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自由主義批判與自由理論的重建——黑格爾政治哲學及其影響》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當下有關自由主義討論的熱潮中,黑格爾毫無疑問仍然是一個令人無法輕易擺脫的幽靈式人物。在《自由主義批判與自由理論的重建——黑格爾政治哲學及其影響》一書中,郁建興先生藉其敏銳的學術目光,圍繞學術界存在的對于黑格爾自由主義理論的理解與誤解,對當前的自由主義討論給出了自己的回應。作者在本書中以世界范圍內的自由主義思潮作為言說背景,回溯并重新審讀了黑格爾對于自由主義理論的批判與重建,為黑格爾政治哲學研究以及自由主義理論研究的深化做出了極富意義的探索與努力。
    作者在本書中緊緊圍繞兩條線索鋪展思路:一條線索是盡可能客觀地“發現”和“再現”黑格爾的政治哲學思想。針對普遍存在著的對于黑格爾政治哲學的誤解和扭曲,作者嘗試回到真正的黑格爾。本書選擇了自由理論這一黑格爾政治哲學的內核,通過黑格爾對自由主義的批判以及重建來揭示其政治哲學的的核心即自由觀的豐富深刻內涵,這就充分顯示了作者的理論敏感度和思維的深刻性。作者的另一條線索是“展示與黑格爾的對話”。“對話”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讓黑格爾從歷史深處走出來,讓黑格爾走入新時代,讓黑格爾成為我們的同時代人。從解釋學角度看,這也意味著當代學人從自己先在的學術支援背景下展開對于黑格爾的重新認識與解讀。盡管這種類型的解讀有時不可避免會成為一種“過度詮釋”,但是,這往往又會為黑格爾研究領域引入新的理論資源。在以上兩條線索的引領下,作者呈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被黑格爾的心靈思想所震撼”,更為重要的對黑格爾理論的深度挖掘。
    在闡述黑格爾如何對自由主義進行批判以及重建自由理論之前,作者首先對自由主義學理傳統的來源和脈絡進行了說明和梳理。作者指出,自由主義理論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種歷史變遷,并非是理論家抽象演繹和推理的產物,歸根到底,不過是資產階級政治現實一種現實折射。眾所周知,自由主義形成于17世紀的英國,在其代表人物洛克的《政府論》中得到經典表述。到了18世紀,自由主義在法國大放異彩。法國大革命、啟蒙運動的開展以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一并成為后世自由理論的重要理論源泉。作者在詳細考察了自由主義理論在德國的發展歷程之后,認為黑格爾對自由主義的批判不僅可以說是對自由主義內部矛盾的一種反思,而且也是對這一矛盾的解決。
    自由主義思潮的共同的精神基礎是人的天賦權利,即自然法和自然權利,以及為這種天賦權利提供了概念框架和程序性解釋的社會契約論。因此,黑格爾對于自由主義進行批判的矛頭必然指向這二者。從霍布斯、洛克的經驗的自然權利開始,到康德、費希特的形式的自然權利,黑格爾對自由主義的思想遺產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算。黑格爾認為,經驗的自然權利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并不能證明權利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因而這樣的自然權利只能是一種“沒有形式的內容”。康德通過確立純粹實踐的理性概念,為自然權利奠定了先在的純粹理性基礎,然而康德的純粹形式并沒有探究這個純粹形式的原則是如何構成它的合理或客觀的特定權利、義務和責任相聯系的。從而也只能是“沒有內容的形式”。無論是沒有形式的內容,還是沒有內容的形式,同樣都是抽象的自由。
    而對社會契約論,黑格爾既不像歷史法學派那樣把社會契約看作是一種歷史事件來加以反駁,也不象休謨那樣以功利主義為立論基礎來揭露契約論在邏輯上的混亂。社會契約論強調在自然狀態下的權利個人主義,這在黑格爾看來不過是一種“偽造”。個人、個人權利都不可能先于社會而存在,社會不是個人的簡單集合體。對做為契約社會重要物質基礎的私有財產,黑格爾做了重要的批判。他把財產當作意志自由的外在表現,把財產權的每一方面都分析為意志概念的深化發展,反對基于擁有自己的身體而擁有財產的論證方式,從而建立起了一個財產權的社會概念。通過對占有性個人主義的拒斥以及一個財產權的社會概念的建立,通過對契約的基本性質的分析,黑格爾完全改變了在財產權與古典自由主義契約論所闡述的國家建立之間那種手段—目的的關系,并對市民社會中的經濟行為與國家中的政治行為之間作出了嚴格區分。這樣,他就把社會契約論與政治經濟學聯系起來,進而指出市民社會不過是站在政治經濟學基礎上的“知性”的觀點,并且對“純粹知性的后果”——法國大革命進行了考察,這就深化了對自由主義的批判。
    作者認為,針對作為自由主義基礎的“抽象的人”,黑格爾提出了新的人的概念。如果以前的個人主義確立的是主體的自我意識的先在確定性,那么黑格爾的新的人的概念也包括對近代主體性哲學的批判,他用互主體性代替了“單主體性”。在互主體性結構中,黑格爾不僅確立了個人的地位,確立了個人的獨立性和自由性,因為一個主體得到其他主體的承認,意味著它的獨立性和自由得到承認;同時,他又確立了社會性的人,個人只能在他們的相互關系中生存和發展,個人自由離不開相互間必然結成的關系。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互主體性模式把自然和精神聯結起來,把自然關系歸屬于一種精神性關系。由此,黑格爾在精神概念里建立了新的自由理念。而由于“精神”的種種規定的體系表現為“倫理秩序”,這一點構成了倫理秩序的合理性,因此倫理秩序就是自由。至此自由具有非常具體的內容。黑格爾在承認了倫理生活的實體性后,通過把實體理解為具有“創造性”“否定性”的活的實體使實體成為主體,由此,“概念”就打開了自由王國。自由乃在于個人實現與“實體”的統一。自由只有在倫理實體中才具有現實性,當然黑格爾強調的并不是古代社會的以原始倫理精神為指導的倫理實體,而是現代意義上的以市民社會和現代國家為基本架構的倫理實體。
