向高級有序狀態發展。 此外,本區具有我國的三大牧區,草原經濟系統的協調發展對于本區,乃至全國農業、輕工業及對外貿易具有重要意義。草原經濟系統協調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具備適度的總載畜量。任何一草原系統都具有一最大載畜量,超過此值即為過度放牧,破壞了生態環境,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系統的總載畜量可按下兩式計算: (附圖
) (1)式用于放牧時間離散,(2)式用于放牧時間過程連續。D (t)是家畜需草量,A為系統草地面積,ti為放牧亞期。 (二)能源——礦產資源生產子系統 西北地區有充足的能源供應,水力資源、石油、煤等動力資源豐富;其礦產資源豐富多樣,尤以有色金屬突出。綜觀世界各國經濟區發展,能源生產在經濟開發中起著“火車頭”作用,而能源——礦產資源生產與經濟開發相得益彰,相互推進。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沒有經濟發展的能源動力,沒有大型企業及相應綜合工業生產體系所帶動,要想經濟“起飛”是難以達到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如關中地區經濟發展,黃河上游段經濟起步等。西北地區在經歷一定時期的輸血型經濟發展階段后,建立較完善的能源——礦產資源生產子系統是其經濟起飛的基石。 (三)水資源綜合開發系統 水資源綜合開發,對于干旱區經濟開發,無論是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型工業發展,還是能源——礦產開發利用,都是必須首先解決的,實踐已證明這點,如“引大入秦”動工建設及取得經濟、生態效益說明,水是干旱區經濟發展的關鍵。西北地區雖是我國最干旱的地區,然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豐富,冰川水源、黃河上游干支流水源、地下水資源等等。僅河西地區就大約有120億水資源。西北地區水資源開發, 應兼顧農業利用、工業利用、風景觀光,防風固沙,取得良好經濟——生態效益,保持干旱區環境生態平衡,起到固沙育林的作用。西北地區水資源綜合開發子系統的建立是其它經濟開發子系統的建立前提,只有水資源開發系統保持良性循環,才能保證其它系統持續、協調發展。 (四)對外開放的、吸引技術與外資的貿易出超子系統 落后同封閉緊緊相聯,現代化同開放化密切相關。實行對外開放,對西北地區而言,不僅是適用的,在某種意義上更為迫切。開發內陸口岸,建設航空港是本區對外開放的特殊形式。凡事“開”則“通”,“通”則“活”,“活”則“興”。一個地區要真正起飛,從某種程度上取決于自身對外開放的適度和貿易出口程度。相反地區只靠“輸血型經濟”,區域經濟就缺乏發展活力;因此必須積極發展造血型經濟,發展持續保持貿易出超的對外開放型經濟。 西北地區與中亞五國,鐵路,航空距離近;宗教信仰、風土習俗有共同之處,具有一定吸引力;甘新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是通往西方的動脈,有交往傳統;地帶有許多特產,如寧夏枸杞、灘羊毛、提花地毯、“太西煤”;新疆棉花、呢絨、地毯、玉石、葡萄干等;在上述國家銷路好,因而初期可發展以農副產品為主的大宗“簡單出口”外貿子系統,中后期發展紡織品、機械、化工產品的外貿出口子系統。同時,加強邊境出口貿易口岸建設,加強出口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國內外資金技術,為我所用,強化商品生產所必備的綜合性因素的進展,推進優勢資源開發利用,從根本上改變本區長期落后的自然經濟格局。 (五)經濟開發區子系統 這里所指經濟開發區子系統應包括以城市為中心的綜合交通子系統,出口導向型工業(包括農副產品加工業)子系統,是具有先進技術,高效益的經濟開發區建設。通過經濟開發區建設,吸引外資,引進技術,擴大對外開放,開發落后地區,擴大生產空間,更廣泛地把各種自然、社會、經濟資源吸引到國民經濟的周轉中來。以獲得綜合發展,建立合理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1.西北地區建立經濟開發區的必要性、可行性。綜觀國內外經濟開發區建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是經濟開發區建立是由經濟開發順序、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可能規律制約,而不是由現今各地區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二是在新技術革命和改革開放的條件下,經濟欠發達地區得到首先開發的機會增加,直接引進國際上先進技術,經消化和吸收后向發達地區推移,因而形成區域內經濟技術反向推移的規律。另外,我們還可以總結出經濟開發區四個基本選置趨向,一是向貿易較發達的地區轉移,(如廣東,福建廈漳泉等沿海地區);二是向智力資源較發達且豐富的地區轉移,(如我國的北京、天津等地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三是向自然資源較豐富的地區轉移;四是向易于貿易的沿邊,沿海地帶。今后西北地區,依靠自身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從國內外引進大量資金,先進技術,使某些增長極經濟技術產生超越性發展,勢在必行。 美國著名學者奈斯比特在《大趨勢》中指出:“工業上的后起者,不論是在南部或是在發展中國家,最終總是獲得技術優勢而超過較高的競爭對手,這才是陽光地帶興旺的關鍵因素。”這說明了經濟開發過程中獲取技術上優勢是關鍵。國內外實踐證明了這一點,美國“陽光地帶”的勃興就是有力的明證;我國內盟古伊盟羊絨衫廠引進日本先進設備;洗毛、分梳、染色、梳紡編織、后整理、空調等整套設備。 年產510噸天然毛絨,羊毛衫30萬件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最大生產廠家,當年收回成本,兩年利潤6971萬元。 國內外實踐經驗說明:第一,經濟開發與獲得技術優勢分不開;第二,不發達地區在某些領域、行業中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進行跳躍性發展是經濟起飛的關鍵;第三,技術中心類型應當與資源優勢。工業合理布局,產業結構調整相一致。這些正是西北地區建立經濟開發區的契機,西北地區在經濟開發區建設中必須從實際出發,不可夸大其普遍性和實用程度,否則會受到經濟規律的制約和懲罚。 2.西北地區建立開發區優勢。西北地區有建設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勢。所謂區位優勢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發展某種生產或產業,從事某種經濟活動所具有的優勢條件。首先是資源區位優勢,西北地區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礦產資源,可結合對外開放及經濟發展建立各種形式的經濟開發區如能源、礦產開發區,畜牧產品紡織、藥品開發區等。例如按礦產資源綜合優勢度公式: (附圖
) 來計算得甘肅省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優勢度為0.782, 在全國僅次于云南,加之黃河上游水電,寧、陜的煤炭資源優勢,甘肅省建成有色金屬工業區是有絕對優勢的。其次是地理位置與交通區位優勢,西北地區西、北兩面與中亞五國接壤,北面還與蒙古相鄰,歐亞大陸橋橫貫東西,既與我國東部開發區相聯,又直接與中亞五國相接,便于物質、信息、人才的流通。新疆的霍爾果斯、吐爾戈特、喀什等內陸口岸為據點,建設新疆經濟開發區,直接發展邊境貿易,還可通過歐亞大陸橋同內陸的經濟開發區相聯系,并與我國東部沿海開發區相呼應,相互推動發展。再次,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區位優勢有利于發展對外開放型經濟。本區同一些國家人民的宗教信仰風土習俗有共同之處,具有一定吸引力,再加上歷史上“絲綢之路”是通往西方的動脈,便于國際間人民之間的物質文化科技交流。 此外,作者認為政策、法規亦具有區位優勢。政策、法規受自然的、經濟的、社會的眾多因素的影響,并不是在任何區域都具有相同的效果;同時,必要時要對某一區域制訂特殊政策。比如“工業初創理論”認為為了鼓勵工業化,一個發展中地區應當放棄加在開辦一個關鍵發展工業成本上的所有法規,直到這個地區經濟達到“起飛”為止。可見,西北經濟開發必須充分恰當運用國家經濟發展政策與開放政策;同時,國家為促進西北區經濟發展制訂了相應的優惠政策。 總之,西北地區經濟開發區建立利于協調各經濟開發子系統的關系,便于調整西北區產業結構,促進西北區人文生態平衡。西北經濟開發系統是一大系統,為衡量其合理性,可用北京大學楊吾楊先生有關量度地理系統的合理性的有關理論從理論上加以解釋。熵的基本公式是 (附圖