    在黑格爾那里,家庭、市民社會和國家被理解“倫理”概念客觀化過程中所經過的環節。市民社會的出現是一個特殊環節。市民社會造成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分離,但克服這種分離的力量就在市民社會自身之中。作者在分析從“家庭”經過“市民社會”到“國家”的辯證運動中,最終得到黑格爾的國家這一自由理念的真正實現。國家的產生正是在這種辯證運動中獲得,黑格爾的國家理論生動地體現了特殊的主體意志與普遍的實體意志之間的辯證法,一方面特殊的主體意志必須上升到國家的真理,與國家的普遍意志相一致,國家才能存在;另一方面,國家作為普遍物又是包容了特殊性。“現代國家的原則具有這樣一種驚人的力量和深度,它使主體性的原則完美起來,成為獨立的個人特殊性的極端,而同時,又使它歸復到實體性的統一,于是在主體性原則本身中保存著這種統一。”國家作為具體自由的現實,體現為政治共同體與個人自由的完滿統一。然而作為結果,每個國家最后都成為世界歷史的一個環節,世界歷史作為“世界法庭”代表自由概念的全面發展,根據不同國家所能體現的自由程度對各國作出判決,作為自由意識的國家與自由意識的發展過程的歷史聯系起來自由概念最終完成,在批判中,黑格爾開始了重建自由理論,在重建中自由主義得到徹底批判。
    最后,作者還對黑格爾的自由理論的后世影響做了一番細而不繁的論述。從牛津學派的社會自由主義到美國的實用主義,再到當代的自由主義復興,產生新自由主義,不管是后人對他的繼承,還是對他的批判,從中我們都能看到黑格爾自由理論的當代價值。在作者看來,馬克思是黑格爾自由理論的真正繼承和發展者。在考察了馬克思和黑格爾在哲學上的相通性之后,作者深刻地指出,正是馬克思才最終超越了黑格爾哲學。從1844年以后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中,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得以完成,而這種完成其中正體現著黑格爾的自由思想。
    通讀全書可以發現,從作品寫作的角度看,全書寫作構思路向清晰,結構布局合理;從材料使用與文獻引證方面看,本書取材極為豐富,文獻引證也體現出細密、嚴謹的特點;從內容的角度看,作者具有極強的駕馭文字材料的能力,在浩如煙海的思想資料作者不僅沒有迷失方向,反而始終保持了思路的明晰,始終能夠堅持從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出發展開其個性化研究。既對以往的思想資料進行了尖銳批判的考察,又以自己的方式把它們貫穿起來。正如俞吾金在該書序言中的所指出的,本書“拂去了長期以來籠罩在黑格爾的政治哲學,尤其是其自由理論的種種迷霧,使其在歷史的傳承和接續上重新獲得定位,也使今人在批判地考察自由主義思潮是獲得了一個重要的學海LL南京202~203D0政治學羅林/秦剛20042004中國傳統政治哲學逐漸成為一個研究熱點,但在研究方法上仍是孱弱的。反思目前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中知識構成的描述、意識形態的勾畫、政治功能的凸顯、理論結構的提取這四類方法及其分別引申出的四種研究導向,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可以采取四重推進式方法進路:首先是“歷史—描述”,其次是“思想—提煉”,再次是“比較—界定”,最后是“理論—重構”。對研究方法進行反思,目的在于凸顯和實現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的功用性。本文是教育部資助的《轉軌時期的珠江三角洲發展》的重大課題中的一部分。畢小青
    畢小青,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譯審。
    
    
      LV Wei-zhou
  Inst.of Marxism and Leninism,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 1007 32,China任劍濤,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政治哲學、政治轉型、行政倫理等。(廣東 廣州 510275) 作者:學海LL南京202~203D0政治學羅林/秦剛20042004中國傳統政治哲學逐漸成為一個研究熱點,但在研究方法上仍是孱弱的。反思目前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中知識構成的描述、意識形態的勾畫、政治功能的凸顯、理論結構的提取這四類方法及其分別引申出的四種研究導向,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可以采取四重推進式方法進路:首先是“歷史—描述”,其次是“思想—提煉”,再次是“比較—界定”,最后是“理論—重構”。對研究方法進行反思,目的在于凸顯和實現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的功用性。本文是教育部資助的《轉軌時期的珠江三角洲發展》的重大課題中的一部分。畢小青
    畢小青,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譯審。
    
    
    

網載 2013-09-10 21:31:54

[新一篇] 證券市場的真實性與透明度

[舊一篇] 評布哈林對列寧“政治遺囑”的闡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