) 通過規劃布局熵的總減少量。可見為使整個西北經濟開發系統保持人文生態有序、協調發展、生產力合理布局,必須兼顧大系統與子系統的協同,子系統之間的協調,不能只為經濟利益單獨強調某一子系統的絕對優化,如在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開發能源——礦產子系統建設,必須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水資源開發系統的影響,否則既破壞生態環境,還會產生連鎖反應,影響農業、工業發展,造成混亂局面。可見為使全局生產力布局合理,必須有全局觀點、動態觀點,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按經濟規律進行系統開發,優化全局結構,使區域經濟大系統從低級的有序狀態向高級的有序狀態發展。 三、經濟開發的瓶頸——資金 資源要開發,優勢要發揮,開發區要建立,都需要資金。然而單靠國家投資,搞“輸血型經濟”,區域經濟缺乏真正的活力。原因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存在著經濟上的惡性循環,只要控制人口增長,吸引外資,引進技術并適度提高儲蓄利率,多方籌資就會改變這一惡性循環。建立經濟開發過程中的資本良性循環,是經濟開發系統正常有效運行的保障。資金是經濟開發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在欠發達地區其瓶頸作用尤為突出。資本良性循環實現涉及經濟、社會諸多因素,因而政策是實現資本良性循環的催化劑。 綜上所述,西北地區具備特殊的自然、經濟和人文特征;建立于這一特征基礎上的經濟開發系統主要包括:1 )干旱區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子系統;2)能源——礦產生產子系統;3)水資源綜合開發子系統;4)對外開放的,吸引技術與外資的貿易出超子系統;5)經濟開發區子系統。任何經濟系統的運轉主要包括兩方面即生產與消費。生產需要投入,主要投入要素是資本、技術、勞動;產品進入市場實現其價值即消費。對一經濟系統而言,其投入要素數量、質量與市場都是有限的,所以區域經濟這一大系統發展,必須對外開放,并逐步提高開放的程度;同時優化系統結構,充分發揮區域絕對優勢與相對優勢,使投入與產出在系統內外產生雙向流動,在獲得擴大的投入要素來源和擴大市場的同時,提高社會經濟效益,使區域經濟系統在高級有序結構狀態中持續、協調發展。區域經濟開發是經濟地理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有關區域開發的模式有多類,如有與區域等級序列有關的,有與區域產業結構有關的,有與區域空間組織有關的;本文結合系統論與耗散結構有關理論,吸收系統工程的觀點與方法,參考有關區域開發的理論模式,提出西北地區區域經濟開發系統,其中水資源的綜合開發系統必先行開發,之后是農業、礦產——能源、外貿、開發區系統的建設,這五個子系統既包含相互協調一面,又包含循序漸進的一面,其優化組合、不斷完善發展形成西北區經濟開發系統。 參考文獻 〔1〕楊吾楊:《區位論原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2〕周起業,劉再興:《區域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3〕陳才:《區域經濟地理學原理》,中國科技出版社,1991年8月。 〔4〕安成謀等:《區域經濟地理學》,甘肅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5〕歐陽明:《簡明宏觀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6〕李自珍:《應用生態學研究》,甘肅科學出版社,1991年7月。 〔7〕徐建華:《人類生態系統》,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 〔8〕張一萬等:《熵、信息與交叉科學》,云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 作者孟慶民單位:蘭州大學地理科學系* 作者:蘭州商學院學報40-44F14特區與開發區經濟孟慶民/安成謀19961996 區域經濟開發涉及自然、經濟、技術、社會等眾多要素及其之間的復雜關系。要完成此項復雜工程,必須運用系統工程的觀點和方法。本文在論述西北地區自然、經濟、人文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西北地區經濟開發系統的戰略構想,并且著重闡明了西北地區經濟開發區子系統設計,得出西北地區經濟開發系統結構,并結合系統論與耗散結構理論論證經濟開發系統建設,促使西北地區協調、穩定、持續發展。 * * * 區域經濟系統是一復雜的大系統,與其它系統相比具有明顯的綜合性、層次性、非線性、動態性和不確定性。影響組成區域經濟系統的因子及其功能的綜合性,表現在系統內容性質上的分化,反映于具有層次性、非線性、不確定性的人地關系系統。區域經濟開發系統即“資源和環境——產業——人口和城市”這一人地關系系統。而資源和環境——產業——人口和城市是涉及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和自然系統的諸多因素的總和,它既反映了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一面,也包含著三者相矛盾的一面,因而要使區域經濟系統協調、持續發展,必須運用系統工程的觀點和方法,建立起區域經濟開發系統。霍爾的系統工程三維結構體系為我們提供了方法論。以此方法論為指導,據系統論和耗散結構理論,加快自然界與社會間區域系統間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傳遞,從而達到區域經濟系統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一、西北地區的自然—經濟—人文特征 (一)深居內陸、利弊兼具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四周又有高山阻擋,來自海洋的潮濕氣流很難到達,因而形成我國最干旱的地區。境內大部分屬于干旱荒漠,東西兩側邊緣地區屬于荒漠草原;我國的五大牧區三個在西北地區。發源于高山冰雪區的河流加上境內高大山地迎風坡面又可以獲得較多降水,在山前平原又形成了大片綠洲沃野,打破了荒漠地區的單調景色。本地區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氣溫日較差大,供可開墾的土地面積廣,然水分不足,氣溫不穩;霜凍嚴重,風沙危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發展。 (二)得天獨厚的經濟資源,起步較晚的經濟開發 廣袤富饒的土地,孕育著豐富的經濟資源。能源資源是西北區最大的優勢,煤炭保有貯量占全國的21%,且煤種全,質量優,易開采。還具有遠景貯量占全國首位的石油資源;另外,本區西部、北部是我國太陽能、風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西北地區水能資源豐富,黃河上游是全國水能的“富礦區”。總之,西北地區擁有強大的能源優勢,特別利于建設水、煤、油、汽四者兼具的能源基地。西北地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尤以有色金屬、鹽湖和部分非金屬資源突出。此外,本區還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冰川淡水資源。它們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極核和支柱,并在深化經濟開發中起增長極作用。然而由于基礎差、底子薄,現代經濟開發較晚,故經濟增長速度慢,產業結構有待調整,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獨特的人文景觀 奇特的風光(冰川、沙漠、草原),顯赫的歷史(漢唐文明的基地),眾多的民族(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使西北地區擁有豐富多彩的旅游景觀。通過民族關系加強同中亞五國及其它歐洲國家的科技、經貿交流;并加強發揮古旅游資源的優勢,發展旅游業,既帶動了其它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擴大了對外經濟開放。 二、西北經濟開發系統設計 區域經濟、區域環境、區域開發是當前區域研究的重點。無論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矛盾。而西北地區是我國最干旱的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產業結構以二元結構為主且工業偏重,農業生產落后,產業結構有待調整。因而據系統論與耗散結構理論,進行西北經濟開發系統設計,通過系統分析、協調,系統綜合、優化,兼顧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有規劃地進行系統開發,以期望獲得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實踐證明,水是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因素,是改善干旱區生態環境的關鍵。因而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是根本的、首要解決的問題,在水資源開發的基礎上,進行農業、能源礦產的開發才有可能順利進行;對外貿易的發展與經濟開發區建設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區的水、農業、能源、礦產資源,也是西北區深化開發的必然趨勢,使得西北經濟并發系統進一步完善和優化。 (一)干旱區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子系統 干旱區農業生態環境脆弱,單位土地面積農產品產量低,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前提下,提高農產量必須加速農業機械化與合理施用肥料,同時農副產品就地加工,即把農副產品加工廠與農田就近配置,才能得到更高的經濟收益,從而形成干旱區農業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為了保護干旱區脆弱的生態環境,我們應建立耗散結構理論指導下的生態農業,使干旱區農業處于不同位勢區的亞穩態(也是一種低熵狀態)進行合理投入,以有效地發展農業。據耗散結構理論,熵產生是“流”和“力”的乘積(δ=αNS/αP=ΣJPKp)。隨著資金和機械及勞力的投入增加,“流”和“力”都得以增加,熵值增大,影響農業生態平衡;然而,施肥、合理密植、松土、排灌水、病蟲害防治、耕作制度與方式都與熵流的引入有關,有利于生態系統穩定有序結構。從而獲得良好經濟、生態效益。總之,合理投入,科學管理,在不超越系統生態生產力前提下,因地制地發展農業生產,使農業系統向高級有序狀態發展。 此外,本區具有我國的三大牧區,草原經濟系統的協調發展對于本區,乃至全國農業、輕工業及對外貿易具有重要意義。草原經濟系統協調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具備適度的總載畜量。任何一草原系統都具有一最大載畜量,超過此值即為過度放牧,破壞了生態環境,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系統的總載畜量可按下兩式計算: (附圖
) (1)式用于放牧時間離散,(2)式用于放牧時間過程連續。D (t)是家畜需草量,A為系統草地面積,ti為放牧亞期。 (二)能源——礦產資源生產子系統 西北地區有充足的能源供應,水力資源、石油、煤等動力資源豐富;其礦產資源豐富多樣,尤以有色金屬突出。綜觀世界各國經濟區發展,能源生產在經濟開發中起著“火車頭”作用,而能源——礦產資源生產與經濟開發相得益彰,相互推進。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沒有經濟發展的能源動力,沒有大型企業及相應綜合工業生產體系所帶動,要想經濟“起飛”是難以達到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如關中地區經濟發展,黃河上游段經濟起步等。西北地區在經歷一定時期的輸血型經濟發展階段后,建立較完善的能源——礦產資源生產子系統是其經濟起飛的基石。 (三)水資源綜合開發系統 水資源綜合開發,對于干旱區經濟開發,無論是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型工業發展,還是能源——礦產開發利用,都是必須首先解決的,實踐已證明這點,如“引大入秦”動工建設及取得經濟、生態效益說明,水是干旱區經濟發展的關鍵。西北地區雖是我國最干旱的地區,然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豐富,冰川水源、黃河上游干支流水源、地下水資源等等。僅河西地區就大約有120億水資源。西北地區水資源開發, 應兼顧農業利用、工業利用、風景觀光,防風固沙,取得良好經濟——生態效益,保持干旱區環境生態平衡,起到固沙育林的作用。西北地區水資源綜合開發子系統的建立是其它經濟開發子系統的建立前提,只有水資源開發系統保持良性循環,才能保證其它系統持續、協調發展。 (四)對外開放的、吸引技術與外資的貿易出超子系統 落后同封閉緊緊相聯,現代化同開放化密切相關。實行對外開放,對西北地區而言,不僅是適用的,在某種意義上更為迫切。開發內陸口岸,建設航空港是本區對外開放的特殊形式。凡事“開”則“通”,“通”則“活”,“活”則“興”。一個地區要真正起飛,從某種程度上取決于自身對外開放的適度和貿易出口程度。相反地區只靠“輸血型經濟”,區域經濟就缺乏發展活力;因此必須積極發展造血型經濟,發展持續保持貿易出超的對外開放型經濟。 西北地區與中亞五國,鐵路,航空距離近;宗教信仰、風土習俗有共同之處,具有一定吸引力;甘新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是通往西方的動脈,有交往傳統;地帶有許多特產,如寧夏枸杞、灘羊毛、提花地毯、“太西煤”;新疆棉花、呢絨、地毯、玉石、葡萄干等;在上述國家銷路好,因而初期可發展以農副產品為主的大宗“簡單出口”外貿子系統,中后期發展紡織品、機械、化工產品的外貿出口子系統。同時,加強邊境出口貿易口岸建設,加強出口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國內外資金技術,為我所用,強化商品生產所必備的綜合性因素的進展,推進優勢資源開發利用,從根本上改變本區長期落后的自然經濟格局。 (五)經濟開發區子系統 這里所指經濟開發區子系統應包括以城市為中心的綜合交通子系統,出口導向型工業(包括農副產品加工業)子系統,是具有先進技術,高效益的經濟開發區建設。通過經濟開發區建設,吸引外資,引進技術,擴大對外開放,開發落后地區,擴大生產空間,更廣泛地把各種自然、社會、經濟資源吸引到國民經濟的周轉中來。以獲得綜合發展,建立合理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1.西北地區建立經濟開發區的必要性、可行性。綜觀國內外經濟開發區建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是經濟開發區建立是由經濟開發順序、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可能規律制約,而不是由現今各地區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二是在新技術革命和改革開放的條件下,經濟欠發達地區得到首先開發的機會增加,直接引進國際上先進技術,經消化和吸收后向發達地區推移,因而形成區域內經濟技術反向推移的規律。另外,我們還可以總結出經濟開發區四個基本選置趨向,一是向貿易較發達的地區轉移,(如廣東,福建廈漳泉等沿海地區);二是向智力資源較發達且豐富的地區轉移,(如我國的北京、天津等地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三是向自然資源較豐富的地區轉移;四是向易于貿易的沿邊,沿海地帶。今后西北地區,依靠自身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從國內外引進大量資金,先進技術,使某些增長極經濟技術產生超越性發展,勢在必行。 美國著名學者奈斯比特在《大趨勢》中指出:“工業上的后起者,不論是在南部或是在發展中國家,最終總是獲得技術優勢而超過較高的競爭對手,這才是陽光地帶興旺的關鍵因素。”這說明了經濟開發過程中獲取技術上優勢是關鍵。國內外實踐證明了這一點,美國“陽光地帶”的勃興就是有力的明證;我國內盟古伊盟羊絨衫廠引進日本先進設備;洗毛、分梳、染色、梳紡編織、后整理、空調等整套設備。 年產510噸天然毛絨,羊毛衫30萬件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最大生產廠家,當年收回成本,兩年利潤6971萬元。 國內外實踐經驗說明:第一,經濟開發與獲得技術優勢分不開;第二,不發達地區在某些領域、行業中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進行跳躍性發展是經濟起飛的關鍵;第三,技術中心類型應當與資源優勢。工業合理布局,產業結構調整相一致。這些正是西北地區建立經濟開發區的契機,西北地區在經濟開發區建設中必須從實際出發,不可夸大其普遍性和實用程度,否則會受到經濟規律的制約和懲罚。 2.西北地區建立開發區優勢。西北地區有建設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勢。所謂區位優勢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發展某種生產或產業,從事某種經濟活動所具有的優勢條件。首先是資源區位優勢,西北地區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礦產資源,可結合對外開放及經濟發展建立各種形式的經濟開發區如能源、礦產開發區,畜牧產品紡織、藥品開發區等。例如按礦產資源綜合優勢度公式: (附圖
) 來計算得甘肅省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優勢度為0.782, 在全國僅次于云南,加之黃河上游水電,寧、陜的煤炭資源優勢,甘肅省建成有色金屬工業區是有絕對優勢的。其次是地理位置與交通區位優勢,西北地區西、北兩面與中亞五國接壤,北面還與蒙古相鄰,歐亞大陸橋橫貫東西,既與我國東部開發區相聯,又直接與中亞五國相接,便于物質、信息、人才的流通。新疆的霍爾果斯、吐爾戈特、喀什等內陸口岸為據點,建設新疆經濟開發區,直接發展邊境貿易,還可通過歐亞大陸橋同內陸的經濟開發區相聯系,并與我國東部沿海開發區相呼應,相互推動發展。再次,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區位優勢有利于發展對外開放型經濟。本區同一些國家人民的宗教信仰風土習俗有共同之處,具有一定吸引力,再加上歷史上“絲綢之路”是通往西方的動脈,便于國際間人民之間的物質文化科技交流。 此外,作者認為政策、法規亦具有區位優勢。政策、法規受自然的、經濟的、社會的眾多因素的影響,并不是在任何區域都具有相同的效果;同時,必要時要對某一區域制訂特殊政策。比如“工業初創理論”認為為了鼓勵工業化,一個發展中地區應當放棄加在開辦一個關鍵發展工業成本上的所有法規,直到這個地區經濟達到“起飛”為止。可見,西北經濟開發必須充分恰當運用國家經濟發展政策與開放政策;同時,國家為促進西北區經濟發展制訂了相應的優惠政策。 總之,西北地區經濟開發區建立利于協調各經濟開發子系統的關系,便于調整西北區產業結構,促進西北區人文生態平衡。西北經濟開發系統是一大系統,為衡量其合理性,可用北京大學楊吾楊先生有關量度地理系統的合理性的有關理論從理論上加以解釋。熵的基本公式是 (附圖
) 通過規劃布局熵的總減少量。可見為使整個西北經濟開發系統保持人文生態有序、協調發展、生產力合理布局,必須兼顧大系統與子系統的協同,子系統之間的協調,不能只為經濟利益單獨強調某一子系統的絕對優化,如在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開發能源——礦產子系統建設,必須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水資源開發系統的影響,否則既破壞生態環境,還會產生連鎖反應,影響農業、工業發展,造成混亂局面。可見為使全局生產力布局合理,必須有全局觀點、動態觀點,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按經濟規律進行系統開發,優化全局結構,使區域經濟大系統從低級的有序狀態向高級的有序狀態發展。 三、經濟開發的瓶頸——資金 資源要開發,優勢要發揮,開發區要建立,都需要資金。然而單靠國家投資,搞“輸血型經濟”,區域經濟缺乏真正的活力。原因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存在著經濟上的惡性循環,只要控制人口增長,吸引外資,引進技術并適度提高儲蓄利率,多方籌資就會改變這一惡性循環。建立經濟開發過程中的資本良性循環,是經濟開發系統正常有效運行的保障。資金是經濟開發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在欠發達地區其瓶頸作用尤為突出。資本良性循環實現涉及經濟、社會諸多因素,因而政策是實現資本良性循環的催化劑。 綜上所述,西北地區具備特殊的自然、經濟和人文特征;建立于這一特征基礎上的經濟開發系統主要包括:1 )干旱區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子系統;2)能源——礦產生產子系統;3)水資源綜合開發子系統;4)對外開放的,吸引技術與外資的貿易出超子系統;5)經濟開發區子系統。任何經濟系統的運轉主要包括兩方面即生產與消費。生產需要投入,主要投入要素是資本、技術、勞動;產品進入市場實現其價值即消費。對一經濟系統而言,其投入要素數量、質量與市場都是有限的,所以區域經濟這一大系統發展,必須對外開放,并逐步提高開放的程度;同時優化系統結構,充分發揮區域絕對優勢與相對優勢,使投入與產出在系統內外產生雙向流動,在獲得擴大的投入要素來源和擴大市場的同時,提高社會經濟效益,使區域經濟系統在高級有序結構狀態中持續、協調發展。區域經濟開發是經濟地理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有關區域開發的模式有多類,如有與區域等級序列有關的,有與區域產業結構有關的,有與區域空間組織有關的;本文結合系統論與耗散結構有關理論,吸收系統工程的觀點與方法,參考有關區域開發的理論模式,提出西北地區區域經濟開發系統,其中水資源的綜合開發系統必先行開發,之后是農業、礦產——能源、外貿、開發區系統的建設,這五個子系統既包含相互協調一面,又包含循序漸進的一面,其優化組合、不斷完善發展形成西北區經濟開發系統。 參考文獻 〔1〕楊吾楊:《區位論原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2〕周起業,劉再興:《區域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3〕陳才:《區域經濟地理學原理》,中國科技出版社,1991年8月。 〔4〕安成謀等:《區域經濟地理學》,甘肅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5〕歐陽明:《簡明宏觀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6〕李自珍:《應用生態學研究》,甘肅科學出版社,1991年7月。 〔7〕徐建華:《人類生態系統》,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 〔8〕張一萬等:《熵、信息與交叉科學》,云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 作者孟慶民單位:蘭州大學地理科學系*
網載 2013-09-10 21: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